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在解读齐白石传奇的一生

展览|作品在解读齐白石传奇的一生
盼星星,盼月亮,
终于盼到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  ”
开展啦!
我们先来欣赏一波美美的展厅照。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
多想就这样
静静地站在画前,
凝望着、感悟着
■ ■■■■
二十世纪中国画八位大家的
经典作品
这次,我们聊聊
胸罗万象、造化在手的齐白石。
此次,展览第一期,展出齐白石16件作品,1月13日后,将换展第二批13件作品。吲哚乙酸
齐白石展品目录
作者
品名
收藏单位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期展品16件套 
齐白石
《墨梅图》轴
北京画院
齐白石
《山溪虾图》轴
北京画院
齐白石
《松寿图》轴
北京画院
齐白石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菊花公鸡图》轴
北京画院
齐白石
《忆母图》轴
北京画院
齐白石
《工虫花草图》册
北京画院
齐白石
《古树归鸦图》轴
北京画院
齐白石
《不倒翁图》轴
北京画院
齐白石
《柴爬图》轴
北京画院
齐白石
《秋荷图》轴
北京画院滚压头
齐白石
《松鹰图》轴
北京画院
齐白石
《寿桃图》轴
北京画院
齐白石
《风柳图》轴
北京画院
齐白石
《寻旧图》轴
北京画院
齐白石
《几时休息图》轴
北京画院
齐白石
《青蛙蝌蚪图》轴
北京画院
作者
品名
收藏单位
少林传人
向上滑动阅览
第二期展品13件套 
齐白石
《西城三怪图》轴
当李晓峰成为sky
中国美术馆
齐白石
《渔翁图》轴
中国美术馆
齐白石
《窄道漫步图》轴
中国美术馆
齐白石
《舍利函斋图》轴
中国美术馆
齐白石
《柏寿图》轴
中国美术馆
齐白石
《小鱼都来图》轴
中国美术馆
齐白石
《红荷图》轴
中国美术馆
齐白石
《风中牡丹图》轴
中国美术馆
齐白石
《江上帆图》轴
中国美术馆
齐白石
《柳牛图》轴
中国美术馆
齐白石
《鼠子啮书图》轴
中国美术馆
齐白石齐白石
1864.1.1—1957.9.16
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
幼时他不叫齐白石,而是被取名纯芝,乳名阿芝。从小在乡村的池塘、田间摸爬滚打。12岁时,家里就给他定了童养媳陈春君。14岁,开始在家学木匠手艺。待到19岁,他和陈春君拜了堂。
▲从左至右,展品依次为《清白传家图》(1期)、《柴爬图》(1期)、《青蛙蝌蚪图》(1期)、《菊花公鸡》(1期)、《柳牛图》(2期)
这些充满乡村生活气息的画作元素,都是来自于齐白石童年生活经历,也衬托出他浓浓的“乡土情结”。
想成为画家的木匠
正在悄然转型
婚后,阿芝出去做活,在主顾家里发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眼神一亮,如获至宝。把书借回家,每日勾画。不到半年时间,勾画的习作都可以订成16大本了。他似乎从绘画中发现了人生的意义。
2期舍利函斋图1938年▲此画创作于20 世纪30 年代后期,处于齐白石山水画最成熟的阶段。此画以传统元素构成,枝干叶冠等形象与画法从《芥子园画谱》中得来,在齐白石的山水画中常见。
26岁时,阿芝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习诗文、绘画。专业的画师,必须要有别号。胡老师看阿芝家附近有个白石铺驿站,田园风光倒也十分美好,索性就叫“白石山人”吧。不过后来齐白石落款就只写“白石”二字。齐白石的称呼便应运而生。
▲朱文“白石”印章  寿山石 2.3x2.3x5.8cm 无年款 边款:白石。
26岁转型到绘画领域的他,终于可以脱离木工生活,专习绘画,并且迈出了职业画家的第一步,靠为人作肖像画挣钱养家。
活在自己的节奏里
每分每秒都是黄金期
慢慢地,齐白石发现想在绘画的道路上走深走远,并不容易。自己的文化课基础太差,得恶补!于是,36岁,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时期,他拜湘潭名士王闿运为师苦心学习诗文。在40岁“高龄”,勇敢走出家门,开始了“五出五归”的游学路。
先去西安,然后绕到北京、天津。之后又去了江西南昌以及庐山、桂林、广州等地。把全国游览了一遍,顺便又扩展了一波人脉。
46岁,齐白石结束了“五出五归”的远游生活。在家乡修建“寄萍堂”,开始了8年的山居生活。然而,安稳日子没过几天,战乱开始,匪患猖獗。齐白石想外出谋生,也好补贴家用,陈春君也全力支持。
54岁的齐白石毅然决定离开家乡,远赴藏龙卧虎之地——北平谋生作为一位地方画家,初入北平并不被待见,自降价格也没人买他的画。
当时的他苦中作乐,结交同道好友。最初他居住在北京宣武门外的法源寺,衍法寺的住持释瑞光因叹服于齐白石的绘画,则拜齐白石为师,故齐白石称其为“门人雪庵和尚”。后有
齐白石的《西城三怪图》。
2期西城三怪图
1926年 中国美术馆藏
▲三人中右侧正面捻须而立的是怡然自得的齐白石,中间的是恭谨内敛的释瑞光,而左侧负手拢袖的是冯臼,画中体现了他狷介自负的个性气质。“臼庵”,即湖南衡阳人冯臼(1870—1929),字臼庵。诗、书、画、印俱佳。其印自称天下第一,其画当时与白石齐名,其性孤傲自负,淡于名利,很少卖画,不入时流。他们自称“西城三怪”。
就在齐白石去北京的第一年,即54岁时,他还遇到了命中贵人陈师曾。陈师曾是当时享有盛名的海派大师吴昌硕的学生,为当时北京画坛领袖。
陈师曾看见了齐白石挂于琉璃厂南纸坊的润格,尤为喜爱齐白石的印章,所以特意去法源寺拜访。这幅《墨梅图》便是齐白石当年所做,记录了齐白石与陈师曾的一段艺坛佳话。
1期墨梅图
1917年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早年的梅花跟学尹和伯,在此,陈师曾却鼓励齐白石抛弃尹和伯的画风,自创新格,并对齐白石的艺术给予了充分肯定,这对于一个刚刚到北京的画家来说意义非比寻常。
正是在陈师曾的鼓励下,齐白石决定废了自己修炼几十年的一身画艺,从零开始,重新炼级,开始十载关门的“衰年变法”。他研究当时“海派”领袖吴昌硕的花鸟画。不再按照原作全面临摹,而是仔细品味人家的笔墨、构图、彩等。并且他领悟到:最高的艺术境界就是天真自然。他结合自己的特融会贯通,返璞归真,化繁就简,把所画对象的特点抓住,让笔下无论是小动物还是山水画都真正“活起来”。
1期工虫花草图
1937年 中国美术馆藏
▲“工虫”即是工笔昆虫,可以说是齐白石的“绝活”。李可染说:“白石老人画的草虫,那两根敏锐的触须,真有一触即动的感觉。他画的蜜蜂,那翅膀飞动,真仿佛要叫你听到了嗡
嗡的声音。”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他(齐白石)曾问学生,螳螂翅上有多少细筋,鸽子的尾羽有多少,虾是从第几节弯起的,督促我们细心地观察生活”。
一起再来看看画作的细节
记录生活
虽然画作是白石老人74岁时完成,但有专家推测,这些细致入微的工虫是他60岁之前所作,而在他74岁时,补全画面。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23: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566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活   绘画   画家   北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