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韦努蒂

一.劳伦斯·韦努蒂的基本信息及其主张:
劳伦斯·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1953年—)学者,大学英语教授,专职翻译家,美籍意大利人,生于费城南部(此区域居住者多为意大利裔),七十年代早期在天普大学攻读英语文学,198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主编论文集《对翻译的重新思考:语篇、主体性与意识形态》(RethinkingTranslation: Discourse, Subjectivity,Ideology),(1992)、《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Translation)(1995)
《不光彩的翻译》(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Ethics of Difference)(1998).
韦努蒂把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付诸实施,提出了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其目的是:在思想意识上反对殖民主义的翻译观和英美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价值观;在翻译原则和方法上,提创“存异”而不是“求同”。
通过对英美翻译历史的研究,他得出英美文化中译者和译作实际上处于“隐形”状态。造成译者隐形的原因是由于归化翻译是英美翻译界的主流翻译方法所致。鉴于归化翻译是英美翻译作品是主流翻译方法,而译者在这些翻译作品中都是“隐形人”。Venuti主张“异化”翻译,号召译者采取抵抗翻译策略,以显示自己在翻译中的存在。
opera 迅雷
Venuti的异化翻译法归因于19世纪德国哲学家Schleiermacher的翻译论说: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autho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 reader towards him. “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让读者向他靠近。”
VENUTI异化翻译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Venuti过分关注政治对翻译方法的影响,其所提倡的异化翻译理论忽视了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没有考虑到接受者的需求。
异化翻译的对象主要是一小撮世界主义知识分子(cosmopolitan intelligentsia),而异化翻译所存在的理论基础实际上就是“文化精英主义“(cultural elitism)。文化精英分子瞧不起普通大众,嘲笑他们要求容易理解、读起来省事的翻译。Venuti在强调利用翻译方法来反抗文化霸权的过程中,无疑把自己摆到了文化精英的位置。因此,他所提倡的翻译方法既得不到他所要拯救的译者的响应,又受到一些西方翻译理论家的质疑。
二.归化和异化
归化和异化这对翻译术语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的。(该书是美籍意
大利学者劳伦斯
·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的一本代表作。作者在书中只追溯了以通顺为目标的“本土化”(domestication)翻译理论以及作者所赞成的“异化”(foreignization)翻译理论的由来和发展。作者写本书的目的是呼吁对现存占主导地位的本土化翻译理论发起挑战,倡导革新。)
归化: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异化: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在翻译上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从历史上看,归化和异化可以视为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按韦努蒂(Venuti)的说法,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
人工进化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Venuti,1995:20)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主要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异化和归化则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不能混为一谈。
例证:
1. The drive back to my home in Edmoonton was an endless journey of destructive emotions and thoughts.In a truck-stop restuarant ,I sat staring at a glass of cheap red wine.Of all the gin joints in all the towns in all the world, she walks out of mine.(卡萨布兰卡)
假如我们用异化的方法来进行翻译:
在我开车回到埃德蒙顿的路上,我陷入了无尽的悲伤之中。随后,我来到一家汽车旅馆,端着一杯廉价红酒出神,觉着这世上有那么多家旅馆,她终究还是走出了我的那一家。
假如我们用归化的方法来进行翻译,差别会在最后一句:弱水三千,终究我已不是她那瓢中的一壶水了。
2. EZRA POUND古诗的英译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马达轴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Taking leave of a friend
Blue mountains to the north of the walls,
White river winding about them;
Here we must make separation
And go out through a thousand miles of dead grass
Mind lime a floating wide cloud,
Sunset like the parting of old acquaintancesitshidden
Who bow over their clasped hands at a distance
Our horses neigh to each other
As we are departing
庞德的译文保留了古风和异国情调,在整体上还是再现了原诗的意义和精神,诗中的“青山”,“白水”,“孤蓬”,“浮云”,“落日”,“萧萧马鸣”这些意象都在译诗中得到再现,原诗中友人相别的无限深情如浮眼前。
3.习语中的异化翻译
说曹操,曹操就到。
Speak of angles and you will hear the wings.
祸不单行。
Misfortune never comes singly.
无风不起浪。
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fire.
三.国外研究现状:
归化
早在现代初期,再将外国文本报译成英文的过程中,归化策略就出现了。在确立归化策略的过程中,约翰·德海姆(John Denham)起了重要作用。由于他出版了经他翻译的维吉尔(Virgil)的《特洛伊的毁灭》,归化策略得以广泛宣传。在前言中这样写道:“诗所表达的情绪是如此细致微妙,以至于再将它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它所表达的情绪会被蒸发掉。如果不在转换过程中加入一种新情绪,那么诗就只是一个空架子。”(Venuti,1995:49)后来的作家德莱登(Dryden)站在德海姆的立场上,也反对奴隶似的翻译。在德莱登之后,从亚历山大·蒲伯的《荷马史诗》到亚历山大·泰特勒的《翻译原则》,归化策略在英语翻译的理论与实际中都很盛行。
下列学者同样提倡流畅的翻译:
弗瑞瑞(Frere):我们认为,翻译语言应当尽可能是一种纯粹的不可触摸、不可看见的元素,它应是思想和感情的媒介,仅此而已。(Venuti, 1995:77)乔治·兰姆(George Lamb):翻译的自然过程
应是首先保证其忠实性,然后再试着加以润饰发挥。
当代学者奈达相继提出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其实质一无是处遵循译入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文化模式,奈达是归化派的代言人。
异化
18世纪末19世纪初,约翰·诺特在将《凯图拉斯》翻译成英语时非常抢眼地运用了异化策略,即抵抗式翻译:当翻译、解释一部古代经典时,这项工作可以被认作是在历史链条中形成一环。历史不应被捏造,因此我们应当公正地翻译。(Venuti,1995:85)这一时期,异化翻译在德国十分活跃。
20世界,英语翻译中透明翻译的统治地位受到决定性的挑战。
肯勒(Kenner):庞德翻译出来的东西从来都不是英语里已经存在的东西。只有庞德才既有勇气又有才华去创造一种实际上与原著类似的形式。(Venuti,1995:204)
彼德·纽马克将翻译分成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前者强调译作应服从目的语文化和读者,后者强调译作应服从源语文化和作者。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明显优于交际翻译。
劳伦斯·韦努蒂坚决声明译本应当是异文化出现,抵抗翻译占统治的地方。已成为异化的代言人。
四.国内研究现状:
ap1000核电在我国,归化和异化很大程度上与意译与直译重叠。
第一次翻译高潮
佛经译者们在翻译实践中显示出了直译趋向。
支谦提出其翻译理论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道安倡导直译;
鸠摩罗什倡导意译;
玄奘提出新译法,即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第二次翻译高潮
就文学翻译而言,意译和归化仍是主流
归化
严复与林纾
vdl异化
鲁迅与瞿秋白
鲁迅曾言:“宁信而不顺。”
五.归化异化的应用领域
1. 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在商业经济繁荣的今天,并非好的商品就有好的销路,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广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广告翻译的目的英语广告原文的目的一致,都是源于商家推广产品或服务的需要。这种极强的意向性决定了广告的撰写及翻译应以读者为中心,译语在别国读者中产生的影响应等同于原广告在本国读者中产生的影响。
2.在影视翻译中的应用
3.在政论文翻译中的应用
4.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3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471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翻译   异化   文化   归化   读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