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满族刺绣技艺的保护传承

2020年2期(总第71期)
满语研究
MANCHU STUDIES
数字监控系统
22,2020
基本法104条
(GeneralNo.71)略论满族刺绣技艺的保护传承
王心玉
(黑龙江大学社会科学处,哈尔滨150080)
摘要:满族刺绣既是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又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历史发展,满族刺绣■在现代化社会中呈现失传趋势。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实践中,要着力培养满族刺绣传承人的同时,开发设计满族文化创意产品,借用科技手段,进一步传承发扬满族刺绣等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关键词:满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副乳腺
中图分类号:G9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7873(2020)02-0136-03
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内容,创新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措施,提高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效益,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中国刺绣工艺历史悠久,而满族服饰刺绣工艺是中国刺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梳理满族刺绣艺术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满族传统刺绣工艺的保护和传承举措,为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一、满族刺绣及其现状
刺绣作为服装装饰,最早见于《尚书•虞书》舜命禹制作章服传说“以五彩彰施于五作服”,后世帝王所穿衮服十二章也来源于此传说。在古代人的“衣绘而裳绣”过程中,刺绣是随着章服的出现而诞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刺绣从帝王享用到民间流传,庶民服装出现刺绣纹饰。汉代之后,刺绣技艺迅速发展,宫廷专设绣画作坊,成为女性必学的手艺。明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成为中国四大名绣,至清代出现诸多刺绣名家,刺绣工艺得到空前发展。
满族及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刺绣工艺亦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女口,刺绣是早期女真人服饰的必备装饰,《金史•舆服志》就有“妇人服檐裙,多以黑紫,上编绣金枝花,周身六裳积”的记载。女真女性喜欢穿绣花的檐裙,图案以平金绣为主,这也成为满族刺绣的显著特点。清代是满族刺绣发展的顶峰时期,
刺绣成为满族女性必学手艺。“宫廷服装多用刺绣来装饰,据《满文原档》载,’天命八年(1623年)派七十三人织蟒缎补子,为文武一品至九品官员织绣以禽兽为图案等级分明的补子。’《李朝实录》记录’努尔哈赤及部下身穿五彩龙纹天盖,上长至膝,下长至足,背裁剪貂。皮,以为缘。诸将亦有穿龙文衣,缘饰则或以貂,或以豹,或以水獭,或以山鼠皮。'对于宫廷贵族刺绣历来史书有所记载,对于满族民间刺绣的产生和流传则要晚于宫廷官宦。”⑴
收稿日期:2019-09-26
作者简介:王心玉(198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艺术设计与文化创意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D032)
皇城轶事•136•
与中国四大名绣相同,满族刺绣以齐针、平针、虚满针、小辫针、打籽针为基础针法而进行创作。如,幔帘和枕头顶是满族传统装饰品,花草刺绣依从梗到叶,从叶到花的顺序,而山水图刺绣多以由远及近的顺序完成。与苏绣不同,满族刺绣的针法活泼,没过渡针,颜鲜明,更加立体。常用绣法有直针、平针、套针、纳纱、锁绣、网绣、人字绣、戳纱、穿珠、打子等,将选好的“底样子”印制在
绣料上,按印记刺绣。满族刺绣“通常以家织布为底衬,再用钢针穿上红、黄、白、蓝等彩丝线,参照图案,上下穿刺,织绣出各种纹样,满族刺绣的作品包括服饰、日用品、喜庆节令等,通常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⑵“满绣主要有镶、嵌、滚、盘、绣几大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上采用新的设计语言,经过选择、提炼、突破与重构等手法,创造了直斜横斜线条交叉和分层掺等技艺。”⑶
满族刺绣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少数民族其他手工艺术相同,满族刺绣产生发展于人类日常生活中,并具有日常化和平民性的特点。然而,随着社会历史发展,满族刺绣在现代化社会中呈现失传趋势。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政府和研究人员的重视,开始推行保护传承满族刺绣文化的相关措施。
二、保护传承满族刺绣技艺的措施
1.着力培养满族刺绣传承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实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宣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个体、体或特定区域空间而存在的“活态”文化,其保护重点在于传承人的保护。以往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的经验证明,传统手工艺抢救保护不能停留在记录文本和拍摄视频的层面上,应该着力培养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过程中,相关机构要提供平台,系统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5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工作,以便提高当代非物
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实践水平。“文化部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等二十余所美术设计院校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研修培训试点院校,”⑷要求高等院校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培养工作中发挥更多作用。以满族刺绣为例,东北地区相关高校可开设相应课程或社团活动,助力培养高素质的满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2.开发设计满族文化创意产品,传承满族刺绣传统手艺。立足满族历史文化研究成果,满足众文化产品需求,开发设计满族特文化创意产品,拓宽满族刺绣文化的传承路径。在当代,文化产业发展凶猛,各行各业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如,北京故宫推岀的清代宫廷文化创意产品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基于满族刺绣文化的丰富底蕴,利用满族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可设计服饰、玩偶、抱枕之类文化创意产品。满族传统刺绣为文化衍生品的开发设计提供艺术素材,通过设计具有满族刺绣元素的衍生品,可打破时空局限,实现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满族刺绣文化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借助满族刺绣的艺术形式特点,开发工艺精细的文化产品,不仅吸引大众关注,而且实现满族传统手工艺发展。
3.借用科技手段,传承满族刺绣文化遗产。AR和VR技术的发展,为深度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技艺提供条件。国内部分地区的文博机构已开始试行通过AR、VR或播放视频短片方式,展示中国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文化渊源、文化特点和艺术风格,得到良好效果。将满族刺绣手工艺和现代VR技术相结合,就可打破时空限制,使人感受工匠精神。此外,满族刺绣与互联网结合,可吸引更多人了解满
族刺绣技法,喜爱满族刺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手机程序APP,为大众提供了解刺绣的途径和设计,建立网络等新媒介,推广满族传统刺绣文化。
三、保护传承满族刺绣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今人类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
•137•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⑸“我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历史的文化古国,非遗手工艺类别众多,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生产中,如,扎染、木艺、剪纸、面塑、陶艺手工成型、鲁绣、烙画、线缝手工书、玻璃吹制和赫哲族鱼皮制作等。2004年,我国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抢救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历史活化石,进一步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⑹
首先,保护满族刺绣等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增强国家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深化教育的教化作用,深化年轻人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认识,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进我国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加快构建中华民族命
运共同体的步伐。此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可借助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文化产业、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改善经济发展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帮助。
kmip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支柱产业,催生刺绣等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在当今语境下,我们要更加注重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倡“工匠精神”,重塑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念利.论满族民间刺绣的工艺性[J]•活力,2016,(1).
[2]刘静.浅析满族文化资源的概念与种类[J].经济研究导刊,2013,(2).
[3]王彤.满族刺绣纹样与工艺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6,(8).
[4]唐保平.“非遗”保护理念下满族刺绣技艺传承与创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9,(4).
[5]刘小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赵丹妮.“非遗”手工艺的类别及艺术特征分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8).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Manchu Embroidery Skills
WANG Xin-yu
(Office of Social Science,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150080,China) Abstract:Manchu embroidery is the traditional handicraft of ethnic minorities,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Manchu embroidery is losing its popularity and inheritance in modem society.In the practi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cultivating the inheritors of Manchu embroidery,and at the same time,to develop and design creative cultural products to further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cultural heritage of eth・nic minorities such as embroidery by mea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Manchu;embroidery;intangible cultural
-138・ce3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30: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549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刺绣   文化   文化遗产   传承   物质   保护   发展   传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