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防护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填空简答

同位素: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BD
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同一元素可有多种核素,如131I、127I、3H、99mTc、99Tc 分别为3种元素的5种核素。
放射性核素:能自发地放射出各种射线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衰变及类型
半衰期(half-live):放射性原子核数从N0衰变到N0的1/2所需的时间。电离(ionization):带电粒子,如a粒子和电子,在穿透物质时,可引起与射线相遇的原子或分子获得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book
米诺斯文明
激发(excitation):带电粒子,如a粒子和电子,在穿透物质时,可引起与射线相遇的原子或分子获得能量而提高到更高的能级,但尚未电离。book
散射(scattering):B射线由于质量小,在行进途中易受物质原子核电场力的作用儿改变前进方向,这种现象称之为散射。book
韧致辐射(bremsstrahlung):B射线受核电场力的作用急剧失去能量而释放出X射线的现象。book
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是指光子把能量完全转移给一个轨道电子,使之发射出,成为光电子。book
康普顿效应(Compton scattering):与光电效应不同,发生在r射线能量较大时,光子只将部分能量传递给轨道电子,使之脱离原子核发射出,成为Compton电子,Compton电子是具有较高动能的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性质类似B射线,而光子本身改变方向继续运行。
电子对生成效应(pair production):光子穿过物质时,当光子能量大于1.022MeV,在光子与介质原子核电场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一对正,负电子。这种作用被称为电子对生成:1.022MeV能量是产生一对正,负电子质量的最低极限值。故必须是能量大于1.022MeV的r光子才能产生电子对生成效应。r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光电子,康普顿电子,电子对等次级电子,这些次级电子也如B射线等带电粒子一样能引起物质分子电离和激发。
Bq:贝可,Bq,每秒一次核衰变,即为1Bq=1s-1专用单位:居里,Ci 1Ci=3.7×1010Bq
1mCi=10-3Ci=3.7×107Bq
1μCi=10-3mCi=10-6CiCi
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简称活度(activity)是用以表示核素特征的一个重要辐射量。定义:放射性核
素在单位时间(dt)内发生核衰变的数目(dN)。A=dN/dt
照射量:表示射线空间分布的辐射剂量,即在离放射源一定距离的物质受照射线的多少。定义:指x或γ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放出的
所有次级电子,当它们完全被阻止在空气中时,在空气中产生一种符号的离子的总电荷量。定义为dQ除以dm的商。X=dQ/dm
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D):授予单位物质(dm)(或被单位物质吸收)的任何致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dE)。表示单位质量的受照物质吸收射线的平均能量的辐射剂量。
当量剂量(equivalent dose):剂量当量是用适当的修正系数对吸收剂量进行加权,使得修正后的吸收剂量能更好的和辐射引起的有害效应联系起来。吸收剂量与辐射权重因子的乘积。即:HT,R=DT,R·WR。
外照射:是指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的辐射照射,包括均匀全身照射、局部受照。
内照射:存在于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对人体造成的辐射照射称为内照射。
天然本底辐射(nature background):指在人类生存环境中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和放射线。特点:1、人类不能避免2、长期以来剂量比较固定3、各地水平不尽相同
宇宙射线(cosmic rays):由于星球碰撞、爆炸等形成的微粒在宇宙空间磁场的作用下形成的高能粒子流。由初级宇宙射线和次级宇宙射线组成。
感生放射性:指原本稳定的材料因为受到了特殊的辐射而产生的放射性。
地球辐射:地球中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的照射。地球上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具有衰变系列的放射性核素,即铀系、钍系、锕系,半衰期都在1010年以上;第二类是无衰变系列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如40K、87Rb等。
本底当量时间:在实际工作中,病人所受的辐射剂量的大小可以用相当于在多长时间(几月或几年)内受的天然本底辐射的剂量来表示。
射线装置(ray equipment):是指不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发生装置,其特点是当装置运行时就有射线产生,装置停止运行后就不存在辐射现象。医用和非医用粒子加速器。离子注入机,中子发生器,医用X线诊断机和机,工业X线探伤机,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分析仪等。它们广泛用于工业、探矿和采矿、科研和医疗卫生各个领域。
人工辐射:来自人工辐射源或加工过的天然辐射源的电离辐射。来源:核的军事应用,核能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和应用,反应堆研究,医用辐射照射,核事故。分类:医疗照射,公众照射,职业照射。
医疗照射:指接受或诊断时患者或被检查者所受的照射。应用:放射性诊断、放射性和核医学
公众照射:指由于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等活动导致公众接受的和公众本身家居生活、出外旅行等所接受的辐射照射。
职业照射:指由于工作条件对从事该项职业的人员所产生的照射。对职业照射的界定应由各国监管和主管部门决定。(eg:1、医生给病人做X光透视,病人受到的是医疗照射,而医生受到的却是职业照射。2、飞机
机组人员受到的照射是职业照射,而乘客受到的则是天然辐射源的照射)
ALARA:As Low As Reasonable放射防护最优化,意味着在考虑到经济和社会效益因素后,任何必要的照射都应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辐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的能量传递给生物机体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
放射性损伤:即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损伤。主要来源于产生照射的X射线中,r射线等射线和进入身体后内照射的放射性物质(医疗照射和)造成损伤的原因是照射剂量过大,还有在应用放射性物质过程中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放射损伤分为全身性(放射病)和局部性(放射性灼伤)和复
合伤(急性放射病合并放射性灼伤)等种类。
放射病:是机体在受到大剂量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分为急性放射病和慢性放射病,可由外照射和内照射引起。
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 effects):指效应发生的严重程度(非几率)与剂量相关,有剂量阈值,阈值以下不会发生这种效应,阈值以上才可发生这种效应。如不育、白内障、造血机能低下、寿命缩短,放射性皮肤损伤和一些急性放射病等。
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 effects):是指辐射效应的发生几率(而非重严程度)与剂量相关的效应,发生几率随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它不存在剂量阈值,如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由于遗传与生理的差异,个体对辐射诱发癌症的敏感性是不同的,但总的来说,辐射诱发癌症的概率是很低的。
急性效应:发生在大剂量的X线、γ射线全身照射(一般2Gy以上)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发生的效应。
晚期效应:发生在急性效应恢复后或长期小剂量照射者,一般数年或数十年后发生的效应,例如致癌和遗传效应等。
放射遗传效应:受照射个体生殖细胞突变,而在子代身上表现出的效应。这是由于电离辐射造成受照者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引起基因突变和染体畸变,导致后代先天畸形、流产、死胎和某些遗
传性疾病。放射工作场所:经常性工作场所的剂量当量率高于2.5μSv⋅h-1或间断性工作场所中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当量高于5mSv时称为放射工作场所。
放射事故:辐射源失控引起的放射性物质丢失,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放射污染等异常事件。
负载均衡放射性废物:来自实践或干预的,预期不再利用的废弃物(不管其物理形态如何),它含有放射性物质或被放射形物质所污染,其活度或活度浓度大于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它所引起的照射未被排除。(GB18871-2002)
放射源:可以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实体,放射性可以由原子核衰变产生,也可以由射线装置产生
个人辐射监测:个人辐射监测是利用工作人员佩带个人剂量计进行的测量,或对体内或排泄物中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活度进行的测量。估算明显受到照射的器官或组织所接受的平均剂量当量或有效剂量当量。对及时查明放射防护工作的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为放射防护卫生学评价、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医学监护和健康评价、放射性职业病诊断以及放射事故调查处理提供重要依据,也是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权益的应尽义务。
常规监测:是为确定工作条件是否适合于继续进行操作、在预定场所按预定监测周期所进行的一类监测。
操作监测:为用于特定操作提供有关操作和管理方面即时决策支持数据的一类监测。目的:为有关运行管理的当前决定提供数据资料,也可用于支持防护最优化。
环境放射性监测:是辐射监测的内容之一,是对从事放射工作的单位或公众的生活环境中空气、水、土壤和生物样品中放射性污染所作的监测。目的:为了掌握环境中的天然、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水平、动态变化、转移规律、污染特点以及对公众造成的辐射剂量情况。环境放射性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
视觉点胶系统放射卫生管理:根据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为防止电离辐射对职业人员及公众的危害而采取的管理行为。
有用射线:来自X射线球管钨靶,通过X射线球管管窗的遮线筒和滤片用于射片,该射线的特点是穿透性强,效应大,对人体的危害也大。因此,防护时需按“主防御物”厚度来计算。
漏出射线(直射线):除了有用射线外的所有发自X射线球管钨靶的射线,均称为直射线或漏出射线。这部分射线穿过X射线球管管套,向周围照射。由于管套内壁安装一层铅壳,故能透出的射线强度大为减弱,对这部分射线防护按“次防御物”厚度计算。
散射线:当X射线照射到患者或室内用具、墙壁、地板等物体上,会改变原来的方向,从被照射人体或物体上向四周辐射,这种辐射称为散射线。
射程:带点粒子在物质中运动时,沿入射点到它们终止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即沿入射方向穿透的深度。
1~放射性探测仪器的主要部分
(1)辐射探测器,利用射线和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效应,如电离作用、荧光现象等,将射线的辐射能转变为电子线路部分能处理的电信号;(2)电子线路,即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和探测器的特点而设计的分析和记录电信号的电子测量仪器,如放大器、甄别器、脉冲幅度分析器、计数器等。常根据需要把探测器和最基本的电子线路,如前置放大器等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这部分常称为探头。(3)数据处理
系统,该部分在仪器中起辅助作用,如按不同的检测目的和需要而配备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显示系统和储存系统等,进一步完善了仪器的性能。
2~荧光闪烁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射线使晶体分子激发,激发态(excited state)的分子回复到基态((ground state)时产生荧光光子,光子
被紧贴着晶体的光电倍增管光阴极(photocathode)吸收,转换成电子再经过十多极的连续成倍放大,形成电脉冲(pulse)信号
3~影响辐射效应的因素?
(一)与辐射有关的因素:1.辐射剂量与剂量率(1)不论内、外照射剂量大,效应大(2)总剂量相同,剂量率大、效应大(3)剂量过大,可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辐射的种类:(1)相同能量,射线不同,效应不同。(2)同种射线,能量不同,效应不同,能量大效应大
3.照射条件(1)外照射:γ>β>α,(2)内照射:γ<β<α,(3)剂量相同:全身>局部,均匀>不均匀,(4)受照部位不同效应不同,如头、胸、腹>四肢效应
4.照射次数与照射面积
虎牢
(二)与机体有关:1、生物种系(1)种系不同,效应不同:一般种系演化越高,效应敏感性越大,如多C>单C,哺乳>两栖类
2.生物个体
(1)同种系不同个体有差异,(2)同一个体不同阶段有差异:如胚胎>幼>成>老
3.组织与细胞
(1)相同个体,不同组织,效应不同:如淋巴组织>脂肪组织
(2)不同细胞效应不同:如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网状C
(3)细胞状态:细胞分裂旺盛效应高,如幼稚C>成熟细胞
铲雪的作文(4)亚细胞及分子水平的辐射敏感性:DNA>mRNA>rRNA>tRNA>蛋白质
(三)与环境有关
温度:温度增高,效应增大,相反则降低
氧:氧气浓度增大,效应增大
化学物质:某些激素(如雌激素)和化学制剂对辐射有抗放作用;还有一些能起增强作用
4~辐射损伤的直接作用,辐射损伤的间接作用?
答:辐射损伤分为与原发效应和继发效应,其中原发效应又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射线的能量或粒子直接引起生物分子的电离、激发或断裂,引起生物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间接作用:射线作用于生物分子周围的组织液产生的自由基等化学性质活泼的基团反过来作用于生物分子,引起生物分子的损伤。
一般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同时存在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50: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480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照射   射线   辐射   效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