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期的大学生形象

抗日时期的大学生形象
一、抗战时期的大学内迁
七七事变后,中国政府的策略是以空间换取时间,“苦撑待变”,组织沿海地区的政府机关、高校、企业、工厂、文物等内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保存了国家坚持抗战、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犯罪中止
就大学而言,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先是迁到长沙,组建长沙临时联合大学,后又进一步迁到云南的昆明、蒙自等地,正式组建西南联合大学;国立浙江大学迁到贵州遵义,国立武汉大学搬迁到四川乐山,国立中央大学内迁到四川成都等地;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及北平研究院迁至西安,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后又迁往陕南,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其它各国立大学、省立大学、私立大学也纷纷内迁。
抗战初期时,有人提出应该改变教育的性质,一切课程及训练均应适应战争需要,但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没有得到认可。国民政府教育部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应该是“战时须作平时看”,
根据战争的需要,部分调整了课程的设置,但不将大学改造成应急的培训学校,“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其主旨”,着眼于培养战后中国重建、复兴所必需的人才。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方针是非常正确的,仅以存续时间8年11个月的西南联合大学为例,该校培养了李政道、杨振宁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00多名院士,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璀璨夺目的明珠。
内迁的旅途是极其艰辛的。从北京到云南不啻是万里长征,其中西南联大300名师生组织“湘滇黔旅行团”,从长沙出发,经过68天3500公里的“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抵达昆明。2年时间内,浙江大学师生先后在浙江、江西、广西、贵州等地办学,行程2600公里,可谓是“文军长征”。即便是内迁比较顺利的武汉大学,同样因三峡的险峻,损失不轻。
二、战时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经历长期磨难终于抵达大后方的学生们,即将面临更为长期的凄苦生活。
斯皮尔博格>迅雷在线点播
衣着方面,最初学生还有几件购置于战前的服装,穿着还比较体面,但到后来大多只剩一两件衣服。有的学生“洗完仅有的衣服,放在太阳下晒,然后睡个午觉,直到衣服干了再穿到身上”;只能自己缝补旧衣物,接受红十字会及其它慈善机构捐赠的旧衣服,学生们已经穷到连抢劫犯都无意光顾。
就住宿而言,据当代作家汪曾祺先生回忆,联大自建的土墙宿舍是几十人挤在一间房内,土墙上开出一个方洞、插上几条树枝,便成了一扇窗户。一到雨季,这种宿舍内自会成为泽国。更不用幻想宿舍内有淋浴设施,也无热水可供洗脸或洗澡。齐邦媛在武大的学生宿舍是破旧的“白宫”,但比起大多数大学生的宿舍已好了很多。
食物方面,1938年学生的生活还相对不那么困苦,每个月领到的7元补助金还能保障学生的营养,也能吃到鱼肉。但是随着大后方通货膨胀的恶化,学生的伙食质量日益下降,甚至连饱腹都难实现。1939年10月31日,西南联大学生自治会给学校常委会的函中叙述了2000余名学生所处的“绝境”:“各食堂既无钱购米,更无钱买菜,同学们每餐只能吃一碗饭,终日枵腹难耐,情绪显有变化,食堂秩序几至不能维持”,只能请学校当局通过各种方式给予救助,尽量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后来,学校伙食费用呈暴涨趋势,甚至一度高达百
元,远远超出了普通学生的经济承担能力,学生们因此常常不见肉味,唯一能吃到的只是“八宝饭”:发霉的大米中掺杂着谷糠、沙粒、石子,甚至还有老鼠屎。
囊中羞涩,只能思索饱腹之道。很多学生开始从事兼职,有人是担任中学教员或家庭教师,还有人干起了邮差、卖报纸的兼职,只为稍稍缓解生活的艰辛。
cppu三、战时大学生的精神面貌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尽管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生存危机,但是抗战时期的中国大学生在颠沛流离中弦歌不辍,充满抗战必胜、中国绝不会亡国的信念,形塑了可歌可泣的大学精神。
大学教授们在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术研究,将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如西南联大物理系缺少必要的教学器材,只好将三菱镜放在木头制作的简陋架子上,拼凑成一个原始的分光仪。在这种环境下,研究生培养工作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本科生教学是联大的教学重点。西南联大集合北大自由民主的学风、清华严谨求实的学风及南开活泼创新的学风,形成了优良的学生,学生们得以受到了良好的训练,为日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因学校图书馆座位不足,学生们常到学校附近的茶馆自习。在学习之外,大学生们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每天都有来自不同系的同学相聚一堂,积极参加演讲、辩论等比赛,一起策划各式晚会活动;碰上周末或假期,一行青年人也会相约踏青游玩,表现出了学生们的乐观精神。
战时的大学生们并非是待在象牙塔中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尽己所能,为国家、民族做些事情。如1939年8月19日,日军轰炸乐山,给乐山造成惨重损失。在八一九轰炸的善后救援工作中,武大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敌机尚在空中盘旋之时,学生们就组织了救护队,用学校里的实验药品充当临时医疗药物;学生们还在各个城门口,向每位出入城的人派发燃香,以避尸臭;学生们还帮助拆卸正在燃烧的房子,安置伤者,及时埋葬尸体,防止大规模伤亡后可能出现的疫病,令当时在武大任教的叶圣陶感受到中国的前途在于青年。
抗战后期,由于国民党军队一触即溃,丢失了大片国土,大后方也日益紧张,部分学生响应当局的号召,参加了“十万青年十万军”运动,投笔从戎,直接为民族的生存而战,其中西南联大有800余名学生参加,部分学生光荣牺牲。
四、结语
尽管面临着各种艰难困苦,但是生活上的艰难压不住精神上的愉悦,抗战时期大部分大学生一直坚信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中华民族,他们在艰困的环境中,刻苦学习,为国家民族在战后的复兴储备了重要的人才资源。
tcp协议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29: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752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中国   大学   学校   大学生   国家   宿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