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县天然矿泉水分布与形成机制分析

克山县天然矿泉水分布与形成机制分析
张洪志;吕欣
【摘 要】天然矿泉水是指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并赋存在特定地质构造岩层中的地下水,其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或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经钻井采集,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指标在天然周期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是一种珍稀的矿产资源.克山县天然矿泉水口感独特,甘爽微甜,清凉纯美,其化学特征为弱碱性、碳酸氢钠含量高并含有一定量的偏硼酸成分,此类水被称为“黄金水”、“贵族水”.文章根据黑龙江省克山县的区域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化学特征,阐述了克山县天然矿泉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指出天然矿泉水的形成与含水岩组地层的沉积环境、埋藏条件、含水介质矿物成分化学特征、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等密切相关.
【期刊名称】《黑龙江水利科技》
【年(卷),期】2015(043)009
【总页数】5页(P28-32)
【关键词】黑龙江省克山县;矿泉水分布特征;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条件;形成机制
【作 者】国内水运张洪志;吕欣
【作者单位】九江县一中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哈尔滨 150030;黑龙江省九零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哈尔滨 150027
卢浮宫魅影【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123
0 前 言
克山县属松嫩断陷盆地北部倾没区。自中生代以来以缓慢下降为主,堆积了厚度较大的碎屑沉积岩层。
规定水平力
其中古近系始—渐新统地层为一套湖相及湖沼相细碎屑岩沉积建造,厚度一般<200m,岩性以泥岩、粉细砂岩为主,埋藏较浅,顶部风化裂隙发育;白垩系上统地层是以泥岩为主夹细碎屑岩的深湖—半深湖相沉积,厚度200 ~500 m,岩性以泥岩、细—中砂岩为主,孔
隙裂隙发育,赋存有较丰富的天然矿泉水。
1 克山县天然矿泉水分布特征
si69
克山县天然矿泉水类型主要以锶型、偏硅酸型及锶偏硅酸复合型天然矿泉水为主,其中锶型、偏硅酸型矿泉水分布于区内南部、北部;锶偏硅酸复合型天然矿泉水区内南部、东部、北部均有分布。克山县西部天然矿泉水分布较少。
在已查明的天然矿泉水中锶含量0.400 ~1.962 mg/L,偏硅酸含量30.04 ~68.70 mg/L,水化学类型多为重碳酸钙(HCO3—Ca)及重碳酸钙钠(HCO3—Ca·Na)型,溶解性总固体为143.41 ~1 621.46 mg/L,pH 值6.20 ~7.75。
按酸碱度pH 值分类为中性水,按硬度分类为软水—硬水,按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分类为淡水。耗氧有机物含量低。
2 地形地貌
克山县位于松嫩平原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北部、中部为丘陵
漫岗区,地形起伏变化大,南部是冲积平原,西部地势稍低而平坦。全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起伏较大,绝对标高在210 ~380 m。
按成因类型及形态特征,克山县地貌单元可分为剥蚀堆积、堆积及火山3 种成因类型。按成因形态可分为山前倾斜平原、河谷平原、火山丘,按形态特征分为高平原、一级阶地、高漫滩、低漫滩、截锥状火山丘工作区。工作区地貌见图1。
图1 工作区地貌简图
3 区域地质条件
本区自中生代以来以缓慢下降为主,沉积了白垩系,古近系始—渐新统地层以及第四系更新统、全新统地层。具体有3 个方面的内容:
3.1 白垩系
其中上白垩系统包括3 个:
3.1.1 姚家组(K2y)
在区域上姚家组厚度变化较大,为30 ~100m。埋藏于嫩江组之下,为灰黑—棕红粉砂质泥岩、泥岩,夹薄层灰白粉砂岩。顶部和底部以红泥岩与粉砂岩互层为主,岩相以滨浅湖相沉积为主。中部岩性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岩相以河流相沉积为主。见有灰钙质介形虫层。
3.1.2 嫩江组(K2n)
嫩江组与下伏姚家组呈整合接触,岩石主要为灰、灰黑、灰绿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中细砂岩、油页岩等。厚度变化较大50 ~500m,底部为黑泥岩、油页岩、灰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互层。中部为紫红、灰绿、灰白泥岩、粉砂质泥岩、细砂岩、粉砂岩互层,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上部为灰绿、灰泥岩与灰绿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互层。岩相以河流相沉积为主,滨浅湖相次之。
3.1.3 明水组(K2m)
上段主要为泥岩、灰质泥岩、泥质砂岩、砂岩。泥岩成岩作用好,坚硬块状,砂岩以粉砂岩为主,并有含砾粗砂岩,结构疏松,泥质弱胶结,厚8.16 ~139.03m;下段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泥岩成岩作用好,呈致密块状,粉砂岩分布均匀,厚23.39~51.41m。
3.2 古近系
始—渐新统依安组(E2—3y):为一套湖相及湖沼相细碎屑岩沉积建造,厚度一般<200m,岩性自下而上由细粉砂岩、泥岩构成正沉积旋回,韵律性很强。主要由暗灰、灰绿夹棕红泥岩,灰、灰绿粉砂岩,细砂岩组成,上部夹褐煤层及菱铁矿。
3.3 第四系
3.3.1 下更新统
玄武岩(βQ1):分布于北兴镇东南尖山子一带,局部出露,形成孤立的火山丘,熔岩台地。厚度约10~50m。
3.3.2 中更新统
下荒山组(Q21al+fgl x):区域上分布不均匀,厚度约5 ~25m。主要出露于乌裕尔河河谷北部高平原区,岩性为砂砾石、砂及含砾粉质黏土,其间混杂有冰缘融冻泥流堆积。
上荒山组(Q2pal s):在区内东南部大面积出露,区域上分布不均匀,厚度5 ~15m。主要岩
性可分两层,上层为黄土状粉质黏土,厚度2 ~10m,呈块状,具有大孔隙,微细层理,局部垂直节理发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下层由灰、灰白松散的砂、砂砾石、碎石块混合物等组成。
3.3.3 上更新统
顾乡屯组(Q3alg):区域上零星分布于河谷两侧一级阶地上,厚度5 ~20m 变化较大。上部岩性为黄粉质黏土、黄土状粉质黏土,块状,具有小孔隙,见少量铁染。下部为粗碎屑砂、砂砾石,分选性差。
3.3.4 全新统
高漫滩冲积层(Q41al)分布在乌裕尔河河谷以南及次一级河谷中,厚度一般在2 ~20m。主要岩性由黑灰、黑褐淤泥质粉质黏土,砂、砂砾石组成。
低漫滩冲积层(Q42al)分布在河谷漫滩中,厚度一般在2 ~10m。主要岩性由黄、黄褐砂、砂砾石、淤泥质粉质黏土组成,砂砾石从上向下颗粒变粗,粒径一般在2 ~10 mm,个别含卵石,粒径可达2~3 cm。
图2 北部天然矿泉水主要发育区地质剖面图
4 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地下水按其地质时代,岩性组合特征,埋藏条件划分3 个含水岩组:即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潜水,古近系粉细砂岩、中粗砂岩及砂砾岩孔隙裂隙承压水,白垩系粉细砂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层。现分述如下:
4.1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4.1.1 全新统上部冲积砾石潜水含水层
广布于讷谟尔河、乌裕尔河及其支流高低漫滩区。含水层岩性为砂及砂砾石,局部夹有粉质黏土透镜体。砾石直径一般0.5 ~2cm,最大3 ~6cm,显上细下粗的规律。透水性强,渗透系数一般为17 ~39 m/d,个别达291.6 m/d,涌水量为0.5 ~14 L/s,水位埋藏深度1 ~3.5m,含水层厚度在讷谟尔河区5~16m,乌裕尔河区3 ~5m。低洼处含水层之上有薄层粉质黏土(<3m)顶板存在,局部地下水微承压。水质以HCO3—Ca 型水为主,局部污染后为HCO3·Cl—Ca·Na 型水,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均<700mg/L,为适于饮用的低矿化淡水。
4.1.2 全新统冲积洪积砂及砂砾石潜水含水层
分布于克山西部无水宽谷中,含水层岩性为棕褐、灰白砂及砂砾石层,分选差,带棱角,局部有粒径达5 ~6 cm,并夹细砂和粉质黏土透镜体。透水性强,渗透系数一般0.2 ~1.5m/d,个别达5.87m/d,涌水量为1 ~3L/s,个别达5.24L/s,水位埋藏深度8~20m。此含水层上部复很薄的粉质黏土夹砾石,局部砂砾石出露地表,其底板为第三纪依安组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局部为粉砂岩,构成下部基岩层间水的补给通道。水质以HCO3—Ca 及HCO3—Ca·Na 型水为主,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小于250mg/L,为淡水。
4.1.3 全新统下部冲积砂砾石潜水及微承压水含水层
王庸晋
呈条带状分布在区内一级阶地上。讷谟尔河阶地含水层为砂砾石。乌裕尔河区大部为粉质黏土夹砂砾石,水位埋藏深度2 ~17m,含水层厚度3 ~16m,最厚达22.3m,涌水量0.5 ~2.5L/s,最大可能涌水量40 ~800 m3/d,渗透系数2.7 ~4.1m/d,影响半径为14 ~61m,最大达101.7m。水质以HCO3—Na·Ca 型水为主,局部污染后为HCO3·Cl—Na·Ca 型水,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均小于300mg/L,为低矿化淡水。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1:14: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790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砂岩   砂砾   泥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