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指导纲要”引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探索

2021年5月第5期
高教论坛
Higher Education Forum
May2021.No.5
以“指导纲要”引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探索
郑黎明,李娟
(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贯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敵入课程建设。工科课程的鲜明技术源头与文化氛围,使其具有课程思政的内在优势;以“溯源、it踪”为切入点,传播时代精神、行业精神,做好先期调研、抓好建设思路、全面实现功能、提升课程内涵,全过程思政,实现止德树人教育本质。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带动课程思政深度,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引领、个人实践、纪•律监督的作用,有利于工科专任教师思政体系建设。
关键词:课程思政;指导纲要;工科;行业精神;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719(2021)5-0033-04
作者简介:郑黎明(1989-),男,山东德州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复杂油气藏物理一化学复合开发理论;李娟(1990—),女,河北衡水人,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保障。
收稿日期:2020-10-21修稿日期=2020-11-24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m指出: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四个相统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工科课程思政建设过程探索性寻根溯源,将时代精神、行业精神融入课程设计环节,有利于形成类型丰富、内涵深入、功能全面的课程精品内容,为培养高素质工程领域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一、工科课程思政必要性与优势
工科是应用数学、化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它既包含如材料科学、信息、计算机、建筑、机械、汽车、电子、电气、水利、仪器等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学问,又包含为适应高技术发展需要而建设的新工科。
工科开展思政教育具有必要性。工科的培养目标直接面向培养什么人,中国开设工科专业的高校多、专业广、学生数量大,工科教育为中国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大规模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工科教育侧重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来解决问题,但又绝不限制于智育,还应涵盖德育。中国的传统文化号召有德有才是人才、德才兼备,中国高校教育应致力于服务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忽视德育使学生缺少对历史使命的担当,对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缺少荣誉感、紧迫感与行动力,在从事管理、设计、生产过程时缺少“工程伦理”的认同和考虑閃;在国际化人才流动频繁的当下,德育不足导致的人才流失,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课程思政育人格局面向全员、全程、全课程,打造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全天候协同效应⑵,工科专业课程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科课程思政责无旁贷。
工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能够弥补德育短板。工科专业讲思政,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专业院系、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等的思政开展方法,后者易于将思想政治理论与综合素养相联系,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和立场,而前者易于将思想政治文化与专业建设需要、综合素养相联系,用通俗的语言讲述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工科开展思政内容建设科学、正当、丰富。工科植根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需求,与文化气息、历史背景具有紧密联系。工科课程思政具有天然的历史源头与文化氛围,能够通过讲述工程背景、国内技术发展史、英模典范,带动学生的精神世界,打开动力源头,不会把政治教育误认为是意识形态的洗脑曲。
钻井工程课程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的专业课,也是专业骨干课,以培养未来钻井工程师为宗旨。伴随着国家油价起伏和石油行业转型,石油工程专业就业受到影响,但人才教育工作仍需坚定不移地开展,为国家、行业输送人才,以保障能源安全;钻井工程作为石油开发过程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
在人才动员、质量培育、岗位输送方面更不能落伍。积极响应课程思政建设号召,钻井工程从教学目标、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课后反馈等环节深化教学设计,贯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本质,实现人才教育过程有思想、有灵魂、有能力。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文件的制定过程,进一步突出了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结合专业背景认识、遵守石油与天然气行业的职业行为准则。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加深学生们对石油行业的深入认识,加强对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视程度。
噪声预测二、以指导纲要引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面向怎么培养人的过程,是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对教师个人和教学团队的意识、能力的提升页。以钻井工程课程为例,说明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挥先期调研优势,深化思政内容建设;寻与时代精神、行业精神的融合点,提高学生课程重视程度;全方位完善课程功能,实现德智体美多角度育人;提升教学着力点和课程内涵,以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引领学生;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实现精品化、常态化共举。
(一)充分发挥先期调研优势,深化思政内容建设
课程思政的难点在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切入与高度,工科课程教师队伍通过开展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充分发挥思政教学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学单位的作用,学习如何深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提前设计目标定位。工科课程思政应聚焦于协同作用,避免走人与专门的思政课程比拼认识高度的误区,构建多层次课程思政体系;不同课程利用差异化特点,挖掘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百花齐放的思政教育内容,避免思政内容模块与专业知识模块的孤立现象。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捜集典型事例。课程思政的深刻与否、新颖与否,影响着学生们的兴趣。推动大学生对工科课程思政的认同,需要教师在思政内容上下功夫,工科教师利用网络捜集类型丰富(视频、歌曲、图文等)、角度各异(三不同:不同章节,不同案例,不同教育功能)的案例题材,形象生动地利用多媒体展示,符合当下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前期调研题材应聚焦于唱响社会主义建设主旋律,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寻与时代精神、行业精神的融合点
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即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职业理想与道德的教育。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
寻与时代精神、行业精神的融合点,是深入落实指导纲要的简便有效途径。融合点寻时,应结合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讲中国事,话中国梦。习近平指出,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一场接力跑。围绕时代精神、行业精神的接力发展,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同样可以盛开发展的花朵页。
一方面,“溯源”,寻专业课程的历史文化背景,从源头上与思想政治理论的融合点。有故事、有溯源的思政教育,能够实现同学们的精神共鸣,从第一节课牢牢抓住大学生的时代追求。另一方面,“追踪”,紧跟专业课程相关的国家、行业建设实时动态,从脉络上与思想政治理论进步并肩。有发展、有创新的思政教育,能够将大学生的个人价值、专业的应用价值和精神的时代价值联系在一起。例如,钻井工程课程绪论部分,既讲述“铁人”王进喜的光辉事迹,阐述大庆精神,宣传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人为国家能源需求大无畏献身的革命情怀,号召大学生投身能源服务岗位;同时也讲述“新时代铁人”王启民科技报国的贡献,深刻体会“铁人精神”的传承性。
(三)全方位完善课程功能
传统工科课程更加强调对知识的传授过程,OBE.CDIO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使得工科课程目标转向学
生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新工科课程建设则进一步强调了国家战略学科的创新要求。课程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使得课程“智育”功能进一步完善。
工科课程思政兼具德育功能,实现协同育人目的。专业内容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同步,使得课程功能得到全方位体现。指导纲要指出,专业教育课程需基于不同学科专业的特、优势以及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专业课程拓展科学合理,做到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从专业与行业、国家与国际、历史与传统文化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以钻井工程为例,思政阐述角度涉及历史典范、中国精神、发展眼光、探索精神、安全意识等多方面。
重视德育过程和细节的多样化。思政内容的广泛性、工科课程的多样性、教师个人体会的差异性,使得不同课程的德育过程千差万别,功能细节可能也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对于思政的实现方式而言,思政教育应落到具有普适性、综合性的精神、文化、意识等“软科学”层面。部分基础性课程思政设计时“认为增加应用案例即实现课程思政目的”是一种浅层的教育思想,该类思政的功能性需继续拔高,可以将思政知识点延伸到行业需求、未来导向或潜藏的科研探索精神,让学生重视实践和探索。就思政的教育目的而言,课程的最终功能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于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思政实施过程应进行有效监督,防止思政教育变形变味,成为教师个人言论的“自由堂覽
(四)提升教学着力点和课程内涵
具有科学精神。指导纲要针对不同学科(文、史、哲、经、管、法、教育、理、工、农、医、艺术以及职业学校⑵)分门别类地提出了思政内容建议。理工类课程注重知识的连贯性、推导的严谨性、设计过程的科学性、应用效果的有效性。坚持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在知识传递的同时可告知大学生要讲事实、讲真理、讲逻辑。理工科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重视创新思维。除了上述工学类课程思政内容建议,部分工科课程可选择性地参考理学类课程思政内容建议,引入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德育鼓励智育,将创新思维启迪在课堂活动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展开。利用家国情怀、青年担当、行业需求等,调动学生们针对工科课程存在的技术或科学问题进行思考、联想、类比,发挥青年人敢想敢做敢拼的优势,以头脑风暴、循序渐进启发、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思维创新启蒙。
以钻井工程课程“钻机与钻具”一节为例,在讲述PDC钻头时,结合2020年我国新钻成重点预探井“轮探1井”施工经验,摆事实,讲道理,说明课本“PDC钻头不适合软硬交错地层”结论的局限性,同学们反思科学发展进程,明白应该加强学习课本知识,但也不能搞“本本主义S在综合对比不同钻头特点后,
于永利转而开展课堂头脑风暴,让学生们联系燕山大学优势学科机械工程与特种材料,提出改进钻头或实现缩短起下钻时间的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奇思妙想纷呈。
季奎顺(五)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
课程思政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某一类型,同时也不应局限于某一(或多)节课,应重新梳理课程知识框架与行业精神、时代精神的结合点,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O
完善教学文件。需要建立全方位的教学日历、教学方案,并适时结合学校教学文件修订契机,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中明确思政意义。钻井工程在每一章均开展了课程思政,涉及铁人精神、宣传安全理念、装备发展与中国制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钻井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团队合作、走能源报国之路等八个方面,以课程内容引人课程思政,以课程思政渗透课堂启蒙。
开展课后回顾。课前调研准备环节、课中授课环节、课后回顾环节是课程思政的完整组成部分。开展课后回顾,一方面,通过学生反馈和教师自我回顾,反思课程思政环节的影响性,为下次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做好思想、案例、环节准备;另一方面,回答同学们关于职业内容、职业精神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同学们投身各类工程职业的荣誉感。
重视反馈与评价。建立课程思政反馈制度与评价体系是课程思政进步的必要步骤,有利于教师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完善课程思政设计。例如,在学生课程评教中,可增加课程思政内容的满意度选项;韩宪洲⑻认为课程思政评价要从课程育人目标出发,检査课程思政是否真实开展,评价过程重在把握方向、统一认识、强化规范等。
三.广西桂林工学院
郑盈盈
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工科课程思政水平
课程思政是以教师(个人或团队)为主导的德育过程,指导纲要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广共享”“强培训”“重合作”“树表率”“深研究”等多方面的要求,课程思政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这一主力军。工科教师个人的思想政治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科课程思政的宽度和深度⑷,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养具有必要性;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发挥先锋思政引领、团队集体思政讨论,加强思政过程监督,是工科专任教师课程思政深化建设的必要步骤。
(一)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坚定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开展跨学科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教研室)进行思政课程学习,提高个人对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水平,探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如何引入时政热点,增强文化涵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二)发挥党员引领,强化团队(集体)建设优秀党员、党员领导干部积极深入课堂,尤其是专业负责人、学术带头人、骨干课教师与教学名师,发挥典型和示范作用,重在如何将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工科课程内容更好地进行联系,形成专业化、一体化的思政实施体系。
以专业系部为平台,发挥全员参与,教师团队或课程团队集体讨论⑻,对课程思政的实施环节系统性、教育内容合理性、专业联系密切性、人员组织有效性、实施文件规范性等进行确认,建设形成特、深入的思政课程。尤其是对工科课程知识点、最新行业进展和最新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挂钩、映射,使得课程思政内容有深度、活力与创新。
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对课程思政的引领,增进教师课程思政的内在信念动力。通过严肃党支部会议的政治功能,引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加强教师理想信念,号召更多的党员教师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抓好党支部会议中的宣传、凝聚和服务作用3,从课程思政的设立、团队机制、内容方向上予以支持,使教师课程思政有组织高地、有内容源泉、有行动作为。
(三)开展课程思政交流与培训
通过调研教师关于课程思政的理解来看,部分教师存在认为课程思政是两层皮教学、传统漫谈式教学、思政课程教学等看法,这部分教师由于认为课程思政过于简单或过难而参与热情低。通过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师交流与培训,让更多教师获取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方法,深刻领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意义,有利于树立教师们对课程思政的正确看法,提高教师信心与胜任力,有机融合思政元素而不是生搬硬套,实现正确宣传而不是低效漫谈。
(四)以身作则,产学研结合
课程思政的丰富元素取材,要求教师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广阔的知识视角。从满足中国特社会主义需要出发,阐述工科领域基础理论、科技、工程、材料等学习和研究的必要性,将教师的个人研究动力与成果分享给学生们,形成课程思政的新的案例。个人实践案例的选择与阐述应考虑思政深度,具备德育、科技启蒙、创新启迪的动机。应尽力避免简单说明个人经历、能力、工作内容的案例,重在挖掘案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充分挖掘双创教育的内在价值。工科课程专业教师很多是学生双创教育的指导人员,应尽可能参与到具有实践性的学生指导活动中去。例如,传统实验教学中,往往仅由实验员负责讲授,建议专业教师同时参与其中,在侧旁鼓励学生联想,更多维度地开展实验操作或观察。大学生通常有申报创新性实验/实践的较强动机,但较少有清晰的思路,专业教师可根据自身研究方向为学生提供申请创意,鼓励
学生们在与教师交流或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中获得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李伟口1]关于课程思政的调研,也证明了教师以身作则宣传的感染性和有效性。
(五)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监督机制
“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思政有纪律”口兀提倡课程思政绝对不是让教师在课堂上随意讲述,无组织、无记录地当成“自留地”。专业院系、职能部门、党委等多部门,应细化课程思政监督管理制度,检查落实课程思政开展情况,从宏观方面规范思政内容的立德树人要求。
对课程思政环节进行随机性旁听,形成细化监督。就思政的切入角度、分析高度、讲述方法提出监督与建议,预防思政教育过程因教师个人言论或理论认识深度而变形走样,课堂思政内容应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杜绝宣扬所谓西方制度先进性、民主自由化。
工科课程思政是一门富有思想性、建设性、挑战性的艺术,对提升教师自身和学生的精神文化、思维方法、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以指导纲要引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溯源、追踪”,明确思政育人目标,塑造全方位思政功能和内容,从行业精神、时代精神中来,到中国特社会主义的行业服务、时代感知中去,通过实践回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宁,王喜忠•全面把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
要》的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J].中国大学教学,2020(9):17-22.
[2:|袁承志.社会责任与生命关怀:工程伦理教育的终极意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4):91-96.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
社,2017:37&(下转第44页)
校精品课程、优酷石中英教育哲学视频等)或随身听喜马拉雅哲学家讲解等,而在宝贵的课堂时间,师生专门做更有意义的行动式教育哲学:辩论、对话、交流,学生展示、汇报,教师答疑、解惑。
辩论式教学优点明显,能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思维视野,培养逻辑思辨,提升修辞表达血,但弊端不可忽视。该如何扬长避短,这也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辩论式教学方法利弊互参,只要适合教师与学生即可。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辩论赛过程中,双方言•论、行为均不可涉及个人隐私,也不得进行人身攻击或人格批评。
攻方在提问时,应提出与题目有关的合理而清晰的问题,不得有自行陈词或就攻辩所获结果进行引申,否则视为违规。
辩方应回答攻方所提的任何问题,但涉及个人隐私或违反规则的,辩方应简要说明理由,可不予回答。
辩方在未听清楚时,可要求攻方重述其内容,但不得恶意而为之。
辩论进行期间,辩手必须服从主席的安排。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论教育哲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6,1(37):
45-48.
[2]刘航,金利民.英语辩论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实证
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5):24—28.
[3]朱兆义.辩论教学和地理素质教育[J].南宁师范高等专
(上接第36页)
[4]尉迟光斌.以“政治理性素质说”解“思想教育洗脑说”——
基于受教育主体的视角[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6):127-132.
[5]刘丽波,徐亚旭.思政课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中的引
领作用初探[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5):50-52.
[6]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1)=6-15.
[7]杜书珍.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易切削不锈钢
业技术,2020,19(11):43—47.
[8]韩宪洲.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
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
(2):1—6,15.
科学校学报,2000(3):75-77.
[4]沈晓敏.提升课堂辩论深度的教学策略[J].课程•
教材•教法,2014,1(34):99-104.
[5]万勇华.高校“思政课”辩论式教学中的教师角探析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2),152-156.
[6]佐长健司,沈晓敏.论社会科辩论式教学中反驳的指导方
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4,33(12):37—42.
[7]朱兆义.辩论教学和地理素质教育[J].南宁师范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0(3):75-77.
[8]刘荣,刘娅莉.辩论教学模式在中高级汉语口语课中的运
用[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3)=14-19.
[9]霍金,蒙洛迪诺.大设计[M].吴忠超,译.长沙:湖南科学
技术出版社,2011:34-36.
[10]张良,靳玉乐.改革开放40年基涵教育课程改革的知
识殳场及其意义阐释[J].教师教育学报,2019,6(1):45-49.
[11]石中英.作为一种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论辩”□].教育
文化论坛,2018,10(1):13&
基金项目:国家哲社重大项目''面向自然语言理解的逻辑构建和符号接地问题的哲学、心理学研究"(18ZDA032);浙江教育厅项目"小学生符号意识研究"(Y202043191);温州大学华侨特项目'‘马来西亚华侨对中国符号的认知特征与趋势研究”(202010)。
(责任编辑:王金明)
[9]陈媛,蒙良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四联四通”模式的探索
与思考[J].高教论坛,2020(8):1-4.
[10]陈重来.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创新机制研究
[J].高教学刊,2020(32):45—48.
[11]李伟.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山
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4):7-10,16.
[12]杨娇娇.高校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餉问
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9.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工程应用的油气增产教学实践"(2019GJJG079);燕山大学课程思政示范教学改革项目"钻井工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改革"(2020KCSZ005)。
(责任编辑:徐建平)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39: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663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思政   课程   教育   教师   建设   工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