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解剖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解剖学姿势(anatomical position) 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与躯干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
2.骨膜(periosteum)紧贴于骨的表面(关节面除外);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致密而坚韧;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具有营养骨的作;用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感觉灵敏; 内层含有成骨细胞,参与骨的生长和修复.。
3.骨髓(bone marrow)红骨髓(red bone marrow):存在于骨髓腔(6岁以前)与骨松质间隙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具有造血功能,是人体内主要的造血器官;黄骨髓 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仅存在于成人的骨髓腔内
4.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ina)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与椎下切迹彼此围成,内有脊神经和小血管通过。
5.椎孔(vertebral foramen)  由椎体和椎弓围成,彼此连成椎管,容纳和保护脊髓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6.胸骨角(sternal angle) 由胸骨柄与胸骨体连结处形成微向前突的角,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间隙的标志。
7.翼点(pterion)位于颅骨外侧面颞窝的前下部,由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呈“H” ,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骨质薄弱,骨折时易伤及该动脉。导致严重后果。
8.椎间盘(interverbral disc) 连结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具有弹性,能缓冲震荡,保护脑和脊髓。                                                   
9.骨盆界线(terminal line of pelvis) 骶骨岬、耻骨联合上缘及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相连而成的环形线,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
10.咽峡(Fauces isthmusof) 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与咽的分界部位,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
11.十二指肠悬肌(Treitz韧带)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构成,位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与膈脚之间,是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于腹后壁的结构,是临床确定空肠起始端的重要标志。
12.十二指肠大乳头(major duodenal papilla)距中切牙约75cm,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左后壁上,是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的部位
13.横沟(肝门)(porta hepatic) 是肝固有动脉、门静脉、肝管以及神经、淋巴管出入的门户
14.肺门(hilum of lung) 位肺内侧面的中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等出入的门户。
15.肺根(root of lung) 为出入肺门的全部结构被结缔组织相连,外包以胸膜构成。                                                                                                                                                                                                       
16.肾门(renal hilum) 位肾内侧缘的中部,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及淋巴管等 出入的门户。
17.肾蒂 (renal pedicle) 出入肾门诸结构的总称,右侧肾蒂较左侧端短。由前-→后: 肾静脉、肾动脉、肾盂。由上-→下:肾静脉、肾动脉、肾盂
18.肾窦 (renal sinus) 由肾门伸入到肾实质内的空腔。肾窦内主要结构: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肾血管、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等。
19.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 为尿道内口与左、右输尿管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特点 黏膜平滑无皱襞;临床意义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20.精索 (spermatic cord) 是从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腹环之间的圆索状结构的总称。其内容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淋巴管、神经以及表面的被膜等。
21.阴道穹(fornix of vagina) 阴道上端包绕在子宫颈阴道部的周围所形成的环形间隙,后部 最深。并与子宫直肠陷凹相邻。两者间仅隔以阴道壁和腹膜。陷凹内有积液时,可经阴道穹后部穿刺引流。以便诊治疾病
22.大循环(systemic circulation)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分支→周身毛细血管→小静脉→中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内流动脉血,静脉内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
23.小循环(pulmonary circulation)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动脉内流动的是由大循环经静脉流回到心的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的是经肺部气体交换后的动脉血。
24.卵圆窝(fossa ovalis)位于房间隔右侧面的前下部,是一卵圆形凹陷,为胎儿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此处壁较薄弱,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25.心包腔(pericardium cavity)由浆膜性心包的壁层和脏层在大血管根部相互移行而围成的腔隙。腔内含少量浆液—心包液。
26.动脉韧带(arterial ligament)又叫动脉导管索,位于肺动脉干分叉处的稍左侧与主动脉弓之间的一结缔组织索,为胚胎时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动脉导管如在出生后6个月尚未闭锁,则称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一种。
27.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为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起始膨大部分壁内有压力感受器,感受血压刺激,从而调节血压。
28.颈动脉小球(carotid glomus)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后方一个椭圆形小体,为化学感受器,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浓度的变化,从而调节呼吸。
业务搞上去
韦伯分布29.静脉角(venous  angle) 同侧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形成的夹角,左静脉角有胸导管注入,右静脉角有右淋巴导管注入。
30.危险三角:(dangerous area)指两侧口角至鼻根之间的三角形区域。面静脉与颅内静脉有广泛的交通;面静脉在口角以上没有或极少有静脉瓣。
31.乳糜池(cisterna chyli) 由左、右腰干和肠干在第一腰椎体前方汇合而形成的囊状膨大,是胸导管的起始部。
32.感受器(receptor) 是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能接受体内、外环境各种特定的刺激并将其转变为神经冲动,经相应的神经传导通路传递到大脑皮质而产生各种感觉。
33.感觉器(sense organ)感觉器是由感受器及其辅助装置共同组成,又称感官,如视器、位听器等感觉器
34.视神经乳头(optic papilla) 为视网膜后部的一圆盘形隆起,也称视神经盘,是节细胞轴突向后汇聚而成,此处无感光细胞,故称盲点。
35.黄斑(macula lutea) 为视神经盘颞侧约3.5mm处的一黄小区,其中央凹陷处称中央凹,是视力最敏锐的部位。
36.听骨链(the chain of auditory      ossicles) 由锤骨、砧骨、和镫骨以关节和韧带连结而成,位于鼓室内,锤骨柄连于鼓膜,镫骨底封闭前庭窗;可以将声波的震动传入内耳
兽药管理条例
37.螺旋器(the spiral organ):又称Corti器  位于蜗管鼓壁(又称基底膜,或膜螺旋板)上,是听觉感受器,感受声波的刺激
38.反射(reflect) 神经系统接受内外环境的刺激并作出适宜的反应的调节过程,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39.反射弧(reflect arc) 为反射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40.灰质和白质(gray matter and white matter)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胞体和树突聚集所形成的结构,颜灰暗,称灰质;由神经纤维(轴突及其髓鞘)聚集所形成的结构,颜白亮,称白质
41.皮质和髓质(cortex and medulla) 位于大、小脑表面的灰质称皮质;位于大、小脑深面的白质称髓质。
42.神经核和神经节(nucleus and ganglion) 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形成的团块状结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称为神经核;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称为神经节。
43.神经和纤维束 (nerves and fasciculus) 起止、行程、功能相近的神经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聚集形成的结构称纤维束,在周围神经系统聚集形成的结构称为神经。
44.第四脑室(fourth ventricle)位于菱形窝与小脑之间,向下通中央管向上通  中脑水管、 第三脑室;向后通      正中孔;向两侧通左右外侧孔。
45.脑干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在脑干中分布相当宽广、胞体和纤维交错排列成“网状”的区域,称为网状结构。通过上行激动系统传导非特异性冲动,使大脑皮质保持意识水平、清醒状态通过网状脊髓束参与运动调节。通过网状结构内的生命活动中枢,保证心、血管活动、呼吸活动。
46.小脑扁桃体(tonsil of cerebellum)为小脑半球下面内侧的椭圆形隆起,位于枕骨大孔的后上方,当颅内压骤然增高时,其可嵌入枕骨大孔,形成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挤压延髓,危及生命。
47.基底核(basal nuclei)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包埋在白质内,由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组成
48.纹状体(corpus striatum)是尾状核与豆状核的总称,位于丘脑外侧分新旧纹状体,新纹状体有尾状核,豆状核的Putamen旧纹状体为豆状核的苍白球g长城客户管理系统lobus pallidus
49.白交通支:节前纤维组成只存在于胸l~腰3;脊髓灰质侧角→白交通支→          胸l~腰3各脊神经的前支交感神经节之间。
苏南人力资源市场50.硬膜外腔(epidural space) 为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的窄腔,内含脂肪和椎内静脉丛,与颅腔不相通,腔内呈负压腔内有脊神经根通过,临床上常将麻醉药注入此腔内即硬膜外麻醉,目的是麻醉经过此腔的脊神经根。
51.蛛网膜下腔(subarachniod  space) 为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充满无透明的脑脊液,可在某些部位(如终池)穿刺抽取脑脊液或注射药物。
52.大脑动脉环(cerebral arterial circle) 位于脑底部,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的周围,由前交通动脉、左右大脑前动脉、左右颈内动脉、左右后交通动脉、左右大脑后动脉互相连
接而成。当该动脉环完整时,若构成此环的某一动脉血流减少或被阻断时,可通过此环调节使血液重新分配。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30: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737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静脉   动脉   位于   形成   结构   神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