整形外科诊疗指南定稿

第一章瘢痕与瘢痕疙瘩
瘢痕组织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自然产物。组织损伤后伤口内出现血清和纤维蛋白渗出、血凝块充填和生长因子的释放,导致局部成纤维细胞增殖、毛细血管及神经末梢再生,最终伤口内的纤维蛋白被结缔组织替代形成瘢痕组织。瘢痕早期外观发红增厚,痛痒明显,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而继发挛缩畸形。在瘢痕稳定期(几个月到几年不等),痛痒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瘢痕软化并萎缩,泽由红转暗褐。一旦形成,瘢痕组织及所造成的畸形永久存在,不会自行消失。极少数瘢痕长期溃破不愈者可发生癌变。瘢痕疙瘩是另一类特殊的瘢痕,通常可自发形成,且不具有自限性,患者多具有瘢痕体质。
第一节瘢痕性禿发
【疾病名称】
mtx
瘢痕性秀发(scar baldness)
【疾病概述】
整形外科的秃发主要是瘢痕性秃发和早秃。凡能引起头皮局部瘢痕形成、毛囊毁坏的病理过程,均可导致瘢痕性秃发的发生,这种秃发属于永久性脱发。
【诊断表现及分类】
头部为人体外露部位,在严重烧伤、灼伤、头皮撕脱伤等时均可造成头皮损伤,并由于损害严重或抗感染不力,往往造成头皮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深II度烧伤可造成毛囊破坏,愈合后散在性秃发,III度烧伤创面不能自愈而需植皮者,治愈后造成较严重的瘢痕性秃发,在临床较为常见。此外,由于头皮烧伤,愈合后形成不稳定性瘢痕而破溃出血,如不予处理,可引起瘢痕癌。
【鉴别诊断】
1.先天性秃发先天性秃发包括先天性全秃、先天性少毛症和先天性局限性脱发,多与染体遗传缺陷因素有关。
2.其他后天性秃发其他后天性秃发包括斑秃、内分泌障碍性秃发、营养及代谢障碍性秃发、早秃等,多系有可寻原因引起的秃发。其中有许多秃发常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之一。当
疾病被治愈,或去除影响毛发生长的因素之后,秃发可恢复生长。
第二节浅表性瘢痕单车 pis
【概述】
皮肤受轻度擦伤,或由于浅II度灼伤,或皮肤受表浅的感染后所形成,一般累及表皮或真皮浅层。
【临床表现】
表面粗糙,有时有素改变。局部平坦、柔软,有时与周边正常皮肤界限不清。一般无功能障碍,不需特殊处理。
【鉴别诊断】
浅表性瘢痕可根据病史,瘢痕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临床上需要与萎缩性瘢痕及增生性瘢痕相鉴别s
1.萎缩性瘢痕损伤累及皮肤全层及皮下脂肪组织,如大面积III度灼伤、长期慢性溃疡愈合后以及皮下组织较少部位如头皮、胫前区等受电击伤后。瘢痕坚硬、平坦或略高于皮肤表面,与深部组织如肌肉、肌腱、神经等紧密粘连。瘢痕局部血液循环极差,呈淡红或白,表皮极薄,不能耐受外力摩擦和负重,容易破溃而形成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如长期时愈时溃,晚期有发生恶性变的可能,病理上多属鳞状上皮癌。萎缩性瘢痕具有很大的收缩性,可牵拉邻近的组织器官而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
2.增生性瘢痕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皮肤,局部增厚变硬D在早期,因有毛细血管充血,瘢痕表面呈暗红、潮红或紫红,在此期,瘙痒和疼痛为主要症状,甚至可因搔抓而致表面破溃。在经过相当一段时期后,充血减轻,表面颜变淡,瘢痕逐渐变软、平坦,痒痛症状消失。增生期的长短因人和病变部位而不同。一般来讲,儿童和青壮年的增生期较长,而50岁以上的老人增生期较短。发生于血供比较丰富如颜面部的瘢痕增生期较长,而发生于血供较差如四肢末端、腔前区等部位的瘢痕增生期较短。增生性癒痕可厚达2cm以上,但与深部组织部粘连,可以推动,与周围正常皮肤一般有较明显的界限。增生性瘢痕的收缩较萎缩性瘢痕为小。因此,发生于非功能部位的增生性瘢痕一般不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而关节部位大片的增生性瘢痕,由于其厚硬的夹板作用,妨碍关节活动,可引起功能障碍。
位于关节周围的增生性瘢痕,在晚期可发生较明显的收缩,从而产生如颌颈粘连等明显的功能障碍。
第三节萎缩性瘢痕
腕表式激光仪
【疾病名称】
萎缩性瘢痕(atrophic scar)
【疾病异名】
月亮上有什么
萎缩性瘢痕又称不稳固瘢痕。
【疾病概述】
萎缩性瘢痕又称不稳固瘢痕,多见于头皮颅骨电击伤后,大面积烧伤或慢性溃疡愈合后。瘢痕硬,局部血管少,瘢痕呈红或白。表皮极薄,基底部有大量胶原纤维,深部组织紧密相连,不能耐受摩擦与负重。尤其在骨表面形成的菲薄的贴骨瘢痕,经常破溃,破溃后常形成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由于长期不断破溃及炎症刺激,晚期可导致恶性变。此类
瘢痕收缩性较大,邻近组织器官因受牵拉而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应及早切除瘢痕,松解周围组织,用皮片移植修复。
【诊断表现】
组织学上萎缩性瘢痕主要表现为组织无增生,瘢痕血管含量少,表皮极薄,形态学表现平坦,不高于或略高于皮肤表面,坚硬。由于血供差,呈白或者淡红“贴骨瘢痕”。瘢痕发展趋势表现为“明显萎缩”,而不是停止或增加,区别于其他类的瘢痕。
【鉴别诊断】
1.表浅性瘢痕表浅性瘢痕(superficial scar)因皮肤受轻度擦伤,或由于浅n度烧伤,或皮肤受表浅的感染所形成,一般累及表皮或真皮浅层。表浅性瘢痕表面粗糖,有时有素改变,局部平坦、柔软,有时与周围正常皮肤界限不清楚,一般无功能障碍,无需特别处理。
2.增生性瘢痕见“增生瘢痕”章节。
第四节增生性瘢痕
【疾病名称】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
瓶装饮用纯净水标准【疾病异名】
增生性瘢痕又称增殖性瘢痕、肥大性瘢痕。
【疾病概述】
增生性瘢痕通常发生于深II度和浅II度烧伤、中厚皮片供区创面自行愈合后,也可见于移植皮片之间的间隙处和一般切口愈合的部位。
【诊断表现及分类】
增生性瘢痕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皮肤,局部增厚变硬。受伤6个月到1年的时间为早期和增殖期,局部增厚变硬,毛细血管极度充血,瘢痕呈现红或紫,表面为一层菲薄的表皮覆盖,瘢痕可厚达1-2cm,与皮下无明显粘连,病变局限在伤口范围内。瘙痒和疼痛为主要症状,甚至可因搔抓而致表面破溃6—般在6个月到2年的时间内开始减退,充血减轻,表面
颜变淡,瘢痕逐渐变软、平坦,痒痛症状消失。增生期的长短因人和病变部位而不同。一般来讲,儿童和青壮年的增生期较长,而50岁以上的老人增生期较短。发生于血供比较丰富如颜面部的瘢痕增生期较长,而发生于血供较差如四肢末端、胫前区等部位的瘢痕增生期较短。增生性瘢痕可厚达2cm以上,但与深部组织部粘连,可以推动,与周围正常皮肤一般有较明显的界限。增生性瘢痕的收缩较萎缩性瘢痕为小。因此,发生于非功能部位的增生性瘢痕一般不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而关节部位大片的增生性瘢痕,由于其厚硬的夹板作用,妨碍关节活动,可引起功能障碍。位于关节周围的增生性瘢痕,在晚期可发生较明显的收缩,从而产生如颌颈粘连等明显的功能障碍。
法拉第电解定律【鉴别诊断】
1.表浅性瘢痕表浅性瘢痕因皮肤受轻度擦伤,或由于浅II度烧伤,或皮肤受浅浅的感染所形成,一般累及表皮或真皮浅层。表浅性瘢痕表面粗糙,有时有素改变,局部平坦、柔软,有时与周围正常皮肤界限不清楚,一般无功能障碍,无需特别处理。
2.瘢痕疙瘩瘢痕疙瘩为皮肤上的一种纤维组织肿瘤,其主要特征是疾病不具有自限性,可以不断地生长。另一重要特征是能够浸润正常皮肤组织。常见的好发部位有耳垂、前胸部
、肩部、背部和会阴部。自发的瘢痕疙瘩早期为点状红突起,逐渐增大并向四周正常组织蔓延,明显高出皮肤表面,充血明显。刺激后(如手术、外敷药或外伤等)可以明显加速疾病的进展。
第五节瘢痕疙瘩
【疾病名称】
瘢痕疙瘩(keloid)
【疾病异名】
瘢痕挖疼又称蟹足肿。
【疾病概述】
瘢痕疙瘩又称蟹足肿,是一种生长较为活跃、极少进人成熟期的瘢痕组织,因此有些学者把它视为局限于真皮组织内的一种良性肿瘤。根据流行病学分析,瘢痕疙瘩与身体素质的关系密切,在特殊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可能存在遗传倾向。瘢痕疙瘩的发生与挠灼伤
、创伤或未引起患者注意的极其轻微的损伤、感染与炎症、异物刺激、局部张力过大有关。
【诊断表现】
瘢痕疙瘩好发于头、颈、肩、胸正中、背等部位,而眼睑、乳晕、手掌、足跖和外生殖器等部位则较为罕见。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一般表现为髙出周围正常皮肤的、超出原损伤部位的持续性生长的肿块,质硬如软骨,弹性差,局部痒或痛。早期表面呈粉红或紫红,晚期多呈苍白,有时有过度素沉着,与周围正常皮肤有较明显的界限。病变范围大小不一,从2-3mm丘疼样到大如手掌的片状。其形态呈多样性。可以是较为平坦的、有规则边缘的对称性突起,也可以是不平坦的、具有不规则突起的高低不平的团块。有时像蟹足样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其表面为萎缩的表皮,但耳垂内瘢痕疙瘩的表皮可以接近正常皮肤。大多数病例为单发,少数病例呈多发性。瘢痕疙瘩在损伤后几周或几个月内迅速发展,以持续性连续生长,也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处于稳定状态。病变内可因残存的毛囊腺体而产生炎性坏死,或因中央部缺血而导致液化性坏死。瘢痕疙瘩一般不发生挛缩,除少数关节部位病变引起轻度活动受限外,一般不引起功能障碍。瘢痕挖疼一般不能自行
退化,偶尔报道病变在绝经期后退化,其退化与病程、部位、病因或症状无关。瘢痕疙瘩的恶变曾有报道,但发生率很低。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2:00: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851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瘢痕   增生   组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