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数的产生——精选推荐

复数的产⽣
形如的形式在数学中被定义为复数,其中为虚数单位,、为任意实数
秘密接头详情要说复数的产⽣,先从数的演变史开始说起。
最初,⼈们从⾃然界中启发,得到了数字1、2、3……,当然还有0,这就是⾃然数,来源⼈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接着,如果1个馒头要均分给5个⼈,要怎么分,每⼈分多少呢?1段树枝被折成相等的2半,那⼀半是多少,怎么表⽰呢?⼈类为了知识的记录和⽂化的传播,⼀切从简,就发明了分数,当然也可以写成⼩数的形式:
=0.2,=0.5,=0.6等等。
到⽬前为⽌,来⾃于⼈们对现实世界的直观总结所建⽴的数字表达,它有明显的可参照对象、有轨迹可循、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们后来就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就叫它们为有理数。即所有可以表⽰为分数形式的数都叫有理数,当然⾃然数也可以表⽰为分数
=0,=1,=3,=2,=5……。
随着⼈类⽂化的不断迭代发展,数学运算和数学表⽰在不断的丰富,除了法、-法,根据类似2
2 2(3个2相加)难道就不能表⽰为更简单的形式么?3x2,于是乘法诞⽣,因为对于
3 3 3 3 3 3
3 3这样的繁琐的运算,可以⽤更简单的表⽰8x3,so easy!
⽂化再次不停地迭代,5x5=25,3x3=9,2x2=4,是否完全可以再简单地表达?⼈类总是向着⼤道⾄简的⽬标前进,于是5x5==25,2x2==4……,有了平⽅数。
⼈类⽂化在迭代中不断地向前狂奔,有些⼈就脑洞⼤开了,不对呀!4是2的平⽅,9是3的平⽅,16是4的平⽅,妈呀!也就是说1的平⽅是1,0的平⽅是0,那么在平⽅结果中,只有0、1、4、9、16、25……会出现,那中间是不是少了很多数啊,谁的平⽅是2呢?⼜谁的平⽅是3呢?谁的平⽅是5?……连续⾃然数平⽅的结果并不是连续的⾃然数!
好吧,既然谁也不知道?那就给它个定义吧,难道还有数学不能描述的世界吗?数学就是为⼤世界服务的,必须补上这个漏洞,好嘞,的平⽅就是2,它表⽰=2,类似的=3,甚⾄还有=5等等。
突然感觉不好把握了,那么既然已经定义并存在了,它到底是多少啊?因为1的平⽅是1,2的平⽅是4,
的平⽅是2,所以肯定⽐2⼩,也肯定⽐1⼤,但是能具体和其他数⽐较⼀下吗?⾄少知道⼤概是多少吧?突然发现,这已超出当时⼈类的脑洞了,不好理解了。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公元前500)是古希腊的⼤数学家。他提出“万物皆为数”的观点:数的元素就是万物的元素,世界是由数组成的,世界上的⼀切没有不可以⽤数来表⽰的,数本⾝就是世界的秩序。
为了理解,为了客观形象地认识它,就让现实世界来描述它,在⼏何学中,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形,其⾯积很好算,⽐如边长为1⽶的正⽅形⼟地⾯积为1x1=1平⽅⽶,那么它的对⾓线是多少?根据勾股定理,设对⾓线长为,那么 =,即=1 1=2,好了,=,对,那个对⾓线的长度就是你们要的的⼤⼩。
axara
但是,究竟⽐1或者2或者任何其他整数⼤多少,能给⼀个⼤⼩⽐例吗?就像=0.6⼀样。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弟⼦希伯索斯(Hippasus)发现了⼀个惊⼈的事实,⼀个正⽅形的对⾓线与其⼀边的长度是不可公度的(若正⽅形的边长为1,则对⾓线的长不是⼀个像往常⼀样讲道理的数,它不是正常数),它真的没有办法⽤分数来表⽰,可是它确实存在啊!这⼀不可公度性与毕⽒学派的“万物皆为数”(有理数)的哲理⼤相径庭。这⼀发现使该学派领导⼈惶恐,认为这将动摇他们在学术界的统治地位,于是极⼒封锁该发现的流传,希伯索斯被迫流亡他乡,不幸的是,还是遇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
的门徒,在⼀条海船上被残忍地投⼊了⽔中杀害。
没天理啊,没有道理啊!于是⼀个没有道理的数(⽆理数)就这样出现在了数学领域中。欧⼏⾥得(约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5年)《⼏何原本》中就提出了⼀种证明是⽆理数的经典⽅法。圆周率、以及后来发现的⾃然常数= ……等等都是⽆理数。
“万物皆为数”如果继续有⽤,那么就得让数域继续膨胀,于是把⽆理数拉进队伍⾥!有理数和⽆理数合在⼀起被称为实数,为什么叫作实数,这是因为和虚数相对应的,有实就有虚,好了,就引出来今天的主⾓,虚数!
如果说实数是来源于对⾃然界数量的刻画(英⽂中标量、也叫纯量scalar,就是刻画的意思),有理数是来源于对⽐列的刻画,⽆理数是来源于对某种长度的刻画,那么,虚数就是⼈为制造的,是在现实⽣活中完全不到实际相应背景的,它⽤英⽂单词imaginary来表⽰,imaginary的英⽂原意即为虚构的、想象的、假象的,简写为。
为什么⾮要假想⼀个这样实际不存在的数呢?因为在当时的数学公理体系中,时常有以下这样的现象发⽣。
芜湖市民心声对于1元2次⽅程=1的解是1和-1,如果是=-1呢?它有解吗?
数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是对称的、完美的、⽆所不包的、没有漏洞的,我不能⽆视=-1,好吧,当然我们也可以回避它,在数学史上,⼤家就是这么做的,“我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很长时间都没有需要解决的紧迫性。
⼀个正数乘⼀个正数为正数,⼀个负数乘⼀个负数也是正数,因此,⼀个数⾃乘之后必然为正数,不管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也正因为如此,古希腊学者丢番图虽然知道1元2次⽅程有2个根,但其中有⼀个为虚数时,他宁可认为这个⽅程是不可解的。⼀直到16世纪,数学家们都普遍认可丢番图这种处理虚数的办法,“我们就是⽆视它!”。
事情的转机是这样的,⼈类不仅仅满⾜于求2次⽅程。
16世纪意⼤利⽶兰学者卡当(1501⾄1576)在1545年发表的《⼤术》⼀书中,公布了3次⽅程的⼀般解法,被后⼈称之为“卡当公式”,由它奠基了3次⽅程解的通⽤公式。
对于3次⽅程 p q = 0的其中⼀个解为:
=
⽐如:- 15- 4 = 0
就会得到= ,对于的出现,按照传统的认识,我们肯定会⼀脸懵逼,按照以前的定论,这个⽅程就该⽆解了,⼀出现负数开平⽅,就像=-1这样,我们会认为是没有结果的,这⼀页会被翻过去的。但是如果你把4带⼊-15- 4 = 0,你会发现它是有解的,⽽且该⽅程通⽤解法的另外两个解公式,也会出现。是公式错了吗?也不是啊,当没有出现负数开⽅的时候,依靠公式计算的结果就是正确的啊!
好吧,那么就让我们暂且勇敢⼀点,认为是没有错误的,因为=121,我们暂且可以认为=11,
因为,按照运算规则得到的=2 11,
所以得到= =2 2-=4,嗯嗯,结果很正确。是的,虽然在运算途中出现了,但在结果⾥它没有出现,⽽且我们得到了正确的结果。诸如类似这种负数开⽅在很多数学运算中都会出现,如果你允许它的存在,继续计算下去,它不但不影响结果的正确性,⽽且它有助于得到正确的结果,它已成为诸多数学运算得到正确结果的有效桥梁,说明它很科学,它的存在很有必要。
既然它是必要的,我们为什么就不承认它呢,好吧,我们就认为=,它是1个虚数单位,并且规定= -1,= 1,= -1,但是它实在不是我们现实世界中的所见即所得,所以就给它起了个名字“虚数”,纯粹虚构的数。
每次数域领地扩⼤的时候,都会冲击着某些⼈的灵魂, “虚数”这个名字本⾝就代表着最初的偏见。16
、17世纪欧洲⼤多数数学家都不承认负数是数,帕斯卡(法国数学家1623⾄1662)认为从0减去4是纯粹的胡扯,还有毕达哥拉斯学派把发现⽆理数的希伯索斯扔到海⾥⼀样,虚数的出现还是引起了数学界的⼀⽚困惑,当时很多⼤数学家都不承认虚数,莱布尼茨(德国数学家1646⾄1716)在1702年说:“虚数是神灵遁迹的精微⽽奇异的隐避所,它⼤概是存在和虚妄两界中的两栖物”。1633年,笛卡尔(法国数学家1596⾄1650)正式给出了“虚数”的称谓,不过他并不承认虚数的存在。⽜顿也是如此,他认为虚数并不能够在他的物理世界中得到意义,所以拒不承认虚数的存在。欧拉(瑞⼠数学家1707⾄1783)在《代数指南》中说“所有如、、、之类的表达式,皆不可能,或者说为虚数……⽽在这类数中,我们可以真正地断⾔,它们既⾮零,⾮⼤于零,亦⾮⼩于零,这必然使它们成为虚幻的或不可能的”。
好吧,我们来正式地梳理⼀下“虚数“的成长史:
拉斐尔.邦贝利(意⼤利数学家1526⾄1572)在1572年发表的《代数学》中总结整理了卡当《⼤术》中的发现,提出负数的平⽅根很有可能是⼀种全新类型的数字,他称之为“复杂的数”,⽽且他还详细的介绍了“复杂的数”计算规则。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1637年在其《⼏何学》中第⼀次给出“虚数”的名称,并和“实数”相对应。
棣莫弗(法国数学家1667⾄1754)在1722年发现了著名的和虚数运算有关的棣莫弗定理。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
达朗贝尔(法国数学家1717⾄1783)在1747年指出,如果按照多项式的四则运算规则对虚数进⾏运算,那么它的结果总是的形式(、都是实数)
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欧拉在1777年《微分公式》第⼀次使⽤符号来表⽰。
威塞尔(挪威测量学家1745⾄1818)在1797年试图给予这种虚数以直观的⼏何解释,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阿尔冈(德国数学家1777⾄1855)在1806年公布了虚数的图象表⽰法。
即所有实数能⽤⼀条数轴表⽰,同样,虚数也能⽤⼀条数轴来表⽰,但是两个数轴是⽆关的,在数学的平⾯上,⽆关的维度最直观的表达就是正交,即把实轴和虚轴正交,横轴上取全部的实数的点,纵轴上取全部虚数的点,那么平⾯上的其他点,就是表⽰那个数既含有实也含有虚的,这下⽤⼀个平⾯就包含了所有的数系。
⾼斯在1831年,⽤实数组(,)代表复数,并建⽴了复数的某些运算,使得复数的某些运算也像实数⼀样地“代数化”。也是他在1832年第⼀次提出了“复数”这个名词。⾼斯不仅把复数看作平⾯上的点,⽽且还看作是⼀种向量,并利⽤复数与向量之间⼀⼀对应的关系,阐述了复数的⼏何加法与乘法。
1831年⾼斯认为复数不够普及,次年他发表了⼀篇备忘录,奠定复数在数学的地位。柯西及阿贝尔的
努⼒,扫除了复数使⽤的最后顾忌,后者更是⾸位以复数研究著名。
⾄此,复数理论⽐较完整和系统地建⽴起来。
这个⼤厦就是复数体系,英⽂为complex number, complex就是复杂的、复合的意思,复数就是复合了实数和虚数的复杂数系,因此可以表⽰为,是实部,是虚部,和的⼤⼩分别是对实部和虚部⼤⼩的刻画,当为0时,那就是在实数域裸奔,当为0时,那就是在虚数域飞翔,所以有实轴和虚轴的平⾯也可以称为复平⾯,任何⼀个复数也可以表⽰为有序实数对,它们分别表⽰⼀个复数在实、虚两个维度的⼤⼩。
与纯粹的实数不同,在复数集合中有可能不存在⼤⼩关系,也就是说两个复数之间也许不能⽐较⼤⼩。任何量的⼤⼩⽐较都是在1个维度限定下进⾏的,当超越1个维度时,量的传统⼤⼩⽐较将毫⽆意义。回想我们最初的定义:数字是那些能够由⼩到⼤进⾏排列的符号,在这个意义上,复数确实不是数字。这并不意外,在它的定义平⾯上,它们还有⾃⼰的⽅向属性,这也使数变得越来越抽象了。但是,复数集合是强⼤的,它包含实数集合,因为只需要在复数中令虚数前⾯的系数为0就可以了。
复数的存在,保证了n次⽅程根的完备性,只要允许“真根”(正实根)、“假根”(负实根)和“虚根”(复数根)存在,n次⽅程将有n个根,⼀个⽅程解的数量与它的次数相同,这是”代数基本定理“。
欧拉和⾼斯⽤复数来解决代数和数论。
哈密顿(爱尔兰数学家1805⾄1865)⽤复数来研究物理,并根据复数发明四元数理论。
柯西和⾼斯设计了适⽤于复数的微积分,被证明⾮常强⼤。
王永庆的球童
法国数学家雅克.哈达玛说:“实数领域中两个事实之间的最短路径经由复数领域“
下⾯就是数的进化史,不断有新数被编进队伍,数也越来越抽象,但也越来越强⼤。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20: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698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复数   虚数   世界   数学   实数   运算   数学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