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总结

建筑结构抗震总结
建筑结构抗震
第一章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1.地震按成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构造地震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发生次数最多)
2.震源、震中(震源正上方地面位臵)、震源距、震中距、震源深度
3.地震波(分体波、面波)
4.地震三要素(振幅、频谱特性、持续时间)
柏树大厦
振幅: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的峰值
频谱:用地震中振幅和频率的关系曲线表示持续时间
5.地震破坏表现:地表破坏、建筑物破坏、次生灾害
6.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强度大小的度量指标。国际通用里氏震
级。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引起后果的度量
地震设防烈度:国家规定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7.三水准设防目标
小震不坏:在多遇地震情况下,满足弹性变形不超过限值
中震可修: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地震影响时,不发生不可修复的脆性破坏。
大震不倒:遭受高于预估罕遇地震时,具有足够变形能力,弹塑性变形不超过限值
8.两阶段设计方法
承载力验算:按第一水准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组合验算结构构件
弹塑性变形验算:按第三水准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9.建筑抗震分为四个类别:甲、乙、丙、丁(重要性依次递减)10.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方面: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抗震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抗震概念设计内容:场地和地基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抗震结构体系、
多媒体教室中控系统非结构构件、
结构材料与施工
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
1、建筑场地:建筑物的场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
2、建筑地段划分: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
3、建筑场地类别划分依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覆盖层越厚对中长中期分量放大作用越大、土层刚度或硬度不同剪切波速不同)
4.建筑场地类别与建筑土类型区别:建筑土类型决定了场地的刚度和场地土的剪切波速,根据剪切波速是确定建筑场地类别重要因素。
5.地基抗震承载力确定:地基静承载力乘以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验算:p≤f
aE p
max
≤1.2 f
aE
6.不须进行承载力验算的建筑:a、一般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b、砌体房屋c、不超过8
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房屋d、基础荷载与c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震房屋
为什么可以不进行验算:多次震害表明,遭受破坏的建筑中,只有少数房屋是因为地基失效而导致破坏,这类地基大多数是液化地基、易产生震陷的软土地基和严重不均匀地基。
7、地基的液化:饱和状态下的砂土或粉土受到振动时,孔隙水压力上升,土中的有效应力减小,土的抗剪强度降低。振动到一定程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中有效应力完全消失,土的抗剪强度为零。土变成了可流动的水土混合物,此即为液化。
地基的液化会造成:冒水喷砂,地面下陷,建筑物产生巨大沉降和严重倾斜,甚至失稳。
8、影响液化的因素:a、土层的地质年代b、土的组成c、相对密度
d、土层埋深
e、地下水位
f、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
9、液化判别:A、初判根据土层的地质年代、土的组成、覆盖层厚度和地下水的深度等定性判别不液化土。
B、再判标准贯入实验判别法当初判地基土存在液化可能时,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
法进一步判别是否液化。
10、地基液化程度的判别:液化指数。分三个等级,指数越高越严重。
11、 1) 采用桩基时, 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 不包括桩尖部分) 应按计算确定, 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应不小于500 mm, 其他非岩石土应不小于2 m。
( 2) 采用深基础时, 基础底面埋入可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深度应不小于500 mm。
( 3) 采用加密法( 如振冲、振动加密、砂桩挤密、强夯等) 处理可液化
地基时: ( 处理后土层的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N 63. 5 应大于临界值N cr 。) 要求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降时, 有效处理深度应不浅于液化深度下界。?要求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降时, 有
效处理深度以下未处理的残留液化土层的液化指数L LE 应不大于
4 , 对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的有效处理深度应不浅于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
第三章地震作用与结构抗震验算国家社科基金2015公示
1、地震作用:指由地运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分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2、地震反应:地震作用下在结构中产生的弯矩、剪力、轴向力和位移
3、反应谱:结构最大地震反应与结构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包括加速度反应谱、速度反应谱、位移反应谱)
特点:可计算出最大地震作用,按静力分析法计算地震反应,考虑了结构振动特点,计算简单实用。
4.动力理论:直接通过动力方程采用逐步积分求解出地震反应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该法又称时程分析法,更真实反应结构地震影响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并可处理强震下的弹塑性变形。
5、地震系数:地震时地面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以K 表示,是确定地震烈度的一个定量指标。
地震影响系数:它是两项的乘积即地震系数k(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和结构物加速度的放大倍数β(结构反应加速度反应谱与地震动最大加速度之比)。
动力系数:加速度反应最大绝对值与地面加速度最大绝对值之比影响动力系数因素:地面加速度特征、结构自振周期、阻尼比动力系数β谱曲线特点:
A、多峰曲线
B、曲线在场地卓越周期Tg达到峰值点
C、
过了峰值点逐渐减缓
D、阻尼比小则曲线幅值大、峰点多;反之亦然
6.建筑重力荷载取值:取结构和构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7、底部剪力法适用范围:
脚五舟A.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
B、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
振动特点:地震位移反应以基本阵型为主:基本阵型接近于倒三
角形分布
8.底部剪力法计算步骤:
A 、计算地震影响系数
B 、计算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
C 、计算底部剪力
D 、计算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
9、阵型分解法:以结构的各阶振型为广义坐标分别求出对应的结构地震反应,然后将对应于各阶振型的结构反应相组合,以确定结构地震内力和变形的方法。
10.求结构基本周期近似方法:能量法、顶点位移法
修正基本周期:考虑非承重构件对刚度的影响,对周期进行折减
11.哪些建筑要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区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以及设防烈度为9度区的高层建筑。
12.高层建筑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方法:F Evk =αvmax G eq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13.大跨度结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第4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
1.p-Δ效应:当建筑物在水平荷载下产生侧移时,引起重力荷载对墙体和柱轴的偏心,会对结构产生附加外弯矩而进一步产生侧移。
2.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内容:
A .设臵多道抗震防线
B .合理控制结构的弹塑性区部位
C .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和构件的连接
D .抗侧力构件的刚度、强度、延性应有适当的对应关系
E .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上的动力特性相近
F .上部结构应与地基基础条件适应
3.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A .房屋高度
B.房屋的平立面布臵及防震缝
平立面布臵宜力求规则,当不可避免出现不规则时,可设臵防震缝,将建筑物分成规则的独立单元。
结构刚度和承载力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少,变化宜均匀、连续,不要突变。
高宽比不宜太大,否则应进行整体稳定和抗倾覆验算
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沿全高设臵洪泽县实验小学
4.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何确定抗震等级:
钢筋混凝土结构按烈度、结构类型、房屋高度分为1-4个不同抗震等级
作用:为了在抗震构造措施上及构件计算要求上做到区别对待
高度越高,对结构延性要求越高,抗震等级越严格。
同等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不同结构类型,次要抗侧力构件抗震要求低于主要构件
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较弱,所以在其他情况下抗震等级严于其他结构
5. 框架结构薄弱部位:
6.框架抗震设计包括主要内容:
A.“强柱弱梁”框架抗震设计(控制柱端节点弯矩设计值)B.梁柱延性破坏之前不发生其他脆性破坏的抗震设计
①梁柱的抗剪承载力要高于抗弯承载力
②梁柱截面剪压比不宜过大(防止斜压型脆性破坏)
③梁柱剪跨比λ要有所限制
④柱的轴压比不宜过大(轴压比不宜过大,防止小偏心破坏)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20:28: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429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结构   地震   抗震   反应   作用   液化   建筑   计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