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区域环境特征

云南省区域环境特征
§1.1自然环境特征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北纬21。8'32''~29('15'8",东经97。
31'39''~106',11,47"之间。其西部、西南部与缅甸为邻;南部与老挝、越南
交界;西北、北部和东部则分别与西藏、四川、贵州、广西等四省(区)接壤。全省土地面积38.4万平方公里,2000年全省人口4280万人。云南省位于中国大
陆西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南缘与西南部云贵高原的结合部位,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以山地高原为主的边疆内陆省份,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云南省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是:①地貌、陆地水、气候、生物区系等都具有明显的过渡彩;②纬度和海拔高度同向叠加,由于非地带因素作用,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堪称全国自然环境的缩影;③高差悬殊、地形复杂,自然生态环境的垂直变化异常明显;④自然带幅窄,自然生态系统容量小,自我调节能力弱,易受外界干扰,自然灾害频繁。
1.1.1地形地貌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云南省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南与东南呈阶梯状下降。省内地形起伏,
高差悬殊。最高点为滇西北与西藏交界处的太子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
6'740米;最低点为滇东南河口县南溪河与元江交汇处,海拔仅76.4米。两地
直线距离仅约842公里,高差达6663.6米。云南省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新生代初(约7000万年前),云南省为一准平原,后地壳上升成为高原。西部受河流切割成为陡峭山地,但保存有平坦高原面遗迹;东部经差异性抬升,形成北高南低的多山高原。全省山地和高原约占总土地面积的94%,坝子(山间盆地),
包括湖泊在内,仅占6%。据统计,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1442个,总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云南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除具有褶皱、断层
地貌、火山地貌、风化重力地貌、河流地貌、喀斯特(岩溶)地貌、冰川地貌外,还有各种特殊地
貌。如火山熔岩地貌、砂岩地区的丹霞地貌、松散或胶结欠佳的沉积土层
ccyv
中形成的土林和地貌、由地下泉水沉积物形成的泉华等。云南省地貌和山
河分布大体受深大断裂带控制,形成从北西向东、南、西南三面展开的帚状格局。全省以红河、小江为界,分为滇西横断山、滇中红高原和滇东喀斯特高
原三大地貌区域。横断山北段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极高山峡谷,南段为北东一
南西走向的滇西山原与北西一南东走向中山山地;滇中为紫砂页岩组成的丘状
高原;滇东为碳酸岩组成的喀斯特高原。
滇东喀斯特高原是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高原,位于小江深大断裂以东地区,包括昭通、曲靖、红河、文山等地州市,海拔2000~4000米。山地呈南北走向,主要有乌蒙山、药山、牛首山等。河谷下切较深,断陷盆地发育,较大盆地有
曲沾、罗平、师宗、露南、陆良等。高原面上大面积出露上古生界及三叠系碳
酸盐岩,占高原面积的60%。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以溶斗、溶蚀洼地、断陷
溶蚀盆地、石芽、石林、峰丛峰林、溶洞等为主。享有盛誉的石林、阿庐古洞
等景观即分布在此高原上。
滇中红高原是由紫砂页岩组成的丘状高原。其位于小江深大断裂带以西、红河深大断裂及大理、剑川一线以东地区,包括大姚、楚雄、元谋、易门、昆明、安宁、玉溪等县市。由于三叠、侏罗系紫
砂页岩广布,故有"红高原"之称。高原面保存较好,相对平坦,主要山地有大白草岭、小白草岭、三台山、拱王山等,呈南北走向,最高峰为拱王山主峰雪岭,海拔4344米,平均海拔2000米。山问盆地和断陷湖泊广布,主要坝子有嵩明坝、禄丰坝、楚雄坝、南
华坝、姚安坝、玉溪坝、昆明坝;著名的高原湖泊有滇池、抚仙湖、杞麓湖、阳
宗海等。
滇西横断山是云南西部南北走向的平行岭谷,位于元江谷地和大理、剑川
宽谷一线以西。因山脉夹持江河连绵南下,交通横断,故名。北起青藏高原,
南抵中南半岛,由压缩紧密的山地组成,岭谷平行相间。在宽约150公里的区
域内,自西向东有高黎贡山、怒江、怒山、澜沧江、云岭、金沙江。山体高大,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属高山、极高山区.发育有现代冰川。地势西北高、东
南低,峡谷深壑将整个高原面切割成山原区=三江相距最近处在北纬27030'附近,直线距离65公里。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江江面,自西向东呈阶梯上升,海拔依次为1600米、l900米和2100米,水道狭窄,两岸陡峻,属典型"V"型
深切峡谷,构成著名的国家级"三江并流"风景区。该区地质背景复杂,与板块
活动有关的各种矿床类型均有显示,矿产资源丰富,构成举世闻名的滇西成矿带。滇缅边境腾冲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比较强烈,火山地貌及地热资源闻名
国内外。江苏中行
1.1.2地质构造
云南大地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于地球相邻板块经纬向交替挤压、滑移,经历了多次地质构造运动,以及由此产生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区域变质和褶皱、断裂等复杂的地质构造过程。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特提斯一喜马拉雅构造带
与滨太平洋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在长期地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造山、造陆、
海浸、海退等不同时期的演化阶段。在距今8.5亿年前的元古代晚期震旦纪,
已发生以褶皱为主的晋宁运动、澄江运动,出现了高黎贡山古岛。古生代期间,地壳相对稳定,因振荡运动,海水时进时退,古陆台有所扩大。至距今2.85亿年的晚古生代二叠纪时,海浸范围扩大,云南普遍沉积了巨厚的碳酸岩;二叠纪末发生大规模玄武岩喷出,沿澜沧江断裂有大量花岗岩侵入。距今2.5亿年前
中生代三叠纪的印支运动,基本上结束了云南地槽发展的历史,全境海退抬升
为陆地。距今1.4亿年前的白垩纪燕山运动中,滇中一带凹陷盆地广泛沉积了
巨厚的红碎屑岩(滇中红层),"禄丰恐龙"化石即发现于该地层中。距今'700()万年至4000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产生差异性抬升,形成云南高原雏形:滇中
产生了一系列断陷盆地并演化为湖泊和坝子;滇西发生强烈褶皱断裂,形成南北向横断山地。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由于不等量差异抬升,云南高原在强烈抬升
的同时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下降,高原面解体;滇东高原面虽保存较好,但边缘地带受河流深切也形成了高差巨大的断块山和陷落盆地,盆地中沉积物较厚,"元谋人"化石即发现于更新世的地层内。新构造运动广泛控制着云南的岩浆活动、地热分布和构造变形,同时还伴随着强烈的地震与火山活动,这对研究云南的
地质地貌和矿产的形成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云南地质构造复杂,历经了多次构造运动。晋宁运动是最早的一次构造运动,滇东表现最为突出。加里东和华里西运动波及全省,其表现形式是升降运动。印支运动极为重要,滇西和滇东南地区在地层关系上反映明显,并伴有大
规模岩浆侵入。燕山运动的表现形式是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等。喜马拉雅运
动滇西尤甚,其地震活动频繁,并伴有岩浆喷发。根据地质力学观点,云南构
造形迹主要有纬向、经向、山字型、歹字型、环状旋扭、华夏系和新华夏系等
构造体系。纬向构造发育零散,大致分为:东川一渡口一鹤庆带,曲靖一武定一下关带和靖西一思茅带;纬向构造体系的褶皱紧密、翼角陡斜,多片理,具压性特征。经向构造在省内分布广泛,地貌特征显著,三江隆起带、川滇隆起带和
黔桂隆起带及其问夹持的两个沉积带属之;著名的小江断裂、普渡河断裂、汤朗一易门断裂、元谋一绿汁江断裂、程海断裂、澜沧江断裂和怒江断裂等为经向
psc构造体系的主要断裂构造。山字型构造占据本省中北部,它的官厅、石屏一建水、通海和晋宁四道前弧,由束状断裂和褶皱组合一起,向南突出;弧顶位置在东经102。40',东翼发育八大河、黄泥河,兔场和威宁等四道反射弧,西翼反
射弧为其他构造所切,形态残缺、脊柱挺立于昆明以北,部分脊柱断裂与经向
摩托摩拉构造重接复合;山字型的弧顶及脊柱部位岩石破碎,角砾岩和节理极为发育。
青藏滇缅巨型歹字型构造途经云南省西部,几乎占据全省一半面积,构造
形迹极为醒目:金沙江一红河断裂带、石鼓一苍山一哀牢山构造带、羊拉一石钟lJJ断裂带、断裂及变质带、思茅一兰坪构造带、崇山一勐海构造带、泸
水__瑞丽断裂带、、高黎贡山一盈江弧型构造带等,都属于这一体系,它们组
合成北端紧束,向南撒开的帚状。华夏和新华夏系构造出现于滇东、滇东北地区,由一系列北东、北东向构造带组成;一般每个构造带的东北段褶皱发育,南西段断裂多,结构面属压性,压扭性均以反时针扭动为特征。
从板块构造观点看,云南处于亚洲板块与印度板块相接、活力最强的地带,也是亚洲大陆地质构造最复杂的地区。境内亚洲板块与印度板块相对运动,在
边缘形成转换性古滑动断层,其规模巨大,长度可延展到千公里,其深度可达
到地幔,属深大断裂性质。除上述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两个板块相对运动作用外,亚洲板块内的一些小板块也发生相互碰、滑动、引张、挤压、嵌合,形成
一系列的大断裂,有的大断裂在云南境内延伸百余公里,深入地壳10多公里。
从上述构造体系可知,云南省地质构造运动再现强烈,断裂构造发育,特
别是以经向构造和歹字型构造最为突出,它们不仅控制着云南现代地貌的发育,而且也基本控制了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的发育和区域分布。深大断裂构造的破
碎带及影响带可达几百米至数公里,沿断裂带软弱构造面发育,岩石破碎,形
成了糜棱岩、破裂岩和角砾岩等动力变质岩,为形成滑坡、泥石流创造了有利
北京财经学院张彤条件。尤其是在两条以上断裂的交汇部位,例如小江断裂带、元谋一绿汁江断
裂、红河断裂、怒江断裂、南汀河断裂、程海断裂、澜沧江断裂、大盈江断裂等活动性断裂带都是云南省滑坡、泥石流密集、活动频繁的部位,普福滑坡、宁蒗长坪子滑坡、东川蒋家沟泥石流、大白泥沟泥石流等大型山地灾害就是受断裂构造影响而发育的。热分布和构造变形,同时还伴随着强烈的地震与火山活动,这对研究云南的地质地貌和矿产的形成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云南地质构造复杂,历经了多次构造运动。晋宁运动是最早的一次构造运动,滇东表现最为突出。加里东和华里西运动波及全省,其表现形式是升降运动。印支运动极为重要,滇西和滇东南地区在地层关系上反映明显,并伴有大规模岩浆侵入。燕山运动的表现形式是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等。喜马拉雅运动滇西尤甚,其地震活动频繁,并伴有岩警
喷发。根据地质力学观点,云南构造形迹主要有纬向、经向、山字型、歹字型、环状旋扭、华夏系和新华夏系等构造体系。纬向构造发育零散,大致分为:ZJlI--~口一鹤庆带,曲靖一武定一下关带和靖西一思茅带;纬向构造体系的褶皱紧密、翼角陡斜,多片理,具压性特征。经向构造在省内分布广泛,地貌特征显著,三江隆起带、川滇隆起带和黔桂隆起带
及其问夹持的两个沉积带属之;著名的小江断裂、普渡河断裂、汤朗一易门断裂、元谋一绿汁江断裂、程海断裂、澜沧江断裂和怒江断裂等为经向构造体系的主要断裂构造。山字型构造占据本省中北部,它的官厅、石屏一建水、通海和晋宁四道前弧,由束状断裂和褶皱粤合一起,向南突出;弧顶位置在东经102。40',东翼发育八大河、黄泥河,兔场和威宁等四道反射弧,西翼反射弧为其他构造所切,形态残缺、脊柱挺立于昆明以北,部分脊柱断裂与经向构造重接复合;山字型的弧顶及脊柱部位岩石破碎,角砾岩和节理极为发育。
青藏滇缅巨型歹字型构造途经云南省西部,几乎占据全省一半面积,构造形迹极为醒目;金沙江一红河断裂带、石鼓一苍LlJ一一哀牢山构造带、羊拉一石钟山断裂带、断裂及变质带、思茅一兰坪构造带、崇山一勐海构造带、泸水一瑞丽断裂带、高黎贡山一盈江弧型构浩带等,都属于这一体系,它们组合成北端紧束,向南撒开的帚状cj华夏和新华夏系构浩出现于滇东、滇东北地区,由一系列北东、北东向构造带组成;一般每个构造带的东北段褶皱发育,南西段断裂多,结构面属压性,压扭性均以反时钊'扭动为特征。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45: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52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构造   断裂   高原   地貌   运动   发育   云南省   形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