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除草醚作者:贾鸽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33期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高等工程教育在夹缝中谋发展,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是这一时期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院系,其办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注重实践教学,重视教科书的编著。由于条件受限,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在抗战期间发展缓慢,但其办学模式对当今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高等工程教育应培养以通识为基础的“专才”,加强工程训练和实践教学,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抗战;高等工程教育;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点线面构成
大众传媒的影响        [基金项目]2017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京津冀区域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研究”(TJJXQN17-001)
        [作者简介]贾 鸽(1983—),女,山西高平人,历史学博士,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近现代教育史研究。能量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3-0016-03 [收稿日期] 2020-04-02
        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然而,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为了保留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火种,沦陷区高等学校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迁移大行动。据初步统计,在抗战期间加入迁移大行动的全国高校累计达100余所,搬迁校次逾200次之多[1](P187)。当时高等工程教育机构几乎全部迁移至后方地区,在内迁过程中,有不少院校进行了联合、改组或合并。本文拟通过考察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的历史,窥探抗战期间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特点以及对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的借鉴价值。
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        一、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建立和发展历程
        抗日战争爆发,在北平沦陷后,国民政府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湖南长沙合组临时大学。1937年10月25日,长沙临大开学,后战火逼近长沙,学校考虑昆明远离抗战前线,便决定西迁昆明。1938年4月,师生抵达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共有5院26个系、2个专修科、1个先修班,全校学生约3000人,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西南联大的院系设置如下表所示: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38: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752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育   工程   大学   联合   西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