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期末重点

古代文学期末重点
一、散曲的形式特点
散曲在体制上分为小令和套数。小令是一韵到底的单曲,为了表现更多的内容,小令又可以带上一两首与之音韵相连的曲子,就是带过曲。套数是同一宫调的多首曲子连缀而成的有头有尾的一套组曲。散曲形式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散曲与词一样,采用长短句句式,但句式更加灵活多变。
2、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散曲的语言虽也不乏典雅的一面,但从总体倾向来看,却是以俗为美。毛陈冰
3、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这在小令一体中表现得还比较突出,但从总体上说,它崇尚的是明快显豁、自然酣畅之美,与诗、词大异其趣。
4、表现手法直露。
5、韵脚细密。
二、元杂剧的艺术体制
1、基本结构形式:一本四折,通常再加一段楔子。
2、唱词和演唱: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一韵到底。限定每一本正旦或正末两类角中一类主唱。
3、宾白:元杂剧以唱为主以说白为宾,有散韵之分,散用口语,韵白用诗词或顺口溜式的韵文。它不仅用于叙事还用于抒情,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
土著菌4、科范:简称科,在
剧本中表示舞台效果和演员所要做的动作和表情。 5、角:旦末净杂四类。三、关氏杂剧的思想内容
1.揭露社会黑暗残暴,歌颂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
《窦娥冤》中昏庸的太守将无辜的窦娥送上了断头台,窦娥立下三桩誓愿,控诉官场的腐败社会的黑暗。
2.描写下层妇女悲惨生活及其反抗斗争。
《救风尘》中的赵盼儿机智地解救了沦落风尘、为恶棍周舍所骗的宋引章。 3.歌颂历史英雄。
《单刀会》中关羽明知其意却单刀赴会最后安然脱身,歌颂关羽大义凛然、有勇有谋。
四、窦娥冤的三重戏剧冲突
社会冲突、道德冲突、意志冲突。
1、社会冲突从《窦娥冤》创作的时代背景来看,当时处于金入元之际,社会局面一片混乱。穷秀才窦天章为欠下蔡婆婆的无力偿还,于是他迫不得已把女儿送到蔡婆婆家做童养媳抵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元代特殊的经济现象和封建经济的剥削。封建恶势力的威胁,窦娥面临着为了霸占她尽一切办法的乡里恶霸张驴儿,危机重重。另外,昏庸的官吏在公堂之上随便动用酷刑,一般的平民百姓在经不住酷刑之后只好认罪,最终造成了一宗宗冤案。
2、道德冲突
蔡婆劝嫁,张驴儿逼婚,窦娥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失去
贞洁,为了保住自己的贞洁她进行了反抗。在这个节与孝的权衡中她放弃了反抗,至此她对无奈的现实已经深深的绝望了。最后逼迫她只能借助临刑前发下的三桩誓愿的一一应验来对抗封建礼法来为自己昭雪。此时道德的冲突达到了顶峰。  3、意志冲突
不安于现状与不得不安于现状
在现实的残酷压迫中很难安于现状,该剧中的蔡婆婆和窦娥分别就是不同选择的代表。当她面对张驴儿逼婚一事时,张驴儿想以害死自己父亲逼迫窦娥时候,窦娥选择官休,结果县官糊涂一顿酷刑就逼得窦娥招供认罪。反观蔡婆婆,在张氏父子的逼迫下只能放弃自己的名誉贞节来屈从于无奈的现实答应招赘其二人。不相信鬼神与不得不相信鬼神在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以“肃政廉访使”的身份到当地奉旨查案面对大量的卷宗时,要不是窦娥的魂魄三次弄灯两次翻书,她将又不得不到申冤。从开始时对天地鬼神的咒骂无不体现着对现实的愤怒与鬼神的不屑,最终还是依靠鬼神的助力为自己申冤。
腐蚀疲劳不愿遵从道德与不得不遵从道德
为了不让婆婆遭受毒打,她被迫承认了本来不是自己的罪行,救了婆婆,尽了自己的孝道,绝望中她被迫遵从了封建道德。五、窦娥冤的三桩誓愿的深刻含义
数理统计法第一桩誓愿,血飞白练,表明自身的清白,死的冤屈。
第二桩誓愿,,指责官府制造冤案,就连苍天都震怒。第三桩,三年亢旱,大自然以不可抗拒的灾难对这黑暗社会给予严惩。三桩誓愿一桩比一桩长久,一桩比一桩扩大,一桩比一桩深重。这也是与窦娥思想感情的发展紧密配合、推进的。三桩誓愿是窦娥反抗精神的逐步升级与爆发。
六、为什么窦娥的悲剧是社会、时代的悲剧
七、分析窦娥的反抗精神
八、汉宫秋如何改变昭君出塞的故事、用意何在
1、把汉尊胡卑改为胡盛汉衰,把昭君出塞置于匈奴重兵压境的背景下。
2、把王昭君直到出塞前待诏”宫女”的身份改为贵妃。
3、虚构了一个贪贿的中大夫兼画师毛延寿和投敌卖国的情节。
4、虚构了汉元帝与昭君一见钟情到生离死别的爱情悲剧。
bbc
5、把昭君终老匈奴改为投江殉国。
这些情节的修改不但使故事更加丰富、耐人寻味,更重要是深化了人物形象,使每个形象都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塑造了昭君这样一位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者形象,歌颂了昭君对汉朝的忠贞与献身,也鞭挞了通敌卖国的汉奸,暴露了汉元帝及大臣的软弱无能,寄寓了作者强烈的民族情感。
九、西厢记在体制上有何突破
十、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十一、分析浣溪沙的悲剧内涵
十二、汤显祖至情论的表现
三个方面:从宏观上来看,世界是有情的,人生是有情人生;从程度上看,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牡丹亭》便是“至情”演绎;从途径上看,最有效的至情感悟方式是借戏曲之道来表达。
《牡丹亭》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杜丽娘就是一个至情之人。汤热情赞美了杜丽娘为挣脱封建礼教束缚,争取爱情自有和幸福生活而执着追求的精神。十三、牡丹亭诞生于16世纪的文化意义
杜丽娘苦于幽闺,乐于梦境;因情而死,为情而生;捍卫爱情,用于抗争,是大胆追求爱情、追求自、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叛逆者形象。《牡丹亭》通过杜丽娘揭露了16世纪中国封建礼教的残酷、批判了程朱理学;表现了明代妇女对自爱情、个性解放的强烈渴望,歌颂了他们为实现理想所进行的斗争。十四、李渔戏剧的创作特
2、在戏剧语言方面,要求将可演性和可读性相结合。
3、在曲文方面,要求适应舞台演出,并且把宾白看得和曲文一样重要。十五、桃花扇中扇子的寓意
十六、桃花扇剧末张道士呵斥侯李二人那段话的意义
张道士呵斥他们的那番话使他们冷汗淋漓,猛然惊醒,斩断情根,双双入道。南明的结束也是侯李二人爱情的了断,赋予了爱情深刻的政治意义,抒发了强烈的亡国之痛。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35: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794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爱情   社会   鬼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