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规范

DB41/T 2247—2022 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条件、原路面调查、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设计与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3450—2019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5421—2018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
JTG/T 5521—2019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
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混合料。
3.2
RAP矿料级配
用抽提法或燃烧法除去RAP中的沥青胶结料后得到的矿料级配。
3.3
回收沥青
RAP中经过抽提得到的沥青结合料。
3.4
再生沥青
在回收沥青中掺入适量的沥青再生剂、新沥青(需要时),经过一定工艺处理后得到的符合路用性能要求的沥青结合料。
3.5
再生沥青混合料
将RAP与一定比例的再生剂、新沥青混合料(需要时)、新沥青(需要时)拌和而成的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
DB41/T 2247—2022
3.6
就地热再生技术
利用专用设备对旧沥青路面就地进行加热、翻松,掺入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等,经热拌、摊铺、碾压等工序,实现对旧沥青路面面层再生的技术,包括复拌再生、加铺再生两种基本工艺类型。
3.7
复拌再生
采用加热机组将旧沥青路面加热、翻松,就地掺加一定数量的再生剂、新沥青(需要时)、新沥青混合料,经热拌、摊铺、压实成型。
3.8
加铺再生
将旧沥青路面加热、翻松,就地掺加一定数量的沥青再生剂、新沥青(需要时),拌和形成再生沥青次氯酸钠发生器
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一熨平板摊铺再生沥青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第二熨平板同步将新沥青混合料摊铺在再生混合料之上,两层一起压实成型。
4 适用条件
4.1 一般规定
4.1.1 根据沥青路面的病害特点、成因、产生层位、当地气候、交通条件、病害治理目标、工程经济成本等,经方案比选后选择合适的就地热再生工艺类型。
4.1.2 就地热再生技术适用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AK)、沥青马蹄脂碎石(SMA)等路面。其他类型沥青混合料路面在经过室内试验和试验路工程验证后,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4.1.3 就地热再生技术可用于水泥混凝土桥梁的沥青铺装层病害处治,施工前应对具体方案进行必要论证,施工中应加强对伸缩缝等的保护。
4.1.4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再生深度一般为30 mm~60 mm。
4.2 适用的路面病害类型
就地热再生技术适用于中、上面层出现车辙、拥包、泛油、磨光等浅层轻度损坏的沥青路面维修,再生层宜用作上面层。不同工艺类型适用的路面病害类型如表1所示。
表1 就地热再生不同工艺适用的路面病害类型
海参圈
DB41/T 2247—2022 4.3 适用的原路面技术状况
原路面技术状况应满足以下条件:
a)再生深度范围内回收沥青的25℃针入度不小于20(0.1 mm);
轴流式压缩机b)再生深度范围内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不低于3.8%;一个粗瓷大碗
c)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不小于80;
d)车辙深度不大于30 mm。
5 原路面调查
5.1 一般规定
5.1.1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实施前,应进行原路面调查,收集基础数据以分析就地热再生技术的适用性,并为再生工艺选择、再生混合料设计等提供依据。
5.1.2 原路面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历史资料调查、路面使用状况调查和路面材料性能调查:
a)历史资料主要包括原道路的设计资料、施工资料和养护运营资料;
b)路面使用状况调查主要包括路面结构强度调查、路面损坏状况调查和路表功能调查;
c)路面材料性能调查主要包括原路面各层沥青混合料的调查取样。
5.2 历史资料调查
5.2.1 设计资料应包含路面结构、材料类型、设计参数等相关信息。
5.2.2 施工资料应包含施工材料、施工记录、施工工序、设计变更资料、竣工资料等施工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5.2.3 养护运营资料应包含养护历史及近年路况检测数据。养护历史应包括交通量及组成、气候条件、养护的原因、时间、类型、位置、规模以及养护施工的工艺、材料类型、数量和应用范围等。
5.3 路面使用状况调查方俊明
5.3.1 应对路面的结构强度进行检测,计算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
5.3.2 应对路面出现的各种损坏进行调查,详细记录每种损坏的具体类型、位置、范围和严重程度等信息,并计算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和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路面损坏调查宜采用自动检测方法和人工检测相结合的方式,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病害成因分析。
5.3.3 路表功能调查主要包括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并计算国际平整度指数IR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和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
5.4 材料性能调查
撒玛利亚人
5.4.1 应对再生深度范围内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取料调查,取料有取芯和取样两种方式;为保障取料的代表性,应综合考虑原路面状况、试验量等因素确定取料方案。
a)取芯主要用于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度、马歇尔稳定度、流
值等性能测试,必要时可进行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动稳定度等性
能试验。
b)取样主要用于RAP的油石比、级配、回收沥青性能、回收矿料性能等检测,以及再生沥青混
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与性能检验。
c)取样应采用加热、翻松、回收或切割整块挖除的方式进行;取样回收时,应采取分层回收,
并严格控制回收深度,避免不同层位的沥青混合料相互混杂。
DB41/T 2247—2022
d)取芯应在典型病害路段进行,频率应满足JTG 5421—2018中表A.2.2的要求,在典型病害、
施工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应进行加密;取样频率宜根据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级配确定,每种级配
路段取样不少于1处,取样面积宜不小于1.0 m×1.0 m。
5.4.2 沥青含量检测应采用抽提回收方式(离心分离法),不应采用全自动抽提仪。
5.4.3 RAP的性能指标除与原始设计、施工资料以及规范标准等要求进行对比外,还可与硬路肩材料进行对比,以分析原路面材料经过长期使用后的性能变化情况。
6 材料
6.1 一般规定
6.1.1 就地热再生所用的材料包括: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各种规格粗细集料、填料,以及用于改善混合料性能的再生剂、纤维、改性剂等材料。
6.1.2 应对就地热再生过程中的各种材料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2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
RAP的相关检测项目及技术指标见表2。
表2 RAP检测项目及技术指标
6.3 再生剂
6.3.1 再生剂的选用应综合考虑沥青的老化程度、沥青含量、RAP用量、再生剂与沥青的配伍性等因素。
6.3.2 再生剂性能应符合以下四方面的规定,并应满足JTG/T 5521—2019中表5.4.1的要求。
a)与沥青具有良好的配伍性;
b)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质;
DB41/T 2247—2022
c)具有溶解和分散沥青质的能力;
d)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耐候性。
6.3.3 再生剂选用时,除对再生剂本身性能进行必要的检验外,还应对再生沥青胶结料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检验,以确定再生剂的使用效果。
6.3.4 再生剂应贮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防止水、灰尘等混入。
6.4 新沥青混合料
6.4.1 对于加铺再生工艺加铺层的新沥青混合料,其矿料级配、技术指标等应满足JTG F40—2004的规定。
6.4.2 对于复拌再生工艺的新沥青混合料,应根据RAP矿料级配,以及再生路面的级配要求,确定其级配组成,并检验再生混合料的性能;新沥青混合料性能不符合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时,若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符合JTG F40—2004的规定,也可使用。
6.4.3 用于复拌再生工艺的新沥青混合料级配、油石比等的确定,除应考虑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要求外,还应考虑施工的可操作性、运输、储存等因素。
6.5 其他材料
6.5.1 新沥青的相关技术指标应符合JTG F40—2004的规定。
6.5.2 矿料的岩性宜与原路面相同。
6.5.3 根据工程特点,如需添加纤维、抗剥落剂、抗车辙剂等添加剂,应符合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添加剂材料的选择应综合施工可操作性、性能、工程成本以及运输、储存等因素进行技术论证。
7 配合比设计
7.1 一般规定
7.1.1 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宜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配合比设计流程见附录A。采用其他设计方法时,应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检验,满足要求时方可使用。
7.1.2 就地热再生应经过试验路铺筑对目标配合比设计进行验证,并确定最终的生产配合比。
7.2 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在JTG F40—2004规定的级配范围内,根据公路等级、工程性质、交通特点、材料品种等因素,综合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特殊情况下,对相似工程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允许超出规范要求级配范围。经确定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是配合比设计的依据,不应随意变更。
7.3 矿料级配设计
7.3.1 宜根据RAP的矿料级配和拟定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确定掺加的新矿料级配。
7.3.2 对于复拌再生工艺,为改善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宜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掺加一定比例的新沥青混合料。
7.4 确定再生剂用量
7.4.1 应考虑再生路面的气候、交通特点、层位、纵横坡、超高等因素,确定再生沥青的目标标号。
7.4.2 应根据再生沥青的目标标号,向回收旧沥青中按一定间隔的等差数列比例掺加再生剂,测定再生沥青的三大指标,绘制变化曲线,用内插法初步确定再生剂用量。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4:36: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550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再生   沥青   路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