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主义视角下的《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试点论坛
shi dian lun tan
389
生态主义视角下的《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崔珂心
摘要:当今世界,生态问题成为各国争相关注的焦点。苏联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在20世纪初对乌苏里地区进行考察后写成了绿文学经典《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本文将采用语料分析的方法,对文学文本《乌苏里山区历险记》进行分析,在生态主义的特殊视角下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在无人参与时,乌苏里地区便是动植物自由生长、繁荣发展的生态乐园,其拥有着完美的生态循环链条,生物资源一点都不浪费;而在有了人类的踪迹时,部分人类可以平等对待林间万物,与之和谐共处,部分人却表现出了不尊重自然、不顾生态的心态与行为,两相对比之下,作者的生态伦理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通过对作品的层层解读,以期对来自20世纪的劝诫有所触动,并从中获得生态问题上的经验,构筑现实中更加诗意的生态环境。关键词:生态主义;大自然;乌苏里地区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是苏联地理学家弗·克·阿尔谢尼耶夫在二十世纪初对乌苏里地区进行考察之后写
出的考察报告,作为一部绿文学经典,其可与《瓦尔登湖》相媲美,堪为一部美妙的纪实性小说。这部作品也被高尔基评价为“是布雷姆(德国著名生物学家、旅行家)和库珀(美国著名作家)的完美结合”,因其“既含有高度价值的科普常识,又有引人入胜的文学描写”。这部作品由《乌苏里山区历险记》和《德尔苏·乌扎拉》两部分组成,相互独立又彼此紧密联系,本文即将展开分析的文本是其中之一——《乌苏里山区历险记》。
生态(eco-)源于希腊语οί~κος,最初用来指“栖息地、房屋、住所、家园”,换言之,生态不等于自然,而是指生物体在自然界中栖息的状态,其对应主体是生物体。(宋羽竹,2016:22)然而,人类却错误地将自身摆在了主体的位置,扎雷金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大自然曾经把人类收留在自己的房子里。可人类却自认为是大权在握的主人,于是在大自然的房子里建造了自己的超自然的房子。然而到了现在,人类已经一筹莫展,只好把大自然收留在自己这所房子里,但绝不是作为穷亲戚,而是要大自然来确定新房子的生活规章制度,确定人类所有财产的使用权。”(陆肇明摘译,2003:49)忽视与动物、植物、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打破各物种平衡的栖息状态,在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出现之后,人类,也再一次将“生态”问题提升到了更高的位置,转而寻求自然的帮助。生态问题备受世人瞩目。
生态主义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兴起的后现代社会文化思潮之一。(侯传文,2009:127)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立,生态主义强调的是弱化人类自以为是的主体地位,去承认自然万物的价值,并与之和谐
相处,构建一个和平、和谐、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文学中随之发展而来的有生态批评、生态伦理观等诸多理念,借助文学作品的力量,挖掘对现世人生的启示。
一、动植物的自然天堂
作为一本地理考察报告,作者对乌苏里地区的各种地理风貌、自然景观以及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和叙述。
刘天华简介文中对该地区的动物有大篇幅的描写,且列举出了诸多物种,比如赤胸鹀、红角鸮、灰椋鸟、雕鸮、蓝矶鸫、北头鸺鹠等鸟类;狍子、獾、狼、狐、兔、鹿、野猪、熊等走兽类;锦蛇、赤练蛇、蝮蛇等蛇类;黄鼬、水獭、水䶄、红背䶄、根田鼠、小鼩鼱等鼠类;雅罗鱼、哲罗鱼、红点鲑、鲫鱼、驼背哈鱼等鱼类,总之,物种丰富至极。在作者的描写中,有一段关于候鸟迁徙的记叙精彩且生动,从头至尾共提到了14种鸟类:飞得最高的雕、次之的大雁、旁边的白额雁和天鹅、靠近地面的凫、紧贴水面的白眉鸭和小野鸭,还有在空中姿态优美的鵟和红隼、轻盈秀丽的海鸥和小巧伶俐的燕鸥、飞得轻巧又平稳的大杓鹬、东张西望的尖嘴鸟类红胸秋沙鸭、喜欢在多沼泽的低地上飞行的鸻  用作者的话来说,“在候鸟迁徙季节没有到过勒富河下游的人,很难想象那里的情景。”由此也可见该景观之奇美。
乌苏里地区不止有各种各样的动物,还有种类繁多的植物,有林木也有花丛。“乌苏里泰加林是真正的
余晓红原始处女林。”在林中遍布的有红松、
黑桦、臭冷杉、榆、甜杨、红皮云杉、糠椴、赤柏松、兴安落叶松、水曲柳、柞、刺楸、黄檗、核桃楸以及许多其他树木。还有许多灌木类植物,刺五加、柳叶绣线菊、石蚕叶绣线菊、野山楂、木山茄、金银忍冬、百里香等等;在乌苏里泰加林中也有很多显花植物,如八角茴、草乌头、杓兰、唐松草、大花剪秋罗、金莲花等等。
生物如此丰富的乌苏里地区,自成一体,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造就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自然天堂”,不仅为动植物们提供了一个最天然适宜的生长发育的环境,也为这个地区本身增添了许多活力与吸引力。“原始森林只是表面上显得死气沉沉,实际上它是生气勃勃的。”作者如此感慨道。基于那样一种诱人深入的魅力,只要你走进它,了解它,熟悉它,一定会被它所吸引,“长时间看不见它,还会想念它”。
不受人类干扰,自在生存的动植物们与大自然便构成了一幅安静美好的图画,这便是在生态主义的关照下对这部作品的第一层解读,很明显,如今各国所追求的生态平衡,这便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二、完美的生态循环tcl笔记本电脑
如果说,第一层含义的解读是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大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是一种万物静好的状态,是相对来说静态的;那么第二层含义的解读,便是动态的,探寻大自然动态的平衡运作。
作者在考察期间见到了一种奇怪但有趣的现象,河里的哈鱼非常多,以至于填满了小河湾和河汊,河水也被堵塞了,成千上万条死鱼以及仍然顶着水流向上游着的鱼儿们需要被解决。“为了收拾这些烂鱼,大自然关注地派来了熊、野猪、狐狸、獾,貉、乌鸦、三宝鸟和松鸦等等卫生员。”但这些“卫生员”并不是毫无章法,就像是被大自然施了魔法一般,大家分工明确:棕熊和与它同宗的勘察加熊吃掉鱼头,扔掉鱼肉;而黑熊则刚好相反,吃掉鱼肉而扔掉鱼头,简直就是互补的好搭档;野猪也在吃鱼,但他们只吃鱼尾  这样一来,鱼头、鱼身和鱼尾便都有了“归属”,棕熊、黑熊和野猪便组成了“最登对的吃鱼组合”。其实不只是在一条鱼的“享用”上大家分工明确,大到整个鱼,其“瓜分”也是秩序井然的:吃死哈鱼的主要是飞禽,比如乌鸦,就专爱吃已经开始腐烂的鱼;而四条腿的走兽则极力去捕抓活鱼。
不得不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动物们就这样遵循大自然制定的“规章制度”去行事,一点也不浪费自然资源,生态又环保,这样就维持了一个相对平衡的动态循环。
三、人类的正反面实例
二十世纪初的乌苏里地区保留着较为原始的生存状态。在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对待万物的态度与地处统治中心的圣彼得堡有着巨大的不同,当然,与今天的差异更可谓是天壤之别。而当今,地球生态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20世纪的这部作品中,阿尔谢尼耶夫就将人与自然和谐共
质量风险管理生的美好状态进行了详尽的侧面描写。作者主要通过土生土长、常年生活在乌苏里山区的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乌扎拉,通过描写他所经历的真实故事及其与大自然的相处模式,揭示这一地区先民神秘的生存方式与精神世界。(孙加祺,2013:37)
试点论坛
shi dian lun tan
390
在赫哲人的眼中,生灵万物皆是有生命的。作者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赫哲人的宇宙观时,是在《乌苏里山区历险记》中的第三章打野猪。因为发现山坡上移动的黑点,德尔苏建议静等查看,在作者惊叫出“野猪”之后,德尔苏低声地说“一个人很大,”“大个子的人还没有走近。”当作者问德尔苏,他为什么把野猪叫作人时,他的回答是“他的和人一个样,就是衣服不一样。骗人的会,生气的会,什么都会!和人一个样。”
这是动物有灵论的体现,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还有矿物有灵论。文中描写到有一回作者与德尔苏坐着聊天时,听到火上的茶壶“吱吱地叫着”“呜呜地叫”“细声细气地哼了起来”,德尔苏因嫌弃茶壶一直叫便把它称作“坏人”,面对作者疑惑不解的提问,他的简单回答是“他的会叫,会哭,也会玩。”用作者的话来
新奇小家电说,德尔苏“看到了水的生命力,看到过它静静地流,也听到过它在泛滥时的咆哮。”不仅仅是矿物的水,还有火,在德尔苏看来也是同样具有生命,“‘看,’德尔苏指着火说,‘他的也和人一个样。’”
德尔苏把一切动物统统看作自己的同类(高维生,2005:62),还有不具有生命的万物,都被德尔苏在“万物有灵”论的指导下平等相待。能看到世间万物的内在价值,且不分主客地予以欣赏,或者保留自己的好恶评价,都是最朴实然而崇高的价值观。而这个思想,便与“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行事作为有了正好相反的方向。不再将人类看作主体,不再做出自以为天地主宰的愚蠢行为,便不会将自然环境破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也就不会斩断自己的退路,反而能够维持一个和乐美好的生态环境。也就是现代人类倡导的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珍稀动物等诸多口号所能达到的最好境界。
相对于“万物有灵”论这样的崇高价值观,也有一些人,仅仅是行动上严肃对待捕猎,但这也已经是对生态很好的保护了。作者在考察途中路过一个村庄——伏锦村,这里的村民就十分关心保护野兽。“他们开会决定不许杀害母鹿和幼鹿,在发情期不猎公鹿。”此外,他们还自己划出了禁猎区及其界限,并互相作出保证不在禁猎区捕猎  在20世纪人类忙着征服自然的时候,这可以说得上是一项创举了。
然而,有人类的地方就有贪婪。有人坚守着内心的原则,秉持着不滥杀滥捕的信条;但不妨碍就有那么一些人,仅以自我的利益为上,全然不顾环境如何,生态如何,大肆捕猎。就说伏锦村村民做出的良好创举,并没有能够世代传袭。俄国通过签署条约对乌苏里地区实施占有之后,便实行人口迁移,从俄国迁来的居民并不遵守这些土著居民私人的倡议,开始
季诺维也夫
了滥捕滥杀。当然,这样的行动并不是个例,在作者的第一次考察之旅快要结束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无论走到哪里,到处都会碰到滥伐滥捕的现象。在不久的将来,兽多林密的乌苏里地区就会变成一片荒漠”。这是作者对未来的叹忧,又何尝不是对这一行为不受制止的愤慨和无奈呢?
人类之于大自然,既有对生态的注重与保护,也有忽视与不屑。正反两面的例子给予我们的启示,在未来的时间里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四、结语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重要的“道”,取法于自然。尊重自然的运行规律,不妄自尊大,与自然和谐相处,便能达到生态之境。用生态主义视角去审视《乌苏里山区历险记》这个文学文本,我们发现了不少与“道法自然”相契合的思想与观念。当时的担忧在时间的加注之下得到证实,而得到的来自20世纪的忠告与建议,也在时间的流逝之中变得愈发珍贵。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征途中,不觉也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幡然醒悟之时,向自然求和的人类展示出了另一种姿态。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作者简介:崔珂心(1996-),女,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国别研究。基金项目:大连外国语大学
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YJSCX2018-067);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科技人才“育苗”项目“俄罗斯主流媒体政治话语中政治隐喻的批评隐喻研究”(2019JYT23)。
参考文献
[1]宋羽竹.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伊万的女儿,伊万的母亲》[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6,4(04):22-27.
[2]谢·扎雷金 ,陆肇明.文学与自然[J].俄罗斯文艺,2003(04):46-49.[3]侯传文.生态文明视阈中的泰戈尔[J].外国文学评论,2009(02):127-
139.
[4]孙加祺.用清新与生动表达厚重——读《在乌苏里的莽林中》[J].世界文化,2013(04):36-38.
[5]高维生.远去的乌苏里的莽林[J].中国图书评论,2005(08):62-63.[6](春秋)老子原著.道德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7](苏)弗·克·阿尔谢尼耶夫(В.К.Арсеньев)著;王士燮,沈曼丽,黄树南等译.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乌苏里山区历险记  1902-1906年锡霍特山区考察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53: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534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态   乌苏里   人类   作者   地区   德尔   问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