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磷脂(phosphoglyceride)的代谢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
甘油磷脂(phosphoglyceride)的代谢
   
    磷脂是一类含有磷酸的脂类,机体中主要含有两大类磷脂,由甘油构成的磷脂称为甘油磷脂(phosphoglyceride);由神经鞘氨醇构成的磷脂,称为鞘磷脂(sphingolipid)。其结构特点是:具有由磷酸相连的取代基团(含氨碱或醇类)构成的亲水头(hydrophilic head)和由脂肪酸链构成的疏水尾(hydrophobic tail)。在生物膜中磷脂的亲水头位于膜表面,而疏水尾位于膜内侧(如下图)。(一)分类及生理功能 甘油磷脂是机体含量最多的一类磷脂,它除了构成生物膜外,还是胆汁和膜表面活性物质等的成分之一,并参与细胞膜对蛋白质的识别和信号传导。甘油磷脂基本结构是磷脂酸和与磷酸相连的取代基团(X);如下图所示:甘油磷脂由于取代基团不同又可以分为许多类,其中重要的有:胆碱(choline) + 磷脂酸 ――→ 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又称卵磷脂
    乙醇胺(ethanolamine) + 磷脂酸 ――→磷
    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又称脑磷脂
    丝氨酸(serine) + 磷脂酸 ――→ 磷脂酰丝氨酸
    甘油(glycerol) + 磷脂酸 ――→ 磷
    脂酰甘油
注意力测试    ――→ 磷脂酰肌醇
    肌醇(inositol) + 磷脂酸
    心磷脂
    (cardiolipin)是由甘油的C1和C3与两分子磷脂酸结合而成。
    心磷脂是线粒体内膜和细菌膜的重要成分,而且是唯一具有抗原性的磷脂分子。除以上6种以外,在甘油磷脂分子中甘油第1位的脂酰基被长链醇取代形成醚,如缩醛磷脂(plasmalogen)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它们都属于甘油磷脂。结构式如下:(二)甘油磷脂的合成合成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原料来源、活化和甘油磷脂生成。甘油磷脂的合成在细胞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通过高尔基体加工,最后可被组
织生物膜利用或成为脂蛋白分泌出细胞。机体各种组织(除成熟红细胞外)即可以进行磷脂合成。1. 原料来源
    合成甘油磷脂的原料为磷脂酸
    与取代基团。磷脂酸可由糖和脂转变生成的甘油和脂肪酸生成(详见甘油三酯合成代谢),但其甘油C2位上的脂肪酸多为必需脂肪酸,需食物供给。取代基团中胆碱和乙醇胺可由丝氨酸在体内转变生成或食物供给。
    丝氨酸――→乙醇胺
    ――→胆碱2. 活化磷脂酸和取代基团在合成之前,两者之一必须首先被CTP活化而被CDP携带,胆碱与乙醇胺可生成CDP-胆碱和CDP-乙醇胺,磷脂酸可生成CDP-甘油二酯。3. 甘油磷脂生成1)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这两种磷脂生成是由活化的CDP-胆碱与CDP-乙醇胺和甘油二脂生成。此外磷脂酰乙醇胺在肝脏还可由与腺苷蛋氨酸提供甲基转变为磷脂酰胆碱。不同生物合成磷脂酰胆碱的途径有所不同(如下图): 2)磷脂酰丝氨酸体内磷脂酰丝氨酸合成是通
    过Ca2+激活的酰基交换反应生成,由磷脂酰乙醇胺与丝氨酸反应生成磷脂酰丝氨酸和乙醇胺。
    磷脂酰乙醇胺 + 丝
    氨酸 ――→ 磷脂酰丝氨酸 + 乙醇胺3)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和心磷脂述三者生成是由活化的CDP-甘油二酯与相应取代基团反应生成(如下右图):心磷脂的另一条合成途径(如下左图): 4)缩醛磷脂与血小板活化因子
    缩醛磷
    脂与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合成过程与上述磷脂合成过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磷脂酸合成之前,由糖代谢中间产物磷酸二羟丙酮转变生成脂酰磷酸二羟丙酮以后,由一分子长链脂肪醇取代其第一位脂酰基,其后再经还原(由NADPH供H)、转酰基等步骤合成磷脂酸的衍生物。此产物替代磷脂酸为起始物,沿甘油三酯途径合成胆碱或乙醇胺缩醛磷脂(如下图)。血小板活化因子与缩醛磷脂的不同在于长链脂肪醇是饱和长链醇,第2位的脂酰基为最简单的乙酰基。(三)甘油磷脂的分解在生物体内存在一些可以水解甘油磷脂的磷脂酶
类,其中主要的有磷脂酶A1、A2、B、C和D,它们特异地作用于磷脂分子内部的各个酯键,形成不同的产物。这一过程也是甘油磷酯的改造加工过程。1. 磷脂酶A1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溶酶体内,此外蛇毒及某些微生物中亦有,可有催化甘油磷脂的第1位酯键断裂,产物为脂肪酸和溶血磷脂2。
datn
    磷脂酶A2普遍存在于动物各组织细
    胞膜及线粒体膜,能使甘油磷脂分子中第2位酯键水解,产
    物为溶血磷脂1及其产物脂肪酸和甘油磷酸胆碱或甘油磷酸乙醇胺等。溶血磷脂是一类具有较强表面活性的性质,能使红细胞及其他细胞膜破裂,引起溶血或细胞坏死。当经磷脂酶B作用脱去脂肪酸后,转变成甘油磷酸胆碱或甘油磷酸乙醇胺,即失去溶解细胞膜的作用。
    磷脂酶C存在于
    细胞膜及某些细胞中,特异水解甘油磷脂分子中第3位磷酸酯键,其结果是释放磷酸胆碱或磷酸乙醇胺,并余下作用物分子中的其他组分。
    磷脂酶D主要存在于植物,动物
文献综述怎么写
三只小猪和狼的故事    脑组织中亦有,催化磷脂分子中磷酸与取代基团(如胆碱等)间的酯键,释放出取代基团。
   
   
效益费用比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43: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426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磷脂   甘油   合成   生成   胆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