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类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的Meta分析

中医体质类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的Meta分析
A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CM constitution
types and ischemic stroke
郭小妹刘迎春杨绮云王芹李智万丽吴晓霞董丽娟*
(中山市中医院,广东 中山,528400)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21)01--05证型:BGD
【摘要】目的:总结有关中医体质类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的现状,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出所有评价中医体质类型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有对照数据的Meta分析,并以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达效应值。结果:最终纳入文献6篇,均为横断面调查研究。样本量总计19 060例,其中脑卒中患者1 067例,对照组17 993例。痰湿质、血瘀质占脑卒中患者的比例分别为17.71%(8.95%,24.50%)、13.78%(6%,34.27%)。Meta分析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痰湿型体质、血瘀型体质的发病风险的
OR值分别为2.43(95%CI:1.50,3.92),1.72(95% CI:1.34,2.21)。而平和型体质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保护性因素(OR = 0.14, 95% CI:0.05,0.44)。结论:痰湿质、血瘀质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以痰湿质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最为密切。今后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提高研究质量,为未来中医药防治脑卒中提供参考证据。
【关键词】中医体质;脑卒中;相关性;系统评价;Meta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According to summarize the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CM constitution types and ischemic stroke, distribution rules of TCM constitution type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explored in this article, 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based medical evidence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in TCM. Methods: All clinical research literatures on evaluat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CM constitution types and ischemic stroke in CNKI, VIP, Wanfang database, PubMed, Cochrane Library and Embase data base were retrieved by computer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data was performed in Review Manager 5.3 software, and the effect value was expressed by odds ratio and it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Results: Finally, 6 studies were included, all of which were cross-sectional surveys. The total sample size was 19 060 cases, including 1 067 stroke patients and 17 993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Phlegm-damp type and blood-stasis type accounted for 17.71% (8.95%, 24.50
%) and 13.78% (6%, 34.27%) of patient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OR values of the risk of phlegm-damp type and blood-stasis type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oke were 2.43 (95% CI:1.50, 3.92) and 1.72 (95% CI:1.34, 2.21). The balanced type was a protective factor in the onset of ischemic stoke (OR= 0.14, 95% CI:0.05, 0.44). Conclusion: Phlegm-damp type and blood-stasis type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ischemic stroke. Among them, phlegm-dampness is the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ischemic stroke. In the future, multi-center and large-sample studies are still needed to improve the research quality and provide reference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troke in TCM in the future.
【Keywords】TCM constitution types; Stroke; Correlation; Systematic reviews; A Meta-analysis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21.01.045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大于200万的脑卒中新发病例,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带来巨大的身心、经济负担[1-2]。因此,其防控工作一直是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医理论、技术在“治未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一系列临床研究报道了缺血性脑卒中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探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施治提供重要的临床证据,但迄今缺乏系统性评价文献质量和汇总研究证据。本文对中医体质类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以期获取基于较大样本的数据并提供循证证据。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所有临床研究中医体质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中文和英文文献(横断面、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等);②疾病诊断:研究对象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③体质判定:根据中国中医药学会2009年发布的标准《中医体质的分类与确定》;④结局指标:同时报道了缺血性脑卒中和正常人中的中医体质分布;⑤若有重复发表的文献,则选择信息最完备,或者最新的研究。
排除标准:①会议论文等非正规期刊发表文献;②研究对象患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癌症或其他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③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报告数据等资料不完整、且无法获取相关数据的文献。
1.2检索策略
检索电子文献数据库。其中,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维
普全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包括:PubMed 、Cochrane Library 、EMBASE 。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在中文数据库中,均采用在标题或摘要中检索(“中风”OR “卒中”) AND “中医体质”。在外文数据库中检索策略如下:#1: stroke ; #2: constitution ;#3: TCM OR Chinese medi
cine ; #4: #1 AND #2 AND #3。
1.3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应用中英文检索式,分别进行电子文献数据库检索,根据研究目的和文献纳排标准,首先,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摘要阅读,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全文阅读,并追踪检索其参考文献,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分析。对有异议的文献,则采用第三名研究人员进行仲裁。最后按照自行设计的文献资料表(见表1)提取研究者姓名,出版时间,研究时间和地区,研究对象的来源,样本量,
合胞病毒研究结果等信息,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1.4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文献质量评价由两名经过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完成,采用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 )推荐的评价标准评价横断面研究[3],如有分歧,则由第三名研究人员进行独立评价后,共同讨论,确定文献质量等级。AHRQ 量表共包含11个条目,各条目均评为“是”(1分)“否”和“不清楚”(0分);评分0~3分为低质量文献,4~7分为中等质量文献,8~11分为高质量文献[3-4]。1.5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 分析,首先检验各个研究资料是否存在异质性,若P >0.1、I 2<50%则认为同质,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若P <0.1、I 2>50%,则认为存在异质,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每项研究的效果大小通过比值比(OR )及其95%置信区间(95%CI )描述,并通过漏斗图检测潜在的发表偏倚。P <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果2.1文献检索结果
纳入研究文献一般情况:初检获得文献(449篇),其中CNKI (189篇)、万方数据库(143篇)、维普数据库(115篇)、EMbase (0篇)、PubMed (0篇)、Cochrane (2篇)。最终复筛纳入文献7篇,其中分歧文献1篇,经第3人仲裁和小组讨论后最终纳入6篇,均为中文文献。文献纳入过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纳入的6项研究均为横断面调查。研究发表年份分布为2015-2018年。各研究纳入样本量总计19 060例,其中脑卒中患者1 067例,对照组17 993例。研究开展的地区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河南共4个直辖市、省份。研究历时从5个月至3年4个月不等;病例来源包括住院及出院患者、体检人。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纳入,2项研究未报告诊断标准,余4项研究的诊断标准也都不同。AHRQ 评分结果显示,除1篇为8分可视为高质量文献以外,其余5篇研究得分均在4~ 7分之间,为中等质量文献。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研究ID
研究
地域
研究时间
研究类型
患者来源样本量
(观察组/对照组)
诊断标准
体质类型AHRQ 评分
李玉梅等,
2015[5]北京
2014年3月-
2014年10月
横断面调查
住院患者227(178/49)中华中医药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9种
7石劢等,2016[6]北京2014年1月-
2014年12月
横断面调查
体检人  3 894(76/3 818)不详
9种
5李柱等,2016[7]
河南开封
中央7台每日农经
2012年5月-
2014年5月
横断面调查
住院患者8 690(200/8 490)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9种
4王思雨等,
2017[8]
上海
2016年3月-
2016年7月
横断面调查
出院患者257(190/67)不详
9种
5陆永才等,
2017[9]
上海
2013年2月-
2016年6月
横断面调查
士运论体检人
400(200/200)1996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制定的 《中风
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9种
4胡凯旋等,2018[10]广东中山
2015年1月-2015年12月横断面调查
体检人及
出院患者
磷酸化5 592(223/5 369)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标准
9种
8
2.3卒中与非卒中人体质类型比较的Meta 分析 2.
3.1平和质
有6篇研究报道了平和质在缺血性脑卒中与非卒中人
中的分布数据[5-10]。结果显示存在异质性(I 2=94%, P <0.000 01),故采用随机模型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OR 值为0.14(95%CI [0.05
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图2)
图2 平和质在缺血性脑卒中及非卒中人中分布的Meta 分析
2.3.2痰湿质
6篇研究报道了痰湿质在缺血性脑卒中与非卒中人中的分布数据[5-10]。结果显示存在异质性(I 2=
75%,P =0.001),
故采用随机模型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OR 值为2.43(95% CI [1.50,3.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图3)
图3 痰湿质在缺血性脑卒中及非卒中人中分布的Meta 分析
2.3.3血瘀质
6篇研究报道了血瘀质在缺血性脑卒中与非卒中人中的分布数据[5-10]。结果显示不存在异质性(I 2=42%,P =0.13),
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血瘀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OR 值为1.72(95% CI [1.34,2.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图4)
图4 血瘀质在缺血性脑卒中及非卒中人中分布的Meta 分析
2.3.4其它中医体质类型
Meta 分析显示其余六种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没有显著性
差异(P >0.05),详见表2。
表2 余六种中医体质类型在缺血性脑卒中及非卒中人中分布的Meta 分析
中医体质
OR 值95% CI 值Z 值P 值气虚质  1 06717 99386<0.000 01  1.580.87~2.87  1.520.13阳虚质  1 06717 993740.020.850.50~1.460.570.57阴虚质  1 06717 99381<0.00 01  1.400.57~2.61  1.060.29湿热质  1 06717 993680.0070.960.46~1.980.120.91气郁质  1 06717 99300.620.840.59~1.18  1.000.32特禀体质
1 067
17 993
52
0.08
0.69
河北省工资支付规定
0.22~2.13
0.64
0.52
图5 中医体质类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Meta 分析发表偏移的
漏斗图
3 讨 论
3.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析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体质的强弱盛衰、属性的偏颇在疾病及其证候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中都具有重要的内在作用[11]。 本研究基于19 060例大样本人的Meta 分析结果表明,平和质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因素(OR =0.14,95%CI [0.05,0.44]),而痰湿质(OR =2.43,95%CI [1.
猎德小学
50,3.92])、血瘀质(OR =1.72,95%CI [1.34,2.21])是其危险因素。此结果也充分体现了平和质的特征:阴阳气血调和,表现为体态适中、面红润、精力充沛,往往性格随和开朗,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强。这些特质都反映了平和质人良好的健康状态,具有平素患病较少的倾向。
而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与偏颇体质的关系,中医理论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病机属于本虚标实,本虚以肾气亏虚为主,标实以瘀血、痰浊为要。早有清代王清任著有《医林改错》两卷,其中对瘀血学说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鲜明地提出了中风病“气虚血瘀论”[12],为中西医结合客观化论述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作出了贡献。而近代中医基础研究证实,缺血性中风患者均存在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增高,表现出血液高粘、高凝状态,而这一特点正相当于中医学的血瘀[13]。因此临床上,益气化瘀是中风的常用方法,且疗效确切。“痰致中风”学说最早出自中国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朱丹溪,他提出“半身不遂,大率多痰”,认为中风病机为素体血虚,血虚湿盛,湿盛生痰。痰湿内阻,阳气不得宣泄,郁而生热,使得痰浊上犯而为病。在上应该“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近年来的中医基础、临床研究将丹溪的“痰致中风”学说进一步的深化,也为指导临床提供了一定的施治依据,治痰之法已成为中风病的重要法则之一[14-15]。我们的Meta 分析结果及大量体质与疾病及证候关系的临床研究证据都提示,针对痰湿质和血瘀质的干预可能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这一措施也符合中医对于脑卒中防治急则治证、缓则调体,证体同治的方法策略。
3.2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和研究缺陷
本Meta 分析纳入的6项研究均为横断面调查研究,从总体的研究和报告质量看,各横断面研究文献均未在文中应用观察性研究的国际报告规范(The 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 ,STROBE )声明进行格式化的报告。根据AHRQ 评价标准,其中的5篇都是中等质量,只有一篇高质量研究;中等质量研究的主要缺陷为未明确报告研究对象的纳入是否连续,未描述质量控制措施、控制混杂因素的措施、评价者的主观因素、排除分析的原因、丢失数据、应答率、随访等方面的方法学信息等,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倚风险增加。而且,纳入原始文献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籍贯、民族、职业、年龄、婚姻状况、病程等一般人口学
资料因素的报告数据不详尽,缺少按一般人口学特征分层分析统计资料,无法开展深入挖掘脑卒中患者体质的各种可能影响因素。
本研究纳入的横断面研究在平和质和痰湿质人分布上具有较大的异质性,故导致研究结果可能具有一定的偏倚风险,这与各研究的地域、样本量、诊断标准等因素均有关系。已有全国范围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一般人的体质类型本身就存在着地域差异[16]。但是目前缺乏各个地域脑卒中相关体质类型分布的研究证据,高质量研究文献更是稀缺,为证据转化及应用带来困难。3.3对临床和科研的启示
本研究结果提示,从中医体质学说角度上需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主要体为痰湿质、血瘀质的人。这也为中医治未病理论提倡的“未病先防”提供了目标人和实践方向。可以根据高危人的体质
特征,进行个体化的健康宣教、精神调适、饮食调理、药物调养等,对延缓和减少中风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7]。4 结 论
本研究首次运用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 分析,研究思路可供中医体质领域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可为有关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建议类似中医体质类型与疾病相关性的临床观察性研究需采用符合循证医学标准的研究设计、报告规范等,以提高研究质量,为中医治未病以及临床诊疗提供级别较高的证据参考。参考文献:
[1]郭小妹,董丽娟,陈新兰,等.积极心理学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亲属照顾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6):2271-2274.[2]张春朝,唐莉,尹君,等.中医综合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6,8(5):142-144.
[3]曾宪涛,刘慧.Meta 分析系列之四: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4):297-299.
[4]张若林,帅兰军,李晓燕,等.出生体重与慢性肾脏病关联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 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7,12(2):93-99.
[5]李玉梅,宋月晗,杨毅玲.178例老年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析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38(2):62-64,76.
[6]石劢,刘兆兰,许美艳,等.北京城区老年人中医体质与慢性病的关系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1):28-30,46.
[7]李柱,王清峰,吴银玲,等.20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辨识相关性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7):15-17. [8]王思雨,蔡骏.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体质与慢性病关系研究[J].心理医生,2017,23(20):15-17.
[9]陆永才,王立东,钱舜斌,等.上海宝山友谊地区脑梗塞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和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4):48-50.
[10]胡凯旋,夏生林,范木耿,等.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医体质调查与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8,24(7):27-28.
[11]陈慧君,董桂英.论中医体质与高血压病[J].中医临床研究,2014, 6(11):54-56.
[12]莫秀云,张莹,钟经馨,等.急性缺血中风中医阴阳辨证与责任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特点[J].广东医学,2012,33(18):2843-2846.
[13]蒋军林,李倩.论王清任中风气虚血瘀论的理论渊源及其对后世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2007,23(3):77-79.[14]王晓蕊,张蕴慧.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痰热型中风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5):839-840.
[15]王智强,过伟峰.论中风之痰证[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90-91.
[16]冯娟,宫玉艳,李好勋,等.全国五省市一般人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1):4722-4725.
[17]刘万宏.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中风防治中的运用[J].河北中医,2016, 38(5):
764-768.
作者简介:
董丽娟,通讯作者。
编辑:田杏茹编号:EA-4200713150(修回: 2021-01-05)
中药内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概况
A study on treating acute gouty arthritis with oral TCM medicine
李楠1张军2*
(1.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2.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中图分类号:R32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21)01-0133-证型:ID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内服中药的研究与诊疗进展进行总结,主要从其病因病机、中药内服方(包括经方、经验方、中成药制剂、与西药相结合等)及临床实验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临床诊疗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药内服;综述
【Abstract】The research and diagnosis, treatment progress of acute gouty arthritis (AGA) in recent years was summarized, mainly from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the basic and clinical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CM medicine internal prescription [including Jingfang (经方), empirical prescription, TCM patent medicine preparation and integrative medicine], t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gouty arthritis.
【Keywords】Acute gouty arthritis; Oral TCM medicine; Reviews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21.01.046
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thritis,GA)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病情严重可导致患者关节破坏、肾功能受损,常伴发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等疾病。据调查我国痛风的患病率较高,达1%~3%[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临床上的表现形式以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特征。急性发作期,常采用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虽针对性强,抗炎镇痛效果好,但不良反应较大。采用中药内服法既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急性期症状,又可以改善全身状况,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更强。本文试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内服,包括中药经方、经验方、中成药等方面做综述如下。
1关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1.1中医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1.1.1中医病名及发病机制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按病证及发病机制,当属中医学“痹症”范畴,“痛风”作为中医病名最早出现于朱丹溪的《格致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21: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692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研究   体质   文献   缺血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