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 病情说明指导书

瘢痕疙瘩 病情说明指导书
一、瘢痕疙瘩概述
天台赤城中学瘢痕疙瘩(keloid)又称为结缔组织增生症,是继发于皮肤外伤或自发形成和过度生长的病理性瘢痕组织,其特点包括病变超过原始皮肤损伤范围、持续性生长,外观表现为高出皮肤表面,质硬韧和充血的结节状、条索状或片状肿块样组织。一般不会自行消退,部分患者后会复发。
英文名称:keloid
其它名称结缔组织增生症
相关中医疾病:肉龟疮、蟹足肿、锯痕症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皮肤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与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皮肤
常见症状:高起皮肤表面、质硬韧、颜发红的结节状、条索状或片状肿块隆起,超过原损伤部位,呈蟹足状向外伸展,表面光滑发亮
主要病因:具体病因不明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羟脯氨酸含量检测、病理组织活检
重要提醒:瘢痕形成后造成自身器官或关节功能活动障碍,且瘢痕疙瘩容易破溃,一旦出现症状须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出现感染以及影响正常生活。
临床分类:
1、瘢痕疙瘩大体可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1)原发型瘢痕疙瘩:多在胸前或肩后,初起为小而硬的红丘疹,逐渐增大,红或暗红,象皮样硬度,呈条索状、蝴蝶状、圆形、不规则形等。(2)继发型瘢痕疙瘩:也叫增生型瘢痕疙瘩,多因烧烫伤、创伤、痤疮、感染化脓或因采用手术、激光、冷冻、植皮、激素药物封闭后引起受损组织过度增生和皮下组织破坏变性所致,多凸出皮肤,红或暗红,伴痒或刺痛,部分有明显向外延伸的毛细血管,饮酒或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后症状常有加重倾向。
2、根据临床表现特点的不同,瘢痕疙瘩可以分为肿瘤型和炎症型(1)肿瘤型:瘢痕突起显著,顶部较基底膨大而形如蕈状,表面有皱纹、皱褶,或呈结节状。(2)炎症型:通常以明显充血伴有痛痒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
3、根据大小可分为小型、中大型和超大型(1)小型瘢痕疙瘩:直径<2.0 cm。(2)中、大型瘢痕疙瘩:瘢痕长度为 2.0~10.0 cm,宽度<5.0 cm,手术切除后可以直接拉拢缝合。(3)超大型瘢痕疙瘩:长度>10.0 cm,宽度≥5.0 cm,切除后无法直接缝合,需要植皮或皮瓣转移闭合创面。
二、瘢痕疙瘩的发病特点
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传染源
暂无资料。
发病率
暂无资料。
胆固醇代谢途径
好发地区
暂无资料。
好发季节
暂无资料。
传播途径
暂无资料。
发病率
暂无资料。
发病趋势
暂无资料。
江都市实验小学好发人
1、肤较深的种族,黑种人和亚洲人比白种人更易患病,据统计,深粉较浅肤人种的瘢痕疙瘩发生率高 6~9 倍。
2、有瘢痕疙瘩家族史的人。
三、瘢痕疙瘩的病因
病因总述: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身体特异素质、种族差异、激素分泌水平等有关。瘢痕疙瘩是皮肤在损伤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代谢机能失去正常的约束控制,以致胶原纤维过度增生的结果。
基本病因:
1、全身性因素(1)遗传:瘢痕疙瘩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可能和常染体显基因有关。(2)身体特异素质:患者多有瘢痕体质,只要体表有任何轻微的损伤就可以形成瘢痕疙瘩。(3)种族差异: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人种(黑人和黄种人)瘢痕疙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白人。(4)激素分泌的水平:也属于全身性因素之一。瘢痕疙瘩主要集中在青春期发病,这提示可能与青春期性激素水平高有密切关系。
2、局部因素(1)常见于医源性的侵袭性诊治后:如自愿的美容术(文身和刺耳孔等)后。(2)日常生活事件:例如虫咬、搔抓伤等。(3)其他:伤口异物、炎症、局部受到牵拉等,也可促进瘢痕疙瘩的形成。
危险因素:暂无资料。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瘢痕疙瘩的症状
症状总述: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身体特异素质、种族差异、激素分泌水平等有关。瘢痕疙瘩是皮肤在损伤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代谢机能失去正常的约束控制,以致胶原纤维过度增生的结果。
典型症状:
陕西百年不遇洪水1、发病部位好见于胸骨区,亦常见于肩部、面部、颈部、耳部等处。
2、皮损特征(1)初起为小且坚实的红丘疹,缓慢增大,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隆起于皮面,经常超过原损伤部位,呈蟹足状向外伸展,表面光滑发亮。(2)继发于烧伤,伤者可出现大面积皮损,严重者可影响受累肢体功能。
3、症状特点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有的只有轻微痒觉或灼热感,在天气变化时较明显,有的
感觉刺痛或疼痛。并发症    本病一般无特殊并发症。
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伴随症状:暂无资料。
病情发展:暂无资料。
并发症:本病一般无特殊并发症。
五、瘢痕疙瘩的检查
预计检查:皮肤损伤后出现小而硬的红丘疹,逐渐增大,呈圆形、条状、带状或不规则形,伴有瘙痒或灼热,需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进行血清和尿中羟脯氨酸含量检测,必要时进行病理组织活检。
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瘢痕的部位、面积大小、数目、形状、颜、厚度、面积、挛缩情况等,并触诊瘢痕处判断瘢痕的质地、弹性和表面粗糙程度。
实验室检查:血清和尿中羟脯氨酸含量检测是观察瘢痕增生程度和动态观察瘢痕情况的参考指标。病理检查    当患者瘢痕疙瘩反复出现或者医生怀疑有恶性病变时会建议患者完善
病理组织学检查。瘢痕病理组织学是鉴别瘢痕与瘢痕癌或其他皮肤恶性肿瘤诊断的可靠依据。
影像学检查:暂无资料。
病理检查当患者瘢痕疙瘩反复出现或者医生怀疑有恶性病变时会建议患者完善病理组织学检查。瘢痕病理组织学是鉴别瘢痕与瘢痕癌或其他皮肤恶性肿瘤诊断的可靠依据。
其他检查暂无资料。
六、瘢痕疙瘩的诊断
诊断原则:医生根据对患者瘢痕的观察以及相关病史的询问,结合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可以做出诊断,必要时会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出来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凡符合下述任何一条或一条以上者皆可确诊为瘢痕疙瘩:
1、皮肤损害超过原有损伤范围,并向周围正常皮肤侵犯。
2、瘢痕病程超过 9 个月仍无自发消退征象。
3、以前做过手术切除而又复发者。
鉴别诊断
1、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一般在外伤后1个月左右隆起增生,早期从表面看与瘢痕疙瘩无明显不同,难以区分,但随病情进展,肥厚性瘢痕不超过原损伤范围,一般也不发生放射状蟹足样皮损,而这两点正是瘢痕疙瘩的临床特点。
2、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最初表现为紫到粉红的质硬、相互分离的肿块,尤其是发生在瘢痕疙瘩易发部位,容易与瘢痕疙瘩混淆,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常发生在躯干部,将近 20%的患者有创伤史,通常没有症状。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鉴别这两种疾病的最好方法,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为分化良好的纤维肉瘤,而瘢痕疙瘩是由增厚的螺旋形、杂乱无章排列的胶原纤维组成。
七、瘢痕疙瘩
原则:瘢痕疙瘩的比较困难,最佳方法仍是以减少复发为目的的综合,不同大小的瘢痕疙瘩其原则不同。
对因:暂无资料。
对症暂无资料。
急性期暂无资料。
放化疗放射就是使用高能放射线来疾病的方法。常使用浅部X线放射来瘢痕疙瘩,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瘙痒,能使瘢痕缩小、变软。其副作用有红斑、皮肤萎缩、溃疡、毛细血管扩张、素沉着、切口愈合延迟等,对于年幼者或对可能促进潜在致癌的部位(如乳腺、甲状腺)以及大面积、多部位病变者应禁用。
物理
1、音频电疗可部分或完全消除痒和痛,疼痛不同程度变平、缩小等。
2、冷冻疗法应用冷冻剂如液氮的低温破坏瘢痕内细胞和微血管,造成组织缺氧坏死,脱落变平,以达到消除瘢痕的目的。冷冻后大致经过冷冻凝结、炎症反应、组织坏死、创面修复几个过程,每次进行 2~3 次的冻蚀-解冻的循环操作,间隔 25 天左右进行下一次,多需 10 个疗程以上方可使瘢痕疙瘩病变萎缩。
3、硅凝胶片敷贴应用的最佳时机为伤口愈合后 2 周左右,在此后的半年内使用为效果最佳时段。在使用过程中极少有不良反应,有时会出现皮肤软化、皮疹以及瘙痒,但所有的副作用在去除凝胶后几天内就可以缓解。
4、激光疗法激光疗法是用特殊波长和脉冲宽度的光能量来去除靶组织,是目前瘢痕疙瘩最有前景且在不断更新的方法。尾矿库
5、加压疗法是以弹力织物对伤口愈合部位持续加压达到预防和目的,常用的压迫方法有捆绑弹力绷带、穿戴弹力织物、佩戴压力耳环(主要用于耳垂瘢痕疙瘩)、穿加压衣等。本法适用于瘢痕面积大、不适宜放疗或局部药物者。
心理暂无资料。
中医中医认为,瘢痕疙瘩属疽证,是经络痹阻,邪毒与体内浊气、瘀血等引发的病证。瘢痕疙瘩患者可在专业中医医生辩证下进行。
其他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在瘢痕疙瘩形成机制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可望通过瘢痕疙瘩相关致病基因的克隆及基因位点定位,使在基因水平上控制瘢痕疙瘩的发生
成为可能。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00: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851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瘢痕   疙瘩   皮肤   治疗   患者   组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