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刘渡舟本伤寒论所据底本述实7481

3刘渡舟本《伤寒论》所据底本述实7481 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加强古籍整理研究档,中央卫生部于1982年制定《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同年6月在北京召开“中医古籍整理规划会议”,经专家讨论,确定十一部中医古籍作为卫生部重点中医古籍进行整理研究。这十一部重点中医古籍是:《素问》、《灵枢》、《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中藏经》、《太素》。
十一部重点中医古籍主编是:
1 《素问校注》:天津中医药大学郭霭春教授;
2 《灵枢经校注》:辽宁中医研究院史常永教授;
3 《难经校注》:上海中医药大学凌耀星教授;
4 《神农本草经辑校》:中国中医科学院马继兴教授;
5 《伤寒论校注》:北京中医药大学任应秋教授刘渡舟教授;
6 《金匮要略校注》:浙江中医药大学何任教授;
7 《甲乙经校注》:山东中医药大学张灿玾教授;
8 《脉经校注》:广州中医药大学沈炎南教授;
骅探网oej59 《诸病源候论校注》:南京中医药大学丁光迪教授;
10 《中藏经校注》:湖南中医药研究院李聪甫教授;
11 《太素校注》:成都中医药大学郭子光教授;
本文称刘渡舟主编的宋本《伤寒论校注》为“刘渡舟本”。《灵枢经校注》未完成。北宋校正医书局未加校正,留下遗
憾。历史似在循环。
口角糜烂2012山东文综笔者是《伤寒论校注》副主编,并且是十一部重点中医古籍审稿委员,对此次大规模整理古典医籍了解较多,尤其对《伤寒论校注》前前后后许多事情较为熟悉,谨将本人了解的《伤寒论校注》有关事宜记录在下面。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作为今后回顾新中国关于《伤寒论》文献研究以及新中国整理中医古籍的成就,下面所引资料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1988年2月10日《伤寒论》整理研究课题组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和科研处写了一份工作汇报,比较详细地回顾了校注《伤寒论》有关情况。谨将这份工作汇报全录如下:
《伤寒论》整理研究工作汇报
院领导、科研处领导:
现将刘渡舟教授主持的《伤寒论》整理研究工作进行一个阶段性总结,并把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一并汇报。
中医古籍整理是国务院关于古籍整理计划的一部分。1982年6月,卫生部党组在西苑饭店召开了中医古籍整理规划会议,制定了九年计划,并初步确定了《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等十一部古籍的整理研究为九年规划中的重点和基础。
1983年4月20日卫生部在沈阳召开了十一部重点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会议,确定《伤寒论》整理研究工作由我院任应秋、刘渡舟两位教授承担,并由两位负责人提名组成课题
组,成员有毛雨泽、孙志洁、郝万山、裴永清。这是这一工作的起步。主要任务是:考察《伤寒论》版本源流、历代校勘、注释、训诂成果,在充分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一部底本可靠、校勘精确、注释恰当、按语中肯的校注本;在校注本的基础上,写一部以直译为主适合普及使用的语译本。接着课题组便开展了版本的搜求考察与历代校注资料的收集,制定编写计划和编写样稿等工作。一件运动衫
任应秋教授当时因患癌证已不能过问这一工作,由刘老提名、经院领导和科研处批准、报请中央卫生部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认可,于1984年3月14日起,由钱超尘副教授任课题组副组长、副主编,协助刘老工作。
大数据脱敏1984年4月卫生部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了“十一部重点中医古籍样稿审定会”,并宣布卫生部已决定将这十一部古籍的整理研究列入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加以管理,要求每个课题都要进行开题论证、签定科研协议合同书
遵照京西宾馆会议精神,课题组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第二次编写了校注本、语译本样稿,编写了《伤寒论整理研究设计书》。经卫生部中医古籍出版办公室批准,在院领导和科研处支持下,于1985年10月16日在北京市怀柔区召开了“伤寒论整理研究论证会”。到会的专家有:
何任浙江中医学院教授
俞长荣福建中医学院教授
欧阳琦湖南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
李培生湖北中医学院教授
裘沛然上海中医学院教授
李克绍山东中医学院教授
袁家玑贵阳中医学院教授
nfdm
方药中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研究员
王绵之北京中医学院教授
萧璋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许嘉璐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各位专家对两份样稿和设计书提出了修改意见,并一致通过了开题论证、签署了评审意见书。会后,课题组根据专家意见修改了校注、语译两个样稿和设计书,并上报北京中医学院科研处和卫生部古籍出版办公室备案。整理校注工作也由此全面开展起来。
1986年9月完成了校注本、语译本第一次初稿(草稿),在建院30周年校庆展览会上展出了初稿的复印件。
1987年底,完成了第二次初稿及校后记的部分内容。1988年1月,国家中医管理局在沈阳召开了“十一种重点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会议”,到会的各课题组将几年来的工作情况作了阶段性总结汇报。我课题组除将工作进度作了汇报外,还总结了几年来工作比较顺利的原因。沈阳会议还安排了审稿工作及审稿专家名单。《伤寒论》审稿专家是欧阳
琦、裘沛然、李克绍、李培生、汤万春五位。
我课题组拟于1988年底完成《伤寒论》全部校注工作。主要安排如下:
1.1988年3月底前修改完全部底稿,完成“编写说明”与“校注后记”,并和《金匮要略》校注组通稿,以免互相矛盾。
2.1988年4月初将书稿送陕西中医研究院计算机中心,利用其繁体字编辑系统打印书稿(由于不到高水平的写繁体字的人,接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建议而决定的)。3.1988年5月份将打印好的书稿及《伤寒论》底本(宋本影印本)分寄五位审稿专家。可否在第三季度召开专家审稿会议,待审稿进度而定。我们准备在审稿会上,与各位专家当场交换意见当场修改,随后将修改稿再由计算机打印,至迟1988年底完成全部校注工作。
数年来,课题组成员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临床任务的同时,承担了这一科研课题。为了有一个集中的审稿通稿时间,只好利用晚上、节假日加班工作。同志们认为,我们应当做到无愧于中医事业、无愧于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无愧于我们自己的良心。
简要汇报如上,请院处领导批示。
此致敬礼!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2:40: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42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校注   伤寒论   工作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