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几个问题

关于做好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摩擦片
统战工作的几个问题
陈喜庆
摘 要: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是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对于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要认清党外知识分子的基本属性,把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科学定位,统筹推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布局,用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方法。
关键词: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22)02-00004-09
党同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贯穿党的历史全过程,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个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知识分子问题“什么时候处理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处理得不好,党和人民事业就容易遭受挫折。这是一条历史经验,一定要牢牢记取”。回顾百年党史,从建党时起,我们党就注重“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把一大批进步的知识分子团结到党的周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人心和力量的支持,正如同志指出的“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知识分子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注重发挥他
们在科技教育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作用,积极争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为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人才支撑。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大力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广大党外知识分子迎来“科学的春天”,积极性创造性得到空前释放,为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了独特作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把“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写入大会报告,坚持思想政治引领,支持发挥优势作用,党外知识分子与我们党团结奋斗的同心圆越画越牢、越画越大,为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贡献了重要力量。党的百年奋斗史最深刻的启示就是,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只有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围绕共同目标凝心聚力,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实现最大价值。2020年底,党中央重新修订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
收稿日期:2022-03-12
作者简介: 陈喜庆,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
简称《条例》),对党外知识分子和无党派人士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条例》,是各级党政干部、统战干部的重要任务,也是党外知识分子和无党派人士的应尽责任。
一、党外知识分子是什么样的人:既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又是统战工作对象
党外知识分子既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又是统战工作对象,这是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中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前,争论主要围绕知识分子是不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展开;改革开放以后,则主要围绕党外知识分子是不是统战工作对象展开。1982年11月4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了一篇编后语,认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依靠对象,不属于统战对象。由此,引发了“知识分子是不是统战对象”的激烈争论。中央统战部研究形成了《中央统战部对〈光明日报〉所载编后语的意见》,指出《光明日报》编后语所提观点是不正确的,并对党外知识分子为何既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同时又是统战工作对象作了阐述。当时分管统战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批示:“统战部提出的意见是对的。”但此后,这个问题仍经常以不同的方式被提起,党内、理论界和社会上依然存在不同的看法。2000年,在起草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文件时,这个问题又被提出来,李瑞环同志指示统战部门作了进一步阐释。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理论上把为什么党外知识分子既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又是统战对象说清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居于基础地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必然影响对整个统一战线工作的认识,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必须始终坚持的科学论断
政府的危机公关马克思主义认为,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而是一个社会阶层,判断其阶级属性的基本标准应该是知识分子的经济地位和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就
注意用这个标准判别我国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指出,“知识分子不应该看作一种阶级成分,知识分子的阶级成分依其所属的阶级决定”,知识分子“是一种使用脑力的劳动者”。1950年,《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明确指出,“凡有专门技能或专门知识的知识分子,受雇于国家的、合作社的或私人的机关、企业、学校等,从事脑力劳动,取得高额工资以为生活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人,例如工程师、教授、专家等,称为高级职员,其阶级成分与一般职员同”,而“职员为工人阶级中的一部分”。1956年,周恩来同志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郑重宣布,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后,我们党将政治思想、特别是世界观作为判别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标准,错误地给他们戴上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此后,虽然也曾给知识分子“脱帽加冕”,但在“文化大革命”中,知识分子再次被划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臭老九”。1978年3月,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重申,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俞正声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排除‘左’和右的各种干扰后,得出的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
(二)党外知识分子历来是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这是一个不容否定的客观事实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四个阶级的联盟,其中小资产阶级主要是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党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广大知识分子包括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成为工人阶级
的一部分,仍作为统一战线成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1962年3月,周恩来同志在《论知识分子问题》报告中指出:“不论是在解放前还是在解放后,我们历来都把知识分子放在革命联盟内。”改革开放后,党外知识分子始终作为统一战线重要工作对象。自1979年第14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起,统战工作范围和对象虽经多次调整,党外知识分子都一直是重要成员。
(三)既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又是统战工作对象,这是党外知识分子的基本属性
微波电视天线
正确认识这个问题,需要理解和把握三个基本观点。
第一,不能简单地将统战工作对象等同于“改造对象”。有的同志之所以对党外知识分子既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又是统战对象持有疑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统战工作对象内涵存在误解,往往将统战工作对象同“改造对象”画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对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实行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目的是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新人,因而“改造对象”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由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改造对象”成了“斗争对象”,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成了“专政对象”。所以,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统战对象”就成了“改造对象”“斗争对象”甚至“专政对象”的代名词。实际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统一战线各个领域都实行了拨乱反正,因而统战对象也不再具有“改造对象
”的含义,而是我们党联合的对象、照顾的对象、帮助的对象。
第二,工人阶级内部也有统一战线。有的同志对党外知识分子既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又是统战工作对象觉得不好理解,还有一个思想扣子,就是总认为这不是自己“统”自己了吗?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志,主要是不了解工人阶级内部也有统一战线。工人阶级内部存在不同阶层、体,也有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甚至不同党派的区别,这是工人阶级内部存在统一战线的客观基础。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既包括国际工人阶级统一战线,又包括一国工人阶级内部的统一战线。建立发展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是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并亲自领导组建了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工人阶级内部的统一战线组织。列宁也十分重视工人阶级统一战线问题,指导共产国际正式通过了《工人统一战线提纲》。我们党同样始终重视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问题。1926年,中央就在一份通告中指出:“联合战线不但要行之各阶级间,并且要行之工人阶级本身”,“切实讲求整个工人阶级联合战线,即不分党派、不分职业、不分宗教工人众联合战线之必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工会有没有统一战线性质存在争论,周恩来同志在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就明确表示工会具有统一战线性质。1979年,同志针对进入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指出,“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也有统一战线。”1983年,经中央书记处同意,中央办公厅转发的《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统一战线理论座谈会和开展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设想的报告》明确提出,“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统一和同盟军的问题”。可见,新时期工人阶级内部仍然存在统一战线。
第三,知识分子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阶层。有的同志又问,如果说工人阶级内部存在统一战线,为什么有些工人(特别是产业工人)不是统战对象,而党外知识分子却是统战对象呢?这是因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内部一个具有特殊性的阶层。同志指出,统一战线工作是特殊的众工作。这意味着工人阶级内部的统战工作对象,既有和其他工人共同的方面,又有特殊的方面。党外知识分子之所以是统战工作对象,也在于其特殊性。知识分子具有特殊的作用,需要我们党予以特别关注;知识分子具有特殊的利益,需要我们党予以特别照顾;知识分子具有特殊的
心理特征、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需要我们党予以特别重视。
二、为什么要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战略性、基础性、开创性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同时,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也是新形势下极具开创性的工作。这是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科学定位,也是做好这项工作重要意义的集中体现。
(一)战略性主要体现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战略性,主要基于党外知识分子具有四大特征。一是人
数多。我国有着全世界数量最大的知识分子体,目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超过1.7亿,其中党外知识分子超过1.3亿。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外知识分子数量还会持续增加。二是层次高。党外知识分子不仅人数多,而且专家多、大家多、名家多。目前我国两院院士中有无党派人士253人,占非中共总数的68%;全国高校高层次人才中党外教师有1.2万人,占高校高层次人才总数的47%;在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现任馆员中,无党派人士分别有16人和24人,占41%和40%。三是影响广。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生产力的开拓者、文化的创造者、知识的传播者,广泛分布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不仅影响着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也影响着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念;不仅影响物质文明建设,也影响精神文明建设;既关乎国家硬实力的增强,也关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四是作用大。同志曾指出:“没有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今天,没有党外知识分子的参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也是不可能的。正是因为党外知识分子人数多、层次高、影响广、作用大,决定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长远之计,不是权宜之计;是全局性工作,不是某一部门的工作;不是一般性工作任务,而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抓好。
(二)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事关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基础性,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一是党外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力量。正如习仲勋同志指出的,“统战工作中所说的党外人士,多数是大知识分子”。《条例》
明确的12个方面统战工作对象中,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等,都属于党外知识分子范畴。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是党外知识分子,其他各领域统战对象不少也都是党外知识分子。二是党外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各方面代表性人物的主要“源头”。统一战线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大都是从党外知识分子中培养选拔出来的。当前八个民主党派中央的主席,都是曾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工作过、专业上有成就有影响的党外知识分子。袁隆平、林毅夫等一大批无党派代表人士,也都是党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其他领域的许多党外代表人士也都来源于党外知识分子。三是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以及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都属于基层统战工作的一部分。做好这些基层统战工作,是做好整个统战工作的基础。
(三)开创性主要体现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工作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
目前,统一战线工作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很多都集中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领域。这就要求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必须应势而动、开拓创新,不断为统一战线工作增添新亮点。一是工作领域需要拓展。改革开放后,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从传统的“党外”扩展到“三外”,即党外、体制外、
总第136期
海外,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留学人员纳入统战工作范围。特别是新的社会阶层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之
中,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还会出现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体,需要统一战线去覆盖、去团结。这些工作没有“先生”可问,没有“先例”可循,没有“先验”可鉴,完全是创新性工作。二是工作理念需要更新。统战工作任务简要地说,就是做好加减法的工作,所谓“加法”就是调动积极因素的工作,所谓“减法”就是减少消极因素的工作,或者叫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工作。这些年工作中,我们调动积极因素方面的工作是好的,但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方面做得不够。对于这项工作,需要更新理念、转变观念,克服不愿做、不敢做,怕担责任、怕犯错误的思想。三是工作方法需要创新。当前党外知识分子利益多元、思想多样,独立性、差异性显著增强,还面临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拉拢。他们本身又都是有思想的人,不少人从事的还是教育别人的工作,开展对他们的教育引导,难度是很大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团结的人才去团结,容易做的工作才去做,还要统战工作干什么?”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必须增强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坚持以往有效做法的基础上,探索适应形势发展、工作对象变化的新的方式方法。
三、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什么:统筹推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四位一体”的工作布局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可以细分为四个方面的工作:从政治属性来看,有无党派人士工作;从体制内外来看,有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有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从留学背景来看,有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工作。目前,这四个方面的工作构成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四位一体”的工作布局。
(一)无党派人士工作
无党派人士与有党派人士相伴而生。我国出现政党后,也就出现了无党派人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将无党派人士称为社会贤达,新政协召开后改称无党派民主人士,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多种称谓并存时期,进入新世纪后规范为无党派人士。
1.无党派人士界定
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条例》对无党派人士的界定作了完善,明确“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政党、有参政议政愿望和能力、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
2.无党派人士的实质
周恩来同志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无党派民主人士“在形式上没有结成党派,但实质上是有党派性的”,是“没有党派组织的有党派性的民主人士”。这就是无党派人士的实质,也是无党派人士同民主党派一起参与多党合作的重要理论依据。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无党派人士在所联系众中具有代表性。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讲,“他们虽然都没有组织一个政党或者政治团体,但都领导着很大一批民主人士,联系着许多方面的人士在奋斗着”。二是无党派人士所从事的活动具有政治医用导管
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们长期参加民主政治活动。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他们积极参政议政,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无党派人士的存在具有必然性。正如同志所讲,“只要社会上还有党存在,加入党的人总是少数”,这就决定了无党派人士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必然性。假死
3.无党派人士的职能
《条例》规定,无党派人士参照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其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重要方针政策、重要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7:35: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654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