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第一章)

2022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第一章)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由发育不成熟的大脑(产前、产时或产后)、先天性发育缺陷(如畸形、宫内感染)或损伤(如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外伤、感染)等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国内外报道目前脑瘫的患病率为1.4‰~3.2‰,我国1~6岁脑瘫患病率为2.46‰。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伴有或不伴有感知觉和智力缺陷等[1-6] 。
1 脑瘫的定义
  1.1 定义 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这种症候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等问题。
脑瘫是一种发育障碍性疾病,会影响儿童终生的发育轨迹及其家庭生活。因此,必须从促进功能发育和支持家庭康复服务的视野来考虑干预措施[6-8]。
  1.2 名词解释 重点就以下内容进行解释[6]。
  1.2.1 一组(a group) 强调的是不同原因导致的,不同种类和严重程度多样化的症候。
  1.2.2 持续存在(permanent) 排除了一过性的异常,但是要注意临床异常表现的模式是不断变化的。
  1.2.3 活动受限(activity limitation) 活动是指个体执行一项任务或动作;活动受限是指个体在活动时存在困难。西太平洋
  1.2.4 运动和姿势(movement and posture) 指异常的运动模式和姿势,运动失调及肌张力异常。异常的运动控制是脑瘫的核心表现,其他不是主要影响到运动模式和姿势异常的神经发育障碍不能诊断为脑瘫。
  1.2.5 由于(attributed to) 指的是由于遗传、化学和其他因素影响脑的发育。随着神经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对脑部结构损伤的认识正在不断完善,但仍有很多原因是不明确的。
1.2.6 发育(development) 是脑瘫定义中的关键特征,脑瘫的发育本质决定了干预的
理论基础和方法。运动障碍的症状一般在18个月以前表现出来。东丰二中
  1.2.7 胎儿和婴幼儿(fetuses and infants) 脑损伤是发生在脑发育早期,远远早于运动异常表现出来的时间,这里指胎儿期至出生后2~3岁。
  1.2.8 脑部(brain) 指大脑、小脑、脑干病变导致的运动障碍,除外脊髓、周围神经及肌肉病变等引起的运动障碍。
  1.2.9 非进行性(non-progress) 导致脑部病理改变的事件不再进展,但这种损害引起的临床表现会随着不同的发育进程而有所改变。脑部进行性病变引起的运动异常不归入脑瘫诊断。
  1.2.10 损伤(lesions) 通过一些途径妨碍、损伤和影响脑正常发育的进程或事件,包括脑发育不良,导致脑部的永久(非进行性)损伤。在某些个体中,还不能明确某个特定的损伤及其发生的时间和机制。
  1.2.11 引起(cause) 活动受限是由于运动异常引起的,凡不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异常不归入脑瘫诊断。
  1.2.12 障碍(disorders) 儿童正常有序的神经生理发育受到影响后出现的一种状态(异常、失调、混乱),而且这种状态持续存在。
  1.2.13 伴随(simultaneity) 是指运动、姿势异常所伴随的其他异常或损伤,因有些症状可以独立出现,因此表述为伴随而不是合并。
  1.2.14 感觉(sensation) 视觉(vision)、听觉(hearing)以及其他所有感觉(other sensory modalities)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1.2.15 知觉(perception) 统合并解释感觉信息和/或认知信息能力。其损伤不仅是脑瘫直接导致,还与学习和知觉发展的经验活动受限而产生的继发性损伤有关。
  1.2.16 认知(cognition) 整体或特定的认知进程受影响。有明显认知能力落后而没有中枢性运动功能的异常表现,一般不诊断为脑瘫。
  1.2.17 交流(communication) 包括表达和/或接受性交流以及社交技能。
  1.2.18 行为(behavior) 包括精神病学等方面的行为问题,如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
东芝m30sm spectrum disorder,AS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情绪障碍(mood disorders)、焦虑(anxiety)及行为失常等。
  1.2.19 癫痫(epilepsy) 脑瘫儿童可共患各种类型的癫痫或癫痫综合征。
  1.2.20 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secondary musculoskeletal problems) 如肌肉/跟腱挛缩、躯干扭转、髋关节脱位和脊柱畸形等。很多问题会终身存在,与脑瘫儿童的生长、肌肉痉挛以及年龄增大等因素相关。
  1.3 定义的意义 指出运动发育和姿势异常是脑瘫的核心表现,临床康复和研究应以解决脑瘫儿童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脑瘫定义中的本质特征是发育和活动受限,应充分考虑发育性和继发性肌肉、骨骼等问题。定义更加遵循ICF核心要素,即涵盖了脑瘫儿童的躯体功能和结构,也涵盖了活动及参与以及环境因素三大方面,从身体水平、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对脑瘫儿童的功能进行评估[7]。
  推荐 脑瘫定义准确和全面地阐述了脑瘫的本质和特性。推荐应用(专家共识)。东盟论坛
2 脑瘫的临床分型和分级
  2.1 临床分型
  2.1.1 痉挛型四肢瘫(spastic quadriplegia)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以锥体系受损为主,包括皮质运动区损伤。牵张反射亢进是本型的特征。四肢肌张力增高,上肢背伸、内收、内旋,拇指内收,躯干前屈,下肢内收、内旋、交叉、膝关节屈曲、剪刀步、尖足、足内外翻,拱背坐,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锥体束征以及肌张力检查时呈折刀征等。
  2.1.2 痉挛型双瘫(spastic diplegia) 症状同痉挛型四肢瘫,主要表现为双下肢痉挛及功能障碍重于双上肢。
2.1.3 痉挛型偏瘫(spastic hemiplegia) 症状同痉挛型四肢瘫,表现在一侧肢体。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45: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768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脑瘫   发育   运动   损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