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追求意识研究综述

卡夫卡追求意识研究综述
  20世纪奥地利小说家弗朗茨·卡夫卡被称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者,表现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往往被看作是由荒诞的情节,处在困境中性格懦弱悲观的小人物组成的。对于卡夫卡作品的研究,中西方的评论家也是各持己见。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对于卡夫卡的研究在近十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然而大部分研究者研究的侧重点都在卡夫卡与人异化的主题,关注作品揭示的社会黑暗的批判性,因而认为卡式作品就是“荒诞”、“悲观”、“绝望”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卡夫卡悲剧性下蕴含的另一层深刻含义,即在绝望中的希望,对某种信念的重建和理想的追寻渴望。本文通过对“追寻”的对象、原因及意义这几个问题研究现况的整理汇总进一步探求作品中的“追寻”意识,在卡夫卡作品中描绘的阴暗面中寻求值得肯定的层面,这对卡夫卡的创作意图和精神世界更全面的认识有一定的意义。
    一、关于追寻对象的研究
mm被干在西方文学领域中,卡夫卡是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的创作时期主要围绕在一战前后,而他真正被世人瞩目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作品也是在他去世后才逐渐发表。他的故乡在
卡夫卡80周年诞辰的时候为他举行了国际性的学术讨论会, 会议证明了“没有人有理由全盘否定卡夫卡的理由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事实也说明了卡夫卡的精神内涵逐渐被世人所接受,其荒诞的描写手法其实正是对真实世界的折射。关于卡夫卡的精神立场,汪树东在《论卡夫卡的现代性意义》 一文中谈到:“在现如今这样一个单一神圣真理已瓦解的现代纪元,卡夫卡既没有像黑格尔、马克思那样走向理性的历史,也没有像尼采那样走向永久轮回的宇宙生命和生命激情,也没有像加缪、萨特那样走向唯反抗是从的荒诞理性,他毅然的选择了追寻神圣的超验立场。”这里的“神圣”可以说是一种信念,人没有信念的支撑就无法活下去,卡夫卡坚持追求神圣的超验立场就是依照真理展开人生历程与批判的立场。这种立场拒绝一切价值相对主义,把破碎的人生救赎到一个真实、永恒的境界里,信仰就是卡夫卡整个生命活动的核心主题。此外,还有研究者指出:尽管从表面上来看卡夫卡对于人的荒诞处境的描写是毫无意义的,可能会让人感到悲观,陷入虚无主义,但这种表面看似无意义的背后,却隐藏着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追寻。卡夫卡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在身陷荒诞、痛苦的处境的同时都透着叛逆和反抗的力量,表现出对生命意义永不放弃的执着和追寻。大多数读者也许只看到卡夫卡的怯懦、缺乏自信,忽视了他性格中深沉有力的一面,其实在痛苦的背后卡夫卡是一个真正捍卫生存正义且深刻思考的人。古斯塔夫·雅诺施
(Gustav Janovch)称其为“一个真正的、为真理和人生价值而苦斗苦争的人,醉心于真理的圣者。卡夫卡的可贵一点在于揭示了20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即面对上帝的缺失,我们如何拯救自己。随着现代主义观念的盛行,前现代主义的观点被摧毁, 他们却依然执着于注定没有结果的 “意义”追寻,正如《城堡》中的桐柏抽水蓄能电站K和《审判》中的K,都是作为一个被孤立的个体拼命在绝望中追寻,对终极意义的呐喊,读者感受到刺激和痛苦的同时体验到意义的失落。《城堡》中K的身份从始至终都代表着孤立的个体,在获得城堡认可的过程中单匹马,孤立无援。当一切努力化为泡影时,他开始追求这种孤独本身。“孤独不仅是卡夫卡创作的动力,更是卡夫卡作为‘人’的需要,基于这种需要,他不断地在矛盾痛苦中有意识地去追求。《城堡》中的K就是生活中卡夫卡的缩影,K为了孤独而孤独。但是K真的到孤独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K这样一个没有工作,没有身份的人是根本不需要任何工作帮手的,但是他却被城堡派来的两位助手时刻跟在身后。不但不帮K,相反还需要K和他的情人弗丽达的照顾。他们的言行古怪奇特,干尽了骚扰别人的事,使K和弗丽达得不到片刻的安宁,更没有丝毫独处的时间。因此,K真正悲哀的反而是孤独被打扰、被侵犯,而不是忍受孤独。在这里,卡夫卡凭借人物K的遭遇来证明人类对孤独的渴望与追寻,同时也表明了卡夫卡内心追寻孤独的意识,如同变形之后的格里高尔,尽管身心承受着巨大的孤独,但这种孤独感使他避开了工作的烦恼和长子的压力,因此他宁愿作为一只虫子生活着。
研究者对卡夫卡的内心追求有着不同的见解,但从中也能到相似之处,那就是这种追寻似乎是没有结果的,绝望中的追寻是没有出路的。19世纪末西方文学中的“追寻”大体是“绝望——幻灭——追寻——再幻灭”的模式,卡夫卡借助 《城堡》中的主人公K想要进城堡却无法到图景来揭示追寻的主题。换句话说,卡夫卡式的追寻终将被现代西方文明的“异化”所破灭。现代主义文学表现了人无法超越和逃避的生存难题,人对自我价值的寻求总是以失败而告终,因而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文学中带者浓厚悲剧彩的追寻意识。尽管这些事实都表明这种追寻最终是徒劳的,但如果我们抛开最终的结果来说,单从过程来看,研究者对卡夫卡的这种坚持不懈的追寻在某一层面是肯定的。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我不但要谴责那些决心赞美人类的人,也要谴责那些决心谴责人类的人,还要谴责那些下定决心自寻其乐的人,我只能赞许那些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着的人。”显然卡夫卡就是这样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的人。
    二、关于追寻原因的研究
任何一种个人意识都有一定的来源。“追寻”作为卡夫卡作品的母题,也有其形成的原因,而这种原因无外乎两种,一是来自外界的客观原因,二是来自卡夫卡自身的主观原因。近
年来,学者更侧重于对客观原因的剖析研究。结论基本上集中在时代背景、民族情结和成长环境。研究者认为当时的布拉格在奥匈帝国统治下把人们的肉体和思想都禁锢其中,卡夫卡作为那个时代的作家,布拉格就是他的一切:他的整个世界、他的牢笼。 学者们还从卡夫卡给父母的信中写到“在布拉格以外我可以赢得一切。我会成为一个自由独立,内心平静,充分调动一切能力的人,作为优秀、真实的劳动回报而油然而生的一种真正生存意识和持续的满足感”这样的表达中看出卡夫卡追寻的原因离不开时代环境对他的各种束缚和压迫,他想寻求一种真正的独立和解放。
特殊的民族背景是学者们研究卡夫卡主题的一大关注点。有学者认为犹太人民在民族矛盾下面临着历史性的选择,也就是认同为题。“犹太人必须放弃自己的民族性才能融入各个国家的生活,因此犹太知识分子发生了分裂:以勃罗德为代表的一部分人坚决站在复国主义旗帜下,坚持维护犹太文化和宗教传统;有的如海涅一样皈依基督教,认同所在国家的社会文化;有的则超越了自己的民族和宗教,如马克思;但更有不少人像卡夫卡一样陷入了痛苦挣扎的困境”由此看来,民族传统对卡夫卡的影响之深,他对民族生存环境感到焦虑和不安,这就造成了他极力想摆脱民族的束缚的渴望,然而特殊的民族情结又使他逃脱不了宿命,只能永久追寻。除了时代背景、民族情结因素,对于卡夫卡成长环境的研究似乎也
有了共同的关注点,那就是父权的压迫和童年的寂寞和不被理解。卡夫卡不否认父母的爱,但是对于他们的方式,卡夫卡是不能接受的。卡夫卡一生都想挣脱父亲的精神锁链,寻他自身存在的独立价值,然而结果都事与愿违,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总是存在着一位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父亲,然而相对于强大的父权力量,卡夫卡笔下的母性形象总是依赖和顺从父权,这样的父母模式致使主人公只能永远孤独地生存和抗争在失衡的家庭环境中,潜在的预示了主人公追寻的悲剧性结局。所有这些论述和事实都表明了卡夫卡一方面想努力寻求亲情的认同,一方面又对父权的束缚感到痛苦,想要逃离监狱般的家庭,追寻自身的独立价值和自由。
诺顿安全特警
在众多外界因素为卡夫卡的追寻意识提供合理解释之时,学者们又开始从卡夫卡自身寻原因。他们普遍认为卡夫卡敏感、怯懦,即使有了父母的支持理解,他也会因自己敏感的性格被外界所伤害。“不具备转化孤独和寂寞的能力,又终身承受无缘罪感的折磨。卡夫卡不堪忍受痛苦,因此他耗尽一生为自己,为人类寻求失落乐园。”还有的文章在谈卡夫卡作品中的主人公时提到“从他们的主观意识出发,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渴望成为社会中有活力有作用的一份子。他们坚强地努力着,坚持着,就是为了能够在社会中到一席之地,过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但事实上这种愿望遥不可及。我们说卡夫卡的作品都带有强烈
的自传性,主人公的渴望被认可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卡夫卡内心的渴望,渴望被父亲认可,被社会接纳,因此他在不断地追寻,不断地寻希望。《无路可循的卡夫卡——析卡夫卡小说的未完成性》这篇文章则从小说开放的结尾来分析卡夫卡的精神追求,其中谈到“卡夫卡的一生都在为探寻现代社会中人的真实生存状态而执着努力着,他的创作可以说是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一种哲学层面的深刻思索和无穷追问,卡夫卡最终也没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个论述充分说明了卡夫卡无法对他的思索给出满意的答案。在卡夫卡的眼里,世界是不可知的,人无法把握未来,所以致使他一直在不懈的追寻着人生的真谛。
    三、关于“追寻”的意义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这种追寻值得肯定的意义,不再一味的只看到“追寻”的徒劳,而是更多的关注到“追寻”的过程体验。有学者在文章提到:“虽然过程中注定要承受无尽的痛苦和无情的冷漠,但只要坚持不懈,不放弃地走向磨难的尽头,就能实现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生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去努力和斗争,而是因为体验到了绝望的痛苦才会产生挣脱的欲望,这是灵魂在绝望深处斗争呐喊的声音,是不断激发自我追寻和奋斗的动力,卡夫卡就是在这种呐喊和动力的引导下开始了他艰难的人生追寻之旅。《深
渊中的一米阳光——论卡夫卡<变形记>中的个人乌托邦倾向》一文中说“卡夫卡敢于正视生的真相,敢于面对生活阴暗面的精神,给予了我们反抗绝望,在绝望中寻觅人生光亮的决心与勇气,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真谛,这或许就是卡夫卡向我们所传达的精神与意义。他生活在一个世界,创造了一个世界,同时又孤独地寻着另一个世界。”可见,人们已经透过卡夫卡表面所描绘的阴暗面深刻体会到卡夫卡另一面的光亮世界,看到卡夫卡除了“孤独”、“荒诞”“绝望”之外的积极意义。研究者们对卡夫卡有了更全面和正确的认识,是卡夫卡研究的一大进步。
    结语
几十年来,中西方学者对卡夫卡的研究不断深入走向成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国虽对于卡夫卡的研究起步稍晚,但是在这短短的二十年来我国已出版卡夫卡的著述就十余种,研究角度也随之广泛。研究者逐渐转变对“卡式”作品阴暗面的剖析,开始关注他内在积极的精神内涵。但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全面的分析,还需进一步的努力思考。“追寻”意识是卡夫卡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主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其意义,这样有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到卡夫卡的精神诉求以及他给世人带来的一些积极意义。
研究资料索引
[1] 艾温·辛格:我们的迷惘[M].郜元宝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杨经建:追寻:中外文学的叙事母题[J].文史哲,2006年。
[3]卡夫卡文集: 变形记I[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
[4] 帕斯卡尔:思想录[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5]马克斯、 勃罗德,、叶廷芳等.卡夫卡传[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生态系统理论[6]姜智芹:害怕孤独,追求孤独——卡夫卡式孤独的悖论特征[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
[7]张道振、程芳:追寻的悖论——评卡夫卡《 城堡》的主题模式[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非处方药目录年。
[8]海明威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9]唐梅花:卡夫卡作品追寻母题的形成原因[J].巢湖学院学报,2012年。
[10]卡夫卡:卡夫卡书信日记选[M].郑法清、谢大光主编.叶廷芳,黎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
[11]洪天富:饱含痛苦, 失望和希望的呐喊——为纪念卡夫卡逝世七十周年而作[J]. 当代外国文学, 1994年。
[12]汪树东:论卡夫卡的现代性意义[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年。
聂党权[13]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M].蔡鸿宾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14]郝岚:关于卡夫卡的另一种解读——发达工业社会时代下的再审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26: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815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中国芭蕾简史
标签:追寻   意义   没有   研究   作品   精神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