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材分析报告

第四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英 语
ENGLISH
合肥五里墩立交桥
四年级  下册
第一部分:编写思路:
1、以国家《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精神编写教材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学习外语与学习母语一样,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小学英语课程是必修棵程:
谐波分析    外语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英语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更是他们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促进思维发展、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和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过程。
(2)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建成区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
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以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小学英语课程具有弹性
    课程课程标准》同时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师资条件、资源配置等实际情况,制定本地课程的实施措施实施措施可确定本地小学起始年级、学习进程、评价指标和义务教育阶段毕业时的英语学业级别。英语师资条件有限的地区,英语课程起始年级可以适当推后。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途径,加强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开发和配置课程资源,尽快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应加强对教学的分类分层指导和评价,帮助学校因地制宜地落实本地课程实施方案,并注意做好学段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尤其是小学与初中阶段的平稳过渡,促进地区英语教育的均衡发展。师资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英语课程起始年级可以适当提前。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英语课程的实施措施。因此本教材的要求具有弹性,在使用本教材的时候,各地可以对教学的容和要求作出适当的增加、删减、补冲和调整。
(4)按照“课标”设计教学的目标
本教材依据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设计目标。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心理素质强化训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
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整套教材的教学以小学二级目标为标准制定。   
本套教材的要求基本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编排与呈现反映《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覆盖广度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容围,难易程度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要求,尤其是奥林匹克大家庭二级要求。教材要有利于学生准确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任务,有利于《课程标准》规定的各项教学目标达成,有利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原则的实施。
部分超出课标要求的主要是:(1)词汇量(2)话题围
  (5)坚持课程目标的综合性、多元性与适度弹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人际交往和思想交流是语言的基本功能。语言学习不但要重视其结构意义,更要重视其情景意义。英语课程既具有工具性特征,更具有人文性特征,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
英语课程应使新一代公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其总体目标是帮助学生增强语言意识,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这些目标的达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修订教材的总体目标设计中,编者坚持在课程实施中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学任务的多重性,并依据教育的“差异性”原则,力求兼顾不同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对儿童发展带来的影响,设置可面对更大学生体的弹性课程目标。
(6)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组构教材呈现方式及学习活动方
根据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儿童的语言学习往往是遵循“体验语言——总结、发现语言规律——运用语言——形成语言意识”的途径来逐步形成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应该是始于规则的学习,而应通过大量地感知和体验语言现象,同时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等方式总结、发现语言在各种情景下的使用规律,而后通过听说读写等学习活动对他们体验过的语言现象进行不断的运用,从而潜移默化地逐步形成一种语言意识,这种意识将影响学习者的行为,使之形成习惯,形成语言能力。因此,英语教材应该面向学生的经验世界,调动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设置大量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去体验、感知、思考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即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和运用中习得语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较好地形成语言意识,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并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7)语言学习的过程存在显性学习(Explicit Learning)和隐性学习(Implicit Learning)两种学习方式。
  语言学习的过程存在显性学习(Explicit Learning)和隐性学习(Implicit Learning)两种学习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学习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显性学习指学生通过对有关语言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隐性学习则指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做到准确、流利、得体、有效地运用语言,从而潜移默化
地掌握语言规则。强调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相结合的课程,不但重视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而且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去进行语言体验和语言运用。根据上述理念,修订教材更关注语言的话题、功能、任务等容的设置,而且也更注重作为上述容载体的其他教育因素(如学习资源、学习情境、学习活动)和语言氛围的创设。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更加强调参与和体验,重视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听、做、说、唱、游戏、表演、阅读、书写和视听等多种语言学习方式,激发兴趣、形成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13: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622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语言   学习   学生   发展   能力   运用   课程标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