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邢台学院法学专业为例

邢台学院学报
JO U R N A L O F X IN G T A I U N IV E R SIT Y
第32卷第4期2017年12月
要: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办学理念应立足于提升其实践价值,邢台学院自2002年升本以来,在地方本科人
才培养方面探索着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之路。在实践中,“契合地方发展实际、培养应用型人才”
,逐渐成为学校上下的共识。法学专业在这种背景下,于2006年成功升本。基于法学实践性强的专业特点,结合邢台学院办学定位,法政学院法学专业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自身特的实践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法学专业;实践型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17)04-0126-03
V ol.32,N o.4D ec.2017
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
—以邢台学院法学专业为例闫华荣,刘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
“徒法不足以自行”,对法律精神的理解与运用是法学专业的生命力所在。传统式法学教育,由于其固有的发展路径,倾向于重理论轻实践,重法规轻运用,重抽象轻具体。这种模式下的办学思路,往往追高追名追大。这种办学思路,适应研究型大学,属于法律精英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专业,具有后发性特点,人才培养偏向应用型,强调实践性。
一、传统式法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一)集约化趋势明显
我国高等教育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浪潮中,法学专业的发展呈现迅猛扩展态势,一度成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蜂拥而上的热门专业。然而数量的提升,并未出现质量的跃迁。教育部将其列为限制招生专业,法学专业的集约化办学是必由之路。
(二)应用型人才稀缺
以法律服务市场为例,近年来逐渐呈现专业分工化和精细化,“法学”两个字已经不能概括人才市场需求。各个领域、各个业务成为专业化人才的聚集地。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下,急需专业度高、基础知识扎实的应用型人才。
(三)司法考试倒逼
2002年以来,国家实施统一司法资格考试制度,取代了传统的律师资格考试,这对于传统式法学教育更是一个改革的信号。司法考试强调应用型、秉持专业化、突出资格准入,成为了丈量规模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比例尺。处理好司法考试和法学教育的关系,一度成为了困扰各大高校法学专业办学的难题。传统式法学教育无论是走精英型还是走应用型,都不可逆转的走向改革。二、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办学的困境(一)办学思路模糊
窦蔻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是在国家大力发展法学专业的背景下先后设置的,具有一定的跟随性特征。其人才培养模式,甚至个别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是对精英型院校的模仿。随着限招政策颁布,很多地方院校面对法学专业,都表现出了“鸡肋”的心态。
(二)办学基础薄弱
规模化发展的弊端就是,数量走在了质量的前面,市场对专业化应用型的人才需求,凸显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基础之薄弱。主要体现为,师资队伍的建设跟不上人才培养的需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突出问题。
(三)资源整合不足
服务社会是高校四大职能之一,最集中体现了地方高校的社会价值。法学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服务地方、整合本地资源,构建法律人研究学习的共享平台意识不足。
三、邢台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一)充分反思传统培养模式
第一,传统式法学人才培养类似“工厂化生产”,预置计划、制定规格、铺开流程,一届届学生像流水线上的“产品”,被批量“生产”。这种模式,具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势。但是当下法律人才市场的要求是,急需个性化、特化和专业化的应用人才。要求的是应用能力,需要的是通晓法律、社会、传媒
、营销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第二,摆正司法考试在办学目标中的位置。司法考试的倒逼效应,是法学专业办学无法忽视
[收稿日期]2017-08-15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6GJJG274[作者简介]闫华荣(1964-),女,河北威县人,教授,
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
第4期闫华荣,等: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以邢台学院法学专业为例
的存在。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不是考试培训班,而是应用人才实训地。通过司法考试,只是走向应用型人才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绝不是终极目标。
(二)课程设置倾向应用性,实践教学突出集约化
1.应用性的专业课程设置
除16门必备核心课课程外,根据邢台学院教学计划修订的相关要求,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两个专业方向课。分别是基础法务方向,含《律师实务》、《证据法》以及《法律文书写作》等;公司法务方向,含《公司法》、《物权法》以及《税法》等。在三四年级开设《司法考试指导》课程,在开设《民法》、《商法》基础上,高年级增开《合同法》、《证券法》、《金融法》、《电子商务法》等应用性更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不是叠加和重复,而是在应用层面的理解与适用。
2.增设课内实践,优化实践课时分配
结合模拟法庭实验室平台,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诸如民法、刑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主干课程的零散课内实践学时,进行了有效集中和整合。发挥模拟法庭实验室的平台优势,统合双师型教师的优势资源,开展每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周,通过模拟庭审、案例剖析以及实务专家讲座,彰显实践教学在法学专业教学中的效用。
(三)培育“双师型”教师,推进导师制改革1.“双师型”建设导向明确
“做强政史、做大法学”的专业建设理念下,明确突出了师资队伍“双师型”建设节点。教师队伍中的双师型人才比例,一直是我们建设法学专业道路上着重关注的。一线教学的专任教师中,七位教师具有了双师型教师淤资质,双师型比例达到50%。同时,不断推进双师型教师进行专业实践,通过兼职律师、基层实践和到岗锻炼等形式,为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打下基础。
2.转向导师制模式
在限招的导向下,邢台学院法学专业的招生规模保持在百人以内。规模上的限制,不能成为不追求质量提高的理由。因此,与传统流程化批量型生产不同的模式,就呼之欲出。在探索中,我们发现“一对一”、“一带一”,类似“师徒制”的导师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第一,确立双师型教师作为培养聚合点
导师制中的双师型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以及学识学养,是师资建设的标杆示范型力量。在双师型教师的传帮带下,学生可以第一时间,亲自体验到一线的“法律运行”,所学所用都是一手资料,可以快速迅捷的提高实践能力和认知水平。
第二,革新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过程
在导师制下,核心价值在于凝练导师素质。这种培养模式是“人的聚合”,而非课程聚合;是个性化指导,而非程式化培养;是学习辅导,而非教授导引。因此,师生关系的改革和教学过程中的优化,是向导师制转化的有效路径。
第三,推动学生助研,教学科研互动
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邢台学院发展的新动向,也是法学专业不断摸索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科研等课题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导师牵头、全程辅导和学生参与,这种师生教学科研互动模式成为常态。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法学专业助研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市社科基金、市教育局项目5项,校级项目9项,学生参与达40余人次。
贾伯斯传(四)充分利用“模拟法庭”,构建专业化实训平台
邢台学院模拟法庭实验室的正式投入使用,已经过五个学期,其中完成了四次集中专业实践周,四次大型模拟庭审,参与学生800余人次。在活动中,分别采取了校外专家讲座、模拟庭审、案例分析等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
模拟法庭是最集中的专业化实训形式。整个过程,涉及“案例甄选、分组讨论、流程演练、模拟庭审、现场评价、实务问答、总结答疑”。根据前期积累的经验,我们细化和总结了各个环节的着重点。
1.在准备阶段,做好关键环节
首先是“案例甄选”,要求指导教师、参与学生,共同商讨研判案例,在众多类型不同但案情相似的案例中,选取“矛盾突出、适用法律争议焦点突出、代表性强”的典型案例。其次是“分组讨论”,要做到根据诉讼参加人的不同诉讼地位,分组进行资料搜集、案情研判、法律适用、撰写文书。再者是“流程演练”,主要进行合并推演诉讼流程,磨合中逐步优化诉词,打磨观点,遴选角度,整合证据。
中国文化遗产日2.做好庭前演练和现场互动
在“模拟庭审、现场评价、实务问答、总结答疑”,这四个现场开庭过程中的实践环节上,充分做好庭前演练和现场互动。尤其是模拟宣判结束后,由指导教师和现场旁听专家进行评价,旁听同学向庭审同学和老师进行现场提问,最终由点评嘉宾或指导教师进行总结答疑。
(五)建设法律服务研究中心,服务地方
在长期的教学科研整合实践的(下转第131页)
127
第4期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纲要》课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要根据大学生的知识和情感需求,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科学设置适合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促进大学生认知能力、情感与道德的全面发展,调动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要对他们在学习和讨论中遇到的迷茫和困惑适时给予正确引导。实践表明,大学生的“角”和“任务”从传统教学方式中的“观众”和“配角”,转变为在特定情境中的“演员”和“主角”,在师生之间形成“民主的、平等的、互动的、相互关怀的良好关系,”可以促使他们发现问题和积极思考,由老师“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从广度和深度上将知识性
和理论性相结合,从而使得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深入人心。
第三,《纲要》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给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可以有效缓解《纲要》课程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二是实体课堂的课时数不能减少;三是网络课堂要坚守安全底线,不能一味取悦学生,保证意识形态的安全;四是教学方法创新要守底线,不能过于泛滥和碎片化。只有这样,《纲要》课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提升他们的情感价值认同。
综上所述,《纲要》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把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融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和情境式等教学方法于一体,并融合了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既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5.
[2][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2.37.
吴郭鱼[3]单中惠.外国教育思想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40.
[4]徐涛.我国近五年来主体间性教育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
科学,2006,(4):112-113.
基础上,“邢台学院法律服务研究中心”的设置和运行,成为了法学专业服务地方的契机。中心以服务地方法治建设,进行法治问题研究,积极参与地方立法、执法、司法进程,作为主要目标;以课题研究、重大案情分析、立法执法咨询等形式为切入点,逐步参与地方法治活动;以为邢台市法治建设做出应有贡献,促进邢台学院提升本地影响力,作为主要工作。
nsis该中心成立以来,申请了省级教改立项、省市社科基金项目,横向合作建设,参与本地规范性文件起草和审阅等多种工作,初步形成了资源整合趋势,为双师型教师搭建了科研平台,为服务地方法治建设铺设了渠道。
注释:
①根据《邢台学院“双师型”教师认证暂行办法》的规定,结
合邢台学院法学专业实际情况,“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我院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在职教师,取得本专业其它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通过国家组织的各类执业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并具有一年及以上相应实践工作经历。
②师徒制教学模式是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徒师结对,徒弟
从师傅的言传身教中学得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模式。师徒制绝大多数是以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专业技术为目的,师傅和徒弟是一种情感化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刘翠兰,征艳珂.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J].管理探索,2011,(12):30-32.
[2]杨莉英.市域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
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7-141.
[3]马涛.论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西部学刊,
2013,(5):49-51.
[4]何宏莲,刘尊梅.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
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
(6):141-143.
[5]闫新燕.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
革研究[J].法治与社会,2014,(14):220-221.心跳设计师
[6]杜辉.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J].教育与职业.2014,(8):123-124.
[7]陈建军.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
索.云梦学刊,2015,(2):112-115.
[8]李年终.新建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248-249.
[9]张卉芳.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J].教育与职业.2013,(6):93-94.
(上接第127页)刘彦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的机缘、理路与审视——
—以邢台学院为例131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56: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445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实践   教学   教师   学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