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医学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是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传统学科。它的发生与发展,除取决于实践参验外,还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宝命全形以贵生的系统思维方式、哲学思想等关系至为密切。中医理论的探索方法与解释依据的独特性,也蕴蓄了她的特,逐渐形成一批原创性的医学发现和医学发明,如藏象、经络、针灸、气功等理论和医疗技术,并不断比益增附,直到现在还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中医学是一条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是历史的延续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中医学在历史上为保障中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许多国家中亦越来越受到重视。
       
起源与发展
商务路路通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为了生存的需要,医疗活动就随之而产生。由于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采取的生产方式也不同,因此引发出多种形式的医疗活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写道:砭石从东方来,毒药从西方来,灸焫从北方来,九针从南方来,导引按蹻从中央出。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医疗方法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经验汇集。中华民族所聚集生长的地理空间跨度广大,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亦有不同的文化类型。古代除以农业社会文化为主外,尚有草原游牧文化、森林狩猎文化、河海渔业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创造出不同的医疗技术,运用不同的药物资源,导致中医学的民族和地区差异性,由此而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这是中医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多样化理论学说的原因。就其学术层面而言,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科学技术乃至经济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中华民族久远的历史也是铸就传统医学丰富多彩的原因之一。在中国,远在百万年前已有人类生存,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须同疾病和伤痛进行斗争,从而产生了医疗救助实践。火的使用,使人类得以熟食,驱寒保暖,同时有一定的防湿作用,也使灸治以及其他借助温热作用的得以施行。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们就用砭石作为工具。现存古书《山海经》中有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赤兔军品的记载,箴石就是砭石。1963年在
内蒙古多伦头道洼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中国第一枚新石器时代的砭石,之后又在各地出土了多枚砭石以及用于医疗的骨针、竹针,以及铜器和铁器时代的铜针、铁针、金针、银针,说明针灸技术发展到现在使用钢针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记补·三皇本纪》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载。说明药物的发现,是与原始人的植物采集及其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酿酒就开始了,龙山文化时期已有专门的酒器,在殷商文化中则发现更多的酒器。酒的一大用途就是用以治病。《汉书》以酒为百药之长。上述事实都表明,中医源自于先民生存和生产劳动的需要,在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中生产、生活的需要决定和孕育了中医学的发生与发展。
  中医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著名医家,出现了许多名著和重要学派3 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10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医学已经分科,《周礼·天官》把医学分为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四科;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客观的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方法;王室已建立了一整套医务人员分级和医事考核制度,《周礼·天官》记载:医师上士二人,下士二人,府(药工)二人,史二人,徒二人,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春秋战国时代,涌现许多
著名医家,如医和、医缓、长桑君、扁鹊、文挚等。《内经》等经典著作面世,是中医学理论的第一次总结。秦汉时代,已经使用木制涂漆的人体模型展示人体经络,这是世界最早的医学模型。临床医学方面,东汉张仲景在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简称《伤寒论》)一书中,专门论述了外感热病以及其他多种杂病的辨证施治方法,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外科学也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已经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酒服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其中的胃肠吻合术是华佗所擅长的。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西汉初的名医淳于意(又称仓公)曾创造性地将所诊患者的姓名、里籍、职业、病状、诊断及方药一一记载,谓之诊籍,是现知最早的临床病案,其中包括失败的记录和死亡病例。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脉诊取得了突出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在前代著作《内经》、《难经》独取寸口诊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使之规范化,并归纳了二十四种脉象,提出脉、证、治并重的理论。这一时期医学各科和专科化已渐趋成熟。针灸专著有西晋皇甫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针灸甲乙经》,炼丹和方书的代表著作有西晋葛洪的《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制药方面有南北朝(一说唐代) 的《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南北朝龚庆宣的《刘涓子鬼遗方》,病因病理专著有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儿科专著有隋唐之间的《颅囟经》,唐代苏敬等著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
部药典,唐代还有孟诜的食疗专著《食疗本草》、蔺道人的伤科专著《理伤续断秘方》、昝殷的产科专著《经效产宝》等。此外,唐代还有孙思邈《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大型综合性医书。从晋代开始,已经出现由国家主管的医学教育,南北朝的刘宋时代曾有政府设立的医科学校。隋代正式设立太医署,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国立医学教育机构。宋金元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医学和医学教育的重视,宋政府创设校正医书局,集中了当时的一批著名医家,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收集、整理、考证、校勘,出版了一批重要医籍,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宋代除有皇家的御药院外,还设立官办药局太医局卖药所与和剂局等,推广以成药为主的局方。宋代由太医局负责医学教育,各府、州、县设立相应的医科学校;太医局初设九科,后扩为十三科。在针灸教学法方面也有了重大改革,北宋时王惟一于天圣四年(1026)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次年又主持设计制造等身大针灸铜人两具,在针灸教学时供学生实习操作,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唐朝曾把一些寺庙辟作疠人坊,对麻风病人进行隔离,这相当于现代的传染病院。宋代已经有各种类型的医院、疗养院,有专供宫廷中患者疗养的保寿粹和馆,供四方宾旅患者疗养的养济院,收容贫困患者的安济坊等。元代还有称为回回药物院的阿拉伯式医院。明代中叶的隆庆二年(1568)之前,北京已经有医学家创立的世界上最早的学术团体
体堂宅仁医会。该会由新安医学家徐春圃创立,有明确的会款、会规,除开展学术交流外还曾组织编撰百卷的《古今医统大全》。中医学最早的学术期刊《吴医汇讲》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京唐港邮编创刊,由江苏温病学家唐大烈主编。该刊发行近10年,每年一卷,有理论、专题、验方、考据、书评等栏目。这些学术团体和期刊的出现促进了中医的学术交流,表明中医这门学科在古代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
  在中医学的创新和继承中,学派蜂起,竞相争鸣,贯穿于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先秦时期,中医学按主旨和发生曾有三世医学,即先后有用针、用药和重切脉的《黄帝针经》、《神农本草》和《素女脉诀》三个派别。汉代,针灸和切脉合而为一家称为医经学派,重用药物和方剂者发展为经方学派。《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医经学派后来仅存《内经》一书,后世围绕此书的诠释发挥形成重视理论的一派。经方学派旨在对经验方的整理和运用,在魏晋隋唐乃至宋代以后,各朝代都有大量的方书传世。对《伤寒论》的研究,自宋代起涌现出一大批致力于伤寒学术研究的医学家,他们传承发挥而成为伤寒学派。金元时代的一些医学家们,敢于突破经典的定论围绕个人的专长阐发理论,并自立门户,其中著名的有金元四大家刘河间创主火论,张子和重攻邪,李东垣重补脾,朱丹溪倡滋阴。金元四大家等因地域和师承又可分为两大派。刘河间及其
继承者张从正、朱丹溪等人,因刘河间系河北河间人,故其学派后世称为河间学派。李东垣师从河北易水人张元素,又有张元素门人王好古、李东垣弟子罗天益等人,皆重视脏腑用药和补益脾胃,这一派人因其发源地而被称为易水学派。明至清代,温病的研究达到了成熟阶段,其中一批影响较大的医学家,如著《温热论》的叶天士、著《温病条辨》的吴鞠通、著《温热经纬》的王士雄等,被称为温病学派。从明代开始,在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传统医学和传入的西方医学,在相互碰撞、交流、融合中,产生了中西医汇通学派,涌现出一批著名医学家,如唐容川、恽铁樵、张锡纯、张山雷等人。他们主张中西医汇通衷中参西等,该派兴学校,创办医学刊物,传播中西医学思想,曾领风骚数十年,并成为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先行者。历史上各中医学派,总是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创新而发展起来的,各学派此伏彼起,连绵不断,各派中又有不同的支派。例如对于《伤寒论》原创问题的研究方面,有错简重订派和维护旧论派;河间学派在新安江流域又演为新安学派;易水学派中有由温补四家的薛己、赵养葵、李中梓、张景岳等人组成的温补学派;温病学派中又有吴又可、戴天章、余师愚等人的瘟疫派,叶天士、吴鞠通的温热派和薛雪、王孟英的湿热派等。各学派间经常争鸣,如伤寒与温病学说之争,河间与易水学派之争,丹溪之学与局方之争等,促进了学术的进展、学派发展,由学派发展为新学科,新
学科奠定以后又不断勃发出新的学派。如此学派和学科的相互演进,形成了中医学体系继往开来的发展过程。
       
对象及特点

  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研究对象。中医学以维护人体健康长寿、预防疾病、调节心身为研究对象。医者即是治病之工上工治未病,同时还要指导调养心性,宝命全形。正如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所说: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由此目标而确立的医学行为即是医乃仁术。中国历代医生非常重视医德修养,中医医德要求医生济世施术、恒德慎医和谦虚善学等,古代医家多以德艺双馨而立身。从战国时扁鹊行医的随俗为变,汉代苏耽的橘井济民,唐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数千年来延绵承续,不断发扬光大,成为良好的医德传统。
  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医学体系。这是中华民族的祖
先在对人体、自然、心理等进行长期思索和在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其内在特质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和传统文化有机地融汇在一起,这是与西医学的本质区别。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有机论人体观 中医学的有机论人体观是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的重要内容之一,特点是着重事物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动态性和自发性等,研究事物内部和事物间的协调和协同,认为天地和人等自然界万物之间有着复杂的内在联系。有机论人体观包括整体观、恒动观和阴阳稳态观等。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和自然环境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医学称之为人与天地相应人与天地相参enthalpic”。这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相应观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其中有统一性、完整性、联系性和系统性的蕴义。人体的整体观指人体的形体结构是统一的整体,其脏腑、肢体乃至五官九窍间密切联系,互相协调,共同组成了有机的整体。就其基本物质而言,精、气、血、津液构成脏腑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并运行于全身。就其机能活动而言,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统一的,中医学称之为神形合一。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指人体健康和疾病,与天文(太阳、月亮和星体)、地理(地势、干湿)、季节、气象乃至社会环境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人体的各种结构互相联系,并有不同的层次,构成一个系统的人体。恒动观,以运动、变化和发展
的观点去审视生命、健康和疾病等生命现象和医学问题。《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也是生命的根本规律。从阴阳理论中阴阳间的对立、转化、资生、制约关系,五行理论中木、火、土、金、水之间的相生、相克,到脏腑气机理论中的升、降、出、入关系,都贯穿着恒动观念,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以《周易》、《老子》为先源的中国传统哲学,对的恒动,有精辟的论述,并影响着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正常和失常的阴阳稳态观认为,人与自然界都以气为本,气的一分为二即阴阳,阴阳二气的运动形成世界万物,阴平阳秘的稳态是为健康,否则是病态,即一阴一阳是为道,偏阴偏阳谓之疾。有机论人体观还重视人体时间结构。在中华民族传统思维中,时间和历史观念强于空间观念。人体的生命过程是由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组成的,时间结构由生命活动过程、节律和周期等组成;空间结构指的是形体、器官、骨骼、肌肉等。中医学在对人体生命研究中,有一定的解剖生理知识以体现对空间结构的了解,并成为发展医学的基础,但对人体时间结构的研究则至为深入,并提出了关于阴阳终始、四时气化、脏气法时、病遇节发等有关理论,同时还提出了因天时而调血气等一系列养生和原则。
  理论的独创性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有很多与西医学相同或相近的知识,这表明人类在
与疾病的斗争中,有共同的智慧。但是,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创造出针灸、中药、方剂以及气功等医疗保健方法,有独特的医学发现,如发现了人体经络现象、人体器官的功能和自然节律相应的脏气法时现象、人体的整体结构完整地表现在局部的生命全息现象,以及对诸多证的认识,如阴虚证、阳虚证、气滞证、血瘀证等和各种舌象、脉象的诊断意义等。又因研究对象、视角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医学创立了很多异于西医学的理论和学说,包括藏象学说、经络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等。除中药和方剂的运用外,尚有以针灸疗法为代表的多种医疗手段和技术,是翘卓于世的医学发明。这些理论创造和医学发明,构成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直至目前仍实践于临床,并远传国外。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操作体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大方面,即分析、辨别疾病的证候而确立原则和方法。在中国古代的逻辑学方法中,其辨证逻辑远较形式逻辑发达,临床医生由于重视对具体病情的分析而发展了辨证。另一方面由于恒动观念和对人体时间结构的重视,中医临床既有的概念,又更重视,因为是某一阶段的病理功能状态。对的重视,进而发展了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从证和病着眼,既包含对病的分析,又强调因时而异的证的特征;既重视疾病的,又考虑病证的;因于整体观
念,在诊治疾病分析病证时,还要考虑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处方用药,即三因制宜园林通。把理、法、方、药融汇运用,有时在深入把握辨证的前提下,论治时又可以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辨证论治的灵活运用,堪为一门艺术,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科学哲学在医学中的独特运用。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9:46: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827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派   医学   发展   人体   理论   中国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