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蝗虫鼠害的发生和治理策略

草原蝗虫鼠害发生和治理策略
摘要:蝗虫鼠害的发生会严重导致草场退化,恶化草原生态环境,本文首先分析了草原蝗虫鼠害的分布,其次,深入 探讨了治理草原蝗虫鼠害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草原;蝗虫鼠害;治理策略
众所周知,发展畜牧业的基础是要具有丰富的草场资源。自从牧区草原制度改革之后,各个牧民家庭的牲畜头数增长较快,但是由于连年干旱、降水较少, 导致草场退化情况极为严重。而草场退化又会促使蝗虫鼠类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据统计,每年由于蝗虫鼠害的危害,会导致天然草场产草的总量下降 20% 及以上商标法[1],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对草原蝗虫鼠害的发生及其治理策略进行探讨,就显 得尤为重要。
专项审计1 草原蝗虫鼠害的分布
草原蝗虫鼠类属于植食性种类,它们的食性又随着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蝗虫鼠类的种类分布与不同地区的植被分布存在着较大的联系。自然条件(如气候、植被、地形)的不同,会导致蝗虫鼠类的分布种类也有所差异。
低山丘陵带(海拔600~1100m)、山地荒漠地带草原多由角果蔡、叉毛蓬、篙子等半灌木组成,鼠害多为小家鼠、鼹形田鼠,蝗虫则多为伪星翅蝗、黑腿星翅蝗、小米纹蝗、红胫戟纹蝗。
海拔1200~1600 m的山地荒漠草原,多以半灌木、旱生多年禾草为主,植被多以羊茅、草原苔草、喀什篙为主,鼠害多为草原兔尾鼠、狭颅田鼠、鼹形田鼠,蝗虫多为黑条小车蝗、意大利蝗。
山地干草原、高寒草甸、山地草甸草原的植被相对而言较为复杂,蝗虫鼠害的种类也较多,鼠害以狭颅田鼠、草原兔尾鼠为主,蝗虫以草地蝗、西伯利亚蝗、牧草蝗、宽须蚁蝗为主。
北部沙漠草原、平原荒漠草原的植被以白梭梭、沙拐枣、猪毛菜、骆驼蓬、角果黎为主,平原荒漠草原的鼠害多为根田鼠、灰仓鼠、小家鼠,平原荒漠草原的蝗虫多为旋跳蝗、尖翅蝗、亚洲飞蝗。北部沙漠草原的鼠害多为五趾跳鼠、红尾沙鼠、大沙鼠为主,北部沙漠草原的蝗虫多为沙漠蝗
2 草原蝗虫鼠害的发生危害
草原鼠害主要发生于前山春秋场和沙漠冬场,这些地区植被盖度低,产草量少,牧民过度放牧严重, 再加上害鼠的严重,使得本来就退化的草场更加严重退化,生产力下降,草原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以某县为例,草原蝗虫鼠害十分严重。1992—2001年10年问,蝗害发生面积为70.62万hm2,严重危害面积为44.94万hm2,鼠害发生面积237.1万hm2,严重危署面积77.67万hm2。据测 定,蝗虫日食牧草0.14g,蝗虫严重危害面积每年按4.4万hm2计算,蝗虫密度10头/m2,每年损失37706t牧草。如果不治,草场的破坏更严重,被蝗虫吃掉的牧草就更多。蝗虫不仅对牧草生长发育起破坏作用,而且严重发生区牧草成片死亡,大面积草场变成不毛之地,有些危害严重的年份,因牧草受到损失,迫使牲畜提前转场的例子屡见不鲜。该县不仅蝗虫危害严重,而且鼠类破坏草场也很严重。春秋草场鼠害严重发生区,每公顷平均3.3个鼠,少则2个鼠,洞深达1.3m,洞道长150m,每窝有4-6只,小鼠3-5只,每窝老鼠从5月中旬至1月下旬,平均堆土堆为2 000-5 000个,可埋100—240m2的草场植被,不仅如此,而且损害植物根部,一窝鼠贮备20—30kg牧草根,作为冬食。大沙鼠平均每公顷有洞10.1个,鼠洞大小不一,一只大沙鼠一昼夜食草可达40g,一洞贮藏干草量可达30~40kg,洞周围草本几乎被鼠破坏,连梭梭枝条也被吃光,沙漠植被减少,沙化严重。据测定,每只鼠日食量20g,害鼠严重危害面积按每年7.
77万hm2计算,每年因鼠类损失的牧草达30311t。
3 治理草原蝗虫鼠害的策略价值观念
3.1 抓好蝗虫鼠害防治工作
鹅去氧胆酸各地要成立草原蝗虫鼠害防控领导小组,全面监控蝗虫鼠害发生动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制定蝗虫鼠害防控实施方案,各乡镇(场)严密监控蝗虫鼠害发生动态,启动应急预案,动员各方力量,组织开展防治工作。同时,务必要密切监测草原蝗虫鼠害的发生动态,积极开展治蝗治鼠减灾工作,调运防灾药械、农药,并及时将物资送到蝗虫鼠害发生区域,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1]。 2.2 加强专业化防治
对蝗虫鼠害发生区进行统一防治,将虫害鼠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用超低容量喷雾技术进行喷雾防治,主要用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在农田草场交错地带打60-100 m左右保护带,发生严重的草原进行全面喷药防治。
空调节能改造2.3 减少化学防治面积,增加生物防治面积
随着人们对于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生物防治成为了治理草原蝗虫鼠害的主要措施之一,各地应该积极、主动地推行不污染环境、灭效显著、成本较低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鹰架鹰墩灭鼠、养鸡养鸭灭蝗、C型肉毒素灭鼠、绿僵菌治蝗等。以某县为例,该县草原面积41.9万hm2 ,每年虫害发生面积约4.67万hm2, 占草原总面积的11.14%,害虫种类主要以西藏飞蝗、土蝗、草原毛虫等为主,对草原植被破坏程度大,尤其西藏飞蝗近年的危害面积有扩大趋势,严重制约了 该县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以往,该县每年以化学农药防治草原虫害为主,在杀死蝗虫的同时,也会杀伤蝗虫的天敌,使得蝗虫灾害难以实现自然控制。该县今年引进草原牧鸡“金脚鸡”2 356只进行生态灭蝗,既可以治理草原虫害,改变过去用农药治虫害带来的农药残留,减少草场污染,又可以结合小家禽饲养发展绿肉鸡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药品防治蝗虫,某地应 用苦参碱等生物药品、采取5点取样法进行防治草原蝗虫,应用1.2% 苦参碱乳油、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由0.18阿维菌素和100亿活孢子/g 苏云金杆菌组成)、2% 噻虫啉微囊悬浮剂;选择凌晨无风时间段在各个处理区喷药,尽量做到浓度均匀,避免发生漏喷、重复喷施、误喷等现象;在喷药后3 d、5 d、7 d、15 d、 30 d 采用5点取样法在每个处理区进行样框调查,计算平均虫口密度,并记录数据。经过细致的数据分析,三种生物药品都能达到明显的防治效果。
2.4 划区放牧,改变蝗鼠害的发生环境,有效地控制蝗鼠害
草原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生态系统,人们如果经营不当,如过度放牧,滥垦草场,破坏了生态平衡,草场的自我恢复能力削弱,必导致蝗鼠害成灾,促进草场加速退化,造成恶性循环,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全面崩溃。因此,划区放牧,加强草原的建设和管理,改变草原蝗虫鼠害发生的生态环境,不适宜蝗虫鼠害的发生,从根本上有效地控制蝗灾鼠灾的发生。
2.5 开展草原治蝗灭鼠科研工作,提高防治水平
要在治蝗灭鼠的各个领域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加强蝗虫鼠害测报的研究工作,及时准确地预报蝗虫鼠害的发生期、发生量,有效地指导生产防治。积极地进行治蝗灭鼠农药的更新和筛选、治蝗灭鼠机械的研制等项目研究工作,提高治蝗灭鼠防治水平。
2.6 建设草原综合治理示范基地
同草原部门一道建立综合治理示范基地,采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以及其它的手段,把害虫害鼠的发生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确保综合治理示范基地的高产
、稳产。
2.7 提高认识,增加对草原保护工作的投入
走月亮教案要大力宣传草原治蝗灭鼠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促使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牧民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草原保护工作同他们的切身利益的关系。目前每年主要是中央下拨的专项经费用于治蝗灭鼠工作,今后要立足于“草场谁利用,谁保护”的思想,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如地方财政可以从育草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草原治蝗灭鼠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琦. 草原蝗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 中国牧业通讯, 2014,(20): 64.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38: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534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草原   蝗虫   鼠害   发生   防治   草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