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海在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吴清海在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吴清海在521日召开的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影响,面对经济结构深层矛盾的重重困扰,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晋中主题,扎实推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奋力实施赶超战略,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就。
  赶超发展,实现综合实力的跨越提升
  牢记发展第一要务,积极应对复杂变化的形势,认真落实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创环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2010年达到763.8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2.8%,达到147.1亿元,是十五末的2.8倍;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7.5%,达到64.8亿元,是十五末的3.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8%,达到495亿元,是十五末的3.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8%,达到277.6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外贸进出口总额五年累
计完成20.4亿美元,比上个五年增长47.8%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79元,比2005年增加83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08.7元,比2005年增加2493.7元;这两项收入年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过五年艰苦努力,我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在全省的位次前移,跻身于中游行列!
  调整结构,打开产业转型的崭新格局
  坚持夯实一产、主攻二产、大兴三产,努力构建晋中特的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率先在全省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连续五年粮食生产超过13亿公斤,蔬菜和肉蛋奶总产量稳居全省首位。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057个,无公害农产品、绿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累计达到528个,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全面落实八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基本完成,全市煤矿单井年产能由不足10万吨提高到87万多吨,总产能由7642万吨提高到1亿吨以上。多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机械装备工业加快升级,煤化工产业延伸发展,电力产业不断扩张,冶金工业结束有铁无钢历史,食品工业加速成长,中航特种装备及车辆、上海百成纯电动车项目成
功引进,迈出了晋中汽车制造的历史性步伐。优势企业发展壮大,五年建成投产项目330项,新增销售收入420亿元,全市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75户,比2005年增加108户,其中两户企业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工业园区健康成长,安泰集团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中煤九鑫省级循环经济园区相继建成,外套膜7大重点工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283.7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1.6%,工业新型化水平由30.8%提高到40.08%
  服务业布局全面拉开。深入实施3+7”战略,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和房地产三大产业,规划和铺开涉及钢材、煤机、图书、粮食、汽配、商贸等领域的21个重大物流项目,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5.76%35.8%。房地产业发展升温,五年完成投资281.8亿元。
  统筹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速
  城市建管同步推进。连续开展城乡基础建设年活动,五年制定城市总体规划、专业规划、控制性详规200余项,完成村镇规划及新农村规划1000余项。全市开工市政重点工程621项,完成投资121.4亿元。2010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4.5%,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深入开展四城联创活动,全市新建污水处理厂9座,建成生活垃圾
处理厂10座,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092万平方米,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和集中供热普及率五年分别增加58个、22.4个和53个百分点,达到90%22.4%77%。市城区和11个县(区、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并通过验收,市城区、左权县、灵石县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介休市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初验。
  同城发展迈开步伐。坚持主动融入,错位发展,积极推进晋中太原同城化建设,完成了北部新城总体策划、控制性详规等一批重大规划项目,铺开北部新城基础设施工程12,完成投资16.8亿元,山西高校新校区、物流园区、晋商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城市公交、城市路网、煤气供应、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同城对接取得积极进展。
  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6.6亿元,创三优四化四改工程全面实施,500个村达到十有十个一标准,建成园林村823个。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部超额完成!
  强基蓄劲,奠定赶超跨越的坚实基础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五年累计实施627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完成项目投资欧尚宜家800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7.2亿元,是上个五年投资总和的3.7倍。
  全力扩大招商引资。加强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积极参加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共引进项目
550个,总投资1748.7亿元,到位资金922.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13.1亿元,引资到位连续三年全省排名第一。
  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路网框架进一步完善,太中银铁路、太长高速晋中段、汾邢高速汾平段建成通车,大西客专晋中段、龙城高速、阳黎高速开工建设,五年累计完成公路交通投资183.8亿元,实施公路建设规模9260公里,新增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853公里,全部实现成倍增长,全市六纵六横公路网骨架初步形成。兴水改水成效显著,榆社双峰水库续建工程竣工投用,寿阳松塔水电站、灵石石膏山水库、和顺恋思水库建设进展顺利,12座中小型病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解决了134.2万人的安全饮水,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52万亩。电力保障更加有力,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6.6万千瓦,是十五末的1.7倍;电网建设五年累计投资42.8亿元,再造了一个晋中电网。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狠抓节能减排,搬迁取缔国道省道沿线污染企业87户,万元GDP能耗下降25.62%,超任务0.62个百分点,节能总量420.7万吨标准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超额完成任务。2010年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6%。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大搞造林绿化,五年新增有林地面积192.06万亩,林木绿化率提高6.2个百分点,达到30.5%,森林覆盖率20.4%,高于全省2.61个百分点。
  创新创优,形成保障有力的体制环境
  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五年来市政府及各部门共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议案746件,政协委员提案1738件。完善政府工作制度,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建立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大力开展知责、履责、问责教育,引深反腐倡廉工作,推行基层社会网格化管理,政府执行力、公信力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法治晋中平安晋中建设,积极开展联动大接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实施国企改革攻坚,晋华、锦纶、轻机三户政策性破产企业改制完成;引深投融资体制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重点工程代建制逐步完善;推进农村各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在全省领先;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文化体制改革阶段任务,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重点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产学研技术联盟试点,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政务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建立了12345便民服务和企业宁静生产日制度,构筑了网上办公、审批、监督平台,完善了市、县、乡、村政务服务网络,在全省率
先建立移动电话会议平台和电子政务系统,行政效能和服务效率全面提升。金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组建晋中商业银行,引进股份制银行,建立政策性担保体系,大力发展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积极探索投融资平台建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金融体系。扎实开展一流的城乡基础、法制、安全、生态和人才成长等环境创建活动,环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和谐发展,促进民生民利的持续改善
  五年财政累计投入民生领域278.7亿元,是上个五年的3.3倍。加快教育均衡发展和学校布局调整,形成了3所市属大专院校、30所普通高中、20所中等职业学校、1000所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格局。完善城乡卫生医疗体系,新建55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97.05%,新农合参合率95.94%,基金使用率94.48%。扩大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建立了九个一批就业模式,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0.49万人,各类保险参保人数、保费征缴额逐年提高,职工失业和工伤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100%,率先在全省实现新农村健身场地基本覆盖,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由十五末的0.98平方米增加到1.6平方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五年减少贫困人口16.49万人。坚持不懈狠抓安全生
产,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与此同时,我们大力支援南方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扎实开展汶川特大地震救援工作,全力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别是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深入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措施,在全省第一家出台帮助工业企业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31条减、免、缓、停措施,有效促进了全市经济尽早企稳回升,以出的工作经受住了重大事件和复杂形势的考验。
  十二五时期主要目标和任务
  根据市委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及十二五规划《建议》,市政府编制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为统领,按照转型发展先行区、晋商文化复兴地、现代宜居生态市的战略定位,实施经济转型、赶超发展两大战略,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做强八大产业,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建设新型化工业强市、现代化农业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城镇化新市,努力建成全省最重要的装备制造中心和新型煤化工基地、中部地区现代物流枢纽、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力争提前一年实现主要指标翻番。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主要经济指标翻番。全市六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力争提前一年实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跻身全省上游。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力争17%;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转型发展先行突破。做大做强物流金融、装备制造、新材料、煤化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电力和煤焦等八大产业,煤焦产业比重大幅下降,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到十二五末,建成山西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物流园区,建成技术领先、机制灵活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10个循环发展、效益明显、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工业园区,将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打造为全省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龙头,力争装备制造业、煤化工、现代农业站在全省前列。
  ——特优势全面彰显。加快晋中太原同城化进程,推进城镇集化发展,一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108综合发展廊带综改集中试验区建设取得全面突破,建设太原都市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板块,打造太原都市圈核心增长极,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经济圈互促互动,生态休闲、宜居宜商城市特进一步凸显,市域发展比较优势得到全面提升。
  ——努力建设幸福晋中。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众生活的安全感、舒适感、幸福感全面提升。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加快建设新型化工业强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大产业支撑、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突出煤炭产业升级和装备制造业扩规,扎实抓好百亿产业、百亿企业、百亿园区、百亿集工程,不断壮大中小企业实力,力争十二五时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以上,形成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体系;加快中国纺机名城、液压元器件国家示范基地和全国玻璃器皿生产出口基地建设,打造全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中心和新型煤化工基地。
  ——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大市。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思路,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村向现代城镇、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三个转型,倾力实施粮食优质化、蔬菜设施化、养殖工厂化、林果集约化、加工品牌化、生态产业化六大工程,建设全省最大、全国精品的绿蔬菜生产基地,华北一流、全国知名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省城
居民观光休闲基地。力争全市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名市。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打造特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到2015年,力争全市文化产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以上,走在全省前列。坚持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实施大集团、大景点、大服务战略,打造核心板块和精品线路。到2015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0亿元,力争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进入中部十强市,建成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
  ——加快建设城镇化新市。以晋中太原同城化为龙头,按照一轴两心两区四联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做大市城区、打造大县城、发展小城镇、建设中心村,整体推进城镇建设;提高城乡建管水平,构建城乡统筹、布局合理、区域协调、环境友好、功能完善的城镇化发展机制。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省级宜居城市,力争完成国家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
  ——加快建设现代宜居城市。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牢固树立绿、低碳、洁净、健康榆林学院图书馆发展理念,大搞造林绿化,发展循环经济,狠抓治污减排,强推节能降耗,率先将我市建成经济生态高效、环境生态优美、社会生态文明的幸福家园。到2015年,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万元GDP综合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16%左右,市城区空气质量稳定保持国家二级标准。
  2011年主要工作安排
  主要预期目标和约束性指标
  吴清海在521日召开的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的起步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的决定》,积极在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上先行先试,抓实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现代农业、城乡统筹、生态绿化、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社会管理等各项工作,推动转型跨越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财政总收入增长18%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左右;完成省下达六项污染物减排任务;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全力加快产业转型步伐
  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晋中特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循环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对煤、焦、冶、电四大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做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后续完善工作,加强矿井基建技改,进一步夯实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严格规定程序、推动复工复产等重点工作,年内力争80座以上基建技改矿井开工建设。做好焦化行业兼并重组,上新上大,淘汰落后,已通过预核准的3个焦化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积极发展H型钢、高碳铬铁、镍铬合金等冶金新产品,增强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大型空冷燃煤发电机组和热电联供。
  培育壮大新型优势产业。把发展非煤、非资源型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围绕建设全省最重要的装备制造中心和新型煤化工基地,促进一批新项目落地和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为龙头的装备制造,力争吉利新能源汽车、中航特种装备及车辆、太重液压设备重大转型项目上半年开工。积极延伸煤化工链条,加快昔阳电石、和顺合成氨·尿素等在建工程进度,推进东方希望4A沸石等项目落地。扩大新材料产业规模,抓好富士康镁及镁
合金一体化项目,加快恒天碳纤维原丝产业化发展和平遥煤化新型光学材料、三佳有机硅二期、聚源硅微粉等项目建设。抓好食品工业与农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现代物流和文化旅游产业。立足打造全省现代物流核心区和中西部物流中心,加快山西能源工业国际分销物流港、山西粮食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太铁货运(物流)中心、富士康科技园、方略保税物流港等前期工作。瞄准文化旅游名市目标,抢抓平遥古城列入全省三大重点开发景区的机遇,认真落实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意见,按照晋商文化、民俗文化、红旅游、休闲度假总体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要素体系,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文化旅游名市宣传,在国内外主流媒体推出我市主体文化形象,打造经典文化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加快平遥古城旅游服务基地提档升级,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13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再增加1个以上百分点。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发展商贸、金融、信息等服务业。
  推进园区建设和产业集发展。大力推动产业、企业、项目和要素向园区集聚,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园区承载力、带动力。规范提升现有七大工业园区,抓好山西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区液压工业园、东方希望铝工业循环园等产业规划、项目引进和整体推进工作。整
合区域特产业,推进纺机、玛钢、玻璃器皿、老陈醋、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发展。
  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市域城镇化进程
  举起同城龙头。围绕完善城市功能,抓好市城区百亿市政重点工程,实施北进、西联、南扩、东延扩城计划,加快与太原互动、互通、互享,共同打造太原都市圈高标准核心区。
  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加快晋中市城市总规修编工作,启动城市数字化管理。加快大县城开发建设,搞好特镇规划建设,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中心村。深入开展三基荧光粉四城联创、城乡整洁行动和农村环境创三优活动。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加大户籍管理改革力度。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铺开水利建设双百工程,加快东山供水、松塔水电站等大型骨干工程进度,积极争取引黄南扩工程。抓好高速公路建设,高标准改造县乡公路,开工建设晋中汽车客运总站。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推进气化晋中建设。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切实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帮助县(区市)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落实综改试验扩权强县政策,争取行政审批事项部分下放。充分调动县(区市)发展积极性,促进县域竞相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整体推进园内五大基地、四项基础工程和四大支撑体系建设,重点抓好30个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强化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统筹推进6个基地县、30个示范乡镇建设,推进发展城郊农业、都市农业。
  全面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以实施513”工程为抓手,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培育营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完善公司+基地+中介组织+农户+标准化经营组织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力争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80亿元,打造100个市级示范合作社和50个联合体,辐射带动农户20万户。
  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重点抓好228个新农村建设,推进20个新农村片区建设工程。实施农民大培训六个一工程。完成1500座改厕任务。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实施片区开发、整村推进、移民扶贫、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科技教育扶贫六大工程。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双三十农产品市场工程。
  持续改善民生民利,提升人民众幸福指数
  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力度,抓好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集中力量办好关系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实事,今年全市将安排一般
预算支出的64.66%用于民生建设。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启动国家级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扎实抓好校安工程扫尾工作,下大力气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推进义务教育校校达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稳定在11,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推进职业教育集团体制机制创新,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加快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6%以上。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加强文化精品创作,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争启动市博物馆、图书馆建设。抓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活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积极扩大城乡就业,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市级充分就业社区力争达到10个。继续推行九个一批就业模式,改善创业环境,强化就业服务,做好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和城乡低保覆盖面,加强社保基金征缴
和监管,全面启动社会保障一卡通工作。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保预存款制度,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好农村五保等政策,提高孤儿养育资助标准,抓好农村敬老院建设。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年投资44.02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87万套、201.64万平方米,含续建项目在内,确保年底前竣工保障性住房1.72万套。加强价格调控和市场监管,建立物价上涨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挂钩联动机制。
  集中办好关系众切身利益的具体实事。启动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今年新建农村体育健身场地200个,农村文化室319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提前实现全覆盖;农村街巷硬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建设农村便民连锁店600个;农村职业教育免费覆盖学生2.8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超过80%;明年全面完成五个全覆盖任务。农村中小学校学生平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10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15元提高到25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140元。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增加到200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人均每月分别增加25元和22元。对2203名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启动20所城市公办幼儿园和40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改造城市小街巷30条。
  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中先行先试
  加快打造创新平台。以竹节三七108综合发展廊带建设为载体,在建立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矿区企业分离办社会的投入机制上先行先试,探索项目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等改革。抓好试点县转型综改试验工作。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增加市县两级科技研发资金占本级财政预算支出比例,实施项目引导、载体建设、资金保障和服务支撑四大科技工程,新建11个工业企业研发中心、10个农业研发中心、8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0个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启动建设晋中市公共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积极申报纺机、玻璃器皿国家级产品质检中心。加快构建和完善工、农业标准化体系。
  切实优化金融服务。继续引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积极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鼓励地方性金融机构在县级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进程,强化小额贷款公司与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培养优质中小企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抓好筹融资平台和担保体系建设,扩大农村小额保险与三农保险的覆盖面。
  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做好晋华、锦纶、轻机等破产改革后续工作,完成药材公司、格芙兰
破产改制,启动金恒化工、晋中建设集团改制工作;搞好乡镇机构改革,完善市县财政管理体制;全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任务,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引深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
  统筹推进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保障人民众民主权利。做好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快依法治市进程,启动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制意识。深入推进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深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安全监管网格化、社会管理网格化、居民自治网格化为重点,探索建立公共管理体系。强化基层政权组织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整合综治、司法、行政和信访资源,建立大综治、大调解平台。坚持用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
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防控体系。统筹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风险管控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制定具体奖励扶持措施。引导激励组织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实施事故责任倒逼机制,落实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网格化监管、逐月隐患排查和安全例会等一系列制度,持续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年活动。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做实项目盘子。加强政策研究和市场分析,做好项目生成、筛选、策划工作,提高项目储备数量、质量和成熟度。优化项目结构,入库项目中非煤产业项目占到60%以上。实施动态管理,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发布实施一批的良性循环。
  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参加中博会渝洽会厦洽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围绕煤化工、机械装备、新材料、金融物流、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领域进行专题招商和点对点招商。充分发挥企业招商引资主体作用,实行以商招商、定向招商,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年新引进项目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
狠抓项目落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积极用好批而未供土地,引
导使用存量土地,扎实推进增减挂钩试点,主动盘活矿山企业闲置土地;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用好用足环境容量;认真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特别要引导煤炭资源整合退出资本积极投入非煤领域,构筑项目争资、招商引资、民间投资、银行融资等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各级各部门实行并联工作、高效服务,一对一解决项目前期的突出问题,确保一批成熟项目尽快落地。
  加快建设进度。强化市县两级对重点工程建设的综合协调调度,实行每月会商、联审、督查、通报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工程特别是37项省级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市县领导包项目责任制,督促项目牵头单位和建设主体单位抓开工、抓进度,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全年实施重点工程570项,年度计划投资500亿元。
  加大造林绿化和节能减排力度,积极推进城乡生态化
  突出增绿、减排、节能、循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大搞造林绿化。围绕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市目标,弘扬晋中大造林精神,加快打造东山、平川双百公里林果带和千里林业生态圈,突出抓好市城区北山生态绿化等11项重点工程,全市林木绿化率增加1个以上百分点。狠抓城乡绿化,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1个,完成村庄绿化100个。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狠抓节能减排。继续实施双百户企业节能行动计划,推广节能合同管理,加大技改节能力度,开展行业能效对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围绕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目标,严格控制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以及烟尘、粉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环境准入制度,确保完成各项减排指标。加快城市垃圾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和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打好以燃煤锅炉与城镇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的治污攻坚战。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和支持重点企业建设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加大安泰、中煤九鑫国家级、省级循环经济试点推进力度。鼓励企业建立循环经济联合体,推广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和物料循环使用。推广低碳生产、清洁生产,推动甲醇燃料发动机研发、建设城市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材料。
  努力建设人民众更加满意的政府
  吴清海在521日召开的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市政府将适应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的要求,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提高执行力,增强凝聚力,赢得公信力,努力建设让人民众更加满意的政府。
  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完善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
查和集体讨论机制,提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好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查、备案、清理工作,加大行政执法案件查办力度,高质量办好行政复议案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
  提高行政效能。严格执行《市政府工作规则》,建立部门协调议事和并联工作机制,推进政府机关高效运转。学习借鉴循环质量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决策落实督查改进提升全过程管理体系,推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加强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履职尽责的本领和执行能力。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狠抓作风建设,严明工作纪律,加强效能监察。
  创优政务服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并联审批、一站式办结和重大项目全程代理服务等制度,积极推行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完善网上审批制度,努力把审批减到位、环节压到位、收费降到位。切实加强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形成全方位、无缝隙、全天候的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服务格局。痛下决心解决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加快把全市软环境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不大操大办、不参与赌博的承诺。狠抓增收节支,降低行政成本。强化预算约束,逐步推进预算公开特别是三公经费公开。继续深入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强化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产资源开发、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管。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进一步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体系。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37: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523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建设   发展   工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