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牍》看曾国藩的为官之道

第34卷第3期2019年09月
邢台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NGTAI UNIVERSITY
Vol.34,No.3
Sep.2。19从《批牍》看曾国藩的为官之道
越南火娃范晓明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海南三亚572022)
摘要:官德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所表现出来的勤廉、爱民做人识人诸内容即是晚清官德思想正面的主要代表。曾氏不仅于此有理论高度上的认识,亦有实践方法的体会,对于当今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曾国藩;批牍;官德
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658(2019)03-0132-05
《曾国藩全集•批牍》中,收录了曾国藩咸丰三年至同治十一年间共1137件对下级向其请示汇报工作的批复。作为公务往来的公文函件,其中当然不乏官样文章。但我们对其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在这些对下级的公文批示中包含了曾国藩极其丰富的为官经验和思想内涵。因为向曾国藩请示汇报工作的均为官员,曾国藩需要对下级进行指导、鼓励和劝诫,共同打造良好的政治风气,故而在《批牍》中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观察和了解曾氏的为官之道和官德思想。当然,曾国藩的思想体系非常庞大和浩繁,内容相当丰富和深刻,一卷《批牍》是难以揭示曾国藩官德思想全部内容的。本文不揣冒昧就《批牍》所涉及内容粗浅而言,亦有抛砖引玉之意。不当之处,请方家不吝指正。
一、勤廉是居官根本
勤即勤于政事,廉则指清正廉明。关于勤廉对于为官的重要性,在《批牍》中曾国藩多次明确地予以强调。如同治二年五月初四日《批泾县饶家琦禀到任由》中开篇即说“’勤廉’二字,是居官根本。”肯定了饶家琦在“勤廉”上的表现,“该署令颇能从此著力,案到即办,是勤于治事也;严禁需索,是廉以持己也。”&1"P276)曾国藩重视“勤”字,说“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无论居家、居官、行军,皆以勤字为本JEW153*在咸丰十年七月十七日的批禀中先讲自己“责任愈重,兢惕愈深”,所以希望“该将等戮力一心,共图补 救”。如何补救?曾国藩认为必须通过“勤”字来实现,“勤苦则百善俱臻,懒惰则百恶毕至。”并且,曾国藩还举一反三地说“为将然,为官亦然,即居家为人亦然。”希望部下“时时记我'勤’字之训也。”⑴)P159)曾国藩告诫其手下将领“当时时不忘’勤廉’二字。勤则无事不治,廉则无暇可指,
二者乃居官之根本,尤行军之根本。本部堂每以此二字教各营官,果能体此而实行之,在外为好官,为好将,即在家亦不失为好人。”[山p192-193)曾国藩认为,“无论军事吏事,皆从’勤廉’二字做起。勤则事之惰者无不举,廉则人之污者无不畏。刻刻以此自励,以此教人,自有振兴气象。”[1')P416)在同治六年五月初十日的批禀中,曾国藩批道,“’勤’、’廉’二字,为立身之根本,亦即居官之要义。勤则以熟悉而生明,廉则以无瑕而生威,誉望自日隆矣。”[1'(P435)如果握有事权之人不廉洁,那么后果将很严重。因为“弁兵之心中、眼中,惟钱财看得分明。若镇将勒派钱文,此处扣一分,彼处减一钱,层层剥削,则兵弁受害不浅。不特心含怨怒,且百事皆懒做矣。故镇将贪者,满营皆有废弛之气;廉者,满营皆有振兴之象;贪者,部下常有仇恨之心,廉者,部下常有佩服之意。银钱只有此数,上愈宽则下愈窘;上不苟取分文,则下皆畏而爱之。”基于此种深刻认识,曾国藩说自己“平日教人,总以,廉,字为立身之本。”⑴(P532)如果一个人“无论作至何等大官,终身不失寒士本。”且能够“常以'勤,字、'廉,字自励,如天地之阳气,万物赖以发生,否则凋枯矣;如妇女之贞节,众人因之以敬重,否则轻贱矣。”[1'(P290)曾国藩强调,“’勤廉,二字,看似平浅,实则获上在此,信友在此,服民亦在此。舍此二字,上司即偶然青盼,亦不能久;欲求寅僚之敬佩,百姓之爱戴,即袭取于偶然,亦不可得矣。”[1')P465)
“勤廉”二字对于官员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官员是否“勤廉”呢?在这方面,曾国藩给出了极富哲理和现实意义的评判标准。同治五
$收稿日期]2019-04-18
$作者简介]范晓明(1968-),男,河北邢台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
第3期范晓明:从《批牍》看曾国藩的为官之道133
年二月初九日,曾国藩在《批受业陈枝莲贺年禀一件并陈办理保甲兴举义学等情》中有着极为中肯老到的看法:“凡该令办理保甲,兴举义学,与诸生讲论文艺,于’勤’字已能切实用功。嘉平之月,词讼减少,亦收'勤’字之效。至于'廉’之一字,其效先见于宅门内之四项人(按:曾国藩语,指上房、官亲、幕友、家丁),次见于头门内之二等人(按:指书办、差役),却无明效大验见于百姓之身,挂于百姓之口。如必欲百姓颂官之廉,则不免于矜炫矫饰,反非出于自然可以持久之道。”曾国藩说得很明白,无论“勤”字还是“廉”字,都是需要客观评价亦即受众百姓的评价的。一个人的“勤”字方面做得如何,于外人可以看得出来、做出评价的,但是,对于“廉”字就难以评判了。因为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官员是否廉洁,只有他自己身边的亲近之人才可以了解,于旁人是无从知晓的。所以曾国藩说“故勤可以得名,廉则不宜有名,此中最贵体贴P387)
对于为官之人,无论是将兵还是行政地方,又该如何做到“勤廉”呢?曾国藩认为首先是要将“’勤廉’二字须刻刻牢记在心”,并“宜时时告诫”自己方能有所作为[1](P232)O其次要弄清“勤廉”的内在逻辑关系,“廉明”是其他美德的基础和前提。于此,曾国藩有多次的强调。在咸丰九年七月二十七日的批禀
中,曾国藩说:“带兵之道,'廉’、'明’、'勤’三者缺一不可。廉则银钱不苟,自有以服兵勇之心;明则是非不淆,赏罚公道;勤则营务整顿,在下之人,自不敢懒惰废弛。”这里,曾国藩于“勤廉”二字上又加了一个“明”字,并且说三者当中,“明”字是不可强求的,而“廉字、勤字,则勉强做得到的”。要“先从廉、勤二字学起,将来可勉为好官矣”丿&'(P144)两个月后,曾国藩又有类似的说法。九月三十日曾国藩批曰:“’廉明勤慎’四字,刻刻操守,以之为将,则称名将;以之居官,则称名官。纵或事机偶有不顺,而此四字终是可久之道。'廉’、'勤’、'慎’三字皆可以人力勉为之, '明’字则须得之于天,不可强为P147?4D)虽然“明”字不可强求,但也有努力达之的方法。三个半月后即咸丰十年正月十七日,曾国藩告诫部下,随着“官阶日大,责任日重,须常记’勤恕廉明’四字。勤以治事,恕以待人,廉以服众,明以应务。四字兼全,可为名将,可为好官,不论文武大小,到处皆行得通。’勤’’恕’’廉’三字,皆可勉强做得到,惟’明’字甚不易学,必凡事精细考究,多看、多做、多问、多想,然后渐做成个’明’字。故求明之诀,仍不外从'勤'字下工夫P151-152)
曾国藩认为,对于官员,尤其是带兵的将领,“廉明”二字是必须要做到的。当然,前提是要做到廉洁,因为“弁勇之于本管将领,他事尚不深求,惟银钱之洁否,保举之当否,则众目眈眈,以此相伺,众口啧啧,以此相讥。惟自处于廉,公私出入款项,使阖营共见共闻,清洁之行,已早有以服弁勇之心,而于小款小赏,又常常从宽,使在下者恒得沾润膏泽,则惠足使人矣。”[1](P140)有了“廉”打基础,又如何才能由“勤”致“明”呢?曾国藩认为,“明”需要平日细心的观察。“’明’之一字,第一在临阵之
际,看明某弁系冲锋陷阵,某弁系随后助势,某弁回合力堵,某弁见危先避,一一著明,而又证之以平日办事之勤惰虚实,逐细考核。久之,虽一勇一夫之长短贤否,皆有以识其大略,则渐几于明矣。”这样的话,就能“得’廉明’二字为之基,则’智’、'信’、’仁’、’勇’诸美德可以积累而渐臻。若不从此下手,则诸德亦茫无把握。”u'(P140)曾国藩多次强调,无论是什么人,也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惟俭可以养廉,惟勤可以生明。此二语者,是做好官的秘诀,即是做好人的命脉。”U'(P289)“牧令之要,不外'勤’、'廉’二字。勤则无不详求之事,而明生矣;廉则无不可对人之言,而公生矣。”如果每个官员都能“从’勤’、’廉’二字著力,当犹长日加益而不自觉也。”B(P5D9)再次,做到“勤廉”需要明确方法,努力坚持。曾国藩认为,为将和为官在这方面是有不同和明显区别的。带兵的将领应“先从’廉’字做起,每季发饷总不可扣弁兵分文,而约束弁兵则以’勤’字为本。刻刻教督,是曰口勤;处处查察,是曰脚勤;事事体恤,是曰心勤。有此三端,自能与弁兵联络一气。……至于与人交际之道,则以“敬”字为主,切不可仍留军营脱略模样。此虽末 节,亦易惹人笑话。……从此互相砥砺,实力奉行“勤”、“廉”二字,而待人接物,常存敬畏之心,行之既久,天下自有公论,断不至是非倒置。”U'(P533)而地方官员“欲讲'廉’字,须从'俭’字上下功夫。用人宜少,官气宜轻,常如教官衙门规模。所出既少,所入自可不苟。欲讲'勤’字,须从清理词讼下功夫,当限定每日讯结几起,作为自己功课。目下抚部院清查积狱,严
134邢台学院学报第34卷
haipad
谨私押,该县果能结案,则隐之可以造福,显之即可获上矣。”⑴)Q4⑹曾国藩还这样鼓励他的部下说:“古来名将帅,亦多出于文弱书生。功之成与否,虽不敢预必,要之洁清自矢,则众不敢侮,严明驭下,则兵不敢玩,此则有志之士可以勉力为之,立竿见影者也。圣贤豪杰,岂有种子?大半皆铢积寸累,渐作而渐进,渐似而渐成耳P308)
二、爱民是居官首要
在曾国藩的心目中,爱民和不扰民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只不过有所侧重而已。爱民,首先要做到不扰民,二者是一回事。因为对湘军之前绿营兵勇的扰民情形比较了解,故而曾国藩对于湘军各部的将领在这方面有过多次明确的强调。对于官民之间和兵民之间的正确关系,曾国藩有过极为精辟的论述。曾国藩说,“凡设官所以养民,用兵所以卫民。官吏不爱民,是名蠹也;兵将不爱民,是民贼也。近日州县多与带兵官不睦,州县虽未必皆贤,然带兵者既欲爱民,不得不兼爱州县。若苛派州县供应柴草夫马,则州县摊派各乡村,而百姓受害矣。百姓被兵勇欺压,诉于州县,州县转诉于军营。若带兵者轻视州县,而不为民申冤,则百姓又受害矣。本部堂带兵十年,深知爱民之道,必先顾惜州县。”曾国藩还拿家庭关系来形象地打比方,说“就一家比之,皇上譬如父母,带兵大员譬如管事之子,百姓譬如幼孩,州县譬如乳抱幼孩之仆媪。若日日鞭挞仆媪,何以保幼孩,何以慰父母乎?闻该镇亦无仇视斯民之心,但素好苛派州县,州县转而派民,又好凌虐弁兵,弁兵转而虐民,焉得不怨声载道?自今以后,当痛戒之。”之后,曾国藩拿历史上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说“昔
杨素百战百胜,官至宰相;朱温百战百胜,位至天子。然二人皆惨杀军士,残害百姓,千古骂之如猪如犬。关帝、岳王,争城夺地之功甚少,然二人皆忠主爱民,千古敬之如天如神。该镇以此为法,以彼为戒,念念不忘百姓,必有鬼神祐助。此不扰民之说也。”基于此,曾国藩强调说,“为政首在爱民。”u'aB®鉴于此前“良营旧勇骚扰地方,习气最坏”,所以经过挑选改立新营之后,就应该 除去从前所积不良习气。将领的责任重大,因为“营头之优劣,全视乎管带之人”。将领如果能够“勤以自励,廉以率下,自可作士气而服众心。第一禁洋烟,第二禁骚扰,第三戒晏起,第四勤操练,营务必日有起。”对于打了胜仗之后的将领,曾国藩经常会告诫其要“严饬兵勇,无稍矜
耐热粘合剂
骄,带兵各员亦皆加倍慎重,约束兵勇,不许妄取民间一草一毛,再三申谕P21)曾国藩还经常会语重心长地对部下说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的话,比如,“勉之,勉之!千万,千万!本部堂既怕各营打败仗,尤虑各营官学坏样。小败不过误于一时,学坏则误及终身矣。我教尔等,即
如父兄之教子弟,字字皆我之心血,切莫忽略看过。,,&&'(p255)不仅如此,曾国藩还屡屡告诫部下不
仅不能扰民,还要爱民。“告戒三事:一曰不扰
民,二曰不私斗,三曰不梗令。”⑴(P34>*部队驻扎
地方将领要向兵勇明确要求“教之爱民,爱民必
先保护闾阎,仁也。”&&'(P$34)部队行军“沿途当禁
止骚扰,常常存爱民之心,不可疏于稽查P159)曾国藩说他自己“平日痛恶之事”就是“骚扰百姓”⑴(P3$9)#曾国藩强调,“用兵之道,总以不扰民为第一义。本部堂频年教人,首重'爱民’二字。”要求初任将领的人员“务须与麾下将弁约束,禁止扰民,苦心告诫,苦口丁宁。申说一次,有一次之益;惩办一案,造一方之福。”&&'(P$54)
曾国藩除了向下属表白自己说“本部堂带兵
十馀年,刻刻以’不扰民’三字训诫将士,驻扎
之地,从不准向百姓需索分毫”;要其明白“百姓
有百姓的苦处,兵勇亦有兵勇的苦处。彼此相量,
便可相安无事”⑴(P35D)的道理外,曾国藩对那些不丽绿刺蛾
爱民甚至扰民的人员是极其痛恨也绝不姑息的。
曾国藩说,“吾辈带兵,若不从’爱民’二字上
用功,则造孽大矣。千万懔懔!”对于兵勇将百姓
的房屋拆毁,以作柴薪,并将捉到的百姓驱使搬
运,甚至发生“店铺被兵勇辈占据买卖,更有夫
役人等借名砍伐竹木,而实搜取室物”的事情,
曾国藩要求必须立即予以查明惩办并开单禀
明&&'(P309)#对于即使有功但扰民乃至害民的害之马曾国藩也毫不手软。在同治二年九月二十二日《批统带贞右等营成参将大吉禀请给假养病省亲由》中,曾国藩态度鲜明,“本部堂犹念该将在李抚院部下曾著微劳,姑示薄惩,以冀及早愧悟,乃竟怙过不悛,在固始数月,一任部卒四出滋扰,酿命劫狱,巨案叠出,该将仍托病不理,置若罔 闻。……该将即来辕听候查办。”&&'(P$94)就同一事,在十月十五日的《批统带湘皖等营蒋道凝学申查复固始县绅耆禀成军各条》中,曾国藩说,“成参将之废弛营务,毫无纪律,已可概见。……即行来省,听候查办。……须力加整顿,以肃营规。
第3期范晓明:从《批牍》看曾国藩的为官之道135
然军营每至各县,其初须力禁骚扰,其继须奖借官民。若既不禁骚扰,又不能奖借,而反苛责之,怨
詈之,则官民之责我詈我,百倍于军中之责彼詈彼矣。”⑴心%°)针对淮勇出现的扰民之事,曾国藩告诫淮军名将刘铭传说,“近闻淮勇屡胜而骄,颇多扰民之事。该镇甫膺专阖,尤宜不自满假,时时以’廉俭’二字整躬驭下,苦口告诫,不准扰民。至嘱,至嘱!若大功未立,而先隳声名,甚非本部堂所期望也P294)对于爱民的将领和地方官员,曾国藩亦不吝啬奖誉之辞和勉励。如在同治三年对名将鲍超的批禀中就说道,“尚望诚以爱民,谦以接物,公以驭下,庶几集思广益,无愧名将之风。勉之,祷之[”⑴代31*在对黄元龄的批禀中,曾国藩夸赞道,“前闻该令治军,时时以爱民为念,本部堂尝以国器目之。禀中所称极意抚绥,非仅兵威所能了事,尤见慈祥恺恻,溢于言表。为名将,为良吏,亦惟持此心以加勉。天下绝大事业,多从'不忍’二字做出。天下无穷进境,多从’不自足’三字做出。愿共勖焉P33$*同治四年曾国藩说,“爱重百姓,如待家人。带兵者知爱民为先务,万善毕集矣%[1](P358)
三、做人识人是居官关键
“做事先做人”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如何做人,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更是所有人均需面对的现实问题。在这方面,曾国藩给予了我们诸多的启迪。前述“勤廉”从做人的角度讲亦属做人范畴,此处不再赘述。除了“勤廉”外,曾国藩认为,做人首要为“谦”。同治元年正月二十九日,曾国藩对鲍超说的话就很有代表性:“贵镇懋著战功,渥邀异数。恩愈隆则责愈重,益当以’谦’字自持,以'廉’字自惕。谦则不骄,廉则足以服众。福泽勋名,更未有量。”[1'(P$15)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谦”呢?曾国藩有颇为独到的看法。曾国藩认为,要做到“谦”,就要“力去’骄矜’二字。凡作人,当
如花未全开,月未圆满之时。花盛则易落,月满则必缺,水满则易倾,人满则招损。贵镇统师日多,声名太盛。宜常存一不自满之心,庶几以 谨厚载福。严戒弁勇,无令骚扰百姓,此古来名将第一要务。谦以自持,严以驭下,则名位久矣。”[1'(P1B5)曾国藩这番话是在咸丰十年十月初四说给鲍超听的。四个月后,曾国藩继续对鲍超言及做人之道,“本部堂以四字叮嘱,曰小心大度。愿贵军门常常谨守。小心者,戒骄矜,戒怠忽,即前此所谓花未全开、月未圆满也;大度者,不与人争利,虽办得掀天揭地事业,而自视常若平淡无奇,则成大器矣。愿牢记此四字,庶名位日隆,不可限量。”[1'(P1D3)其次为“诚”。曾国藩说,“勤字所以医惰,慎字所以医骄。此二字之先,须有一诚字,以之立本立志。要将此事知得透,办得穿,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此在己之诚也。人之生也直,与武员相交接,尤贵乎直。文员之心,多曲、多歪、多不坦白,往往与武员不相水乳。必尽去歪曲私衷,事事推心置腹,使武人、粗人坦然无疑。此接物之诚也。西沤先生所谓’没有几下’,或亦近是。以诚字为本,以勤字、慎字为之用,庶几免于大戾,免于大败。”[1'(P156)曾国藩认为做人贵在平实。曾国藩说,“凡道理不可说得太高,太高则近于矫,近于伪。吾与僚友相勉,但求其不晏起,不撒谎。二事虽最浅近,而已大有益于身心矣。”[1'(P197)于做人,曾国藩在同治五年八月十六日的批禀里还讲过颇具哲理的话语。曾国藩说:“兰生幽径,不以无人而不芳,本无所待于外,而德无久孤之理;玉无终閟之辉,亦会有赏音也。”[1'(P4%7)诚哉斯言!
社会调剂是什么意思做人是所有人毕生的功课,于为官者尤其如此。为官之人不仅自己要用心努力做人,还要懂得如何识
人用人,方能有所作为。在《批牍》中,我们也能发现曾国藩在这方面的思想和富有实践经验的做法。自古云人才难得,曾国藩深知“人不易知,知人不易”[1'(P161)的道理,然识人与求人密不可分。关于如何求人,曾国藩在日记(按:《批牍》是当事人能看到的公文批示,在表达曾国藩求人识人用人思想方面有一定局限。故而此处会使用《批牍》以外的有关文献。)中有着这样的看法:“本日思求人约有四类,求之之道,约有三端。……求人之四类,曰官也,绅也,绿营之兵也,招募之勇也。其求之之道三端,曰访察,曰教化,曰督责。采访如鸯鸟猛兽之求食,如商贾之求财;访之既得,又辨其贤否,察其真伪。教者,诲人以善而导之,以其所不能也;化者,率之以躬,而使其相从于不自知也。督责者,商鞅立木之法,孙子斩美人之意,所谓千金在前,猛虎在后也。”⑵(P516)表达了曾国藩求人之切、于人教化督责之法。咸丰十年七月十七日《复李桓李瀚章》中,曾国藩再次说谈及关于求人的看法,“求人之法,须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日来以此广告各处,求荐才以辅我不逮,尚无应者。两君物得人否?求人之道,须如白圭
136邢台学院学报第34卷
芙秀
之治生,如鹰隼之击物,不得不休。又如蚨之有母,雉之有媒,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庶几得一而可及其馀。”可以看得出来,曾国藩深谙求人之道,明了人才的获得是需要环境的,是需要有同道之人引荐方可得求的。曾国藩把人才分作两类,“一种官气较多,一种乡气较多。官气多者好讲资格,好问样子,办事无惊世骇俗之象,语言无此妨彼碍之弊。其失业奄奄无气,凡遇一事,但凭书办家人之口说
出,凭文书写出,不能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不能苦下身段去事上体察一番。乡气多者好逞才能,好出新样,行事则知己不如人,语言则顾前不顾后,其失也一事未成,物议先腾。两者之失,厥咎维均P1506)曾国藩清楚,除非大贤之人,一般人都难逃此之外。于此,曾国藩给出了选择,“吾欲以’劳苦忍辱’四字教人,故且戒官气而姑用乡气之人,必取遇事体察、身到、心到,口到、眼到者。”&3'(P1507)怎么样才能做到?在咸丰十年八月初十日的批禀中,曾国藩给出了具体方法。曾国藩说:“取人之式,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要。办事之法,以五到为要。五到者: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也。身到者,如作吏则亲验命盗案,亲巡乡里,治军则亲巡营垒,亲探贼地是也;心到者,凡事苦心剖晰,大条理,小条理,始条理,终条理,理其绪而分之,又比其类而合之也;眼到者,着意看人,认真看公牍也;手到者,于人之长短,事之关键,随笔写记,以备遗忘也;口到者,使人之事,既有公文,又苦口丁嘱也。该守前在四川,循绩大著,以该守已试之效,参以本部堂之所论,用以访求人才,当可拔一得五。《中庸》所谓'取人以身*,朱子所谓'以类求之’,胥于是乎在P160)于用人治事,曾国藩亦有其老到之处。同治四年三月十六日的批禀中,曾国藩有这样的至理名言:“凡治大事,以员少为妙。少则薪资较省,有专责而无推诿;少则必择才足了事者,而劣员不得滥竽其间;少则各项头绪悉在二三人心中手中,不至丛杂遗忘。多则反是。总之,为事择人,则心公而事举;为人谋事,则心私而事废P341)
其实,上述《批牍》中的内容,只是曾国藩为官之道的一部分而已。在《批牍》中,曾国藩多次讲到
将《劝诫浅语》发给部属令其观省。《劝诫浅语》系曾国藩于咸丰十一年九月所写,其中的内容就为官而言,即使抛开固有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既是曾国藩的为官之道,亦具有跨越时空的普遍适应性。姑摘要录此,谨做结语。《劝诫浅语》分《劝诫州县四条》、《劝诫营官四条》、《劝诫委员四条》、《劝诫绅士四条》共四部分十六条。《劝诫州县四条》(上而道府,下而佐杂,以此类推):“一曰治署内以端本;二曰明刑法以清讼;三曰重农事以厚生;四曰崇俭朴以养廉。”《劝诫营官四条》(上而统领,下而哨弁,以此类推):“一曰禁骚扰以安民;二曰戒烟赌以儆惰;三曰勤训练以御寇;四曰尚廉俭以服众。”《劝诫委员四条》(向无额缺,现有职事之员,皆归此类):“一曰习勤劳以尽职;二曰崇俭约以养廉;三曰勤学问以广才;四曰戒傲惰以正俗。”《劝诫绅士四条》(本省乡绅,外省客游之士,皆归此类):“一曰保愚懦以庇乡;二曰崇廉让以奉公;三曰禁大言以务实;四曰扩才识以待用。”在《劝诫浅语》的最后,曾国藩说,“以上十六条,分之,则每一等人,各守四条;合之,则凡诸人,皆可参观。圣贤之格言甚多,难以备述;朝廷之律例甚密,亦难周知。只此浅近之语,科条在此,黜陟亦在此,愿我同人共勉焉。”⑷^436?41*
参考文献:
[1]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批牍[M].王澧华,等整理.长沙:岳
麓书社,1994.
[2]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一[M].萧守英,等整理.长沙:
岳麓书社,1987.
[3]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二[M].汤效纯,等整理.长沙:
岳麓书社,1991.
[4]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M].彭靖,等整理.长沙:岳麓
书社,1986.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37: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445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百姓   爱民   做人   扰民   兵勇   思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