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缺失的信仰

我们缺失的信仰
摘要
本文从陈教授讲座的“我们这一代”这一话题出发,论述了当今几代人的行为差别,以及从这种差异中我们应当寻求什么;然后针对我们这一代人信仰的缺失,从两个方面对信仰的内涵进行了剖析,笔者认为,信仰首先是一种对知识的敬畏,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们,应当怀揣怎样一种求知态度和科研态度,这是值得我们深思探究的。其次,信仰是一种对灵魂的畏惧,对良知的尊崇。
关键词
信仰缺失禅宗修行
有幸聆听陈教授的报告“当代”与“我们这一代”,感触颇多。短短两小时
的讲座,教授朴实无华的话语流露着真真切切的例证,隽永如斯,让人发自内心
的钦佩,也多了一份对自身现状的反省。
70后,80后,90后……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以代划分人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解读每一代人
被社会所冠以的标签,却会发现这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从跌宕变迁中辛苦万
分的60后到夹缝中奋斗充满尴尬的70后,从抱怨没有人理解他们世界的80后
到完全非主流的90后,一代又一代人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时代印记。可是,辨清
线粒体这张标签真的有必要吗?难道我们必须将自己置身于某个阵营里才能强大起日
渐衰竭的内心?我想不是这样的,有位长者的话恰如其分,他说:“不论哪个年
代,我们都应该去爱他,应该用爱的角度和关怀的角度去看待他们,没有爱的评
价和看法就是刻薄的了。”我想这里的“刻薄”是指那种非要分清孰重孰轻,孰
蚜虫的资料
是孰非的“阶级”对立思想,这种思想寻求一种将时代缺陷的印记烙上那个时代
人的方法,从而获得一种本阵营的时代归属感,他们忘了时代具有滞后性,自
己所处时代的优越并不是这个时代人努力的结果,而是上个时代甚至上上个时代
人辛苦拼搏的结果,所以他们吹捧的只不过是别人留下的恩惠。回到上述长者的
和平县论坛话,我们所要追寻的不是时代的更迭造成的几代人之间性格、价值观、审美标准
刘靖尧等方面的差异。而是透过这种多元的社会存在,以关怀的角度发现我们可以从前
辈乃至后辈那儿汲取什么,以爱的角度去发现自身成长中的缺陷,而不是一味沉
醉在别人赠予的时代光环里。
那么现在的我们到底缺失了什么,这个看似每个人都曾扪心自问过的问题,答案到底是什么,是物质的贫乏吗?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贫富差距悬殊,对于一类人来说,物质生活的不充裕确实是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但就身处于象牙塔的我们来说,这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我想,我们真正缺失的是信仰。我们的痛苦和空虚,源于我们丢失了信仰;我们的失落和寂寞,源于我们没有敬畏的心;我们
的无望和嗟叹,源于我们没有对明天的期望。我们的灵魂之所以一直游离,是因为我们一直没有到可以托付的信仰。
什么是信仰
信仰是什么?我以为是小时候,夏天的夜晚,举目望星空,初入学堂的你试图去辨认哪颗是牛郎星哪颗是织女星。虽然你不能实现这个愿望,因为星星太多,而你身边又没有一位博学的父亲,但是那时的你怀揣着一种朦胧的“信仰”,一种对知识尊崇的信仰,你的所作所为仅仅源于你对课堂老师所授知识的认同与敬畏。我想怀揣这种信仰对于年少的我们是有益的,因为我们正处于迫切需要汲取知识的年龄,我们毫无顾虑的学习一切未闻的知识,这是一种纯粹的求知历程,不夹杂任何功利心态,仅仅因为“我不懂,我想懂”。而现在呢,你还有一颗求知若渴的心,一颗对知识敬畏的心吗?恐怕不是你有没有的问题,而是你敢不敢的问题,张悟本老师的著作《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你敢深信么,陈进教授“汉芯一号”你敢为之自豪么,还有诸多的博士“科研论文”你又敢认同么。对知识的亵渎造成我们对知识的麻木,我们已经无法辨别什么是经典什么是权威,因为所以权威都可以一夜之间被冠上,又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灰飞烟灭,让人瞠目结舌。此刻我们是否可以像《挪威的森林》中的永泽一样,立一个小小的誓言,辞世未满三十载的作者,其作品一概不读,也许有些极端,但在这物欲横流,营私舞弊盛行的年代,有多少“真知灼见”是经得起推敲研习的,为了给自己一扇明亮的心灵之窗,为了让知识能够得到纯粹的传承,我想极端有时是必要的。
当我们茫然地面对眼前这荒诞的一切时,我们又是否想起被我们遗忘的过去。不如回到过去,回到春秋,回到盛唐,那里有无尽的经典巨著,够我们拜读一生,受用一生。让我们静下心来,去研读禅宗的大慈大悲。从六祖慧能等众多
禅师遗留下来的禅经、禅偈中参悟人生哲理,获得心灵的解放、精神的畅快和智慧的引导。以平和的心面对生活,以怡情怡性处世为人,看开一切,看透本质,就能够自由自在。只有自在的心才能做得自在的学问,心不正则术不正。做学术当先做人,唯有先释放心灵,才能收获智慧。当你怀着纯粹的治学之心,对知识充满敬畏之情时,你所做的学术绝不会偏邪至歧路,只会沿着学术的阶梯,一步步地拾阶而上。正如六祖慧能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法由心生,心灭法灭,妄念之所以在一些人心中难以清除,主要还是心中有割舍不掉的欲望。如果我们能够抛弃这种不切实际的欲望,回归正途,我们的学术之路必会熠熠生辉。
电流信号源一日,我跟朋友埋怨工程数据的采集工作是何等的枯燥,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让人心生厌恶。朋友却淡淡的问了句:“你厌烦的到底是什么?我想你应该是恐惧什么吧。”我一时木讷无语,我究竟是厌烦还是惧怕?细想开来,我想惧怕恐怕占了多数。我惧怕的是将来某一天真正要用到数据的时候怎么办,因为我采集的数据是残缺不全的。于是这种心理负担就转为对这项工作的厌倦,因为它会时常揭开我内心深处的担忧,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若是天天相见,当然心生厌倦。而事实上,如果我能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去对待每一次采集的数据,承认误差的存在及自然条件的不可抗拒性,甚至研究失败的
可能性,我就不会日复一日的马虎对待每一次数据采集工作,以致最后惶惶不可终日。所以,我的妄念就是我认为研究是必须成功的,不可失败的。正是我这一错误的心理导致我对自己工作价值的怀疑,然后逐渐转变成对工作的懈怠,最后就是逃避,所谓法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所有的杂念都是内心焦虑的产物。要是没有朋友的点拨,我可能还在苦苦纠缠于我的杂念,现在豁然开朗,倒是颇为感激这位朋友。那年冬天好大雪
信仰是什么,我以为是年少时,某个晴朗的晌午,躺在草垛上,遥望天际,蓝天白云,心生遐想:在那串串云朵后面,会不会有天兵天将的藏匿,又或是齐天大圣的矫健英姿。总觉得那蔚蓝的天空,圣洁的云朵应该是天神的专属,而非我辈可以拥有。你可以说这是《西游记》看多了,走火入魔吧;亦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宗教份子。不管被冠以怎样的名号,我都欣然接受,因为我庆幸我还有可以敬畏的神灵,他们能约束我偶尔的狂妄;我还有自己的天堂,天堂里有我的善言善行;我还有我的地狱,地狱里有我的罪恶孽缘。不管何时,我都被这些虚无
的意象约束着,向着正统的言行靠拢;不管何地,我都会因自己的恶行而心生畏惧,担心受到上苍的谴责。这种借以虚无神灵形象而存在的道义红线,实则是我的良知,这个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先儒王阳明曾说良知是“不假外求,生而知之”,而且是“被圣灵充满”的优良之知。这里的“圣灵”即我所虚幻出的神灵、天兵天将。信仰是对良知的尊崇。
然而,总有一些人,他们头顶上那把畏惧之剑,不知何时早已没了踪迹,他们没有任何顾忌和惧怕,杀人越货,欺行霸市,制假贩假,防民之口,压制民意,根本上丧失了人类应有的畏惧和羞耻之心。不幸的是,我们的社会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危机的严重性,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道德约束机制对这些毒害社会的现象进行清除,而是一味的采取强制管制措施,效果甚微。更让人不安的是,那些通过不法手段获得利益者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效仿,为了生存下去,穷困潦倒的人会穷凶极恶,藐视他人的生命,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而权贵阶层,以为他们可以操纵一切,肆意妄为,践踏他人尊严乃至生命。他们都有着一样的共性,为了获得自身的利益,而将良知——这种天赋的道德观念——丢失,如同一盲目的夜行者,踽踽独行在漆黑的世界里,他们跟动物相比,只是多了一层华贵的人皮。
寻求心境的宁和
信仰是对知识的尊崇;对灵魂的敬畏,对良知的拥趸。信仰让人类怀有最后一丝希望,就像《观音山》中观音庙,它的最终重建,让三个主角重拾信仰,重新树起生活的希望。宗教历来都跟信仰牵扯在一起,但是仔细看来,汉民族对宗教的崇拜,是带着一种不由分说的实用主义和功利性的,这是长期的农业经济所孕育出来的实用思想。中国的禅宗分为南宗和北宗,也算是对这一从印度传来的宗教较好的发扬。但是真正虔诚信教的,成为居士或禅师的人又有几个?往来于寺庙中,跪拜于佛陀前的,不管富贵贫贱,皆有事求于佛祖,不是求子求学求官,就是避难消灾。除了这些,平时谁会想起寺庙中的佛祖。我们真的是不折不扣的临时抱佛脚,不折不扣的中国式信教。想来未免有些悲哀,隋
唐时期被奉为国教的佛教,如今只是国人闲暇旅游光顾的景点,因为主流思想的压制,我们已经没有一颗容纳佛祖的心,没有一颗参悟禅经的心,没有一颗物我两忘的心。而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拥有这样一颗“佛心”,能够让你在物欲面前克制住自己,在挫折面前支撑起自己,让你波澜不惊,宠辱偕忘。
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会造就颓废的一代,不要去争辩这个世界不了解我们,不要去诋毁比我们还年幼的一代,每一人都应为自己所处的时代负责,担当起本时代的义务和责任;都应为下一个时代负责。仔细看看我们空洞的心灵,我们能否在寂静的夜晚,看到夜空划过的流星,感叹一句:生命流逝,光阴似箭,何不加快步伐,提高自身的修养,以求心境的安宁。而不是许下一个空洞的愿望,待明日梦醒,愿望早已烟消云散。
灵魂与躯体的长期分离,誓言与惰性左右拉锯,实用主义的盛行,始终充满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日常生活体系。我们习惯性的从众思维、缺乏主见,导致我们的情绪极容易波动,见不得别人的优越,自己又习得性的懒惰,不奋力争取,整日情绪就在焦躁和自怨自艾中徘徊。我们从未或很少静心去思考自己是谁,而一味地想:我要成为谁。殊不知前者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后者。简单地讲,如果每个人都去思考我想成为谁,那最终结果就是,这个世界就有同一化倾向,而不是多元化,每个人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这是造成目前社会种种畸形现状的原因,也是让现代人倍感人生痛苦的根源。我们从来都想着一个尺度来丈量自己,却从未想过自己就是一个标准;我们总是苦
于那个自己遥不可及的尺度标准,却从未想过自己树立一个尺度,我就是我,我只想做最真的我。当我们心无旁骛,泰然自若,抛弃外在的一切欲望和杂念时,我们就能看透这世上所有的虚无,投身于自己所热衷的事业当中,不被打扰。
结语
从我们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我们就有了思维,起初我们眼中的世界很简单,我们只想着吃饱穿暖,那时候我们每天都能绽放我们的笑容,因为我们很容易满足;后来我们逐渐长大,现在的我们既吃饱也穿暖,却时刻抱怨着生活,我们看不透别人,我们更看不透自己,我们忘了曾经的恣意大笑是什么时候,却深知此刻必定倦容满面;我们感叹生活不易,却忘了生活本就五味杂陈;我们担忧未来,却不知未来就在足下。
何时我们能够在深秋的霜露中,踏着落叶,拜访禅院,问道禅师,两碗清茶,交谈甚欢,那种内心的祥和与宁静,旷达与自在,难道不是你我所向往的么?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9:16: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821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信仰   没有   时代   知识   生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