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特性

现实个人及其活动特性
【摘 要】 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是马克思实现其哲学变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历史的前提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具体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有生命的个人是历史记载的基点;其次,活动是确证人之为人的依据;再次,物质生活条件是有生命的个人活动的客体。“现实的个人”在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过程中,表现出社会性、否定性、为我性、对象性和中介性等特性。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趋利属性的诱导下,个体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功利性等特点,对此,应对其进行积极的扬弃。
【关键字】 历史前提  现实的个人  活动特性

社会历史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它有一个前提问题。以往的哲学家们要么不思考历史前提,要么主观臆断前提随意解释历史,马克思立足于实践提出了科学的唯物史观的前提。可以说,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是马克思实现其哲学变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厘清这一范畴的丰富内涵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重要维度。
一、“现实的个人”的内在规定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作了十分翔实的论述,他在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这样写道:“我们开始要谈的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从这部分历史前提的总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马克思所谈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是一些靠经验能把握的真实的一个个的个人。这些“现实的个人”是指有生命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概而言之,“现实的个人”的基本规定就是生命、活动和条件。三者缺一不可,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表现在:
首先,有生命的个人是历史记载的基点。“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里强调个人不是神,不是天使,甚至首先不是思辨中的“理念人”,而是有自然生命、并同特定的自然环境相关联的个人。历史不是既成的而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生成的,是由人民众创造的,离开人无所谓历史。在人没有出现以前,世界是纯粹自然的
世界,是没有历史的世界,只有当有生命的个人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世界才成了有历史的世界。
其次,活动是确证人之为人的依据。历史活动的秘密就蕴涵在‘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中”在自然界进化的过程中,人发展成为自然界的异质存在物。然而,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但是自然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不会主动满足人的需要,因此,人类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才能解决人与对象世界之间的矛盾。人与对象世界之间的矛盾是永恒存在的,在需求规律的作用下总是有新的矛盾不断产生,而人类每解决一个矛盾,他的本质力量、活动的能力就会得到一次确证,而且会不断增强。动物则不然,它们只会靠本能消极地适应自然,它们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统一的。两种生产活动表明,正是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人才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所以,人的本质力量是通过活动来确证的。
再次,物质生活条件是有生命的个人活动的客体。物质生活条件指土地、气候、环境等等,是对象性的存在,是现实的个人开展活动所依赖的客体。它一方面在活动中不断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又制约、影响着活动的性质和状态。条件呈现出历史发展性,因而受条件制约的活动和活动着的人也就具有了历史发展性。所以,马克思到的这个历史的前提为历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的逻辑的空间,预示着从这个前提出发的历史是永无止境的,正如他自己所言“共产主义不是终点”。
生命、活动和条件是“现实的个人”的基本规定,三者之间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其中,有生命的个人是历史记载的基点,有生命的个人的肉体组织决定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人们从事活动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而条件又在活动中不断发生变化,以此来制约和影响活动和活动着的人。
网关设备二、“现实的个人”的活动特性
然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现实的个
人”是感性对象和感性活动的统一体,在确证自己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特性。
第一,社会性。动物们没有文化仅是靠本能联系在一起,而人类则在交往的基础上产生了文化和各种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这样写道:“这样,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者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这种活动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则是无关紧要的。”这表明,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在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分工协作,进而结成人与人之间的普遍联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生产关系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由此可见,人们之间的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人的生命活动一刻也离不开社会这个集合体,换言之,个人只有处在社会中,才具有“属人”的性质,也即个人对社会有绝对的依赖性。因此,马克思才说这些“现实的个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索居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真实的人。
第二,否定性。否定就是对对象世界施加影响,改变它的自在状态,使之变为人化的东西,
以此来满足日益丰富的需求。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去否定对象是一个在应然的指导下去改造实然,从而使实然的东西应然化的过程。
第三,为我性。马克思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 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当然,这里说的为我性并不表征着人类的自私自利,而是主体活动的目的和价值指向,其中的“我”指的是“类”,而非“个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为我性和利他性非但不矛盾,反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都把他人作为目的,这既是自然的又是必然的。
第四,对象性。人是实践的存在物,实践这种生命活动与其他的生命活动不同,它不仅为人所独有,而且还加入了精神、观念等要素。同时,也正是实践使人得以成为自然界的异质存在物,人成为自然界的异质存在之后就造成了主客二分的必然性。人作为实践的主体,他的任何活动都指向一定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对象性。
第五,中介性。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它们不借助中介而是依靠自己的肢体直接与对象发生关系。而人懂得借助各种中介与对象发生关系,
并且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类借助的中介的形式会更加多样化。
人们在交往中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关系中不断否定对象世界以适应自身的发展,人对外部的否定是一个无限的上升过程,这种无限的上升过程根源于人的需要的无限性,正是借助中介,人把活动的对象性和主体性(为我性)统一起来。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的活动会呈现出新的特性,诸如功利性等。
三、功利性及其扬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西方各种思潮也不断涌入中国,由此加剧了当下功利性思想的形成。市场经济刺激每个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势必展开充分的竞争。然而,市场经济的特性决定了竞争并非都是遵循规则的良性竞争,还存在着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十分完善,功利主义的消极影响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凸显,市场经济功利性诱发并强化了个体的物质欲望。
“功利性如同一把双刃剑,它在增强人的主体性、效率意识的同时,也导致利己主义的扩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质化、功利化,把对利益的追求当成是最大的成功,判断事物的标准首先看是否有用。”这种“有用即真理”的看法深深影响着当代国人的心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使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生活中“道德冷漠”、“政治冷漠”更是比比皆是。
针对功利性这一活动特性,我们要对其进行积极扬弃。一方面,充分发挥它增强人的主体性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使利己主义逐渐淡化,真正实现主体活动的利他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坚持“以人为本”,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余源培.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乙烯制乙醇.2005
[2] 徐俊蕾.从“现实的个人”看马克思哲学的变革. 胭脂红景天J.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
[3] 赵子茹.探析历史活动过程中的“现实的个人”[J.邢台学院学报.2009.细细的蓝线6
[4] 恩格斯.马克思论费尔巴哈[M.1888
[5] 孙淑桥.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确立的前提及其当代意义.前沿[J.2011.(17)
[6] 王海波,王文生.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功利性凸显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J.理论探讨.2011.10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23: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445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活动   历史   个人   生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