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下中国翻译策略的演变

DOI:10.19329/jki.1673-2928.2020.03.022
“西学东渐”下中国翻译策略的演变
crb指数许芳琼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近代以来,西方文明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文化意识形态领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经过西学的洗礼,中国社会文化和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异文化间的传播必然要通过翻译来完成。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站在翻译学的角度研究翻译策略的演变过程,对提升翻译水平和开拓翻译视角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西学东渐;翻译策略;演变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20)03-0082-03
收稿日期:2020-03-26
作者简介:许芳琼(1980-),女,安徽定远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翻译学。反兴奋剂条例
2020年5月第19卷第3期(总第105期)
安阳工学院学报
陈宝琛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y,2020班杜拉
Vol.19No.3(Gen.No.105)
一、关于翻译策略
翻译作为不同文化间的桥梁,能够在不同国家间传递不同文化和价值信息。译者在翻译时会采取不同的策略:归化(domestication )翻译策略和异化(foreignization )翻译策略。这两种策略有何区别呢?德国斯莱尔马赫曾说过“翻译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译者不打扰到作者,尽可能让读者靠拢作者,另一个是译者不打扰读者,让作者向读者靠
近”[1]
。这里的“两种方法”形象地指出了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的不同之处。当然,学术界也有人将两种策略等同于“直译”和“意译”。其实这是不全面的,译者可以将“直译”和“意译”纳入到两种策略实施的手法中,却不能代替两种策略。归化和异化策略更多的是站在文化层面对译作进行处理,体现的是译者对原著的文化立场和态度。通常来说,文化的不平衡性以及译者的文化心理会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当然,译者的文化心理对翻译策略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为翻译的工作最终由译者完成,译者对本土文化和对象文化的立场直接影响他们的翻译策略。例如清末民初中国文学翻译的两种势力——以鲁迅为首的进步势力和以严复、林纾为首的保守势力,他们的译作分别坚持异化手法和归化手法,译文体现出截然不同的翻译风格。究其原因,两派势力对本国文化和“西学”的不同定位导致了这种差异化翻译的存在。此外,文本内容、翻译目的和社会因素也会对翻译策略产生影响。
施密特正交化当然,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有时又是融合并存的,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想做到完全的归化或异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在多元化翻译体系盛行的今天,根据目标文本的特点融合并用归化和异化策略正日益成为一种潮流。
二、“西学东渐”下的翻译策略发展
中西方文化从语言表达到社会文化都存在巨大差异,双方进行文化交流时势必通过翻译来完成。而翻译的实质是语言之间的转换,但又不仅限于此,它需要译者把握语言和情感、文化立场和政治立场之
间的微妙关系,明确自身的翻译目的和服务对象之后,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手法开展相关工作。从中国近代翻译史不难看出,中国翻译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一直艰难地走在前进道路上。提到中国翻译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离不开“西学东渐”这一历史风潮。
(一)“西学东渐”风潮怎么理解“西学东渐”呢?它指的是近代西方学术文化思想进入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是一种文化交融活动。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西学东渐”,第一次是在明朝末年,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西学思想,当时的中国是被动学习西方文化,其规模和影响有限,在此不作研究。第二次“西学东渐”始自战争,是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一次外来文化学习过程。这次的“西学东渐”是中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背景下,国人逐渐意识到本国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落后状况,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历史探索过程。特别是第二次战争及甲午战争后,中国的上层统治集团及士大夫体认识到中华与西方强国的差距,开始积极地开展“西学”:学习西方的制造技术,以期“师夷长技以制夷”;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科技;兴办洋学堂,聘用洋人作教师,培养自己的
>黑帮之地2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6:34: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471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翻译   文化   策略   中国   译者   异化   归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