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与数码的比较

变频数码的比较
总体节能性不如变频
变频多联机1.变频器的损耗根据厂家产品质量有较大差异,一般约为2%-6% 2.额定负荷效率低于数码涡旋 3.在通常运行的大部分负荷时(30-60%)范围内变频要高于数码涡旋; 4.实际使用时,在部分负荷下蒸发温度要高于变频多联机(除湿性能不如数码涡旋);
数码涡旋多联机:1.卸载功率消耗约为满载功率的 10,(谷轮公司数据);我们实测数据约为600/4500=13% 2.额定负荷效率100%运转,无卸载损耗,效率高于变频多联机; 3.在部分负荷时,数码涡旋的损耗较大,大部分情况下要效率低于数码涡旋;如 25%负荷:损耗比例为0.75*10/0.75*10+0.25*100=23% 50%负荷:损耗比例为0.5*10/0. 5*10+0. 5*100=9.1% 60%负荷:损耗比例为0.4*10/0. 4*10+0. 6*100=6.3% 75%负荷:损耗比例为0.25*10/0. 25*10+0.75*100=3.2% 4.实际使用时,在部分负荷下蒸发温度要低于变频多联机;

低温制热能力不如变频
变频多联机 1.制热能量衰减要小于数码涡旋多联机(环境温度降低时,压缩机频率升高,制
冷剂质量流量增大,产生更大的制热量。 2.-15制热量仍可达到额定值的60%,在-20制热量仍可达到额定值的40% 3.除霜时间更短,约为数码涡旋多联机的1/3,除霜损失减少; 表皮生长因子
数码涡旋多联机 1.制热能量衰减要远远大于变频多联机(因本质上属定频机,质量流量不可能再增大); 2.2制热量已经衰减到额定值的75%,室外气温为0时,制热量约为额定值的60%-7以下时不足40%-15时已不能正常运行; 3.除霜时间更长,除霜损大;

运行可靠性不如变频多联机
变频多联机 1.变频压缩机及变频技术是一项成熟技术,在日本已有20年以上的成功经验,目前几乎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该机在运行,可*高已经经过实践检验。 2.变频多联机的零部件寿命要求远小于数码涡旋,一般10万次足够,并且都经过了寿命试验。 3.即使室外机低于室内机时,与室内机间的最大落差可达50M,并经过了长期运转,证明可行。
数码涡旋多联机 1.即使最早推出该产品的三星,也只是2000年才刚投入试运转,该系统、技术的可靠性、寿命及转化为商品化批量生产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不确定因素。 2.作为卸载
-加载转换的中心部件-电磁阀、以及控制电磁阀的继电器寿命无法保证。使用寿命(以周期时间20秒计) 3次/分*60分/小时*10小时/天*200天/年*15年=540万周期。而目前电磁阀和继电器寿命一般为10万次,目前没有如此长寿命的零部件。即使如谷轮所讲,电磁阀是专门设计的,寿命为4000万次,则寿命试验的周期(5秒一次) 40000000*5/3600*24=2314天,即需要6.3年的时间才能做完寿命试验,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该电磁阀和继电器做过寿命试验。 4.室外机低于室内机时,谷轮的建议为30米。
容量配置
变频多联机 1. 容量范围可达到额定值的133%25-120HZ,额定90HZ); 2.室内机的超配置率可达135%,是通过提高压缩机的频率实现。
码涡旋多联机 1. 容量范围上限小于变频; 2.标准配置率为100%,若超配只能选用大压缩机,但在正常场合下造成浪费;女外阴

运行的稳定性
变频多联机: 1.系统吸排气压力是比较稳定的;2. 并联机油面较均衡;3. 负荷变化时,通过改变压机的频率秦升益,压机的能力输出均匀变化,噪音在全频率段均匀,没有异常的噪音变化,
运转噪音远小于数码涡旋;4. 从低频开始启动,对电网冲击小;运行中无级调速,输入功率变化平稳,对电网无冲击。5.启动较快;
数码涡旋多联机: 1.由于涡旋盘的负载和卸载,吸排气压力在任何时候都是波动的; 2.在压缩机并联配时,数码涡旋和标准涡旋的曲轴箱压力不同,因为数码涡旋不断处于负载和卸载状态,所以与标准涡旋相比,其平均吸气压力较高,所以油液将从数码涡旋向标准涡旋移动;3. 负荷变化时,负载和空载之间相互转换,气流旁通造成噪音和振动周期性的突然增大减小,一般每20秒出现2次异常噪音,与卸载状态相比,负载状态的声压要高出2 dbA4. 从根源上讲还是定频压缩机,启动时电流是运行电流的5~6倍,对电网冲击大。运行中,加载、空载时变化显著(以6HP为例,空载电流为3A,加载为12A左右),电流呈方波形,每隔20秒(一般以20秒为一周期)出现一次对电网的频繁冲击,在用电高峰期会严重影响其他电器的使用。5.启动比变频多联机慢,因为不能有过多的制冷剂通过涡旋盘,以避免对涡旋盘造成任何的损坏;
变频与数码的比较

总体节能性不如变频
罗贤哲变频多联机、1.变频器的损耗根据厂家产品质量有较大差异,一般约为2%-6% 2.额定负荷效率低于数码涡旋; 3.在通常运行的大部分负荷时(30-60%)范围内变频要高于数码涡旋; 4.实际使用时,在部分负荷下蒸发温度要高于变频多联机(除湿性能不如数码涡旋);
数码涡旋多联机:1.卸载功率消耗约为满载功率的 10,(谷轮公司数据);我们实测数据约为600/4500=13% 2.额定负荷效率100%运转,无卸载损耗,效率高于变频多联机; 3.在部分负荷时,数码涡旋的损耗较大,大部分情况下要效率低于数码涡旋;如 25%负荷:损耗比例为0.75*10/0.75*10+0.25*100=23% 50%负荷:损耗比例为0.5*10/0. 5*10+0. 5*100=9.1% 60%负荷:损耗比例为0.4*10/0. 4*10+0. 6*100=6.3% 75%负荷:损耗比例为0.25*10/0. 25*10+0.75*100=3.2% 4.实际使用时,在部分负荷下蒸发温度要低于变频多联机;

低温制热能力不如变频
变频多联机 1.制热能量衰减要小于数码涡旋多联机(环境温度降低时,压缩机频率升高,制冷剂质量流量增大,产生更大的制热量。 2.-15制热量仍可达到额定值的60%,在-2
0制热量仍可达到额定值的40% 3.除霜时间更短,约为数码涡旋多联机的1/3,除霜损失减少;
数码涡旋多联机 1.制热能量衰减要远远大于变频多联机(因本质上属定频机,质量流量不可能再增大); 2.2制热量已经衰减到额定值的75%,室外气温为0时,制热量约为额定值的60%-7以下时不足40%-15时已不能正常运行; 3.除霜时间更长,除霜损大;

运行可靠性不如变频多联机
变频多联机 1.变频压缩机及变频技术是一项成熟技术,在日本已有20年以上的成功经验,目前几乎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该机在运行,可*高已经经过实践检验。 2.变频多联机的零部件寿命要求远小于数码涡旋,一般10万次足够,并且都经过了寿命试验。 3.即使室外机低于室内机时,与室内机间的最大落差可达50M,并经过了长期运转,证明可行。
数码涡旋多联机 1.即使最早推出该产品的三星,也只是2000年才刚投入试运转,该系统、技术的可靠性、寿命及转化为商品化批量生产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不确定因素。 2.作为卸载-加载转换的中心部件-电磁阀、以及控制电磁阀的继电器寿命无法保证。使用寿命(以周
期时间20秒计) 3次/分*60分/小时*10小时/天*200天/年*15年=540万周期。而目前电磁阀和继电器寿命一般为10万次,目前没有如此长寿命的零部件。即使如谷轮所讲,电磁阀是专门设计的,寿命为4000万次,则寿命试验的周期(5秒一次) 40000000*5/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600*24=2314天,即需要6.3年的时间才能做完寿命试验,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该电磁阀和继电器做过寿命试验。 4.室外机低于室内机时,谷轮的建议为30米。
容量配置
变频多联机 1. 容量范围可达到额定值的133%25-120HZ,额定90HZ); 2.室内机的超配置率可达135%,是通过提高压缩机的频率实现。
码涡旋多联机 1. 容量范围上限小于变频; 2.标准配置率为100%,若超配只能选用大压缩机,但在正常场合下造成浪费;

运行的稳定性
变频多联机: 1.系统吸排气压力是比较稳定的;2. 并联机油面较均衡;3. 负荷变化时,通过改变压机的频率,压机的能力输出均匀变化,噪音在全频率段均匀,没有异常的噪音变化,运转噪音远小于数码涡旋;4. 从低频开始启动,对电网冲击小;运行中无级调速,输入
功率变化平稳,对电网无冲击。5.启动较快;
数码涡旋多联机:兴宁市技工学校 1.由于涡旋盘的负载和卸载,吸排气压力在任何时候都是波动的; 2.在压缩机并联配时,数码涡旋和标准涡旋的曲轴箱压力不同,因为数码涡旋不断处于负载和卸载状态,所以与标准涡旋相比,其平均吸气压力较高,所以油液将从数码涡旋向标准涡旋移动;3. 负荷变化时,负载和空载之间相互转换,气流旁通造成噪音和振动周期性的突然增大减小,一般每20秒出现2次异常噪音,与卸载状态相比,负载状态的声压要高出2 dbA4. 从根源上讲还是定频压缩机,启动时电流是运行电流的5~6倍,对电网冲击大。运行中,加载、空载时变化显著(以6HP为例,空载电流为3A,加载为12A左右),电流呈方波形,每隔20秒(一般以20秒为一周期)出现一次对电网的频繁冲击,在用电高峰期会严重影响其他电器的使用。5.启动比变频多联机慢,因为不能有过多的制冷剂通过涡旋盘,以避免对涡旋盘造成任何的损坏;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5:41: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473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涡旋   数码   变频   联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