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救国:追寻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NO 3,2020教育救国:追寻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
念兴昌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摘 要:西南联大与全面抗战相始终,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在战火纷飞、亡国灭种的极端苦难中,西南联大不仅弦歌不辍、弦诵不绝,还为抗日战争直接输送了大批军事、科技、翻译等专业人才,为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培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才。西南联大师生继承和发展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坚守刚毅坚卓、团结合作、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把大学当作捍卫国家荣誉与民族精神的第二战场,教书不忘救国,读书为了报国,为民族发展和国家建设保存了文化血脉,坚持科学救国、科学报国,是传承和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光辉典范。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故事为我们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历史素材,是云南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科学救国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20)03-0079-10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调研时,专程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详细了解西南联大在抗战艰苦条件下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历史。在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强调:“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西南联大,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际,“北清南合,联大花开”,西南联大师生秉持教书救国、科学救国、读书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战火纷飞艰难困苦中弦歌不辍、弦诵不绝。西南联大在云南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光辉的一页。
西南联大以“刚毅坚卓”为校训,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坚守文化阵地,为国家和民族保存文化血脉。爱国主义是西南联大最宝贵的精神内核、最鲜亮的底。①西南联大传承和发展了五四运动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联大师生把知识报国、文化立国、科学建国作为教书学习的重要信念,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崇高民族气节,谱写了一曲教育救国的爱国主义赞歌。
一、西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部
作者简介:念兴昌,云南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处讲师,研究方向为统战理论与政策、云南历史文化。
CHILDRENUNDERTHEAGEOF10
① 饶卫:《教育报国守初心 立德树人担使命》,《云南日报》2020年4月20日,第7版。
分大学不同程度地遭到日寇铁蹄的践踏和摧残,各大学纷纷南迁和西迁。“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这种局势下,位于北京、天津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先后迁到长沙等地,众师生在战火中穿越了大半个中国,历经数千里辗转跋涉来到昆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汇聚了当时中国的教育精华,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典范,甚至成为享誉世界的现代大学。
(一)“绝缴移栽桢干质”,西南联大造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文化长征”
西南联大与全面抗战相始终,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校师生不屈服于日寇的淫威,冒着生命危险,历尽艰苦磨难,把国家的文化命脉和教育火种转移到抗战的大后方,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建设培养和储备了栋梁之才。三校师生从北京、天津长途跋涉近4000公里,最终到达昆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长沙迁移到昆明的“湘黔滇旅行团”,由250余名联大师生组成,由闻一多、李继侗、曾昭抡等11名联大教师组成的辅导团带队徒步1700多公里,历时68天,跨越湖南、贵州两省抵达云南昆明。通过这次艰苦的跋涉,联大师生深刻体察和感受了民间疾苦,从“象牙塔”走向现实社会,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悟。这段漫长的征途锻炼了联大师生的体力和毅力、心志和意志,他们在跋山涉水、草行露宿的迁移中收获了心灵的成长。正如吴晗
在1945年西南联大最后一次校庆活动上的演讲中所说,联大师生“受了战争的洗礼,流亡和轰炸的锻炼,原来养尊处优惯的三校师生,在这八年中,过惯缩紧裤带,肘穿肩露的战时生活,从象牙塔走到十字街头,从十字街头跌进贫民窟,也就是说联大生活在人民中,联大的大多数成员都成为真正人民的一员了。物质的困苦铸成精神的坚强,阶层的转变也自然消除了过去和人民隔离的鸿沟,他们不但接近人民,而且道道地地生活在人民中,体验,明白了人民大众的痛苦,遭遇。”①这些独特的生存考验,使得联大师生睁开了眼睛,看得更远,思考更加深入,也更加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三校从北向南的大迁移,造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文化长征”,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保存了有生力量。
(二)三校合作无间、相得益彰、团结互助、共克时艰、共赴国难
冯友兰在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中指出,“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校具有不同的历史、学风和教风,甚至学科发展、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但三校在八年多的时间里能够相互扶持、相互配合、团结合作,正因为怀抱着抗战必胜、民族复兴这一共同的理想信念,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艰苦境况下,联大师生始终能够在包容合作中互帮互助、共渡难关、共克时艰。“清华如云的庄严,北大如海的包容,南开如山的镇静,这三种传统的精神融铸成了今日的联大。”②三校师生在联合之初还存在一定的嫌隙,但随着日寇加快侵略步伐,大片国土沦丧、山河破碎、人民颠沛流离,
亡国灭种危机日益加深,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校师生抛弃了所有的分歧,团结协作、共赴国难。联大融合了北大的自由包容、清华的严谨求实、南开的活泼创新,最终铸就了西南联大“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的旷达胸襟和精神气度。
(三)“中兴业,须人杰”,西南联大大师云集、人才辈出,为抗战建国培育了大批人杰
1931年12月3日,梅贻琦在就职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时的演讲中指出:“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NO 3,2020
①②吴晗:《联大精神》,龙美光编:《刚毅坚卓未央歌———西南联大精神漫笔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第146页。
张君劢李白雁:《抗战中的西南联大》,龙美光编:《刚毅坚卓未央歌———西南联大精神漫笔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28页。
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①西南联大在昆明筹建之初,连校舍都是租借昆明当地中学、会馆的房屋,但汇集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大师、学者,西南联大以大师立校。据
长期研究西南联大的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吴宝璋整理统计,八年间先后共有305名教授在西南联大任教②,如中文系有朱自清、罗庸、王力、魏建功、闻一多、罗常培、刘文典、唐兰等,历史系有陈寅恪、雷海宗、钱穆、郑天挺等,哲学心理系有汤用彤、冯友兰、金岳霖、沈有鼎、贺麟等,数学系有江泽涵、杨武之、陈省身、华罗庚等,物理系有叶企孙、饶毓泰、吴大猷、赵忠尧、吴有训、周培源等,生物系有李继侗、张景钺、吴韫珍等,地质地理气象系有孙云铸、冯景兰、袁复礼、赵九章等,政治系有张奚若、钱端升、王赣愚等,社会学系有陈达、潘光旦、陈序经、费孝通等,机械系工程有庄前鼎、刘仙洲、李辑祥、孟广?……联大的教师都是学界泰斗,很多还是学贯中西的大师。雄厚的师资力量为联大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课程,据不完全统计,联大八年共开设了1600多门课程。③这些课程,特别是基础课程,绝大部分都是由著名教授担任。在八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有约8000人在西南联大就读,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国防等各领域的骨干力量。西南联大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2位诺贝尔奖得主,郭永怀、赵九章、陈芳允、屠守锷、邓稼先、杨嘉墀、朱光亚、王希季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郑哲敏、于敏6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和173位两院院士,费孝通、华罗庚、宋平、王汉斌、彭佩云、朱光亚、钱伟长、孙孚凌等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截至1997年,西南联大师生中,有172人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④西南联大汇集了当时国内外一大批才智超的学者,也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优秀的年轻学子,可谓大师云集、英荟萃,联大师生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不仅铸就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也
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1941年,西南联大建校第四年,正逢清华大学校庆30周年,牛津大学发来的贺信中就有“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之赞誉。
二、教书不忘救国,读书为了报国
“教书不忘救国,读书为了报国”是西南联大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联大教师在外敌入侵的战火中仍然坚持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在战乱中保持弦歌不辍、弦诵不绝。联大学生在物质条件极端匮乏的苦难中坚持潜心学习、刻苦钻研,在学校迁移、跑警报、参军抗战等艰苦环境中仍然坚持读书学习,同时又积极拥抱社会现实、支持抗战建国。“当年西南联大师生人人关心国家命运,抗战必胜,日寇必败,已成为联大师生的共识。”⑤联大师生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始终保持抗日必胜、正义必胜的信心,肩负着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信中华民族在这场苦难中不会灭亡,以“中兴业,需人杰”自激自励,用实际行动恪守和践行这一信念,联大师生通过应征入伍、参与抗日救亡活动等方式支持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
教育救国:追寻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念兴昌
①②③④
⑤梅贻琦:《民国人文读本 中国人的教育》,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6年,第123页。
吴宝璋:《西南联大二十五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2—16页。
萧超然等编著:《北京大学校史》(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87页。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修订版):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
华、南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14—516页。
南京案任继愈:《自由与包容:西南联大人和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64页。
(一)在艰难困苦中保持弦歌不辍、弦诵不绝
据联大物理系教授任之恭回忆,西南联大在昆明创立之初,“除了人,什么也没有。事实上它一点不像我们习惯于想象的那种学校:没有一间教室、一块黑板或书写纸张。教师没有讲义,学生没有书本。教职员和学生没有住处,没有吃饭的地方,什么也没有。尽管如此,学生们还是通过口信互相告知上课的时间和地点,然后聚集在一起听课和讨论。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能‘上课’。由于常常遭到日本人的空袭,许多人都约好去昆明野外的‘防空壕’去谈论事情,有时也就在那儿上课。”①联大师生在物质条件极度简陋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对教书、读书、学习、研究的热情。联大社会学系教授陈达在其日记中曾记下在荒郊野外坟场授课的场景:“晨十时三十五分,忽闻空袭警报!有人提议到郊外躲警
报兼上课,余欣然从之。……学生十一人即在树林里坐下,各人拿出笔记本,余得一泥坟坐下,讲C.Gini氏及Pearl与A M Carrsaunders氏的人口理论,历一小时半有余。阳光颇大,无风。在旷野树林下讲学,大家认为难得的机会。其他疏散人等路过此地,亦站片刻听讲。”②在“跑警报”、躲避敌机轰炸的路上,联大师生抓住一切机会进行读书学习,可以说把教书救国、读书报国做到了极致。虽然物质条件得不到基本的保证,但联大师生教书学习的动力和毅力反而更加强劲,联大学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就高度评价了联大的教风学风:“战时中国大学的物质条件很差,然而西南联大的体,即教师、学生和行政领导,以良好的风气和非常认真的教、学态度弥补了这一缺陷。”③联大师生用坚韧刚毅的精神把中华民族教书、读书传统很好地延续和保存了下来。
pppd-298(二)投笔从戎,直接参军抗战,积极参与抗日救国活动
如何办理劳动手册
在国家、民族与外敌殊死抗争之际,联大师生以天下为己任,为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先后掀起了三次从军热潮。第一次是抗战初期,三校组建的长沙临时大学学生积极参军抗战。为了适应战时的需要,在长沙临时大学时期学校就对学生进行过军事化管理和训练,并设立了国防工作介绍委员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军抗战,有将近300人报名参军,他们主要有三个去向:到军事系统从事技术工作;参加战地服务团赴各地从事救亡工作;从事军事后勤服务工作或者入军校学习。④第二次是1941年至1944年应征学生做随军翻译官。1941年
起,美国政府向中国派遣飞机、志愿飞行员和机械师,担任空中防务,完成飞跃驼峰航线的运输任务,协助中国远征军巩固滇缅公路、开拓中印公路等,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向各个前往内地的大学三、四年级男生征召参加翻译工作一年。1943年至1944年,联大志愿应征参加随军翻译的人数达到400多人,其中包括30多名低年级的学生。⑤第三次是参加青年远征军。1944年10月,为响应国民政府发动十万青年从军运动的号召,联大教授纷纷作了动员讲话,联大2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奔赴印度和缅甸的远征军。⑥另外,还有部分联大学生被应招录取为飞行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NO 3,2020
②③
④⑤⑥任之恭:《一位华裔物理学家的回忆录》,范岱年、范建年、范华译,山西: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
年,第85—86页。
陈达:《浪迹十年之联大琐记》,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58页。
杨振宁:《忆在西南联大的艰苦岁月》,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笳吹弦诵情弥切———国立
西南联合大学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217页。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修订版):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第61—62页。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修订版):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第65页。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修订版):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第67页。
员,很多人在空战中以身殉国。据工学院院长施嘉炀回忆,八年间,西南联大学生应征给美军做翻译的,“连同加入青年远征军及空军的西南联大学生,前后共达800余人”①。据统计,在八年多的时间里,西南联大(含长沙临时大学)至少有1140多人从军。②除了这三次大的从军行动外,联大师生还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组织,全力支持抗日战争。在参与战争的各种行动中,联大学子进一步增强了爱国报国情怀,提升了民族自信心。“对于联大学子,战争生活是一次思想的炼狱。战争催化了他们的思考,积淀和提升了他们的家国情怀。”③经过战争的洗礼,联大师生更加坚定了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信心。
(三)把学校作为支持抗战的第二战场,誓死捍卫国家荣誉与民族精神
曾在联大中文系就读的汪曾祺回忆,“到昆明来考联大的,多数是坐公共汽车来的,乘滇越铁路火车来的,但也有利用很奇怪的交通工具来的。物理系有个姓应的学生,是自己买了一头毛驴,从西康骑到昆明来的。”④西南联大虽然地处西南边陲,但却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爱国知识青年,他们穿越日寇封锁线,历尽艰险赶赴西南联大求学,甚至有很多南亚、东南亚华人华侨学生为了报考西南联大不远万里来到昆明。联大师生“身处逆境而正义必胜的信念永不动摇;对国家民族前途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曾启发和支撑了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大师生对敬业、求知的追求”⑤。联大师生在学校读书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抗战宣传动员,他们一直坚信教书、读书也是另一种方式的救国,秉持文化救国的信念,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誓死不当亡国奴。据任继愈回忆,长沙临大时期,联大师生对上前线还是留校念书的问题产生了很多争论,钱穆在辩论中鼓励联大学子无论是上战场还是在校学习读书都需要巨大的勇气,要用上战场的激情和勇气来读书报国。
另外,钱穆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期写作的《国史大纲》扉页上就印有“本书谨奉献于前线抗战为国牺牲之百万将士”的题辞。针对当时国人对我国历史文化缺乏自信的现状,钱穆在《国史大纲》序言中特别强调学习和热爱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才是真正的爱国,他认为在日寇入侵、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是团结全国民众抵抗强敌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本书一出版就立即风行全国,在山河破碎之际提振了士气、凝聚了人心。据联大外语系学生赵瑞蕻回忆,1939年8月,朱自清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时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的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
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其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⑥联大师生把教书、读书作为文化抗战的重要手段,把学校作为支持抗战的第二战场,从文化上捍卫了国家荣誉和民族精神。
(四)积极参与民主革命,支持民主建国
西南联大继承了三校的民主传统,特别是承继和发展了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的民主精神。联大师生积极参与和组织发动了爱国民主运动,使西南联大成为当时西南地区乃至全中国的“民主堡垒”。1942年1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宁愿用飞机运送宠物狗,也拒绝搭载联大教授陈寅恪离开香港,联大学生在得知这一信息后,自发组织了“倒孔”运动,并得到了国民党统治区广大众的支持,开启了西南联大民主运动的新阶段。1944年,联大进步
12306验证码识别
教育救国:追寻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念兴昌
②③④⑤⑥施嘉炀:《怀念梅贻琦先生》,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笳吹弦诵情弥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五
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15页。
吴宝璋:《西南联大二十五讲》,第28页。
张曼菱:《西南联大行思录(增订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第306页。
汪曾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8年,第28页。
陈岱孙:《往事偶记》,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09页。
赵瑞蕻:《离乱弦歌忆旧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5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5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752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西南联大   民族   国家   文化   中国   精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