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青年基督徒信教动机的探索性研究——运用现代性语境中的世俗化理论...

都市青年基督徒信教动机的探索性研究 ——运用现代性语境中的世俗化理论解读
□ 张再云
【摘 要】简单的延时电路在对南京市青年知识分子基督徒的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基础上,描述了信徒的主要信仰动机类型,包括危机应对型、情绪感染型、理性分析型、团体归属型、文化认同型、意义寻求型、道德救赎型、爱欲满足型。并运用西方现代性语境中的世俗化理论对这八种类型进行解读,认为都市青年信仰动机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密切关联,是行动主体对现代性的接纳、反抗和形塑的独特、复杂过程。
精矿粉【期刊名称】中国青年研究
【年(卷),期】2010(000)002
【总页数】7
【关键词】青年;信教动机;现代性;世俗化肌球蛋白
【文献来源】www.zhangqiaokeyan/academic-journal-cn_china-youth-study_the
sis/0201210489762.html
导 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宗教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不论是远古的原始社会还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组织,宗教一直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西方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史上,宗教也一直成为众多理论大家的关注点。从古典时期的孔德,到经典时期的迪尔凯姆、韦伯和齐美尔,再到现代时期的帕森斯、鲁克曼等人,无不对宗教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因此,关于宗教的研究是社会学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经历宏大的社会变迁,中国主动迈向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面临宗教世俗化和宗教复兴的挑战。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宗教信仰热”。1982年至2001年,可统计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教人数从1000多万增加到6000多万,不能准确统计的佛教、道教信教人数增加也在1000多万以上,而在这些信徒中,70%~80%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入教的,其中青年信徒又占到30%左右[1]。中国宗教信徒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并且,在青年知识分子(高校学生)中基督教的发展势头最迅猛,
业己超过其他宗教,成为在大学生中信徒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可以看到,宗教现象,成为反观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面向。
三国世纪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中国一步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这些青年越来越多的选择信仰宗教?如果现代化同时就意味着世俗化,为什么反而信徒越来越来多?为什么在宗教多元的中国社会里,选择信仰基督教的都市青年越来越多?青年基督徒数量的增长是否意味着现代性和世俗化之间本来就是共存的关系?这对世俗化理论有何意义?如何用不同时期的世俗化理论来解释上述现象?上述这些问号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反对本本主义的意义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
宗教社会学乃至社会领域对于宗教的理论主要是从现代性这一母题来加以考察的,其中论述的核心问题就是宗教的世俗化和社会的现代性之间的关系[2]。从早期比较简化单线的世俗化理论到多元世俗化理论,伴随的就是对现代性的不同体认过程。本文拟从这一现代性语境中的世俗化理论对中国青年基督徒的信教动机加以解读。
1.世俗化理论的简要回顾
经典世俗化理论——现代性的确认。所谓经典世俗化理论,主要是指由欧洲的启蒙理念和经验生发而来的、以经典社会学家们的某些论述为基础的有关宗教在现代化进程中趋于衰落的各种观点,例如涂尔干和韦伯等。作为预言式和被简化的古典世俗化理论,现代宗教变迁被简明扼要地表述为理性将现代社会与现代人从宗教权威中解放出来的过程。这种“世俗化”观念把现代性看作是对宗教的否定。因此,经典世俗化理论从最初的比较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描述性概念,很快变成了以线性的进化史观为基础的有关社会总体趋势的断言。
反世俗化理论——现代性的批判。较早对世俗化理论直接持反对态度的是大卫·马丁(David Martin)。他于1965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迈向对世俗化概念的清除》的论文,在该文中,他断定世俗化命题是反宗教的意识形态的一种工具,应该从社会学的词典中抹掉[3]。20世纪70年代以来,宗教社会学的理论进展主要在于对经典“世俗化”理论的批判。其基调是不再把世俗化与理性化看作是现代化进程的一体两面,而是以动态的观点,关注宗教形态的多样性及其变迁,重新勘定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以及个体与宗教的关系。反世俗化理论发展出了三种新的宗教研究范式。
宗教市场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斯达克和本博瑞兹试图以对“补偿”的寻求来解释宗教行为。从交换论和心理——功能主义的观点出发,斯达克与芬克、艾纳孔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著作,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引入宗教研究,逐步建立理解宗教现象的“经济学模式”[4]。这一理论认为现代化伴随神圣的消失,市场改变了宗教的神圣性。在解释策略上主张对世俗化理论进行抛弃[5]。
多维的和去制度化的新世俗化理论。多维的世俗化概念的真正确立,首先得益于比利时社会学家道博莱尔的工作。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不应笼统地讨论宗教兴衰与否,而要把世俗化看作是宗教在社会、制度和个体三个维度上的演变过程。多维的世俗化概念为现代条件下的个体虔诚留出了解释空间。而对个体信仰的去制度化现象的讨论,则开辟了宗教社会学重新审视现代性的新方向。
去制度化的世俗化理论认为制度性的宗教生活不再必然是维系个体宗教性的主要方式。宗教传统制度(教会)权威的削弱不仅可以和宗教在个体层面上的兴盛同时发生,而且这两者之间还存在着因果关系。
多维的和去制度化的世俗化理论是对经典世俗化的概念进行转化,但并未脱离经典的框架,解释的策略是肯定的基础上重新界定。
多元宗教现代性理论。多元宗教现代性理论对经典世俗化理论和新世俗化理论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批判:强烈的意识形态彩;所预设的线性社会进化史观;其西方——基督教中心主义的宗教观念。达薇在她2002年的一项研究中,考察对比了欧洲、美国、拉美、撒哈拉以南非洲、菲律宾以及韩国等地基督宗教发展的情况。她指出,似乎除了欧洲以外,其他现代社会中的基督宗教都很兴旺,并没有衰落的趋向。达薇将她对这一现象的解释诉诸于以列社会学家艾森斯塔德的多元现代性理论,从而指出基于多元现代性的多元宗教发展观[6]。
超声波振子多元宗教现代性理论试图克服普遍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局限,考虑到现代性的多元化。解释策略是不放弃世俗化理论,但把它更明确地限定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社会(主要是启蒙以后的西欧),以便在一种全球的视野中,更多地考虑社会变迁和宗教变迁的多样性。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4:28: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550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宗教   世俗化   理论   社会   现代性   现代化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