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专升本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专升本) 
美国共同基金
2011-2012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1.8) 《新闻采访与写作》
主讲教师: 陈宁
5G是把双刃剑学习中心:_________ ____________专业__广播电视新闻学__
姓    名:_________ 学  号: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 、请同学们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直面采访中如何营造融洽的访问气氛?
2、新闻采访中如何倾听受访人的谈话?
3、请你介绍一下直面采访中三种提问方法的具体要求。
法制与经济4、请谈谈新闻观察的重要性。
5、当代受众需要怎样的新闻语言?
6、请你谈谈消息标题的制作要求
8、如何写出一个吸引人的消息导语?
9、请你谈谈消息倒金字塔结构的写作要求。
10、浅析人物专访的采写技巧。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的写作要经过资料收集,编写提纲,撰写论文等几个步骤,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占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的文献资料。
三、最终提交的论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2、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应占主要篇幅。论文字数一般在2500-3000字。论文要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有独立见解。要理论联系实际。引用他人观点要注明出处,论文正文数字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1)①。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3、参考文献,论文后要标注清楚参考文献附录(不少于3个2012人均gdp,参考文献要注明书名作者、(文章题目及报刊名称)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序号使用〔1〕〔2〕〔3〕……。  参考文献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浅析人物专访的采写技巧
内容摘要:人物专访指的是对新闻人物进行专题访问的一种纪实性报道,是读者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体裁。现在电视栏目设有人物专访专栏,目的就是增强电视的吸引力,吸引更多读者的目光,同时更能凸显人物专访在电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谈话的原则 人物专访 采访对象 访问技巧
在做人物专访时要注意的是选准人物专访对象,进行专题采访;人物专访的真实性原则不容忽视;人物专访要有现场感,等等。采写成功的人物专访我们要从谈话的原则、倾听的原则、观察的原则四个技巧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谈话的原则。
(一)当我们见到专访对象时,首先的问题是确定以怎样的方式开始谈话。假使对方与你较熟悉或预先打招呼、有专门准备,那就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方式。但是对于很多数专访对象来说,在开始的时候先寒暄一会儿,机会融洽一下气氛,最后再转入正题,效果会好一些。采访经验丰富的记者往往在走进采访对象房间时,首先观察一番,可以发现采访对象的爱好所在,再由此打开话题。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
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不能像法官审判一样问:“是,还是不是。”提问语要注意具体,可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比如问一个工人:“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吗?”“买了怎么办的?到哪去?谁?
(二)在全部的采访过程中,要控制谈话的方向,使谈话尽量围绕着你事先设想好的主题,在谈话过程中突然被你抓住的更好的主题来进谈话。因此,对方说话时,我们就要考虑:他的这些话是否能用在报道里面?根据他所说的这些内容,是不是已构成一篇专访所必需的材料了?构成专访的几个关键性问题是否都已提到了?有没有必要再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当采访对象的话题脱离我们的报道主题的时候,我们要设法不露声地把它慢慢转回来,回到你事先设好的主题再进行谈论。
(三)前一个问题与后一个问题之间要联系,不然东一锤子西一棒,易把采访对象思路打乱,不到头绪,会引起受访者引起烦躁情绪。在专访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名记者法拉奇就是以提问尖锐近乎挑衅而闻名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提这类问题前应有所铺垫,在自然而然的谈话中顺势提出,不要让专访的对象怀疑你别有用心在提尖锐问
题后,我觉得应适当改换一个话题,提个轻松活泼的问题,然后再转入严肃的提问,这样循环提问有利于调节气氛,也可打开思路,发现原来没有预料到的有价值的内容。
华能国际商务平台二、倾听的原则。
海南放映室(一)当进行专访时,不要一下把事先计划好的问题都提出来。问过之后,就要敞开思想,去倾听和接受各种不同的、崭新的思想观点,有时还要包括你所反对的那些思想观点。通常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总有一些排他思想,当自己对某件事或某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后,就顽固地拒斥不同意见,但在专访过程中就不能这样,否则你就不能如实报道。
(二)不要频繁地、不得要领地打断别人的谈话,要给采访对象阐述他自己的见解或他人对某个问题的解释的空间。另外,要精神集中,把注意力放在采访对象身上,不要只顾着记录,而忘记了交流,并且在人家谈得起劲的时候,不要三心二意,思想走神,东张西望,表现的心不在焉。免得人家以为你心不在专访上,没有兴趣。
三、观察的原则。
(一)在专访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要记住“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巴斯德语)。有一次,《人民日报》记者陈有为去访问韩素音,发现她房间里中文书籍很多,于是记者就打算以此作为专访的开头。有了这个想法,他马上把桌上的书名记下来。后来他真的以此为专访的开头,访谈非常成功。如果当时没有这个想法,只是马马虎虎看一眼,不记下书名,不作仔细观察,回去想写这个开头时,再专程为了一本书名跑一趟,那就势必平添麻烦。所以,在专访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观察、比较,才能发现别人容易忽视的东西。往往越是容易被忽视,其可挖掘的价值就更高,或许就在毫不经意的一个发现,就能引出受众最想听到的答案。
(二)要明确观察目的。在专访中观察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目的是为了从眼前的事物中发现出双方有兴趣的话题;第二个目的对眼前的人或事作一番观察。凡是与此无关的东西,我们就不必去分心注意它。就是与这两个目的有关的事物,也可以有所区别。对于单纯是作为话题的事物,只需粗略看一个,而对于那些将在报道中加以描绘的东西,则要仔细观察,非得出其特点不可。
此外要正确处理好与被采访者的关系,对完成人物专访的任务也是是十分重要的。以访问
者身份出现的采访者是大众的代表。访问者不能有“见官矮三分”之感,也不可以“无冕之王”自居。无论是对高层领导政要,社会名流,还是对普通百姓都应把采访对象摆在同等的位置上来看待,必须做到“平视”。在与被采访者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由记者的面部表情、形体语言、提问的语气及交流的氛围等一系列因素共同构成了记者采访的有效体,这些也为营造一个平视的感觉空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东方之子》中采访黄志红,从当时交流的现场来看,白岩松一改严肃的面貌,与黄志红以兄弟的方式沟通,说心里话,这使黄志红尽情地诉说她的欢喜哀愁,甚至她不太愿意告诉别人的事情。给人的感觉是一边说一边哈哈笑的黄志红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摄像机,只是想和白岩松这个哥儿们好好说说心里话。同时还要克服紧张感。
总之,访问的技巧虽然因采访对象的各自不同而变幻无穷,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它要成为一把万能的钥匙打开采访对象的心锁,让他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使采访获得丰富充实的材料,采写出精彩的专访来。
如何做好人物专访是一个值得永远探索的问题,因为人物专访往往是处在社会变革的前沿和中心。另外由于自身修养、经验、认识的不同,不通访问者的人物专访也会有很大的差
距。所以,只有不断探索、实践、研讨和总结,才能使新闻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使人物专访更上一层楼,做出令受众满意的人物专访。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布雷迪著:《采访技巧》,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2〕周胜林 主编,张晨、卢冰 著:《新闻采访艺术》,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3〕(美)约翰·布雷迪 著:《采访技巧》,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第181页
最后感谢认真查看我的论文的老师,谢谢你,老师您辛苦了!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56: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818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专访   采访   人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