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关于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摘要:告状是幼儿园常见的现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告状的特点和原因各不相同。本文对小班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观察,总结出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并分析了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根据观察结果,小班幼儿主要是“求助型”告状,告状原因受诸多因素影响。最后,针对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和原因,提出了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告状;研究
糠醛“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为自己的伴侣是否侵权的一个方面,或发现一些规则的行为和幼儿园集体,老师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对教师发起互动行为,这种行为强调的目的是防止伴侣。孩子们的告状发生在幼儿园的每时每刻,遍布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儿童告状的类型和原因多种多样,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告状行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原因。本文通过对幼儿园小班儿童告状行为的大量案例的观察和收集,分析总结了小班儿童告状行为的特点和原因,进而提出了小班儿童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为了促进小班幼儿的社会发展,减轻小班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保证幼儿园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定义
告状行为是中国儿童一种典型的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常见的行为之一。幼儿的“告状”行为是幼儿认为自己受到同伴的侵害,或发现同伴的某些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和教师的某种要求不一致时,幼儿主动向教师提出的一种互动行为。
二、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
(一)以“求助型”告状为主
儿童告状的原因和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求助”告状。“求助”告状是幼儿为了得到教师的保护而产生的一种告状行为,在幼儿的告状行为中所占比例最大。观察结果显示,“求助”告状的特点也在小班儿童中得到了体现。当小班儿童受到同伴攻击或干扰时,小班儿童告状的主要目的是向权威教师求助,以揭露同伴的不当行为,寻求自我保护。3D打印眼角膜
几个孩子正在拿杯子喝水,突然一个孩子被他身后的另一个孩子挤了一下。另一个孩子从后面伸出手,拿走了孩子A的杯子。一个孩子刚刚抬起头来,迎着老师的眼睛,然后抬头说:“XXX推我,老师。”一个孩子告状完后,拿起杯子走出了浴室。
(二)告状的主要内容是告发同伴的打扰行为
儿童告状的内容多种多样,有的举报同伴的侵犯行为,有的举报同伴的抢劫行为,有的举报不遵守规则的同伴的行为。小班的孩子们更注重自己的活动,一旦他们的生活受到同龄人的影响,他们就会选择向老师告状。例如,小班的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玩游戏。如果合作伙伴有意或无意地干扰孩子的活动,孩子将立即向老师报告合作伙伴的干扰行为。
孩子们在书区看书,他正在拿一本图画书。另一个孩子拿了B的书,把它放回书架上。孩子们喊道:“老师,XXX抢我的书!”报告结束后,孩子B环顾四周,去建构区玩雪花。
(三)不太关注告状的结果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他们在告状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他们希望老师能认真对待这件事,以寻求自我保护或报复同龄人虐待他们的行为。而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太在意告状的结果。在同龄人干扰了自己的活动后,他们往往会告诉老师自己同龄人的干扰行为,然后转身离开。在小班中,很少有孩子注意到报告行为的结果。大多数小班的孩子在告知同伴后,不会注意到老师是否处理了这件事,以及同伴是否会像预期的那样受到惩罚。相反,他们会直接离开,继续以前的活动。
小班的孩子们在构建区上玩玩具。孩子们正在把雪花放在篮子里。另一个孩子伸手去拿孩子篮子里的雪花,因为它们不够。小朋友撅着嘴大叫:“老师,XXX抢我的玩具!”C:我已经告诉老师了!然后继续玩玩具。
三、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
(一)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
第一,创建自由活动环境。自由活动是指活动之间的过渡时间,即教师不安排任务的自由时间。因此,当孩子们的自由活动性质显露出来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课堂往往处于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孩子们有的玩自己的,有的开始与同龄人交流,有的在座位下。因此,在自由活动中,被自己所侵犯,发现他人违反班级规则,讲真话的行为屡见不鲜。
研究人员认为,儿童在自由活动中告状的发生可以反映教师平时的教育成绩。因此,为了减少自由活动中告状的发生,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地关心孩子,反复灌输和渗透他们的思想和规则,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自由活动被视为组织的活动,在进入自由活动之前,教师解释规则,如允许下座位,或者指定下一个活动,让孩子的注意力,但教师的要求和规则不应太多,避免造成孩子规则混乱造成更多不必要的。
二是创造人居环境。3-6岁儿童在生活活动中的告状行为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小班的孩子经常向老师告状,因为其他人破坏了公共财产;中产阶级的孩子经常向老师告状,因为其他人违反了班级规则;而大班的孩子可能会告状,因为他们受到同龄人的攻击,或者看到别人受到身体和言语上的攻击。因此,在生活活动中,教师应在小班幼儿中反复灌输“幼儿园是我的家庭,我要爱护幼儿园的每一棵花草树木”的理念,提高幼儿爱护公共财产的意识;中产阶级儿童的规则意识初步形成,但仍处于规则内化阶段。因此,教师应不断地强调、提醒和重复课堂规则,不要模棱两可,否则只会增加孩子的困惑,导致更多的告状。大班的孩子与同学之间的冲突更多,老师可以通过班会和讲故事来传播美与和谐的力量。
(二)创设轻松和谐的精神环境
首先,教师应该为他人树立榜样。孩子们每天接触老师的时间很长。教师的言行对孩子有影响,孩子的表现有很强的方向感。如果老师能原谅他人,尊重孩子的想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孩子就会宽容的对待同行,如果老师总是咄咄逼人,孩子会生气和老师的重视,立即和类似的事情告诉老师。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在个案的基础上分析具体问题。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灭绝理论,可以对一些行为进行冷处理,以减少类似行为的发生。总之,教师是儿童的直接影响者,教师必须实践和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富迪探索者
第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轻松的语言环境。教师应该鼓励孩子们与他人交流,这样孩子们才能勇敢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儿童读物,经常用生动的语言给孩子讲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词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在故事中运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和引导孩子纠正他们不健康的想法,让他们明白他们应该互相帮助和爱护。
(三)应对幼儿从自己角度的告状行为的措施
首先,孩子们应该认为他们被同龄人欺负或拒绝告状行为。对于那些来告状的孩子,教师首先应该做的是产生共鸣,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困境是被理解的。然后,鼓励孩子们积极的问题,设法解决问题和矛盾,引导他们说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选择一个实践从孩子说什么,如果孩子不能说解决方案,通过老师说一些让孩子选择,以确保儿童的主动的选择。
针对这样的告状,教师不应该为所有的孩子安排,虽然孩子来寻求帮助在弱势,但教师不能代替他们,因为他们已经被冤枉解决所有。这只会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号,表明老师可以帮助解决任何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会变得越来越累,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依赖老师。
其次,由于资源占有问题和与他人的冲突,两者都属于同伴沟通过程中的意见或言语不一致的情况。面对这样的告状,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双方孩子的意见,引导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一方面,老师应该学会指南,以便孩子能说几个可供选择的处理方法,当双方的孩子不能拿出一个解决方案策略,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旁观者,到一种方式,直到孩子选择一个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许孩子们所做的决定在老师眼中是不公平的,其中一个孩子遭受了很多。在这个时候,老师不应该添加主观的想法,而应该最大程度的尊重孩子们的决定。
四、总结
受小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的影响,小班幼儿的告状行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和家长在面对小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时,首先要明确幼儿的告状行为类型,分析幼儿告状的具体原因。因此,针对小班儿童的年龄层次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来处理小班儿童的告状行为。从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
11眼参考文献
[1]王晨,李旭杰,郭炀炀,王聪,张聪.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6(21)
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
[2]尹亚欣.3-6岁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与分析——以金贝贝幼儿园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03)
[3]林烨彬.浅析幼儿的“告状”行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5)
[4]彭春云.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6)
the world浏览器[5]张雁.浅谈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3)
[6]刘莹琦.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与指导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1)
[7]李雪玉,汪亚男.幼儿告状行为之解析与应对策略[J].知识经济.2015(03)
[8]张博南.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2)
[9]陆丽萍.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0)
[10]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研究[J].张博南.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54: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840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孩子   告状   行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