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疼痛管理的应用价值评估_图文

颅脑外伤患者护理疼痛管理的应用价值评估
发表时间:2018-01-23T14:09:31.4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1期作者:贺金凤[导读] 疼痛管理在颅脑外伤护理期间的应用,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优化护患关系与护理服务质量,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3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疼痛管理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价值并总结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脑外科接受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疼痛管理,对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服务满意情况进行分析与处理。结果:颅脑外
伤后12h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1d、3d、7d、10d时,干预组VA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对本次护理服务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在颅脑外伤护理期间的应用,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优化护患关系与护理服务质量,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颅脑外伤;疼痛管理;护理干预;可行性分析疼痛作为一种主观感受,经常会伴有实质性或潜在性的组织损伤,经常会使个体产生不愉快的感受。从疼痛的角度分析,不同体疼痛发病率存在差异性:成人20%,老年人33.3%,儿童20%~30%。在临床期间很
多患者主观的认为其自身的疼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环节。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疼痛管理在医疗技术、观念与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医疗领域中关于疼痛管理也处于不断演进的状态中,起初是采用规范性管理对疼痛进行控制,在不断发展中麻醉医生演变成疼痛管理主体的角,在现代医学领域中,护士为疼痛感管理模式的主体。颅脑外伤通常是在外界暴力直接性或间接性的作用于头部引发的损伤,患者一般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以及运动障碍。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复杂、变化迅速,可能会引发不良后果[1]。一般会对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多种手段,并辅以有效护理干预,我院在对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期间采用了疼痛管理方法,在缓解缓和疼痛,优化护患关系与临床效果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本文现做出如下报道。王磊晓芬小说免费阅读
葬月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的60例(住院)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并主动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重要器官功能异常;先天畸形或既往病史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1~74(48.6±4.7)岁;致伤原因:打击伤8例,车祸伤18例,坠落伤4例。干预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2~73(48.5±4.4)岁;致伤原因:打击伤9例,车祸
伤16例,坠落伤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敢上九天揽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是对患者脉搏、心率、血压等各项生命指标进行密切观察,严格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镇静与补液等对症处理,结合患者需求进行相应处理。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疼痛管理。具体干预措施如下:①病人及家属教育。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对患者病情有所了解,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并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和患者讲述颅外伤发生机制,并阐述疼痛感成因、过程、手段以及取得的效果,并强化其应用镇痛药的规范性,正确面对镇痛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②非药物镇痛:例如制动外伤部位、播放轻柔音乐,适当进行按摩、冷敷等,借此方式使患者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中;③超前镇痛。具体伤害性刺激发生之前预先采用各种麻醉与镇痛措施,可以预防伤害性刺激在脊髓的更加及痛敏感性的提高,从而预防或减轻术后所出现但件疼痛对机体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使神经、内分泌及代谢的变化减至最低程度,且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显著减少,以推动患者康复进程与减缩住院时间。④药物镇痛。参照患者疼痛程度选用不同的镇痛药物;⑤多模式镇痛: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镇痛药物和方法.尽可能是患者处于较为安静的环境中,以稳定患者情绪,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不断强化对临床的依从性。
印刷界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以及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情况进行评分。①疼痛评分:应用模拟视觉评价法(VAS)评估,0~10分,其中0分:无痛;10:剧烈疼痛。患者得分越高,代表疼痛越显著;②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采用我院自行编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数学模型的作用1.4统计学处理
2.2 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6.7%,其中非常满意23例,满意6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率为80.0%,其中非常满意13例,满意11例,不满意6例。可见,两组患者在护理服务满意率比较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3,P<0.05)。
3.讨论
颅脑外伤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致残率与致死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上。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个体的神经造成压迫,是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2]。通常情况下,患者在Ⅰ、Ⅱ、Ⅲ、Ⅳ度疼痛时必须采用药物质量,并且伴随疼痛程度的增加,患者呼吸、脉搏以及血压等生命体征也会受到影响
在疼痛医学不断发展的时代中,个体对疼痛管理理念的内涵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对于围手术期疼痛优化程度提出的水平也不断提升[3]。其中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管理可以被视为脑外科构建“无痛病房”的中心,使树立了患者的主体地位,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科学评估,编制并实施有效的镇痛计划,旨在将疼痛程度降低至最低水平,不断提升患者对临床的依从性,优化护患关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颅脑外伤后12h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1d、3d、7d、10d时,干预组VA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对本次护理服务评价显著高于对照
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痛管理在颅脑外伤护理期间的应用,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优化护患关系与护理服务质量,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雪莲.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6):253-254.巴尔蒂斯
[2]吴丽艳.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护理措施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04):142-143.
[3]邵秀慧,张金成.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的循征护理应用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1):293.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6:28: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582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患者   疼痛   护理   外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