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鼓戏与现代元素结合

花鼓戏应该怎样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摘 要湖南花鼓戏有着浓厚的地方特和悠久的历史,是广大人民众的真实生活的浓缩和提炼,以其优美的唱腔和丰富的表现形式而受到广大人民众的喜爱,作为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一种戏曲剧种,有着重要的传承意义。有鉴于此,当前应当加强对湖南花鼓戏艺术特的研究,并走进实际生活,把握花鼓戏的戏曲特,赢得更多人对花鼓戏的欣赏与支持,进而促使湖南花鼓戏能够不断继承和发展下去 。本文通过对湖南花鼓戏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研究,总结了花鼓戏的艺术特,分析了现阶段花鼓戏发展中存在的的问题,初步提出了花鼓戏如何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对策,以便这种独特的戏曲艺术形式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下去。 
  关键词:湖南花鼓戏;形成;特点;艺术特;传承;创新 
  引言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地方灯戏与小戏花鼓的统称,原来不同的地区叫法各异,后来统一叫做湖南花鼓戏。花鼓戏的曲调优美,表演方式不拘一格,技法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因此
深受广大人民众的喜爱,成为全国有名的地方剧种。在新时期,传承振兴花鼓戏,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必然要求,而且是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 
  一、湖南花鼓戏的渊源及形成 
 (一)初始发展阶段
  湖南花鼓戏起源于明朝,到了清代中叶的时候,历经变化以乱弹和高腔为主要声腔。康熙年间大多以唱高腔为主,或者高昆兼唱,典型的有福秀班和老仁和班。乾隆年间花鼓戏班社日渐增多,并于乾隆末年设集大成者九麟科班。
(二)速发展阶段
从嘉庆初年开始,花鼓戏逐步走向成熟,赢得了大批观众。尤其是川东梁山调的加入促使花鼓戏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成熟,川东梁山调所独有伴奏乐器,使得花鼓戏也有了自己的主奏曲调。到了清末民初,花鼓戏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花鼓戏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利用当地唱大戏的机会,趁机来演唱花鼓戏,从而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喜爱,在这个过程中,花鼓戏只是配合大戏同时借鉴大戏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也给花鼓戏各个方面的发展和成熟起到了学习促进作用。 到了民国时期,湖南花鼓戏才真正日渐完善,并成为
了独立剧种, 能够在乐器与曲牌方面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也越来越接近于正规大剧种
  (三)湖南花鼓戏的最终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花鼓戏迎来了发展的全盛时期,各地纷纷成立专业剧团,登堂入室进行公演。1957年湖南省戏曲学校设立花鼓戏专科。根据1981年统计数字,湖南全省花鼓戏剧团已经达到54个,随后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正式成立。各地整理出花鼓戏传统剧目共计约400多个,整理出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而且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姑嫂忙》、《双送粮》、《三里湾》等现代戏, 部分优秀剧目已经拍摄成戏曲影片。
 二、湖南花鼓戏的韶关学院学报派别连战祖籍
湖南花鼓戏的派别一般是根据地域的不同来分的,主要可分为益阳、宁乡西湖、醴潭和长沙派五个派别益阳派主要活跃于湖南益阳、江及江一带,是湖南花鼓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派别,声腔特点主要在于使用益路川调和八同牌子。由于其自身的表现形式多样,表现内容比较广泛内容多以正剧和悲剧为主,正生、正旦戏多于小生、花旦戏的艺
术特宁乡派主要活跃于湖南宁乡。宁乡派是湖南花鼓戏的奠基,其主要内容多以爱情家庭生活为主曲牌丰富剧目较多西湖派主要活跃于湖南南县、安乡和华容一带。它是西湖艺人与湖南本地花鼓戏进行融合,形成的新派别,对湖南花鼓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艺术特点与益阳派相似;醴潭派主要活跃长沙市及其周边,是湖南花鼓戏的重要艺术流派。唱腔以川调为主,曲调高昂激越,妩媚动人;长沙派主要活跃于长沙地区,以小调为主并融合了部分川调,唱腔细腻吐字清晰,表演效果声情并茂。上世纪四十年代,湖南各地的花鼓戏进入长沙,与长沙花鼓戏相互融合,形成了现在的长沙派花鼓戏当今长沙花鼓戏已经不局限于长沙地区已经流行于湖南全省,成为一个影响范围最广的派别。 
  三、花鼓戏唱腔的形成与分类 
  湖南花鼓戏的唱腔类别包括民歌、打锣腔、灯调、川调等四类,他们的形成过程是: 
  1)歌舞对子戏时期
  花鼓戏早期的唱腔主要是民歌灯调,民歌主要来源于采茶歌,且角不多,只有小旦小丑两种角,表演风格上有着非常浓厚的乡土气息,由于表演形式上是旦丑对演,所以也称对子戏。在花鼓戏唱腔初步发展的过程中,它也形成了自己曲调的根基早期内容主
要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 
  (2)戏剧化唱腔的形成时期
这个阶段也称为三小戏时期。对子戏在角上增加了小生,同时民歌、灯调等民间曲调逐步规范化,同时结合民歌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少曲牌,使得花鼓戏开始走向成熟。 
 (3)完善并综合发展的时期
这个时期花鼓戏的三大声腔开始形成,分别打锣腔川调、及走场锣鼓牌子,川调腔系中的大戏中提炼出来了打锣腔,这类剧目题材广泛,分工相当细化典型的剧目如川调《鞭打芦花、打锣腔清风亭》、走场牌子《送表妹》等,许多唱腔也不断发展相互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湖南花鼓戏的艺术表现形式。 
  棕蝠四、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特
  (一)突出个性,贴近生活
任何戏曲剧种有一定的表演程序。在湖南花鼓戏的表演程序之中,不同的人物类型来扮相不同的行当,同时灵活运用丰富的舞台表演来为塑造人物服务。湖南花鼓戏在表演方式上常常会采用一些舞台化的模拟动作,比如端茶、开门、砍柴以及缝衣等。同时根据湖南
花鼓戏的地域风俗,还独创了不少的舞台动作,比如在花鼓戏名剧《刘海砍樵》中,演员运用了一些独创的的虚拟动作,通过滑步圆场以及翻身这些动作来表现砍樵的辛苦与艰险。 
  (二)形式多样,语言活泼
喜剧是湖南花鼓戏协查通报格式重要的表现内容,为了突出喜剧的特点,花鼓戏在作曲剧本创作演员表演方面都体现了自己的特,尤其是在喜剧剧情构建方面突出了误会巧合,制造纷繁复杂的矛盾冲突并把演员表演融入其中,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本质,进而烘托出喜剧的主题思想典型的例子如花鼓戏名剧《补锅》,通过喜剧化严肃的主题,突出塑造了刘大娘、兰英、李小聪等风趣幽默的人物,三人的舞台、动作和唱腔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展现严肃的主题思想,使得表演更加贴近生活,产生了震撼的艺术效果。
三)舞台表演手段多样化
湖南花鼓戏来源于乡土生活,承袭了民间歌舞演唱热闹明快,表现力强,吸取了民间矮子步手巾舞等表现形式,很多动作是从日常劳动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比如犁牛、砍柴、推车、缝衣、喂鸡等。例如花鼓戏《老表轶事》真实的表现了一个看似不可思议
的故事剧中的人物的塑造,来源于广大人民众,多样化的舞台表演手段体现出强烈的市井气,很容易激起人民大众的共鸣。 
  四、湖南花鼓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剧院、民间戏班及演员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湖南省花鼓戏专业剧团90年代前基本都是国营事业单位,得到政府财政拨款的大力支持。90年代之后,随着新媒体方式的强烈冲击,花鼓戏有走向衰弱的趋势,专业剧团的效益也开始滑坡。2005年之后文化体制改革,将专业剧团效益与市场挂钩,这更使专业剧团的生存形势更加严峻。 
  比如省花鼓戏剧院有人员达170多人,而且几乎都是中老年演员,严重缺乏年富力强的年轻演员,其生存状况颇最为艰难。几乎所有的剧团都面临青黄不接和资金短缺的状况。花鼓戏演员的工资普遍较低,尤其是年轻演员工资可能连日常生活都无法维系。较低的收益使得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导致出现花鼓戏青黄不接的状况。 
  民间戏班的演出方式灵活一些,状况相对较好但也是在勉强维系生存。而民众班演员都是业余的,平常都要忙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再加上演出花鼓戏的收入也不高,还要做别的事情来养活自己。民间班经常在外跑场,虽然境况好一些,但也是在勉强维持多数民间戏班演员都存在转行的意愿。
  (二)花鼓戏剧传播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花鼓戏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几乎是陌生的事物,并且呈现越年轻,了解越少的趋势。在近年来看花鼓戏的人逐年递减花鼓戏的人以中老年人为主,而年轻人几乎不看花鼓戏。即使是在中老年人中观看花鼓戏的频率也不高,观看渠道比较单一。很多人没有亲临现场看过花鼓戏。花鼓戏的认可度也在下降,许多人甚至认为花鼓戏不好看。对花鼓戏存在价值的认识肤浅,大多口头上知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丰富文化娱乐生活”,而没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关花鼓戏的产品衍生产品几乎是空白,市场上根本难以见到。优质的花鼓戏音像制销路不广,也就更难在社会上传播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花鼓戏教育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湖南戏曲学校花鼓戏科班是花鼓戏最高学府,在上世纪90年代前共招生5届,培训部分优秀学员现在称为省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每年招收花鼓戏专业学生,目前在读学生有300 人左右。湖南戏曲学校花鼓戏科班培养了许多花鼓戏表演的老艺术家。老演员从省艺术职业学院挑选学生,收徒授艺。这些新学员在老演员的教导下,逐步成熟走上了花鼓戏表演舞台,慢慢挑起了大梁。民间戏班也把自己的演员送到了职业学院来深造。总的来说,湖南花鼓戏的专业教育规模还比较小,培养出来的专业演员有限难以支撑花鼓戏的
发展壮大。 
  民间戏班历来不重视排练。演员们都是“呼来唤往”。因而也就谈不上系统的学习和提高。专业剧团历来重视对演员的排练。经常在演出之后加排。不过由于演出效益比较低。年轻演员难以留住,即使花费了大量精力培养出了优秀的演员,也无法禁止演员跳槽的现象,使得教育和培养付出的努力都作了无用功。 
  五、结合现代因素的创新和发展 
  (一)政府加大扶持
  不能将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全部推向市场运作,政府的着力点在于专业剧团的发展的扶持,并为民间戏班提供各种帮扶省市花鼓戏剧院作为财政补贴的重点,向专业演艺公司这类为专业剧团所拥有的企业法人主体提供资金扶持。并大力支持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湖南省艺术研究所、花鼓戏民间戏班、众艺术馆、花鼓戏社区和其他相关单位纳入财政补贴范围。 
  (二)剧目的创新
据新时期培养新人和文化建设现实的需要,创作与时代接轨的花鼓戏新剧目,既可以是以古喻今,在传承上以新代旧也可以直接创作现代戏,进行全方位的艺术探索。必须做到:创作人员放下身段,深入众,体验生活,搜集素材、语言和动作。在创新中注意花鼓戏独特的形象塑造不能盲目靠向大剧种或现代话剧,充分发挥花鼓戏形象的众性和生活气息,改变年轻人对花鼓戏的成见当今是网络信息化时代,在花鼓戏表演和传播上要与时俱进,尽量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演出上利用当今科技手段,以达到视听效果佳、场面表现力强和传播覆盖面广新局面。 
  (三)建立保护性传承基地
  筹建花鼓戏培养训练演出基地,基地以传承培训编、导、表、音、舞、美综合人才为主;花鼓戏团体和班社可以在基地进行创作、排练、演出等实践活动,演出场地以展示培训成果为主,兼有商业收益。这样的基地运作方式将传承、展示、效益融为一体,体现了保护优先,社会商业效益兼顾,将科学保护与传承融会贯通。如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成立的湖南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就拥有保护性传承基地的雏形———大舞台,;另外要加紧建设研究创新队伍,使之与培养、演出活动相适应,吧花鼓戏保护传承基地越办越好。 
  (四)做好传统剧目的移植创新
即将花鼓戏代表性传统剧目挖掘整理,结合现代因素合理改编,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移植新广泛参考各地方戏剧种,移植其它地方戏剧种的优秀代表性剧目,丰富自己的剧目和演技。如《八珍汤》是多剧种的优秀传统剧目,不同剧种在表演上各有所长。京剧重在唱上塑造孙淑琳艺术形象;豫剧在多个人物身上寓机趣;淮剧长于构建故事情节;祁剧讲究特殊的舞台艺术,如一人扮二角的演出形式花鼓戏剧作家如将此剧移植过来的,就博采众长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并有所创新,丰富了花鼓戏演技和剧目。花鼓戏常演不衰的的《红丝错》、《五女拜寿》、《杨三告状》等就是移植别的剧目的典型。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59: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445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花鼓戏   湖南   发展   艺术   传承   表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