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复习题答案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
1、名词解释
2、社会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文化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
4、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镜中我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6、社会角
社会角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体特定身份的人的期望,构成了社会体或组织的基础。
6、血缘关系
中央轴空病
关系是由或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弟妹关系,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其他关系。它是人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关系,在人类产生之初就已存在,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7、文化相对主义
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他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8、先赋角
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通常无需努力而自动获得,因此也称自动角。
9、    联合家庭
指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包括子女已成家却不分家。
10、社会组织
象棋与人生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体,或指狭义的组织,相对于初级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
11、文化震惊
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
12、“本我”
本我由各种生物本能的能量所构成,完全处于无意识水平中。它是人出生时就有的固着于体内的一切心理积淀物,是被压抑、摈斥于一时之外的人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欲望等心理能力。
13、角冲突   
指一个人承担的多种角之间的矛盾或不同的人所扮演的相对角之间的矛盾
14、社会互动
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体以及体与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过程。
15、组织目标
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打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①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1岁)
②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3岁)
③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5岁)
④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11岁)
⑤认同与角混淆(青少年期)
⑥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
⑦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
⑧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
2、社会角失调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如何处理社会角失调问题
类型:①角距离②角冲突③角不清④角中断⑤角失败
措施:进行角协调。
①在特定情境中,从属角应服从主导角或以主导角为主
②根据社会流动价值观,权衡不同角的价值合理性程度
③规避损害公共利益的角
3、试比较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的相对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指的是对体产生偏见的态度,对体产生隔离。而具有文化中心主义是人的本性,我们会把人无形中划分为不同的体,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可能是一个人,强调“自我”观点。
②文化相对主义强调的是“相对”,主要主张各种生活方式态度,采取和谐客观的观点。所以尊重各种文化,认可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不同差异,并且抱有包容的态度。
4、什么叫家庭关系?请列举家庭关系的几种主要类型。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家庭关系:家庭内的人际关系。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偶尔也包括收养关系
类型:①核心家庭②主干家庭③联合家庭④主干家庭与联合家庭合称扩展家庭
5、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体?
人身保险论文
非正式体的概念
非正式体指由一定数量的个人(通常规模比较小)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体。非正式体的产生
两种情况下发生:一是在正式关系中,人们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非人格化。二是在组织中经常接触的个人有可能基于相互同情,钦佩,兴趣和趣味相投等在他们正式的关系中加入某些非正式的行为模式。
非正式体的功能
A正功能。对工人,第一,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第二,获得非正式地位的机会。第三,情绪反映的充分表露。对管理者,第一,有助于完成工作任务。第二,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第三,提供工作满意感。
B负功能,一,抵制变革。二,目标冲突。三,遵从行为问题。四,谣言问题。
6、简述社会流动及其类型。
含义: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类型:①根据流动方向分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②根据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分同代流动和异代流动
③根据流动原因分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7、构成社会问题的要素是什么?
a、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情况b、失调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c、失调引起了多数社会成员的注意d、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8、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
社会控制规范个人的行为,社会控制越强,个人自由度越小;反之个人自由度越大,社会控制就越弱。
9、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之间存在着何种联系?
对立统一关系。
①合理的社会流动能缓解社会分层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社会各层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缓解社会隔阂,
社会冲突,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
②社会分层也能有激发人们的内在潜能,能促使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才智,发展个性,促进社会流动。
10、什么是社区社区与社会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社区: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体及其活动区域。
联系:外延上,社区是社会的一个部分或地区社会
区别:①社会不强调“共同”,社区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
②社会不强调地域概念,社区注重
③社区中各种关系紧密
④社区功能更加明确和专门化
11、试述现代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①人口规模大、密度高
②人口异质性强
③社会分工复杂,专业话程度高
④社会关系具有匿名性与非人情性
⑤社会活动科层化
⑥社会阶层结构趋向开放
⑦文化世俗化。
⑧生活方式现代化
⑨社会控制以正式手段为主
12、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形成原因、特点和社会后果有哪些?
形成原因:①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②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意料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口寿命大大延长
特点:①速度快②绝对数大
后果:
①带来家庭结构、社会关系、价值观念及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②老年人口增多,特别是高龄老人越来越多
③年龄结构不平衡,其他年龄组的体在社会系统中的角、位置会发生一些变化
三、论述题
1、“虚拟社区”和“实在社会”相比有哪些特点?
虚拟空间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人类提供的一个崭新的数字化空间与符号文化交往环境,虚拟空间里的虚拟社区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对传统日程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观念进行消解和重构的过程。虚拟社区的虚拟性仅仅体现在它并不存在于物理世界的地理环境中,它没有物理上的体积和形状,是在数字空间中构建出来的具有初级关系的社区。和实在的社会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①交往的超时空性
②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
古金水
③人际关系松散,流动性大
④拥有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
2、比较西方社会学家有关城市问题成因的几种理论。
①城市决定论:该理论认为,人口的高度集中及高人口异质性等城市特征会造成一种城市解组现象,社会控制力因此减弱,个人对社会的疏离感增加,因而引起人际关系问题和犯罪问题。
②人口构成论:认为城市问题与组成城市的某些人口体自身具有的性质有关
③亚文化论:具有异常行为的人们在人际关系上具有非常强的依赖性,一人拥有自己的亚文化之后,才能在互动中相互给予情感上,心理上的帮助,同情与支持。
3、试以我国当前存在的某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为例,分析该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特征。
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很多,从这些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来分类,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历史遗留问
题和转型 中的问题。历史遗留问题是指在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之前(1978 年以前)就已经存在的社会问题,一直延续到今天 并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重大影响,如人口问题。转型中问题,给予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转换相伴生的社会问题, 如社会保障问题,物价问题等。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社会问题就不可避免的具有这一时代的特征。
第一, 社会问题的交织性;
第二, 社会问题的突发性;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第三, 社会问题的多面性。
4、如何理解全球化过程对我国现代化的意义?
全球化下的不平等与不平衡。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的趋势反而在继续扩大,资本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自由的流动,造成了更大范围的贫富分化。那些在社会中不占优势的体有可能因为全球化的发展而失去原有的地位。
②全球化下的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全球问题的出现。民族国家不再是权利和文化的主要承载者,跨国民族空间的形成使得传统的民族国家无法再清楚的代表某一个民族。当代全球化过程与
民族国家之间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关系
全球化下的文明和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一种文明和文化能够迅速传播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成为具有全球化特征的文化和文明,文化全球化下的师是一个同质性的师,正因为如此对地方性文明和文化也早成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威胁他们的生存。
5、“试述贫困的概念和我国贫困类型。
贫困:个人缺乏必要的资源,因而不能达到一个社会的基本生活水准
类型:①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前者指个人和家庭缺乏起码的资源难以维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难以生存,后者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但不足以达到一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
初级贫困和次级贫困。前者相对于绝对贫困但更强调生存物资的缺乏,后者强调导致贫困的主管因素是由于不当消费所导致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33: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839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会   问题   角色   文化   群体   流动   家庭   个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