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及所属旗县区名称小考之四——克什克腾、巴林

基于自由摆的平板控制系统
赤峰市及所属旗县区名称小考之四——克什克腾、巴林
作者:李俊义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7期
    李俊义
    (赤峰学院 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所,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本文作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语言文字学、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方志学、社会学、民俗学、档案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文献考证、比较分析,厘清“克什克腾”、“巴林”的出典,以语源学、语义学、翻译学的视角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元寸灸    关键词:克什克腾;巴林;考证
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7-0021-04
    克什克腾小考
      克什克腾旗,内蒙古赤峰市辖旗。
      “克什克腾”[Ke?觢igten],系蒙古语,为蒙古部落名。
      “克什克腾”一名,在历史文献中亦作:
      (一)客失克田。《蒙古秘史》卷七第一九一节、第一九二节与卷九第二二四节等出现了“客失克田”,旁译“护卫”、“轮班”、“值班”。①
      (二)怯薛丹。此名参见《元史》②卷一四“世祖纪十四”、卷四一“顺帝纪四”、卷八五“百官志一”、卷九九“兵志二”、卷一○六“后妃表序”等。
      据法国学者沙海昂研究③:“据Palladius书,此怯薛丹显与蒙古语克什克腾(Keshikten)相对,大致用以名称汗之近卫者也。考其语源,本于keshik,其义犹言番直宿卫,蒙古语训如此,今义则不同也。”
      另据郑天挺先生摘译《东洋历史大辞典》第二册第四三八页“ケシク(怯薛)”条载④:“怯薛,元代亲卫军之一。‘怯薛’,《元朝秘史》作‘客失客’,源出蒙古语Kechik,Keckik(恩惠,宠爱),意谓被天子之恩宠也,或译‘直番’、‘番直’。所属兵士又称为怯薛歹、怯薛带、怯薛丹,《元朝秘史》作客失克田,即蒙古语Kechiktei,Keshiktei(复数Kechikten,Keshikten)之音译,为元代兵制中最特者。”
      (三)克失旦。《皇明九边考》⑤卷六“三关镇”之“边夷考”云:“北虏亦克罕一部常住牧此边,兵约五万,为营者五,曰好城察罕儿,曰克失旦,曰卜尔报,东营曰阿儿,西营曰把即郎阿儿,入寇无常。”此外,《皇明北虏考》⑥全一卷、《续文献通考》⑦卷二三八“四裔考·北夷”之“鞑靼即契丹”、《殊域周咨录》⑧ 卷二二“鞑靼”等文献中亦有类似的记载。
      (四)克失探。《登坛必究》⑨卷二三“胡名”之“北虏各枝宗派”云:“所管部落(充)〔克〕失探官儿。”
      (五)黑石炭。此名参见《万历武功录》⑩卷一○、卷一二、卷一三;《崇祯长编》11 卷十四“崇祯元年十月壬辰”条;《明史》12 卷二三八“李成梁传”等。
      (六)克石炭。此名参见《辽夷略》13 全一卷。
      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14 :“克失旦”、“克失探”、“黑石炭”、“克石炭”是今“克什克腾”的简译。
      (七)黑石滩。清光绪二年(1876年),赤峰举人赵玉丰作《十君咏·姜海峰云鹏茂才》,怀念亡友,其诗注有云15 :“公貌伟志大,奔走穷边,视千里若咫尺,仰事俯畜,皆于砚田取给焉,后就馆黑石滩,无疾而卒。”
      另据《经棚杂志》载:“从前经棚盛产云林石(黑宝石),此石深埋土中,状若石,深黑,质轻
软,镌制器物光润极佳,故经棚又名曰‘黑石滩’。”《热河经棚县志》卷十九物产“矿物”条下载16 :“黑水晶,《云林石谱》:名墨玉,在深土中,质如石,深黑,体甚轻软。案:为石英类矿物。又有烟水晶,俗称墨晶石,制眼镜极能养目,最贵者昼戴之能见星辰。其矿以窠计,苗则为玛砑石。大青山、白音板、托河诸山均著名,故称经棚为黑石滩。”
      (八)黑沙滩。《经棚日记》载17 :“(民国四年)一月二十三日,作绝二首送适庵,诗曰:玉寒纵横卅二年,鬓斑不惕踏冰坚(余明年五十岁)。谁知万里龙沙外,尚有涪翁早着鞭(适庵八月至该处)。一剑冲寒作浪游,雪花掌大扑貂裘。始知塞北蒙经地,衹在黑沙顶上头(经棚地方,土人谓之黑沙滩)。”
      笔者认为:“黑石滩”、“黑沙滩”,即“黑石炭”,非经棚之别称,乃克什克腾之别称也。
      (九)克忒克剌。此名参见《北征录》全一卷;18 《译语》全一卷;19 另见《蒙古游牧记》卷三“内蒙古昭乌达盟游牧所在”。20
      (十)克锡克腾。此名参见《蒙古源流》卷六。21
      (十一)克西克腾。此名参见《清太宗实录》22 卷二“天聪元年二月乙亥”,卷四八“崇德四年八月庚寅”,卷四八“崇德四年十二月辛丑”,卷五○“崇德五年春正月丁巳”,卷五三“崇德五年十二月乙亥”,卷五八“崇德六年十一月癸未”。另见清理藩院:《禁止捕鱼奏劄》23 等。
      (十二)克什克腾。此名参见《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24 卷三“克什克腾部表”、卷三三“克什克腾部总传”;《清嘉庆重修一统志》25 卷四二“承德府二”之“建置沿革”;《皇朝藩部要略》26 卷一“内蒙古要略一”,附录“皇朝藩部世系表”卷一“内蒙古表”;《蒙古游牧记》卷三“内蒙古昭乌达盟游牧所在”之“克什克腾”;《清史稿》卷五一九“藩部二”之“克什克腾”等清代文献。
      关于“克什克腾”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克什克腾”源于成吉思汗时期创立的护卫军“客失克田”。27
      “客失克田”,《元史》等译作“怯薛丹”(复数形)、“怯薛歹”(单数形)。客失克或怯薛,意为“轮流值班”、“轮值的一班”。客失克田,即轮流值班护卫的卫士。28
      “克什克腾”,作为鄂托克(明人汉译为“营”) 或部名,起源于成吉思汗和历代蒙元皇帝的禁卫军——“怯薛”。“克什克腾”(Ke?觢igten)一词的最早的汉译形式为“怯薛丹”,是突厥、蒙古语“怯薛”(Kezik—ke?觢ig)的复数。“怯薛”的词义为“轮流值宿、轮流护卫”。作为草原贵族亲兵,怯薛早在突厥汗国时代就已经产生。在辽金时代蒙古、突厥大游牧贵族斡耳朵(宫帐、汗庭)都有被称为那可儿(伴当、伙伴)的亲兵。他们既是主人的卫队,又是主人的仆人,为主人承担各种杂役29 。
      而王晴先生认为30 :“克什克腾来源于‘护卫军’,其理由不足。”
      第二,“克什克腾”,意为“半个”、“半个山”。
      《北征录》云:“午次克忒克剌,华言半个山。山甚峻拔,远望如坡,故名。”
      《译语》也有类似的记载:“曰克忒克剌,即华言半个山。山甚陡峻,远望如坡,故名。”
      《口北三厅志》31 卷二“山川”条所记,承袭了《北征录》、《译语》的观点:“木石峡,多伦诺尔东北克西克腾境内皆产木之山,俗名克西克腾山。克西克腾,华言半个也,山甚陡峻,远望如坡,故名。《译语》:‘克忒克剌,即华言半个山。山甚陡峻,远望如坡,故名。傍多榆桧松柏柳及佳山水。’案:克忒克剌在康哈里该之东,考其地即克西克腾也。《译语》无正音,故今传写多不一,他皆类此。”
王华滔      《蒙古游牧记》卷三“内蒙古昭乌达盟游牧所在”之“克什克腾”条所记,又承袭了《口北三厅志》的观点(亦即承袭了《北征录》、《译语》的观点):“克什克腾,旧作‘克西克腾’,又作‘克忒克剌’。《口北三厅志》:木石峡在多伦诺尔东北克什克腾境,皆产木之山。克什克腾,华言半个也,山甚陡峻,远望如坡,故名。”
      有学者认为32 :《蒙古游牧记》所记“半个山”就是潢水源头“百尔赫贺尔洪”地方,广义指今白岔(拜察)地方的芝瑞乡境。
      有学者认为33 :“‘克什克腾’意为‘半个山’”这种说法没有明证,不可轻信。
      第三,“克什克腾”[Keshikten],原意为“慈悲、恩惠”,后转而变成“获得深厚君宠的亲卫兵丁”之意。34
      第四,“克什克腾”意为“有福”。35
      笔者认同第一种说法。
      清顺治九年(1652年),设克什克腾旗,旗名始此,属昭乌达盟。清道光五年(1825年),属察哈尔多伦诺尔厅。民国三年(1914年),从察哈尔划出,设热河特别区经棚县。36 1933年撤销经棚县,改属兴安西省。1946年复设经棚县,旗县分治,属昭乌达盟。1948年撤县并入旗,翌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撤销昭乌达盟,改属赤峰市。
    巴林小考
      巴林左旗,赤峰市辖旗。
巩献田      巴林〔Baγarin〕,系蒙古语,为蒙古部落名。
      “巴林”一名,在历史文献中亦作:
      (一)巴阿邻。《蒙古秘史》卷一第四十一节有“巴阿邻”,旁译“姓氏”;卷九第二百一十六节有“巴阿邻”,旁译“种名”。37 札奇斯钦先生注曰38 :“巴阿邻,氏族名,今内蒙昭乌达盟巴林Ba’arin或Bagharin两旗,仍以此字为名。”余大钧先生注曰39 :“巴阿邻,《亲征录》作‘霸邻’,《元史》作‘八邻’。”
      (二)巴阿里。《蒙古秘史》卷一第四一节、卷三第一二○节、卷四第一四九节、卷八第二○七节有“巴阿里”,旁译“种名”。40 札奇斯钦、余大钧二位先生均译为“巴阿邻”。41
      (三)霸邻。此名参见《圣武亲征录》全一卷。42
      (四)八怜。此名参见《南村辍耕录》卷之一“氏族”之“蒙古七十二种”之“八怜”。43
      (五)八邻(bārīn)。此名参见《元史》卷一二七“伯颜传”;《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44
      按:八邻,又译把怜、霸邻、巴阿邻。45
      (六)巴陵。据《随銮纪恩》载46 :“博罗河屯,一名皇姑屯,乃今上(康熙皇帝——引者)之姑、太宗文皇帝公主下嫁巴陵(即巴林——引者)往来居停地也。”文中所说的今上之姑、太宗文皇帝公主为固伦淑慧公主,原名阿图,系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女,生母为孝庄文皇后。顺治五年下嫁巴林部布腾。
      (七)巴离。
      (八)巴依离。
      (九)巴阿离。
      (十)巴阿林。
      (十一)巴依林。
      仁钦戈瓦先生认为47 :“巴林(巴阿林)即巴离、巴依离、巴阿离的复数词。”“回纥文字中没有记录长元音符号,所以蒙古族直接使用回纥文时,写成短元音‘巴林’,而念时读成长元音‘巴依林’或‘巴阿林’。”“‘巴阿林’、‘巴依林’(指‘巴依离’的多数)的特殊写法,跟通常说的‘巴依离’(位置)相区别而写的专用名词。”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9:58: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750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经棚   怯薛   蒙古   参见   巴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