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业务新规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分析

理财业务新规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分析
覃子洋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摘要:为推动统一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促进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健康发展,银保监会于2018年9月28日公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新规”)。“理财新规”作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的配套实施规定,细化了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标准,共同构成了银行理财业务需要遵循的监管要求。“理财新规”将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围绕“理财新规”的新内容、新变化及其对银行理财的影响,分析商业银行的合理应对措施。
关键词:理财新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7-0344-02
一、理财业务新规的内容与影响
(一)打破刚性兑付
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
“资管新规”明确提出,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如果出现兑付困难,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并且金融机构不得在表内开展资产管理
业务。“理财新规”进一步规定,商业银行已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可按照结构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进行监督和管理,过渡期结束之后不再发行保本理财。过渡期结束之后若还存在刚性兑付行为,还会受到相应处罚。这意味着银行刚性兑付被打破,保本理财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银行理财将回归代客理财的本源。
在新规之前,银行的保本理财保本保收益,深受普通投资者青睐。保本理财作为银行理财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银行吸收存款的重要工具,同时也为银行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之后,资管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保本理财要逐渐退出市场,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替代性产品将成为主流。这些新产品无疑会增加投资者的投资顾虑,从而增加银行募集资金的难度,导致银行理财规模和中间业务收入下滑。
(二)实行净值化管理
“理财新规”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要求理财产品实施净值化管理。净值的产生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及时反映相关金融资产的风险和收益。同时,还规定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应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采用市场价值计量。此外,摊余成本法估值的范围也已经扩大。“理财新规”明确规定在过渡期内,银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可参考货币市场基金的“摊余成本+影子定价”方式进行估值。
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打破刚性兑付,不承诺产品的预期收益,更加符合银行代客理财的本质。但是由于净值化产品的风险由客户自担,不像以往的保本保息的预期收益产品,因而客户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在短时间内会有所降低。同时,在理财产品净值化过程中,如何解决估值问题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理财产品的标的通常是债券等标准化资产和非标准的资产,这些资产流动性大小不同,净值的变动也存在很大差异。净值化管理会加大标的资产的净值变动,此时,如何准确地进行估值就成为了银行的技术难题。另外,净值化产品的收益相对于以往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来说将更加明晰,部分资产的套利空间将会减小,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盈利。
(三)理财门槛降低
这次公布的“理财新规”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根据理财产品的性质和风险特点设定适当的期限和销售起点。其中,公募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由目前的5万元下降至1万元。
以往银行理财5万元的门槛使得一些普通上班族望而却步,现在理财门槛降到1万元将有力提高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可以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提高银行募集资金的能力。这是银行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体现,可以让普通投资者能够分享国家经济发展和银行业改革发展的红利。另外,“理财新规”降低理财门槛的规定也体现了国家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二、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推动净值化管理,丰富产品种类
在“理财新规”下,刚性兑付被打破,商业银行开始向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转型。如果产品结构单一,没有创新,没有针对不同客户需求设计出的贴心产品,就无法实现理财产品净值化的有效管理。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在巩固现有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产品的基础上,加强净值型理财产品设计,加快创新产品开发,不断丰富理财产品种类,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理财需求。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开发出有竞争力的净值化产品才能吸引更多公众资金,促进银行理财业务向净值化管理顺利转型,并最终推动自身理财业务的长远发展。
(二)加大科技投入,实现资管系统优化升级
商业银行要实现产品创新,推动净值化管理进程,需要强有力的后台技术支持。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要加大科技投入,对现有资产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和改造,为产品研发提供支撑。同时,考虑到净值化产品标的种类多、差异大,先进的资产管理系统能在标的估值、投资交易以及风险管理等等方面有效支持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另外,除了产品研发阶段,在产品销售和管理阶段也需要先进和完善的资产管理系统。这样才能更快速更有效的对不同客户体进行精准划分,为不同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体的理财需求,增加客户对产品的粘性,从而更好地推广净值化产品。
(三)加强风险管理,完善理财制度体系建设
根据“理财新规”,商业银行在净值化转型过程中应全面认识会遇到的各种风险,并加强风险管理,根据理财业务性质和风险特征,建立专门的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系统。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强理财资产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结合市场变动与产品实际情况,完善流动性风险监控体系。并且要按照“理财新规”的规定,加强理财产
下接(第346页)
品及其所投资资产的期限管理。二是建立健全理财产品压力测试系统。理财产品应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并把压力测试结果运用在理财产品投资运作和风险管理过程中,必要时可以根据压力测试结果进行调整,这样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三是按照“理财新规”的规定,借助至少每年一次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等方式,针对审计报告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以防范和降低风险。
(四)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一个行业要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商业银行要想顺利完成理财业务转型,优秀的人才也是一个重要支撑。为了确保理财业务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应当按照“理财新规”的规定,建立健全理财业务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加强培训,规范考核并且完善问责制度。首先,在理财产品销售方面,商业银行应加强销售人员的理财业务知识培训,确保销售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符合实际的营销技巧,为客户提供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并且不断加强理财宣传与
教育,逐步引导投资者转变固有观念和投资习惯,不断扩大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市场份额。其次,在创新产品开发和风险管理方面也需要银行不断培训,选拔出一批懂理财、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来推进这两部分工作。总之,随着理财业务转型的深入,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强化人才培养和管理,组建专业的产品研发团队、风险管理团队和营销团队,更好的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差异化理财服务,增强自身理财业务的竞争力。
佛山金马影剧院
三、结语 
“理财新规”等一系列的新规对银行理财产生了重大影响,对银行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商业银行应发挥其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准适合自身发展的定位,并通过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创新产品,加强风险防范,提高人才培养力度等方式推动银行理财向净值化管理顺利转型,在资产管理业务领域获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泽宁.对资管新规下城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思考[J].经济师,2018(10):156-159.
[2]陈荣梅.理财新规对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J].现代金融,2018(10):13-14.
牙齿模型
[3]王光宇.银行理财对于资产管理新规的理解及应对[J].银行家,2017(12):53-38.西格蒙
[4]陈新春,涂敏.理财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影响浅析[J].中国信用卡,2018(9):75-79.
[5]林铮.基于资管新规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未来发展探讨[J].时代金融,2018(11):80.
[6]周月秋,藏波.资管2.0时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与发展[J].金融论坛,2019(1):3-11.
作者简介:覃子洋(1989-),女,广西柳州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金融与财务研究。
具体解析,如表1。
表1国家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机构的管理职能设置(2018年起)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职能划分
国家知识产权局涉及专利工作与统筹协调涉外知识产权,承担全国的商标注册与管理行政职能。
国家版权局涉及管理全国的著作权保护与教育推广工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涉及反垄断执法工作,查处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与走私贩私行为等所引发的
所有经济违法案件。
四、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改革背景下行政人员的应有姿态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是一种复合型、跨学科人才,所以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体制内行政人才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以更好的适应国内以及国际上越来越激烈的知识产权竞争形势就成为关键。在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改组以后,也需要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以下简单提出几点人才培养策略。
1.展开专业性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培训
在传统中,国知局在专业性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培训机制已经相当完善,不过在新形势发展格局下,它依然具备更大的发展提升空间。国知局应该对外选择培养一批具有理工科高学历的毕业生,有针对性的为他们展开专门知识产权培训,并引导他们攻读产权专业学位,为他们获取第二学历创造契机,以加速培养知识产权管理所急需的后备人才力量,优化国知局人才年龄结构,让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构建更加灵活化和全面化。
沈阳市实验学校
2.努力参与跨学科学习
作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内的行政人员,也应该积极参与到跨学科学习当中,参与包括产权法律、法规、教育、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培训学习活动。同时也要培养自身具有良好的专业业务操作技
能与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能够尽快适应我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的国际化发展取向。所以说通过跨学科学习,行政人员就能够在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中介、知识产权战略理论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诉讼等等工作方面游刃有余,为国知局工作贡献更大力量。
五、结语
在未来,我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机构建设还应该更加注重社会效应,建立“三合一”管理模式,从传统的“分散管理”理念与行为中走出来,逐渐转向“统一化管理”构建具有中国特的、与国际化接轨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杨美琳.论我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J].保定学院学报,2012(2).
孙睿小说作者简介:王宬铭(1991-),男,汉族,湖北武汉人,本科,初级职员,现工作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上接(第344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6:2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685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