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党校-城市公共行政学-论文)

浅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
分    校:    xxxx分校 
专    业:    行政管理 
考试科目: 城市公共行政学
学    号:  0xxxxxxxx 
姓    名:    xxxxxxxx 
分    数: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基础设施在城市地域内的延伸, 是为满足城市物质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需要, 向城市居民和各单位提供基本服务的公共物质设施以及相关的产业和部门.城市基础设施主要由能源系统、供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邮电通讯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城市防灾系统等几大部分组成。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紧密配合, 是城
市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正常运行的保证.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具有服务的公共性和两重性、效益的间接性和长期性、运转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以及建设的超前性和形成的同步性等特点。
一、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化的关系
城市基础设施可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一方面,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形成的条件。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城市形成的地点与规模, 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发展的保障。当城市发展到达一定规模后, 随着人口和产业在城市的集聚, 经济发展和环境、交通之间的矛盾会随即产生。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利于缓解这些矛盾, 如交通设施的建设, 可以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 降低运输成本; 电力输送与天然气管道的架设, 可以为城市提供稳定而清洁的能源等。这些矛盾的解决, 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另一方面, 城市基础设施有利于城市化进程中聚集效益的产生。城市基础设施的存在和发展, 促进了城市各部门专业化分工体系的发展, 高度专业化的分工进而使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 为各部门之间迅速传递人流、物流和信息流, 把城市内的各要素联接成为按一定规律高速运转的有机整体提供了条件。可以说,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产生聚集效益的决定性因素.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聚集效益又推动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城市化可以影响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有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2004 年末, 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41.6%, 根据诺瑟姆曲线描述的城市化进程规律和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处于曲线的第一个拐点位置, 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起始阶段, 待整个快速城市化进程完成后, 中国的城镇人口将达到 10~ 11 亿人, 和现状相比将增加 5~ 6亿人。如果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 基础设施至少增加 1 万元的投资, 那么当整个快速城市化进程完成后, 中国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将至少达到 5~ 6 万亿元, 这将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显著加重,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将会迅速扩大。
二、城市公共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今天,人们对政府与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正确定位问题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但对两者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领域中的定位问题,仍缺乏正确理解。目前,在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领域,关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偏差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受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和对公共物品理论的片面理解,过分强调政府直接提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作用。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管理人员存在片面理
解公共物品理论的现象,认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不宜进行市场化,过分强调政府对提供设施的责任,不积极创造有利于市场化的政策环境.另一个是没有全面和深入地认识清楚市场机制的实质和风险,片面夸大市场化的作用。与第一种认识偏差相反,一些人被少数成功的市场化案例和媒体报道上的渲染所迷惑,认为市场化方式是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办法,有的甚至将BOT项目误解为不是由政府和居民而是由投资者最后承担项目成本,有误导政府不发挥主导作用的危险.
《城市规划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在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方案方面做得不够,一方面部分城市规划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城市发展简单地“摊烧饼",在城市功能分区和定位等方面缺乏统筹安排和控制,朝令夕改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规划方案的贯彻实施。其次是城市供水、排水和热力、燃气以及电力和电信等基础设施专项发展规划参差不齐,缺乏统一规划和相互衔接。许多项目不能按照规划要求如期施工、建设和投入使用,一些项目未纳入规划和计划,建设带有盲目性。项目之间缺少协调和配套,特别是一些居民小区,配套的邮政网络、电信设施、区内道路、商业街区、环境绿化和垃圾处理等滞后于住宅建设,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昂达vx610w时尚版
建设资金短缺,是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首要问题。尽管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带动国有单位投资向基础设施项目倾斜,但积极的财政政策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在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迅速扩张的形势下,国家预算内投资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的满足率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额巨大,单靠政府无力承担,使用国外政府贷款和引进外资也有限,即使引进外资也需要大量的自身配套资金。很多急需发展的项目,就是因为资金不足,不能列入计划,无法开发。实际上,经过20年的经济发展,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成长壮大,它们当中不乏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有几十家民营企业的营业收入额和资产额均在5亿元以上,达到国家大型企业标准,完全有能力承担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经营项目。但是,由于制度和政策的壁垒,造成一方面资金闲置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又有大量项目因缺乏资金而不能上马。
监督机制不健全,项目超概算的比例平均为91%,其中,交通、电力和铁路等行业中,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超概算的比例为100%,有些项目超过原概算2~3倍。由于制度上的原因,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难题。工程质量低下,“豆腐渣”工程层出不穷,给国家建设、城市发展造成损失,甚至直接威胁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监控的法规不够完善、内容不够具体和明确,导致工程质量难以有效地提高。
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同其他经济管理一样,仍然是混合的管理模式,既延续计划经济的管理方法。在实际的运行管理中,由于重视建设过程管理、轻视运营和养护管理的思想的存在,激励和考核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管理部门间缺乏必要的整合,各个部门各自为政,难以协调工作.另外,由于管理手段和方法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的需要,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提高管理水平的对策
第一,应转变观念。公共物品理论认为,对于诸如国家安全、自然生态保护和清洁空气等纯公共物品,其消费具有绝对的非排他特性,必须由政府提供。准公共物品可以由私人部门参与生产,但并不是说政府就可以袖手旁观,相反在许多情况下和环节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大多数城市基础设施属于准公共物品,可以通过产权界定和价格机制来实现其消费的可分割性,排除不付费者的搭便车现象。所以,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提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责任者与生产者的分离,即政府有责任组织相关设施的生产,但不一定亲自建设和运营,可以交由市场完成。这就是城市基础设施实行市场化的理论基础。从国外的发展历程看,到20世纪,英、美等工业化国家的公共部门和地方政府承担起为社会提供基础
设施服务的绝大部分责任.然而,这一模式很快又暴露出了政府财政负担加大和建设运营效率低下等新的问题。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工业化国家重邀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领域.但这一次变化与以往不同,不是对谁处垄断地位的简单划分,而是要建立一种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伙伴关系,倡导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政府对私人部门的相关活动也有了较完善的法律法规约束和很强的监管能力.
抓狼联盟
因此,在推进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市场化过程中,必须首先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设施建设规划方面,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市场化方式为辅,在中长期,可以期望市场化方式发挥较大作用;在设施的运营管理等方面,可以全面实行市场化.此外,政府在推进市场化中应该发挥3个作用:一是创建市场,确立企业参与基础设施领域的法人地位,建立相关收费体系,界定不同市场化模式下的产权制度。二是规范市场,全面制定城市相关设施建设规划,避免市场化过程中设施建设的盲目性;确立民营企业准入和公平竞争规则,避免鱼目混珠,恶性竞争;通过调控收费价格,保证所有人都能享有设施服务;严格监管,保证产品质量。三是扶持市场,通过税收、土地、用电等优惠政策和技术及信息咨询服务,扶持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市场化。
热传导方程
七台河市高级中学第二,要加强城市规划.为加快城市化进程,要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城市环境容量,重点研究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合理调整布局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目标,努力抓好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以及城市设计工作,搞好城市供水、排水、燃气、集中供热、供配电、抗震防灾和综合交通等专项基础设施发展规划,重视城市中心区和重要节点的设计工作,努力提高城市规划水平.要积极与国外高水平规划设计单位进行业务交流,加强对规划设计队伍的培训,提高规划设计的整体能力和规划设计水平。有计划地进行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全面提高城市化水平.
第三、建立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必须先行的重要部分。其中除极少数与自然垄断有关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或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安全的重大项目仍然必须由国家代表全民独占经营外,其余行业都应打破行业垄断,引进竞争机制。
融资方式的创新。积极开拓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融资渠道,当前大规模的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受到国家财力的制约,为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积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在积极利用银行贷款的同时,应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受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市场需求和收益稳定的特点,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的许多城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如何利用社会大量的闲置资金,特别是活力四射的民营资金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如浙江省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北京的城市特许经营的办法等。
确定明确的产权关系。产权的有效界定能够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我国的政府部门承担着提供大部分的基础设施供给和服务的责任,将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集于一身,这大大地降低了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效率。应积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在大多数基础设施项目上,政府应该从这一角退出,担当起建立市场、规范市场和监督市场的重任,让企业在微观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我眼中的冬天
建立风险约束机制。由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回收期长,其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因而有必要建立起一套规范的风险约束机制和投资回报机制,以保护投资主体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收益.
中国选煤论坛价格体制的改革。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按照价值规律办事,制定积极有效的调控政策.
完善外部环境.政府提供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提供必要的协调服务;建立健全各种法律法规。
第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
充分发挥投资主体的监督职能.作为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政府必须建立一整套筹措资金和偿还资金的监督约束机制,使建设单位在一定责任的压力下,科学合理地使用建设资金,以减少投资浪费,保证投资收益。
加强政府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监督。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的建立,构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的运行规则,并保证其正常实施.应立足于建立法律、法规和强制性的技术标准,以结构质量为重点,以建立使用许可制度为手段,以保证使用安全为目的。另一方面,明确政府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特别注意对结构安全问题的控制,避免危及市民人身财产安全的恶性事件发生.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2:43: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661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城市   基础设施   建设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