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特征研究

收稿日期:2010-12-29
作者简介:吴占柱(1947-),男(柯尔克孜族),黑龙江富裕人,理事长,主要从事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研究。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1年第2期(总第121期)民族学与人类学
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特征研究
四化管理吴占柱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哈尔滨150081)
摘要:柯尔克孜族在历史上有多次迁徙,因此,迁徙对柯尔克孜族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政治、经济、文
化、信仰、习俗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与新疆柯尔克孜族是同源同族,但宗教信仰不同,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信仰的是萨满教和藏传佛教,保留着祭祀祖神、蛇神、马神等习俗。黑龙江柯尔克
孜族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和一些原生态文化的遗存,加之与周围民族文化的融合、外来文化的传入以及现代文化的塑造,正在形成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复合型文化,也凸显出一个迁徙民族的历史文化基本特征。渗透压仪
膨胀玻化微珠关键词: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中图分类号:C9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4922(2011)02-0095-04黑龙江柯尔克孜族是从叶尼塞河流域迁入,
形成了柯尔克孜族中独特的一支,在历史文化方面有着显著特征,被称为北方民族研究的“活化
石”。现作如下简述,供探讨研究。
一、迁徙民族
一位研究柯尔克孜族的专家曾说:“柯尔克孜族,是在迁徙中发展;柯尔克孜人,是在迁徙中诞生;柯尔克孜人的历史,是在迁徙的峥嵘岁月中写就;柯尔克孜人的文化,是在迁徙的点点火光中繁荣;柯尔克孜的民族精神,是在迁徙的磨砺锤炼
中铸就。”因此说,柯尔克孜是迁徙民族。柯尔克孜族的族源在叶尼塞流域,历史上有
过多次迁徙。柯尔克孜族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信仰与习俗,都与迁徙密切相关,
柯尔克孜族是在迁徙中形成的。
在历史上,柯尔克孜族的迁徙主要是西迁,据资料记载:历经三次大规模的迁徙后,形成现在中亚和新疆的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东迁,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人注目。
“柯尔克孜历史上有三次东迁。第一次,元
至元三十年(1293),
元朝政府将叶尼塞河流域乞尔吉斯、憨哈纳思等东迁至松花江流域原乃颜故地(今黑龙江省肇源县),并在那里建肇州城。对
这部分人的后来情况,《肇源县志》已无记载。第二次,是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四月二十八日,
从叶尼塞河上游,特斯河流域(现俄罗斯联邦哈卡斯共和国与蒙古共和国乌布诺尔省交界的地方)出发,由西向东,途经蒙古草原,于当年八月二日迁至齐齐哈尔。九月一日正式编入八旗,享受旗人待
遇一直到清末。第三次,是在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五月四日,由乌里雅苏台起程,也是由西往东穿行喀尔喀草原,由三音诺颜、土谢图汗和车臣汗三部按次选派官兵护送,经过三个
月的行程,
于七月二十六日抵达黑龙江呼伦贝尔地方”。这三次,每次的安置各有不同,第一批安
置创业谋生,第二批编佐披甲驻防,第三批赏给索伦官兵做奴
[1]
。根据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
档案记载以及专家学者的科学论证,认为居住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五家子、七家子等地的柯尔克孜人,是雍正十一年(1733)迁至齐齐哈尔地区的柯尔克孜族的后裔。
蜗轮蜗杆传动
·
59·
迁徙到黑龙江的柯尔克孜人历经几十年的游牧生活后,在齐齐哈尔东北部乌裕尔河两岸定居。他们以
姓氏部落组成了“阿寅勒”(村屯)。六个姓氏中,他本(吴)在查哈莱屯,额其克(常)在三间房屯,嘎博韩(韩)在三家子屯,蔡音德热(蔡)在班岱屯,博勒德热(郎)和害热格斯(司)在雅州屯。后经多年的变迁,大部分迁居到五家子和七家子村。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部分柯尔克孜人因工作需要等多种因素,离开家乡,去外地生活,黑龙江柯尔克孜族形成了小聚居、大分散的分布格局。随着历史的推进,现在柯尔克孜族已被列为黑龙江10个世居民族之一。
二、原始宗教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信仰伊斯兰教的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保安族和撒拉族”[2]。柯尔克孜族共有160823人(2000年统计),主要分布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数散居在新疆其他各县,还有1473人(2000年统计),占柯尔克孜族人口总数1%左右的居住在黑龙江地区。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与新疆柯尔克孜族是同源同族,但宗教信仰不同。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信仰的是萨满教和藏传佛教。萨满在黑龙江柯尔克孜语中称“嘎玛”,意为“兴奋跳舞的人”,亦称“喀木”,意为“巫师”,是联络人与天神(腾格里)的特殊身份的人。其职能是主持节日和重大事件的祭祀仪式。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在原始宗教信仰,特别是在祭祀活动中还保留着一些古代遗痕。其主要有:
1.祭祖神
祖神,柯尔克孜族称为“吉雅其”。柯尔克孜族向来有祭祖的习俗,祖神常年供奉在房内的西南角上,其标志是一个箭杆儿。箭杆儿上拴着一块红布,别在西南角房棚上。这种祭祖标志与柯尔克孜族早先的生产生活有关。过去曾使用弓箭从事狩猎和战争,祖先创造的这种生产工具和武器就成了祖先的标志。每逢春节都要祭祖,腊月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早晨各祭一次。正月初一早晨,柯尔克孜人以家庭为单位逐户拜年。进门以后首先向西南角拜“吉雅其”,然后拜长辈。这个习俗目前在柯尔克孜族聚居区仍然存在。
2.祭蛇神
蛇神是黑龙江柯尔克孜族固有的信仰。蛇神的形状是一男一女,用布或皮子做成的半身小人,用小蓝玻璃珠做眼睛,人两边是用皮子扭成的两个皮条,象征蛇,也有将蛇画在白布上的。蛇神供于北炕西墙的柜子后边,或供于墙壁洞里。
柯尔克孜人称蛇神为“吉林都斯”,它原来只是常姓氏族的家神,后来由于别的氏族娶常姓氏族姑娘为媳妇,当她或其家人有病时,于是也将蛇神供了起来。因此,蛇神也就传入别的家庭,成为黑龙江柯尔克孜族普遍的信仰。现在,在柯尔克孜族聚居区的柯尔克孜族家庭中还有供奉的。
3.祭马神
祭祀马神,是以祭祖先坐骑的形式出现于柯尔克孜族宗教信仰之中的。有马的人家,在自己的马中选出一匹良马作为神马。神马在柯尔克孜族中叫“鄂孜拉”,是祖宗的坐骑。因姓氏不同神马的颜也会有所不同,一个姓一种颜,如常姓的神马是青花马,韩姓是兔红马,吴姓是枣红马等。神马的马鬃上拴着一块红布,以区别于一般的马,红布每年更换一次。没有马的人家也在木板上画一匹马,挂在红布下面。如今,在个别的柯尔克孜族家庭住屋西南上角处,还放着木板上的马神,每逢年节时还要摆上供品。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宗教杂糅性很强,东迁后还吸收了当地其他民族的宗教内容,仅祭祀方面,除了以上所述诸神以外,还有树神、敖包、场院、狐黄二仙、灶王爷等。
三、古代语言
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它和其他突厥语一样,属于黏着语类型。柯尔克孜族历史上有本民族的文字,早在公元5世纪,古代柯尔克孜族就有本民族较完整的如尼文。到了唐代,产生了如尼文的韵文文学作品。由于在迁徙中大量遗失,至今有文字记载的古代柯尔克孜族文化遗产已经不多了,大量文学遗产为民间口头文学。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有语言没有文字,保存了古代柯尔克孜语言的特点,“所使用的语言是复原古代柯尔克孜语最根本的原始资料”[3]。但同
疲劳强度
新疆柯尔克孜语有很大不同,而同俄罗斯境内的哈卡斯语较为接近。虽然没有文字,语言也正在消失之中,但国际、国内有关专家认为仍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是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语言研究的“活化石”。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人数较少,因此语言交流的圈子非常小,形不成浓厚的语言氛围,加之长期以来同蒙古、达斡尔、汉族等民族杂居在一起,经历了近200多年的演变,语言已处于消失状态。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中会说简单单词的有十几人,会说少量句子的有3-5人,能说比较完整句子并能与考察的专家学者们交流语言的只有七家子村76岁的常淑元女士。
四、复合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文化现状与现象表明,古老的文化资源在消失,并在与其他民族融合中形成了新的复合性文化。其主要是:
1.原生态文化的遗存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原生态文化资源仍然留有遗存,其主要为:一是东迁以后200余年,至今仍有少数柯尔克孜人会说古代的柯尔克孜族语言;二是东迁后的柯尔克孜靠口耳相传,保存了以回忆家乡为主要内容的民间传说故事,典型的是柯尔克孜族民间歌手、五家子村韩淑珍演唱的《我的家乡》、《爱马歌》等,正在传承之中;三是民族性体育游戏活动,尽管在被现代体育活动逐渐代替,但是传统的“打毛球”、“包考”等仍在民间有活动,这些遗存正处于被挖掘、抢救和整理之中,虽然民族文化符号难以完全复原,但其所具的柯尔克孜族的文化魅力及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2.多元文化的形成
东迁以后,柯尔克孜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在文化上表现出很强的“拿来主义”,渗透着许多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汉族等民族的文化成分,他们在不断接触中,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的格局。据调查,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同其他民族发生联系:一是通婚。据2000年对五家子村的调查统计,族外婚姻已达90%,族内婚姻只有6%,还有4%为独户。这种婚姻的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仅以语言为例,柯尔克孜族娶汉族人为妻,孩子一出生耳濡目染的是母语,母语是孩子的主体语言。从而逐步演化为汉语代替柯尔克孜语的现象。二是贸易。柯尔克孜族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同其他民族进行经济贸易,必须适应社会主体语言的需要。三是宗教活动。柯尔克孜族信奉萨满教和藏传佛教,进入民国以后,柯尔克孜族民间已没有本民族的萨满,也没有本民族的喇嘛,一切宗教活动都请别的民族的神职人员,这种宗教性联系在柯尔克孜中是经常的。
民族间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对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逐步形成了黑龙江柯尔克孜族文化的多元性结构。
3.新疆文化的传入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从其历史渊源而言与新疆的柯尔克孜族是一个族源,一个民族。虽然也有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某些区别,但有着更多的相近或相同之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经识别确认,使统一国家之中的同一个民族更加相互联系,相互交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相互间的来往日趋频繁,甚至达到两地柯尔克孜人相亲结婚、生儿育女。这种关系又逐步形成了文化生态联系。因为“人类历史的实质与观念的发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观念是由人民创造出来的,它表现在人民的制度、风俗习惯和各种发现之中”[4]。所以两地柯尔克孜人在国内政治文化活动中,相互认知,共认一个族源、一个民族,在文化上开始了交流,但主要还是作为人口比例较多的新疆柯尔克孜族文化向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之中传入。比较明显的,传入白毡帽。现在,每当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各种活动,尤其是上级领导来检查和专家学者考察时,黑龙江柯尔克孜人都戴上白毡帽以示柯尔克孜族的标志。除了白毡帽以外,是大型文艺演出时的柯尔克孜族人的“考姆孜”。生活中使用的“马鞭子”,以及堪称世界文化瑰宝的大型英雄史诗———《玛纳斯》也都逐渐传入黑龙江柯尔克孜族文化生活中。
4.现代文化的塑造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文化生活一直是渐进式发展,进入21世纪,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又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的活跃局面。主要体现
·
79
·
在黑龙江柯尔克孜族聚居地之一的垦区柯尔克孜族村(七家子)重新塑造了柯尔克孜族的文化,展示了柯尔克孜族作为移民,逐步形成的多元结构的交融文化。塑造内容主要有:
一是东迁纪念碑:在黑龙江垦区柯尔克孜民族村民族风情园中,建造了东迁纪念碑。纪念碑叙说的是东迁的难忘历史,刻画了祖孙三代人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行进的场景,是东迁柯尔克孜人的缩影,传承的是柯尔克孜人不屈不挠、一往无前、追求幸福的民族精神。
二是柯尔克孜民俗馆:在民族风情园区的北侧为柯尔克孜民俗馆,馆内主要展示了柯尔克孜民族的历史、文化、生产、民居、生活、风土人情、代表人物等,还有300余件柯尔克孜族传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文化用品,置于馆内珍藏,展示了柯尔克孜文化。
三是新建了柯尔克孜敖包:2007年6月,应柯尔克孜族的要求,在该村“黑龙岗”的西南坡新建一座敖包,作为柯尔克孜族的文化活动场所之一。
总之,原生态文化的遗存、周围民族文化的融合、外来文化的传入以及现代文化的塑造,正在形成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复合型文化,也凸显出一个迁徙民族的历史文化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吴占柱.黑龙江柯尔克孜族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1.
[2]李晋有.民族知识千题[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3][苏]艾阿地力朱玛地,译.柯尔克孜语渊源[J].语言与翻译,1992,(3).
[4]摩尔根.古代社会: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302.
[责任编辑龙岩]
原代细胞转染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Kirgiz nationality in Heilongjiang
WU Zhan-zhu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Nationality Research Society,Harbin150080,China)Abstract:The Kirgiz nationality had many migrations in history.Therefore,migration ha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of Kirgiz nationality,and politics,economy,culture,belief,cus-tom,etc.Although the Kirgiz nationality in Heilongjiang is of the same origin with Kirgiz nationality in Xin-jiang,the religious belief is different.The Kirgiz nationality in Heilongjiang believes in Shamanism and Tibet-an Buddhism,they are keeping the customs of sacrificing forefather god,God of Snake,God of Horse,etc.,and they still keep their native language and remains of some original culture.Besides,the merging of Kirgiz nationality with the other cultures of surrounding nationalities,the immigration of foreign cultures and moulding of modern culture are forming a composite culture of Kirgiz nationality in Heilongjiang,which highlight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 migrating nationality.
Key words:Heilongjiang;Kirgiz nationality;history;culture
8
·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4:28: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486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黑龙江   民族   历史   语言   迁徙   生活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