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会同县历史事件述评

建国前会同县历史事件述评
人文学院 历史系 2班 陶秀敏 1111030223
内容摘要:会同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最早可循迹于新石器时代。本文将介绍会同县在建国前的历史事件,并从党派机构与政府组织、农业与林业、军事、教育等4个方面进行重点叙述。
关键词:建国前 会同县 历史事件
会同县地处湖南省西南边境,怀化地区南部,是一块拥有悠久历史的宝地。它东邻绥宁、洞口县,南临靖州县,西连贵州省天柱县,北接芷江、黔阳县和洪江市。全县总面积2248.55平方公里。县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寒暑适度,四季分明
会同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地;两汉、三国,为镡成县地,属武陵郡;东晋义熙年间,为舞阳县地,梁为龙檦县地;唐贞观八年,析标县置朗溪县,属巫州;宋崇宁元年置三江县,二年改名会同县,属靖州。1949年10月会同县属会同专区,此后,其隶属关系随着专区(地区)名称的变更而变更。
会同人文荟萃。县籍名人,历代辈出。元代,按察司使粟朝仪,卸任后于居里阳霞(进坪村镇木臻村)建广德书院,翰林院学士揭係斯为之作《广德书院记》。
会同林业发达,清代、民国时期,林业用地稳定,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清光绪年间,主要的树种有松、柏、杉、枫、槐、桑、杨柳、冬青、桂、椿、檀、木犀、黄紫、榛、白竹、水竹等。
一、党派组织与政府机构
民国15年(1926)8月,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派马贞南(会同人)等人为特派员,来洪江筹建国民党洪江市党部。16年1月,正式建立。是年夏,湖南省党部派何萃昌(会同人)等人来县组建国民党县党部筹备处,因“马日事变”影响,组建工作被迫停止,国民党洪江市党部亦因之解散。20年7月,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指导委员会,指派刚从国民党省党校毕业的饶德润(会同人)为会同县党务宣传员,成立会同县党务办事处。25年,更名为会同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办事处。
腐蚀速率27年,成立国民党会同县党部,设书记长、干事、助理职务。32年,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
大会,选举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成员。34年,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成员。此后,国民党打动内战,县内国民党与三青团组织矛盾尖锐,斗争激烈,换届停止。37年,县内国民党、三青团组织合并,成立党团统一执行委员会。
会同县三青团的设立始于民国29年春,三青团芷江分团筹备处派人来会同洪江设办事处。7月,建立芷江分团洪江区队。30年5月,三青团湖南支团派王卓灿来洪江筹建会同分团,7月正式成立。32年3月,在县城设立分团办事处。37年,三青团与国民党合并。抗战期间,三青团会同分团主办《青年通讯社》、青年剧社,组织女青年协会,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民国32年起,学校区队普遍开办民众夜校,组织众学习文化。34年,日军入侵武冈、洞口时,分团组织战时服务队,协助政府疏散众,收容难民,慰问伤员等。
中国共产党在会同的活动始于民国27年10月,中共湘西工委派梁春阳来会同洪江镇发展组织。是年11月,中共湘西工委直属洪江支部诞生,随之领导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成立吼声歌咏队、晨呼队、女子工读团,接办《洪江晚报》。抗日组织走上街头,深入工厂、学校、医院,出墙报,搞演讲。张贴抗日标语和漫画,演出剧目、教唱歌曲,募捐衣物慰问
前方抗日将士。12月,县城开设“文雷书店”,成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少年抗日话剧团,销售进步书刊,演出抗日救亡戏剧,宣传发动众。此间,高椅杨国雄成立湘黔边区抗日游击大队,后更名为湘黔边区抗日后援军自卫游击司令部。30年,洪江党组织遭到破坏,一批共产党员被捕,抗日救亡活动停止金融时报中文网
会同县的政府机构在唐至元时期,就已设有,但因年代久远,无从考证。明朝时期,会同最高行政机构为县衙,主官称知县,总揽全县政事。县衙设县丞,辅佐知县;主簿,掌管文书;教谕,管理教育、祭祀;训导,协助教谕;典史,主管缉捕、监狱;阴阳学训,专司天文、占卜;医学训导,执掌医务政令;道会、僧会。分管县内道士、僧人和道教、佛教事物。县衙设置吏、礼、户、工、刑、兵6房,各房设吏书,协助知县办理所属公务。县衙直属机构有:县学、税课局、惠民药局与养济院
清初,县衙裁撤阴阳学训、医学训科、道会司、僧会司等机构及县丞、主簿、训导等官职。康熙年间(1662~1722),县衙设知县、典史、教官(教谕)、吏书、斋夫及书办、皂隶、马快、轿伞扇夫、看监禁卒、门子、库子、灯夫、马夫、膳夫等。又裁税课局,钱粮归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原称六房)经管征收。光绪三十三年(1907),撤销教谕,置劝学所,协助知县管理教育。
到了民国时期,旧制被废除。民国元年,县衙改为县知事公署,知县改称知事。知事依法执行县内行政事务和发布单行章程。民国4年,在洪江设置闲县佐,代表知事处理洪江政务,民国5年,内务部划会同县为四等县。省增派佐治员,加强防务。置特别办事科,并置会同华洋诉讼处,办理华洋案件。民国14年2月,省令改知事公署为县长公署,知事改称县长。
民国18(1929)年3月,县长公公署改为县政府。19年,省令定会同县为三等县,编制有所扩充,县政府先后增设政警队长、承审员、司法录事、检验吏、司法书记。民国29年,省府厘定会同县为二等甲级县,7月1日起,实行新县制
2、农业、林业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全县有耕地面积19.19万亩。此后因受天灾人祸影响,时有增减。光绪元年(1875),有耕地19.82万亩。民国时期,会同鼓励垦殖,耕地增加较多,全县耕地达到29.3万亩,人平均2.02亩。
在农作物种植上,会同县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兼之以红薯、小麦、大豆、玉米等为辅
助粮食作物。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全县种植水稻18.93万亩,占耕地21万亩的90.14%。民国18年(1929),种植18.4万亩,平均亩产93公斤。38年,播种面积增至26.22万亩,亩产提高到169公斤微透析辽宁医学院护理学院
选煤论坛除了水稻以外,会同在粮食种植上还配有红薯、小麦、大豆、玉米等旱粮。红薯在清代与民国时期就已经成为县内少数地区的主粮。民国25年(1936),全县红薯产量450吨。小麦的种植在民国22年(1933)就已达全县5000亩,亩产50公斤,分布于巫水和渠水流域及溪流两岸旱地。大豆在民国20年(1931)时,全县种植有1.2万亩,总产125吨。38年下降到1702亩,总产94.5吨。民国22年(1933),全县的玉米种植达200亩,总产25吨。38年,扩大到7120亩。总产152吨。此外,会同的粮食还有高粱、蚕豌豆、芋头等,但种植面积小,产量不多。
农作物中除了粮食作物,会同的经济作物也发展的不错。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油菜籽、棉花、苎麻、茶叶、烟叶、桃等。其中油菜籽的经济效益较大,在民国28年(1939),会同就被列为湖南省35个油菜生产基地县之一。34年,全县播种油菜5875亩,总产123吨。还凤凰财经峰会
有就是桃的种植,县内历来就有白桃、甜桃、毛桃、寿桃等,但都是零星栽培,并未成系统种植。
会同林业用地多且稳定,树种也是多样,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广坪木”,即以广坪为中心产区的会同杉木。其经济效益比非中心产区的杉木要高。建国前,会同县在林业发展上被没有多大创新,未有太多引进新树种,主要还是以传统的经济林来实现经济效益。
会同的经济林主要有油茶林、油桐林、楠竹林。油茶林是县内主要的经济林,遍布全县,茶油更是主要食油。油桐林在清康熙元年(1662),会同从四川引进三年桐等优良桐种后,才开始增多。到了清末、民国初年的时候,出售桐籽和桐油已经成为了会同农村的一项重要经济收入。民国18年(1929),县成立植桐委员会,号召每户植桐十株。19年,《中国实业报》载:“会同油桐栽培面积约十万亩,桐子产量亦十万担。”同年,县政府将督导植桐列入行政计划。20年,湖南省农业改进所选定会同为全省22个重点植桐推广县之一,并规定乡、保、甲三级植桐株数。抗日战争期间,桐油外运受阻,油价下跌,部分桐林遭毁。31年,县长训令各乡、镇、保长保护油桐林。至37年,全县油桐林有所恢复。
既有林,那就必定有护林。会同县的林业用地面积大,森林资源丰富,其护林工作也应当
是做的很完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明、清至民国时期,会同官府均无防治山火的措施,发生山火。不能有组织有力的扑救。一些里、甲(今村、组)虽订“合款”、立“禁约”,但范围小,约束力微。而刀耕火种、烧田坎、烧灰积肥和清明扫墓等引起山火频仍。有的一烧数日,许多森林成片被毁。金龙山在清康熙年间(1662~1722),“层峦耸翠,高山重霄,森林密茂,兴云致雨。”以后连年山火,到清末、民国初期,成为荒山。在山火防治上,会同县未成体系,而在病虫防治上,会同县依旧是,没有任何的救治措施。民国时期,会同森林病虫害任其自生自灭,如遇暴发便祈求神佑。沙溪、若水、高椅、王家坪等地,合村男女到发虫山头,敲锣打鼓,舞龙灯。请“龙”治虫。朗讲、金坪、坪村等地,请人唱“棒棒戏(木偶戏)”,以求神保佑。此种无知之举,毫无效果,劳民伤财而已。
3、军事
会同县的军事机构自民国始。主要有县保甲局、县保卫团总局、县挨户团总局、县政府军事科及县国民兵团。分别设立于民国2年、民国6~7年、民国16年、民国29年及民国29年2月。
会同的军事机构起步较晚,但其地方武装则从北宋就开始了。北宋崇宁二年(1103),舒
亶率兵攻占会同一带,派官兵戍守,驯养当地土著为手,加强对苗、侗人民的镇压。后县内官兵和手调往河东(今河南一带)抵御金兵,无一生还。南宋绍兴六年(1136),在靖州境内再募手500名。分守所辖会同等3县要害。“量给土田,且耕且战。”
明中,县衙招募乡兵140名,以补充卫所军之不足。主要用以保卫城池,守护县库,巡查监狱。以后,则专供官府差遣,担任迎送官员,拘捕犯人,传递文书等杂役。乡兵粮饷由县库开支。清代,设置民壮,招募民间体壮者担任。主要负责操练器械,防守城垣。清末,绿营兵逐渐腐化,清政府改办团练。咸丰十一年(1861),会同一些官吏和廪生为防堵太平军入境,招募団勇1000余人。同治十四年(1865),洪江募集团勇六七百人,把手关隘,参与清军镇压少数民族起义。光绪三十一年(1905),县内官绅乡豪纷纷组织団勇,清乡守土,镇摄地方。
民国时期,会同县内的地方武装有县团防大队、县挨户团常备队、县保安大队、县“铲共”义勇总队、湘黔边区抗日后援军自卫游击司令部、县抗日自卫团、县自卫总队以及县武装警察部队等。这些地方武装机构在战争期间都起到了防御敌人,保卫家园的作用。
会同县的驻军自北宋就有了,在崇宁二年的正月,舒亶领兵镇压“辰沅瑶”起义,占领诚、徽州。于会同县东部设若水斋和丰山砦。在靖州所辖会同等三县派驻戍卒3000名
元朝时期,驻军于会同的是刘国杰部。元三十一年,辰、沅、靖等州暴发号称“九溪十八洞”的反元斗争,行政副使刘国杰率兵5万镇压,义军战败。刘国杰部屯沅州、靖州境,设行营于沅州城,结营数百里。至明朝,主要的驻军部是天柱·汶溪守御千户所及诸堡。明洪武二十四年,朝廷派军镇压会同县西部坌处苗民起义后,次年移靖州卫左千户所于境内天柱,因名天柱守御千户所。三十年,又移靖州卫后千户所于境内汶溪寨,因名汶溪守御千户所。县内各要隘设“堡”,分官军把守。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24: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845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会同   会同县   组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