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习作例文
教学目标
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按照一定顺序来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
2.通过阅读例文,结合批注,学习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例文中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
教学策略
把握学生的年龄段的特点,准训练目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导入新课
1.回顾课文。
(1)师导入: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篇课文?
(2)预设:《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出示两篇课文的插图)
(3)回顾主要内容。 经视故事会
①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
②生回答。
2.回顾写作方法。
(1)师引导生出两篇课文在写作上的共同特点。 
(2)根据生交流情况,师相机出示:按一定的顺序。
3.导入新课。
(1)师述: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习作例文,继续了解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
(2)课件出示习作例文。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回顾课文自然引出新知识,再加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做到了新旧联系,温故而知新,简洁而实用。
板块二 学习例文
1.学习《颐和园》。
(1)阅读例文,整体感知。
①师:首先让我们翻开课本,走进文本,去欣赏颐和园的宜人风景吧!
②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的颐和园?
③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这是美丽_______________的颐和园。
④生交流。(师相机出示:美丽)
⑤师引导:你从哪个句子中到这个词的?(生交流)
⑥课件出示句子。
⑦师小结:这两句是全文的中心句,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2)探究讨论,过渡句。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①师引导: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呢?你是从哪些句子中发现的?快速在文中圈画出这些句子。
②生浏览课文,画出句子。
③课件出示句子。
④生朗读句子,结合批注体会句子的作用。
⑤师引导:你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⑥预设:这些句子不仅介绍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还点明了游览的地点。
⑦生根据过渡句画路线图。
⑧根据生交流情况相机强调重点词语和短语。(课件出示: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
(3)分析课文,突破重难点。
轨道式起重机①师: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又是怎样将景物写清楚的呢? 
②生默读课文,结合批注讨论,交流讨论结果,师随机点拨。
a.长廊。(课件出示段落)
预设1:第1句“来到有名的长廊”不仅点明游览的地点,还总写了长廊的“长”。
预设2:通过数据具体描写了长廊“长、间数多”的特点。
预设3:用横槛上的画、两旁的花木突出了长廊的“美”。
生齐读。 交通流
b.万寿山脚下。(课件出示段落)
预设1:联系旁边的批注“抬头一看”,我知道了原来观察不同位置的景物时,视角也有变化。
预设2:作者写佛香阁,突出了它位置很“高”,从“耸立”和下文中的“颐和园的景大半收
在眼底”可以感受到。
c.昆明湖。(课件出示段落)
师指名读句子,相机引导:你认为作者抓住了昆明湖的什么特点来写?(预设:静)
师顺势引导: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读出了昆明湖的“静”?
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王的男人 李俊基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党员干部之友③师:默读旁边的批注,有什么收获? (生交流)
④师小结:作者用“镜子”和“碧玉”来比喻昆明湖,既写出了湖水的静和绿,也是他游昆明湖的感受。“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这是他的见闻,作者就是通过写自己的感受和
见闻,将昆明湖“静”的特点写清楚的。
(4)总结学法。
师:学习《颐和园》时,我们先出中心句,再出文中的过渡句,依据课文内容画出游览路线图,弄清楚作者写了哪些景点,最后联系旁边的批注和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景物的特点写清楚的。
(板书:画路线图抓住景物特点运用过渡句)
2.按照《颐和园》的学法自学《七月的天山》。
(1)师引导:接下来我们运用学习《颐和园》的方法自学《七月的天山》。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8:28: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558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者   游览   景物   句子   批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