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补气加半夏三两”之我见

中医中药178《金匮要略》“补气半夏三两”之我见
佟 静1 刘恩顺2
国际标准视力表1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  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市  300000
【摘 要】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补气加半夏三两”存疑,历代医家对此认识分“以泻为补”说和错简说两类。半夏在本草著作中有补益的记载,应在寒痰伤肺,形寒饮冷前提下使用。结合补益剂的组方规律,于黄芪建中汤中加半夏,扶正祛邪,补中寓散,更好的发挥补气功效。
【关键词】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半夏;补气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有“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的论述。仲景善用半夏化痰降逆止呕,但纵览伤寒、金匮全书,除此之外再无以半夏补气之论述,
何以补气加半夏,后世医家颇有疑问。然笔者认为于黄芪建中汤中加半夏,实可有益于全方补气之功效,符合补益剂组方规律。
现代农业的特征1 历代医家对“补气加半夏三两”的认识莫过于两类
1.1 “以泻为补”说
清•曹颖甫从痰湿入手,认为“肺为主气之脏,水湿在膈上,则气虚而喘促,故纳半夏以去水,水湿下降则肺气自调,其理甚明。”[1]而《金匮要略广注》从另一角度来解读,提出“疗肺虚补气加半夏,运枢机以行补剂也”[2],二者从痰湿和气机两方面共同来说明“补气加半夏”的机理,无论是祛痰化湿,还是下气降逆,俱是意在恢复脏腑正常功能以达到以泻为补的目的。
1.2 错简误读说
《金匮要略》成书历经散佚和重新校订,故诸多注家以为及疗以下十四字原非仲景原文,疑是后世之人增入。陆渊雷于《金匮要略今释》中考据曰“千金第十九卷补肾门载此方,用黄芪三两,气短胸满四字作呕者二字,茯苓一两半作四两,无及疗以下十四字。外台第十七卷虚劳里急门引急验,同。又第十六卷肺虚劳损门引删繁建中汤,疗肺虚损,补气方,即本方,有半夏五两。知及疗一下十四字乃后人据删繁增入。”[3]因此,错简误读也是重要观点之一。
2 “补气加半夏”提示半夏补益功效的使用条件及补益类方剂的组方原则
2.1 寒痰伤肺,形寒饮冷是半夏发挥补益功效的病理前提。
对该句原文的理解,很重要的一环就
在于探讨半夏的功能。《神农本草经》中
这样记述“半夏,味辛,平,主伤寒,寒
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
咳逆肠鸣,止汗。”[4]此后各代医家大多
是在此基础上稍加变动而未言及半夏补益
之效。但《主治秘要》谓半夏“燥胃中湿,
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
由此看来并不是全无明言半夏功能补益的
记载。但我们还应看到《医学启源》中引《主
治秘要》半夏补益功能前提到“治寒痰及
形寒饮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
进饮食。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5],
功率谱
虽用半夏益脾胃之气,但应在有寒痰饮冷
的前提下使用。《药性论》也言“气虚而
有痰气,加而用之”。二者均是于虚实夹
杂之候而非纯虚中应用半夏补益之效,可
见,半夏还是异于人参、黄芪等药,对其
补益功效的使用是有前提的。
纵观整条原文,虽云诸不足,但观其
立方之意,诚偏脾肺之气虚损所致。在这
种虚实相杂、因虚致实的病机下,于黄芪母猪性激素
建中汤加半夏,一可祛痰散饮,燥胃中湿,
利于中焦脾胃之复健。二可降逆下气,肺
胃以降气为常,加半夏不仅可防止客气随
药气上逆而作嗔胀喘促,还可有助于肺胃
气机恢复。三可使全方补而不滞,原方意
欲以甘温建中气,但过多甘味之品的应用,
甲苯二异氰酸酯用途难免壅满而滋腻,半夏合桂枝生姜,升降
相因,散中满而除滋腻。总之半夏虽非直
接补气但益于全方补气之效。
2.2 “补气加半夏三两”与“气短胸满者加
生姜”相呼应,体现仲景补益类方的组方
原则
抛开文字束缚,不拘泥于药物功效来
解释该句则文理、医理俱明,小建中汤中
已有生姜一药,方后“气短胸满者加生姜”
液体树脂
一句与“补气加半夏三两”相呼应,也许
仲景是欲借此来说明补益类方的组方要义。
仲景于书中多立补益之方,如理中、肾气、
薯蓣之属。方中除大量补益阴阳气血药外,
更有祛邪散邪之品。理中丸中有干姜,肾
气丸中有泽泻、丹皮、茯苓等,意在扶正
祛邪,补中寓散。盖一因疾病发展趋势而致,
本虚必致标实,全虚之征几不可见。二因
一味补益之药,其性必粘腻重着而常致壅
滞,不能很好的发挥补益的功效。若稍加
灵动之品,即可使全方不过于呆板而活泛
起来。而细察黄芪建中汤,其虚甚于小建
中汤证,继而在生姜之外,加用半夏逐邪
行气以助全方补益之功,故加半夏体现仲
景补益类方的组方原则,因此另言换作木
香、砂仁亦是可行。由此推之,补气不是
要加半夏而是要加之芳香行气祛痰散结等
灵动之药来载补益药周行上下,使补而不
壅,壅而不滞,共奏补益之效。
参考文献
[1]曹颖甫.金匮发微[M].北京:学苑出
版社,2008:61.
[2]宋书功.金匮要略广注校诠[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9.
[3]陆渊雷.金匮要略今释[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1956:104-107.
[4]顾观光,杨鹏举.神农本草经[M].北
京:学苑出版社,2007:237.
[5]金·张元素.医学启源.任应秋
点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78:188.
[6]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M].上海:上
海卫生出版社,1956:80-81.
[7]郭培杰,严季澜,李柳骥.论《金匮
要略》“补气加半夏[J].吉林中医药,
2013,33(1):97-99
[8]高秀娟.黄芪建中汤方后补气加半
夏考[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
20(4):19-20.
作者简介
佟静(1991-),女,满族,现在天津中医
药大学硕士在读。
刘恩顺,男,汉族,天津市人。本文通讯作者。
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
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呼吸。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02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0:26: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515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半夏   补益   补气   黄芪   建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