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告诉傅聪什么是“赤子之心”

傅雷告诉傅聪什么是“⾚⼦之⼼”
“中国也很难到像傅雷这样的⽗亲了,为教导孩⼦长篇累牍地写家书,最长⼀封竟逾⼋千字,还是蝇头⼩楷。当然现在的孩⼦也不可能像傅聪,受得了⽗亲的语重⼼长喋喋不休。” ——作家舒⾮
记得著名油画家刘抗先⽣在⼀篇⽂章中这样介绍傅雷⽗⼦:“没有傅雷,⾃然没有傅聪,这不只是⽣物学上的理由,也是精神教育的问题,傅聪会有今⽇的造诣,⼀部分是他本⾝刻苦⾃励的成果,⼀部分是受傅雷⼈格的感化和学养的灌输,傅雷引领他进⼊⾳乐的世界,也教导他东西⽅的知识,更使其关切⼈⽂艺术⽅⾯的智慧……”
第⼀⼁让孩⼦从⼩处认真做起
傅雷对孩⼦的教诲是:“先做⼈,其次做艺术家,再次做⾳乐家,最后做钢琴家;⽤钢琴语⾔领悟⾳乐,从⾳乐中寻求⼈的基本价值……”。傅雷从不鄙视任何劳动者。他说做⼈做好了,哪怕是个⽪鞋匠都没关系,否则就连个⽪鞋匠都做不好。这⼀点也可以从傅雷对待傅聪、傅敏兄弟两个⼈的差别看出来,他或许就是认为傅敏没有当钢琴家的天资,所以不许傅敏弹琴,傅敏当然也很委屈,但还是听从了⽗亲的安排,最终做个⾼中的英语⽼师。我们⼀直关注傅雷对傅聪的教育,其实对傅敏的教育同样值得关注,所以我也会在接下来推荐这⽅⾯的内容。毕竟不是所有的孩⼦都是天赋秉异,如何教育资质平平的孩⼦,才是⼤多数⼈应该学习的经验。
回到傅雷对傅聪的教育。傅雷会很⽤⼼地让傅聪从中国古典⽂学中慢慢沉淀,他亲⾃编制教材,教给傅聪许多古典诗词,给孩⼦制定⽇课。傅聪说:“我⽗亲是⼀个了不起的教育家。他很会讲故事,更善于⽤启发式教育我,⽐如《论语》⾥蕴藏着什么道理,他从来没有给我解释过,⼀定要我解释给他听,然后他会旁敲侧击,他就是⽤事情来启发我。”
对孩⼦的教育不仅仅体现在说教上,⽽是处处⾝体⼒⾏,认真对待每件事。傅雷有⼀阵⼦迷上了摄影,显影药、定影药,傅雷都是⼀克克称准,照⽚要放⼤,傅雷就⽤尺⼦细细地量。傅雷爱养花,他对待每⼀盆花,都很认真细致,看到有嫁接的介绍,他就⾃⼰去实践。傅雷就是这样,哪怕⼀点点⼩事、⼩细节,他都很认真地对待。这种细致其实会影响到傅聪对待⾳乐、对待⽣活、对待钢琴、对待他⼈。任何时候敷衍了事都是不妥的。所谓⾚⼦之⼼,也就体现在这些对待⼩事的细节上。
3d打印课程设计在傅聪不想练琴,常常偷懒边练指法边看⼩说时,傅雷对此也会对孩⼦发脾⽓,但暴风骤⾬后,⽗亲会⽤贝多芬、莫扎特、肖邦、巴赫、李斯特这些世界钢琴⼤师的故事激励傅聪。傅雷也不是圣⼈,了解他的⼈都知道他脾⽓⼤得很,所以在《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傅雷对傅聪的“忏悔”,这就像约翰克⾥斯多夫的⽗亲的忏悔⼀样,令⼈感到⽗亲的暴躁其实是⼀种深切的爱。
他把对傅聪做⼈的教育寓于⽴⾝⾏事、待⼈接物的家庭⽣活之中。诸如穿⾐、吃饭、站⽴、⾏动、说话这样的⽣活⼩事,傅雷都提出了严格要求。⽐如进餐,傅雷就注意孩⼦是否坐得端正,⼿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影响他⼈,吃饭时是否发出失礼的咀嚼声。当傅雷发现傅聪不爱吃青菜、专拣⾁吃并不听警告时,就罚傅聪吃⽶饭,不许吃菜……。傅雷说:“做⼈要从⼩处做起,从家⾥做起,家⾥嘱咐你的话多听⼀些,在外就少受别⼈批评。”对家中亲⼈应该尊重,尽管“做⼈是对整个社会,不仅仅是应付家属。但对近亲不讲礼貌的⼈也容易得罪⼀般的亲友。”这种叮咛看似琐碎,却正体现了⽗亲对傅聪的⼀⽚苦⼼。
“家⾥嘱咐你的话多听⼀些,在外就少受别⼈批评。”傅雷的观点极为正确,我们应该记住这句话。我们经常看到⽗母对孩⼦的娇惯,对孩⼦百依百顺,傅雷恰恰认为,做⽗母的要加强对孩⼦的管教,如果⽗母都不懂的约束孩⼦,那最终吃亏的⼀定是孩⼦,因为⼀个在家庭⾥⽆所畏惧的孩⼦,⼜要在学校和社会中吃多少苦头,才能学会本该由⽗母完成的教诲呢?这个问题同样也是提给⽗母的,因为很多⽗母往往⾃⼰也极为任性,那就更要考虑⾃⼰对孩⼦的影响是会带来什么后果了——即便是为孩⼦好,也要学会收敛了。
第⼆⼁⼀位“⽼舵⼯”突然掉转了⽅向
傅雷精通美术理论,曾试图让傅聪习画。在他的朋友之中,黄宾虹、刘海粟皆为中国画坛巨匠,都可为傅聪指点丹青。⽆奈傅聪⽆意于画,乱涂⼏笔,“胡画”⼀通罢了。强扭的⽠毕竟不甜,傅雷放弃了让傅聪学画的打算。⽹上有⼀篇很好的傅聪谈黄宾虹的对谈,⼤家可以来读读,我也有兴趣为⼤家制作出来。真正理解傅聪的艺术成绩和钢琴⽔准,就要全⾯理解傅聪的整个⼈⽂修养,⽽理解傅雷如何培养傅聪,也是理解其⼈⽂修养如何炼成的不⼆法门。
傅雷曾对⼉⼦说:“我是你的舵⼯,责任最⼤。”傅雷很早就在思索,怎样为傅聪掌舵,让他在哪⼀条舵道上前进。傅聪⼼中⾳乐的种⼦,是傅雷亲⼿播下的。傅雷夫妇在闲暇的时候,爱听唱⽚。傅聪记得,那是⼀架“⽼掉⽛”的美国“百代”牌唱机,要⽤⼿摇柄摇上⼀阵⼦,才能使唱⽚转动。傅雷在1957
年写的《傅聪的成长》那篇⽂章⾥,曾经这样写道:“傅聪三四岁,站在⼩凳上,头刚好和我的书桌⼀样⾼的时候,就爱听古典⾳乐。只要收⾳机或唱机上放西洋乐曲,不论是声乐是器乐,也不论是哪⼀乐派的作品,他都安安静静地听着,时间久了也不会吵闹或打瞌睡。我看了⼼⾥想:‘不管他将来学哪⼀科,能有⼀个艺术园地耕种,他⼀辈⼦都受⽤不尽。’我是存了这种⼼,才在他7岁半让他开始学钢琴的。”这篇⽂章⽹上随意可以到,⼤家可以读读。
那时候,家⾥还没有钢琴,是母亲朱梅馥卖掉了陪嫁的⾸饰,下了个狠⼼,给不到8岁的⼉⼦买了钢琴,并请⽗亲的世交雷垣作为傅雷的钢琴启蒙⽼师,并且亲笔端端正正地为傅聪抄录五线谱。
崭新的钢琴,放在底楼的窗前。⼩傅聪⼼花怒放,乐得连嘴巴都合不拢。那天,从傅家第⼀次传出了钢琴的声⾳,隔壁邻居都好奇地来到窗前张望。他们看到居然是⼀个⼩男孩在那⾥弹,更加惊异不已。从此,每天傅聪放学回来,⼀撂下书包,就扑在钢琴上。当他的⼿指触到琴键,⼼中就充满⽆限的快乐。
第三⼁“真诚”和“真实”地做⼉⼦的榜样
1952年,傅聪第⼀次登上乐坛,演奏了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从此,傅聪开始了他的钢琴演奏事业。1953年,傅聪在罗马尼亚举⾏的“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和平友谊联欢节”的钢琴⽐赛中获得了三等奖,此时傅聪在钢琴演奏⽅⾯已初露锋芒。
1954年1⽉18⽇,傅聪离开了家,赴波兰留学,从那时起,傅聪和⽗亲开始了长达12年的通信联系,形成著名的傅雷家书。出国期间,傅雷向⼉⼦指出:“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更要战战兢兢,不负国⼈对
你的期望。你对国家的感激,只有⽤⾏动来表现才算是真正的感激。”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傅雷对
家国的拳拳热情,和现在很多⽗母对⼦⼥的教育缺少了爱国的⼀环⽐,傅雷对傅聪的爱国教育值得我们肯定,因为如果不爱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很可能就做出、说出⼀些不妥当的话,也就不可能有今天傅聪在国⼈⼼中的伟⼤形象了。艺术家是不可能完全超越国籍,这⼀点也要认清楚。
艺术家通过作品向世⼈展⽰他的⽣命,艺术作品要能感动⼈,真诚和真实是先决条件。傅雷认为:“真诚是第⼀把艺术的钥匙。”他反复教诲傅聪:“艺术家⼀定要⽐别⼈更真诚、更敏感、更虚⼼、更勇敢、更坚忍,总⽽⾔之,要⽐任何⼈都较少不完美之处。任何虚假不仅有损艺术家的⼈格,也有损艺术的品格。”
1955年4⽉,在波兰的傅聪为⼀件事⽽纠结,他想暂时调换⼀下导师,以弥补某些技术上的不⾜,但⼜担⼼原来导师的感受。傅雷复信建议傅聪以坦诚的态度直接向导师说明,并指出:“我认为⼀个⼈只要真诚,总能打动⼈的;即使⼈家⼀时不了解,⽇后仍会了解的。我⼀⽣做事,总是第⼀坦⽩,第⼆坦⽩,第三还是坦⽩。绕圈⼦,躲躲闪闪,反易叫⼈疑⼼。”
那⼀年,傅聪在波兰华沙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赛脱颖⽽出,名列第三名,另外他还荣获这次⽐赛唯⼀的“玛祖卡”最佳奖。傅聪成为第⼀位在国际性钢琴⽐赛中获奖的新中国的⾳乐家。
在西⽅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傅聪凭借艺术安⾝⽴命,保持了艺术家的清⽩与尊严。对此,傅雷去信给以赞扬和⿎励:“你不依靠任何政治背景,单凭艺术⽴⾜,这也是你对⼰对⼈对祖国做起码⽽最主要的责任!当然极好,望永远坚持下去,我相信你会坚持,不过考验你的⽇⼦还未到来。⾄此为⽌你尚未遇到逆境。真要过了贫贱⽇⼦才真正显出‘贫贱不能移’!居安思危,多多锻炼你的意志吧。”半年后,⼜为傅聪拒绝奔⾛于权贵之门⽽去信⿎励,傅雷
说:“这当然使我们安慰。我相信你⼀定会坚持下去。这点⼉傲⽓也是中国艺术家最优美的传统之⼀,值得给西⽅做榜样。可是别忘了⼀句⽼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你还没经历‘岁寒’的考验,还得给⾃⼰提⾼警惕才秘林
好!”做⼈不能有傲态,但⾯对权贵,却不能没有傲⾻。虽然与⽗母⾝在异地,通⼼不变,但傅聪能够不断从⽗亲那⾥(家书的主要作者是傅雷,母亲只是偶尔代笔)得到直接的鞭策与指导,这其实是我们今天的便利条件都不⼤容易做到的。我们特别不要以为孩⼦长⼤了,成⼈了,⽗母就可以不必管教了,要学会傅雷这样以朋友的⾝份来平等对建材营销论坛
待傅聪,这样⼀⽅⾯可以使得⽗母⼦⼥关系⼀直保持热情,另⼀⽅⾯,也可以及时解决⼀些不容易对外⼈诉说的苦恼与困难。
现在,傅聪回忆起⽗亲认为:“我不知道什么对我影响最⼤,别⼈问我,是不是你⽗亲,我说从⼀开始,
⽗亲就培养我独⽴思考。我看⽗亲,不单是从⼉⼦的⾓度看,我⽗亲是⼀个真正的⼈,是活的榜样,这个⽆形的榜样,成为我的⼀部分。”⽗母完全不应该是⾼⾼在上的颐指⽓使者,⽽应该作为有⼀定⼈⽣经验的朋友,来与孩⼦们平等交谈,如何把道理说到孩⼦⼼⾥去,这是极⾼的情商要求了。
1958年12⽉傅聪离开波兰,移居英国伦敦。在六、七⼗年代的⼆⼗年间,举⾏了约2400场独奏⾳乐会,录制了约50张唱⽚;担任过肖邦国际钢琴⽐赛、⽐利时伊丽莎⽩皇太后国际⾳乐⽐赛以及挪威、意⼤利、瑞⼠、葡萄⽛、东南亚等等国家和地区的⾳乐⽐赛的评委;演奏的⾜迹遍及⼏乎整个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洋洲各地。
岁⽉蹉跎,时光荏苒,现年77岁的傅聪,以琴为⾷,以⾳乐为侣,每天只吃两顿饭,除去睡觉,其他时间⼏乎都是忘情在钢琴前。他登台次数不多,把精⼒放在培养从全世界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钢琴家⾝上,他说:“⾳乐世界的浩瀚,是我活⼀百次,每次⼀百岁都追究不完的。”(这个部分参考了丁思颖根据《解读傅雷⼀家》和《傅雷家书》整理⽽成的⽂章)
傅聪的成长与傅雷的教育
netspy傅雷是⼀个严⽗,傅聪、傅敏⼩的时候他管教⼗分严厉,有时甚⾄还会打他们,这⽅⾯的事例有很多,不少⼈都提到过,傅雷先⽣⾃⼰后来也意识到⾃⼰对孩⼦们太严厉了,在信中不住地向孩⼦们道歉,请求原谅,可以说傅雷的“⽗性的觉醒”是很晚的。
杨绛先⽣《记傅雷》⼀⽂中,介绍了傅雷对孩⼦过分严格的⼀件事。那时候傅聪、傅敏还⼩,想赖在客厅⾥听⼤⼈说活,可是傅雷严格禁⽌他们旁听。“有⼀次,客厅⾥谈得热闹,阵阵笑声,傅雷⾃⼰也正笑得⾼兴。忽然他灵机⼀动,蹑⾜⾛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开。只见门后哥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的台阶上,正缩着脖⼦笑呢。傅雷⼀声呵斥,两孩⼦在噔噔咚咚⼀阵凌乱的脚步声⾥逃跑上楼。梅馥忙也赶紧上去。在傅雷前,她是抢先去责骂⼉⼦,在⼉⼦前,她却是挡了爸爸的盛怒,⾃⼰温⾔告诫。等他们俩回来,客厅⾥渐渐恢复了当初的⽓氛。但过了⼀会,在笑声中,傅雷⼜突然过去开那扇门,阿聪、阿敏依然⿁头⿁脑并坐原处偷听。这回傅雷可冒⽕了,梅馥也起不了中和作⽤,只听得傅雷厉声呵喝,夹杂着梅馥的调解和责怪,⼀个孩⼦想是哭了,另⼀个还想为⾃⼰辩⽩……”
我们该如何理解曾经的“虎爸”傅雷呢?
杨绛先⽣从傅雷的严厉中写出了“趣”来,⾃然是其⽂笔⾼妙之处,但在当事⼈来说,则未免惊⼼动魄。傅聪在后来回忆时还说:“我真不懂为什么⼩时候经常挨打,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念书特别笨?”⼜说:“爸爸打得我真痛啊!”但是傅雷这样严格教育的结果,却也使傅聪受益良多,他说:“我只知道,我⼩时候念的东西,到外国这么多年,还根深蒂固,……他在我⼩时候播的种⼦,居然在我⼼中扎得这么深……”
⽽且后来傅雷对⾃⼰的教育⽅法也有反省,在编⼊《傅雷家书》的第⼀封信中,傅雷就说:“……我良
⼼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做错了⼀件事,良⼼就永久不得安宁……”西塞罗
在第⼆封信中,傅雷⼜说:“跟着你痛苦的童年⼀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减少了我⼀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回事,当年的事实⼜是⼀回事:尽管我埋葬了⾃⼰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的错误。孩⼦,孩⼦,孩⼦!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我的悔恨与热爱呢!”套利定价模型
在接下来的信中,傅雷仍然不断谈到对⾃⼰曾经“虐待”孩⼦的忏悔,我们从他语⽓的急迫、道歉的频繁,可以看出这件事耿耿于他的⼼中,使他的良⼼受到了很⼤的折磨。――所幸的是,从此之后,傅雷以前对孩⼦封建家长式的专制不见了,⽽代之以亲切、友好、温和的探讨艺术的朋友形象,这也就是我们从《傅雷家书》中所感知的傅雷的形象――⼀个细⼼周到的⽗亲,⼀个共同探讨艺术的朋友。 (这个部分的内容以程帆的⽂章为主体)
据说有⼀次,傅聪练琴,傅雷在楼上听,⼤概觉得是不够理想,⼤怒,下楼暴打⼀顿。据说傅聪⿐梁被打伤了。事后刘海粟、楼适夷都觉得事情做得太过了。暴打打出了⼀个钢琴家,这也是值得我们来理解的,真的棍棒底下出钢琴家吗?我们该如何⾯对“虎爸”傅雷对傅聪的童年时候的粗暴式教育呢?不妨来看看作为当事⼈之⼀的傅敏怎么说。
傅敏谈傅雷的家庭教育
傅敏说,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亲的教育⽅式也是在逐步改变的,他说他从我们⾝上学到了很多,他是和我们⼀起在成长的。
记者:许多⼈谈到您⽗亲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对您的哥哥傅聪在⾳乐道路上的成长,总不免要⽤到严苛这样的字眼,甚⾄,有⼈说傅聪在⾳乐上有那么⾼的成就,就是您⽗亲打出来的。所以现在有些⽗母也相信教孩⼦练琴,逼和打这样的⼿段总有⼀天能出奇效,您认为这其中是不是存在着很⼤的误会?
傅敏:的确,在⼩时候,⽗亲打我们,⽽且⽗亲有这样的特点,你越哭,他越打,我当时真的恨得咬⽛切齿。但是,每⼀次挨打,我都明⽩原因,有时是调⽪捣蛋,有时是做错事,⽐如撒谎。我的⽗亲严在哪⼉?严在对做⼈原则的坚持,像撒谎,做事不认真、不负责任——对这些,他从不姑息。在《傅雷家书》中,⽗亲也提到了这些往事,他有⼼痛和忏悔,他在给我哥哥的⼀封信⾥曾经很坦诚的
告⽩,'跟着你痛苦的童年⼀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减少了我⼀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回事,当年的事实⼜是⼀回事:尽管我埋葬了⾃⼰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的错误。孩⼦,孩⼦!孩⼦!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事实上,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亲也在不断改进他的教育⽅法,他说在我们两个孩⼦⾝上学到了很多,他是和我们⼀起成长的。他也说过这样的话,来表达他和我们之间的融洽交流,'我⾼兴的是我⼜多了⼀个朋友;⼉⼦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的!孩⼦,我从你⾝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你从我这⾥得到的少。尤其是近3年来,你不知使我对⼈⽣多增了⼏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我的⽗亲是⼀个很认真的⼈,他把家庭教育也当成⼀门学问在做,在我们成长的20多年⾥,他不停地在反思和我们交流得失。⽽且,很重要的⼀点,我哥哥能成长为⼀名优秀的⾳乐家,这是和⽗亲对他在道德、⼈格和⼈⽂艺术⽅⾯的许多培养分不开的,如果仅仅是棍棒下的练习,那么我⽗亲说过,这只能是⼀般的钢琴匠,他对艺术、对社会根本没有任何贡献。⽗亲提到过关于练琴的家庭教育,他认为'家长们只看见你以前关门练琴,可万万想不到你同样关⼼琴以外的学问和时局;也万万想不到我们家⾥的空⽓绝对不是单纯的,⼀味的⾳乐,⾳乐,⾳乐的!'
⽗亲给予我们的许多是⾝教,⽗亲爱憎分明,情感强烈,他对我们的教育不是教条式的、⼝号式的,
但这样的教育却是扎到我们成⼈的根⼦⾥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6:13: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602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钢琴   教育   艺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