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抗震题目及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人力资源开发 纵波(P波和  横(S 波,而面波分为 瑞雷 波和  洛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波为主。
2、场地类别根据unixlinux  等效剪切波波速   场地覆土层厚度共划分为IV类。
3.我国采用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和三水准设防、二阶段设计的基本思想,指导抗震设计规范的确定。其中三水准设防的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4、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1.4Tg时,在 结构顶部 附加ΔFn,其目的是考虑  高振型    的影响。
5、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  建筑物的类型   高度  采用不同的
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6、地震系数表示  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  之比;动力系数是单质点  最大绝对加速度   地面最大加速度  的比值。
7、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  平方和开平方     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地震烈度:
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2、抗震设防烈度:
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
3、反应谱:
地震动反应谱是指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一定的地震动作用和阻尼比下,最大地震反应与结构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
4、重力荷载代表值
结构抗震设计时的基本代表值,是结构自重(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强柱弱梁
ap系统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地基液化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地震时饱和粉土和砂土颗粒在振动结构趋于压密,颗粒间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当其上升至与土颗粒所受正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土颗粒间因摩擦产生的抗剪能力消失,土颗粒像液体一样处于悬浮状态,形成液化现象。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土质的地质年代、土的密实度和黏粒含量、土层埋深和地下水位深度、地震烈度和持续时间
内浮顶2. 简述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是在方案布置符合抗震设计原则的前提下,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众值烈度的地震动参数,用弹性反应谱求得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然后与其他荷载效应组合,并对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验算,保证第一水准下必要的承载力可靠度,满足第二水准烈度的设防要求(损坏可修),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对于少数结构,如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还要进行第二阶段设计,即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罕遇烈度的地震动参数进行结构弹塑性层间变形验算,以保证其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3简述圈梁和构造柱对砌体结构的抗震作用
钢筋混凝土圈梁(ring beam)在砌体结构抗震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圈梁可以将房屋的纵横墙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和墙体的稳定性;圈梁与构造柱的联合作用,可以有效地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从而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圈梁还可以有效地抵抗由于地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墙体中设置了构造柱,可以部分的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一般可提高10%30%左右;构造柱对砌体起约束作用,提高其变形能力;构造柱与圈梁所形成的约束体系可以有效地限制墙体的散落,增强了房屋在地震时的抗倒塌能力。
4在框架柱的抗震设计中,为什么要控制轴压比?
轴压比是影响柱的破坏形态和变形能力的重要因素,柱的延性随轴压比增大会显著降低,并可能产生脆性破坏,轴压比增大到一定数值时,增加约束箍筋对柱变形能力影响很小,因此要控制轴压比
5. 结构隔震为什么能非常有效的减少结构地震反应?
结构隔震通过设置隔震层,延长结构周期,增加结构阻尼,大大减少结构加速度反应,同时使结构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上部结构相对位移很小,地震中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大大减小结构地震反应。
  计算题(38分)
          1.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层高 H1=H2=4m,跨度为8m,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1=G2=1176KN,相应质量m1=m2=120000kg,柱的截面尺寸400mmx 400mm,层间刚度K1=K2=20000KN/m要求计算结构自振周期和相应振型,并验算振型刚度矩阵的正交性(10分)
                   
解:(1
可得
    =            
                    5
            相应的振型为:
                           
        验算振型正交性:       
2二质点体系如图所示,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G1=600KNsheshefa G2=500KN,层高如图所示。该结构建造在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土特征周期Tg=0.25s的场地上,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分别为max =0.16(多遇地震)。已知结构的阻尼比为0.05主振型和自振周期分别为
             
      0.358s                0.156s 
要求: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各层的层间地震剪力(10)
解:由已知条件得
           
   
        3
        3
            最后求层间剪力。
          第二层层间剪力:
                                                    2
          第一层层间剪力:
                                       
3.如图所示体系,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G12700KN 、G2 =2700KN 、G31800KN
刚度K1245000KN/m K2195000KN/m K398000KN/m,层高H1=3.5m H2=3.5m H3=3.5m ,建筑场地为二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试求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并用底部剪力法求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结构阻尼比为0.05)。(15分)
G3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39: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430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结构   地震   抗震   设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