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温病学试题与答案

温病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
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广温疫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
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
6.对温病的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
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
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国成立后
D.战国到唐代
E.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
贝勒斯
A.汪石山
B.吴又可
C.李时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E.罗天益
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
A.温热论
B.温热经伟
C.温疫论
D.湿热病篇
E.肘后备急方
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伟
E.温疫论
沈涛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刘河间
D.朱肱
E.王安道
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吴又可
E.薛生白
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刘河间
C.张从正
D.李东垣
E.朱丹溪
16.在热病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
A.朱肱
B.刘河间
C.汪石山
D.吴又可
E.王安道
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
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
B.古方今病不相能
C.立新论、创新法
焊锰钢板用什么焊条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E.灵活运用经方
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
A.温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伟
D.疫病篇
E.温病条辨
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
A.唐代
B.宗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
A.余霖
B.扬栗山
C.戴天章
D.吴有性
E.俞根初
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
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陈平伯
23.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焦辨证理论:E
A.刘河间
B.吴又可
C.雷少逸
D.王孟英
E.以上均不是
24.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著,影响最大的是:D
A.薛生白
B.王孟英
C.吴鞠通
D.叶天士
E.陈平伯
25.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C
A.温热论
B.疫病篇
C.湿热病篇
D.温疫论
E.外感温病篇
26.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E
A.病因学说的确立
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
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
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
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
27.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导源于下列哪部医着:D
A.卫生宝鉴
B.医经溯涸集
C.类证活人书
D.伤寒补亡论
E.外合秘耍
28.下列哪项不是吴又可的主要学ポ观点: A
A.温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时行之气
B.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短花针茅
C.感邪途经是从口鼻而入
D.以法邪为第一要义
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选择性
B型题
A.薛生白
B.王孟英
C.王安道
D.吴鞠通
E.戴天章
1.(医经溯涸集)的作者是:  C
2.(温热经伟)的作者是:    B
3.(温热病篇)的作者是:    A
A.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B.  B.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
C.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
D.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和
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E.研究四时温病的证候类型和辨治方法.
4.温病学的概念:  A
5.温病学的任务:  D
A.“冬伤于寒,至舂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B.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
C.“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日温病”.
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E.“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
6.宋朱肱(类让活人书)提出:    B
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    C
8.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提出:    A
A.伤寒六经传变皆为热证,治应以寒凉为主.
B.温病是伏热由里外发,治应清里热为主.
C.不独有伏邪温病,且有新感温病.
D.温疫的致病原因并非六气,而是”疠气”
E.温热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
9.吴又可提出:    D比重单位
1O.叶天士提出:  E
11.王安道提出:  B
A.叶天士  B吴鞠通  C.吴又可  D.王孟英  E.薛生白
12.组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的作者:  C
13.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了完整理论体系的最杰出的代表医家是:  A
14.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温病方剂,从而构成了各种温病辨证施治的完整体系的温病学家是:  B
A.(外感温病篇)
B.(温热论)
C.(疫病篇)
D. (温热经伟)
E.(湿热病篇)
15.余师愚着:    C
16.陈平伯着:    A
17.薛生白着:    E
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
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
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
18.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  B
19.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  C
2O.汪石山在温病发病学上提出新感温病之说,认为:  D
A.王安道
B.张仲景
C.庞安常
D.王叔和
E.郭雍
21.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  D
22.提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医家是:  B
23.提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的医家是:  C
A.温病条辨
B.湿热病篇
C.温热经伟
D.温热论
F.温疫论
24.确立三焦辨证,完善温病辨证体系的著作是:  A
25.提出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是自然界的疠气所致的著作是: E
26.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证治作了专门的论述的医学著作是:  B
A.广温疫论
B.疫疹一得
C.伤寒温疫条辨
D.温热逢源
F.时病论
27.戴天章著作有:  A
28.扬栗山着有:    C
29.柳宝诒着有:    D
A.温病的理法方药可以气括伤寒的内容.
B.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一脉相乘,是发展和补充了(伤寒论).
C.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的内容都在伤寒学说之中.
D.温病与伤寒同属外感热病,但病因、病机各异,完全不同.
E.(伤寒论)中的方药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温病.
30.温病学派对温与伤寒的观点是:    B
31.伤寒学派对温病与伤寒的观点是:  C
C型题
A.热者寒之
B.温者清之
C.両者都是
D.両者都不是
1.(内经)提出温病的基本原则是:  C
2.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      C
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
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
C.両者均是
D.两着均不是
3.吴又可是:  C
4.薛生白是:  C
A.避其毒气,正气存内
B.以药物熏烧袪温气
C.両者皆是
D.両者皆不是
5.(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    A
6.(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预防温病的方法为:  B
A.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B.辨治斑疹白痞的方法
C.両者都是
D.両者都不是
7.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  C
8.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  D
A.认为六气皆从火化
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
C.両者均有  D两者均不能
9.刘河间对温病上提出的观点是:    A
1O.王安道对温病概念上提出的观点是:  B
K型题
1.刘河间对促进温病的发展的出了重大贡献,他最主要的学ポ主张有:  A
(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
(2)六气皆以火化
(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
(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2.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  A
(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
(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
(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 3.创立以卫气营血及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辫证纲领的医家是:
(1)叶天士  (2)吴又可  (3吴鞠通  (4)柳宝诒
4.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E
(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内容.
(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
(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
(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
X型题
1.叶天士的主要著作:  BCE
A.温疫论
B.三时伏气外感篇
C.温热论
D.尚论篇
E.临证指南医案
2.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
A.病因方面
B.预防方面
C.流行特点方面
D.发病方面
E.方面
3.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BCDE
A.伤寒温疫条辨
B.温病条辨
C.临证指南医案
D.温热经伟
E.温热论
4.王安道温病学说主要论点是:  ABE
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美的电磁炉电路图B.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
C.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
D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者.
E.认为温病的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主张应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
5.属于清代著名四大温病学医家是:  BDE
A.吴又可
B.叶天士
C.陈平伯
D.薛生白
E.王孟英
6.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  BD
A.温疫论  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  E.温热经伟
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时方
2.寒凉派
3.温病学派
4.经方
5.伤寒学派
6.温病学
7.时行之气
8.疫病
二、填空题
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病学发展史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
3._________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书_______-.
4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_______时期;成长阶段是___________时期.
5王孟英”以经,________为纬”编着了(温热经伟)一书.
6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因是_________,感染途径是_________上强调________. 7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________,温病的表证多为_______而致.
8吴又可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_______及天地间另有一种______________.
9吴鞠通”历取渚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编着了___________,创立了___________辨证理
论.
10学习温病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温病的病因、___________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__________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A型题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
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
3. 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
4. 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
A.病因学说的确立
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
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
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
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
B型题
A.(素问.评热病论篇)
B.(素问.至真耍大论篇)
C.(素问.玉版论耍编)
D.(素问.热论篇)
E.(素问.生气通天论篇)
5.“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
6.”热者寒之”出自:
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
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
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
7.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
8.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48: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826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温病   提出   辨证   治疗   温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